「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4招有效消脹氣。
你做肺癌篩檢了嗎?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惡化,可能出現氣喘、持續咳嗽、痰中帶血等症狀,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根據統計,肺癌已連續21年高居癌症死因首位,為了自身的健康,呼籲符合條件的高風險族群主動接受肺癌篩檢,「早期篩檢、精準診斷、早期治療」就是最好的肺癌防治。
少子化已成為國安問題,許多女性在超過30歲後才決定生育計畫,卻為不孕症所苦,而備孕路上讓女性最感壓力的時刻,莫過於自己施打排卵針、取卵數量少,以及胚胎無法順利植入等3大困境,期間還要承擔副作用不適,造成身心皆受影響。但醫師指出,即使取卵量少,仍有成功植入機會,鼓勵備孕媽媽們不要輕易放棄。
50歲後小心骨質疏鬆讓行動力快速流失,快透過「3招」檢測你的骨骼健康!醫師指出,熟齡族常見營養攝取不均、睡眠質量不足,以及運動觀念錯誤方面等NG行為,容易讓肌肉、活動量下降,長期恐提升失能、臥床等風險,提醒民眾重視骨骼健康,留住骨本,養出健康好體質。
一名男子因長年因壓力而感到焦慮、緊繃,總在清晨驚醒且再難入睡,因為受不了長年失眠的生活,於是到診所求助。經過醫師建議後,進行功能醫學「壓力荷爾蒙節律分析」檢測皮質醇的晝夜分泌的變化,觀察到個案整天皮質醇濃度都過高,因此除了除協助其評估壓力來源外,更建議其補充色胺酸保健品⋯
台灣乳癌年輕化,死亡率逐年提升,是台灣女性的頭號殺手,特別是HER2陽性早期乳癌,由於有較高復發與轉移機率,因此被認定是預後較差的乳癌亞型,若是正處於生涯職涯都在發展期的年輕女性,面臨到乳癌的威脅,通常會更加害怕,甚至抱持著逃避心態,但這樣的恐懼有可能對疾病的控制與治療造成極大的影響。
你聽過「超慢跑」或「節拍超慢跑」嗎?近年流行的超慢跑運動,就是參考「龜速跑」概念,再加上「節拍器」輔助跑步的節奏,讓身體在跑起來的同時更不費力卻有效率,屬於低門檻訓練心肺功能的運動。《優活健康網》特選台灣復健醫學會,邀請悦滿意復健專科診所復健科專科醫師江研壹所撰此文,深入解析超慢跑哪些人適合做,以及需要注意的運動傷害,提供民眾參考。
癌症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台灣女性好發第一的乳癌,同時也是40歲以下女性的頭號敵人。年輕女孩本該在花樣年華的時候盡情衝刺事業、與朋友結伴出遊,探索自己與這個世界,在無預警的確診報告出來後,女孩往往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烏雲罩頂,茫然不知方向。 曾經也走過這樣歷程的米娜(潘怡伶),在32歲那年確診乳癌後,就開始在部落格「米娜哈哈記事本」分享罹癌過程,至今累積55萬人次瀏覽。2017年更創立不公開社團...
新生兒因為生理發育還不成熟,難免有些狀況讓父母覺得擔心,如:臍疝氣、皮膚疹子、嗆奶等,可說是常見問題。至於再大一點,囟門是否閉合也會困擾父母⋯《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邀請兒科醫師解答新生兒出生後的各種疑難雜症,提醒爸媽何時該具備警覺心,但何時不用太過擔心。
台灣的醫院不論平日、假日總是大排長龍,長時間的等待也可能讓病患心情浮躁,進而對醫護人員態度不佳;然而,想要加快看診速度絕對不是催醫療團隊,最好的方式是耐心等待並禮貌性表達。《優活健康網》特摘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所撰文章,他列出「看診10不」提醒民眾看診的基本須知。
想加速燃脂效果,做什麼訓練最適合呢?「代謝體能訓練」是在短時間內結合心肺與肌力運動的高強度訓練,通常都會涉及全身的複合式訓練及較短的組間休息,這樣的設計方式能讓身體處於無氧區間,也能讓燃脂的效率提高。建議民眾,進行此項訓練之前,必須要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才能安全燃脂。
血友病友從出生開始,就面臨各種出血的困擾,如今血友病治療進步已能大幅降低出血狀況,但病友生活上仍面臨困境,在現有藥物的限制下,家長需時時注意孩子的凝血因子濃度、提醒孩子避免會碰撞的活動,也有許多病友的關節在現有治療下,仍持續有惡化的情形,限制對於夢想的追求。病友與家人都期盼新的治療能提供更高的凝血因子濃度,支持他們如正常人般生活。台灣兩大血友病團體串聯舉行病友交流會議,邀請專家醫師聆聽病友的聲音,...
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女性罹患乳癌有年輕化趨勢,不僅如此,醫師更表示相較於歐美,台灣40歲以下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為16.1%,比美國的8%多1倍。年輕乳癌患者除了面對心理上的衝擊,也會影響家庭、職場的生涯規劃,加上年輕乳癌的腫瘤多分化速度快,病情也更為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