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長期被疼痛問題所困擾,就醫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疼痛真正的原因,往往到最後才被醫師診斷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醫師指出,肌筋膜疼痛不只造成局部疼痛,也可能引起遠端轉移痛,好發於上班族、運動員、勞動族群等。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除了身體疼痛外,還嚴重影響情緒和生活品質,讓人不堪其擾。
你是否經常不由自主地查看手機?常常感到很難專注?這很可能是「爆米花腦」的警訊。哈佛畢業的醫師、電視通訊記者及講者阿迪提.內魯卡(Aditi nerurkar)於《逆轉有毒韌性》一書中,結合逾20年的臨床經驗,運用大腦科學發展出5種「重設壓力」的心態轉換技巧,帶領讀者設下健康的壓力界線,重新連結大腦與身體,並提升身心的平衡與效能。以下為原書摘文:
面對台灣少子化危機持續惡化,凍卵是女性保留未來生育選擇權的規劃方式之一,但目前生育補助條件及對象限制多,台灣生殖醫學會與台灣凍卵協會共同發布最新「少子女化對策-擴大人工生殖補助」建言書,呼籲政府持續優化補助制度,放寬醫療性凍卵條件,讓女性在不同人生階段擁有更多可能性。
在婚姻性生活和倫理的想像調色盤上,無性戀和換妻似乎是對比色。但在更深的層次上,它們屬於同樣的後浪漫色調。兩者都蔑視專一性關係,不認為那是婚姻的主要指令,或甚至相關因素。專一性關係有如婚姻的盲腸。它仍在那裡,是舊時代某些必要功能的遺跡,譬如確定父子關係,但它現在仍能發揮這些作用嗎?蒐集這一系列故事,從刻意的無性戀、乖戾的不性福、祕密的不忠、緘默的外遇默許、合乎倫理的開放婚姻,到興高采烈的換妻婚...
忽必烈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空前大統一的元代。前朝唐、宋,古代中國的科學文化技術(包括醫學在內)已到達了顛峰;到了元代,中醫學、中藥學、方劑學、養生學、食療學,以及中成藥製作工藝等,均已漸趨於完善,這是忽必烈和他的子民們身體健康長壽的物質基礎之一。歷代帝王大多注重養生,忽必烈更不例外,有鑑於中年開始常受痛風之苦,他格外重視身體保養,儘管他對自身關節疼痛的機理一竅不通,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說他「食...
有件簡單的事,可以立刻讓直覺成為你生命中一致、穩定的一部分,那就是正面預期和信賴的態度。你要不斷提醒自己,直覺的狀態是靈魂自然的狀態。心智和情緒的困惑、混亂並非與生俱來,每當你失去直覺能力時,只要深呼吸之後,直覺就會回來。你唯一要做的是,有意識地選擇最好的世界觀,一個可以提升關連、信任及愛的心智經驗,這種心態永遠能啟動你的直覺。我們每個人都遵循某種看待世界的特定方式,它受到愛和恐懼等整體信念...
你知道嗎?如果將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的糖尿病地圖,和美國國家航空太空總署(NASA)的夜間衛星地圖重疊在一起,你會發現兩者幾乎一模一樣──某個地區晚上的燈光愈多,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愈高。索爾克研究所的調節生物學專家潘達表示,這是因為你的肝臟需要睡覺——人們每天需要一段明確的空腹期。在人類整個進化史上,天黑之後的時間,除了睡覺,真的無法做太多事。「我們起初是白天活動的動物,」潘達說,「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傳,近年坊間流行以蘋果軟化結石,並以橄欖油排出等食療課程,不少民眾體驗後肝腫瘤消失,連肝硬化也變軟,萬芳醫院消化內科醫師張智翔表示,本食療雖皆天然食物,但仍對此療法採保留態度,依個人行醫經驗來說效果不佳,且大顆的結石若卡在膽管中無法排出、在不就醫又堅持此療法的情況下反而引起急性發炎,直接切除膽囊才是治療膽結石一勞永逸的方法。 張智翔說明,膽結石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心臟疾病的患者,常常會因為恐懼而不敢做許多日常生活,常常會抱怨自己好像廢人一樣;的確,病患的這些想法不是沒有理由的,急性期及大病初癒時,確實會有較多活動的限制,但是隨著病情的穩定,是可以慢慢恢復日常生活、工作或運動的習慣。對於心臟疾病患者的全方位照護,恢復生活品質,提升心肺功能,減少疾病的再發率,就是心臟復健的宗旨。 適合做心臟復健的病患包含心肌梗塞患者、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退化性關節炎跟老化有很有關連,主要肇因是兩個骨頭的關節接觸面,也就是關節軟骨受到傷害及磨損,其將導致疼痛、僵硬、腫大和變形,在活動時,會聽到異常的磨擦聲。為此,新店慈濟醫院特舉辦社區衛教講座「預防骨質疏鬆與退化性關節炎」,邀請該單位骨科周博至醫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你還在三更半夜不睡覺,拿著手機或平板在那滑呀滑嗎?眼科醫師王司宏表示,近半年來眼睛酸澀、疲勞、眼眶骨疼痛的患者愈來愈多,這類患者主要原因都是用眼習慣不佳,每天使用3C產品使用超過10小時的大有人在,進一步發現普遍睡眠時間不足且睡眠品質差,平均每天只睡4-5小時,幾乎沒有讓眼睛適度的休息。小心眼睛提早老化!王司宏進一步說明,過度使用3C產品,是眼睛初老的殺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內出現第一起狂犬病鼬獾咬人!昨日台東一名民眾遭鼬獾咬傷左手指送醫,經確認鼬獾確染狂犬病。該事件發生於台東地區,疾管署目前並未將臺北列入狂犬病主要或次要風險區,所幸男子警覺在第一時間捕捉這隻鼬獾、緊急就醫,並已於昨晚施打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臺北市衛生局籲請台北市民不要驚慌,並注意以下事項:1.民眾不要接觸野生動物,以防被咬傷;2.若不慎被咬傷,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