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4招有效消脹氣。
45歲後女性可能出現熱潮紅、盜汗、情緒波動、記憶力變差等更年期症狀,主要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減少所致。《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馬光中醫中醫師劉宗昇提醒,更年期是自然歷程,卻常被忙碌生活忽略,導致壓力累積、症狀加劇。透過日常飲食調養與穴位按摩,有助緩解不適、穩定身心。
我們常將重要的事記在行事曆,但你真的有記對嗎?臨床心理師、應用行為分析學專家竹內康二於《用科學告別拖延腦,不靠意志力!》一書中,運用行為分析學的研究成果,將其充分落實在「行動力」,只要了解、接受並善加利用行為原理原則,就能改善生活上的拖延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可愛圖像的食物,總是可以吸引他人的口腹之慾,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小孩子,尤其是還未識字的幼兒來說效果更是明顯,對他們而言口味尚處培養期,所以外觀勝於口味。因此董氏基金會表示,讓食物變得好看、好玩,孩子就容易覺得好吃,也可多用卡通圖像、可愛擺盤、豐富色彩和趣味故事,吸引孩子愛上健康食物;而且研究亦發現,食物包裝有卡通人物圖,能吸引孩子主動選擇蔬果等健康食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人類可用雙手從事許多精巧的事;而媽媽為了扶養我們長大,例如抱小孩、洗衣服以及煮飯等,雙手累積了無限的辛勞,變成了名符其實的「媽媽手」。阮綜合醫院骨科洪誠聰醫師表示,俗稱的媽媽手是指大拇指靠近手腕側邊的兩條肌腱的「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會在手腕骨突處腫脹疼痛,且常會向上延伸到前臂,向下延伸到拇指。日常生活中常在手腕及手的扭擰動作(如擰毛巾)、拇指的反覆伸直或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元宵過後,年節跟著進入尾聲,冰箱一堆消化不完的食材,該如何是好?台北慈濟醫院蔡宛芮營養師提醒民眾,千萬別為了節省,將食物通通堆進冰箱,任其放置到過期、導致冰箱內病菌滋長,成了養菌大本營。對此,營養師傳授正確保鮮食材原則,讓民眾吃的健康。蔡宛芮營養師表示,年後最容易剩下的食物種類,第一名為糕點類,如蘿蔔糕、發糕、年糕等,有些民眾為了節省,年糕表面發黑長黴,仍將...
相信絕大部分的人,不是正在吃營養補助食品(也稱保健食品),就是已經吃過營養補助食品。這裡所說的營養補助食品,還涵蓋健康食品在內(按:依台灣衛生主管機關的分類,健康食品可訴求特定之保健功效,保健食品不可聲稱功效)。根據2010年的資料顯示,日本製藥大廠一年的出貨量已經成長到七千億日圓了。但是,出貨量大問題也多。聽說,有一位海藻學博士檢查使用海藻做的健康食品時,發現盒裝上標示的功效,竟然不是該原...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塑化劑不至於對人體健康造成立即危害,長期大量攝取才會造成慢性影響。目前世界各國對DEHP規範的每日可容忍攝取量(TDI)上限範圍為0.02至0.14毫克/公斤,以體重60公斤的成人為例,每日攝取量上限為1.2至8.4毫克。塑化劑事件之後,衛生署參考歐盟標準,對五種塑化劑訂出每天每公斤體重的人體可耐受量,其中DEHP為0.05毫克、DBP為0.01毫克、DINP與DIDP皆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大部分女性終其一生都曾有陰道發炎的經驗,引起女性生殖泌尿道感染的病原體有許多種,長期感染恐會增加不孕風險。但不同病原菌所需的醫療處置也不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提醒民眾,唯有尋求合格醫師依臨床症狀及病史判斷,並搭配實驗室專業特異的檢測,才能有效對症下藥,進而治標又治本。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醫事檢驗師李蘭蕙表示,陰道分泌物俗稱白帶,正常的陰道分泌物具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老年人能擁有健康的牙齒對維護生活品質是相當重要的,特別是咀嚼功能直接影響到營養的攝取。為減輕長者經濟負擔,桃園縣政府103年起推動補助一般戶長者裝置全口活動假牙政策,期望可以幫助縣內長者共同維護口腔健康與咀嚼功能。 程度嚴重者優先執行衛生局表示,這項福利政策會持續辦理,符合資格的民眾每人終身均可申請一次補助,因此民眾不用擔心額度的問題。衛生局呼籲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包括骨量減少,骨組織的結構變差,造成骨骼脆弱,骨折危險性增高。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應該特別注意,避免骨質疏鬆找上自己呢?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中醫科魏廉鴻醫師表示,一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身高,當現在身高比年輕時身高差距大於3公分以上時,就應該懷疑可能有骨質疏鬆症。藥膳+運動 輕鬆防骨鬆現代醫學對於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較為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13至34歲女性是缺鐵高風險一族,很多女生從小習慣了站起來就頭暈。根據國民健康局衛生福利部調查顯示,國內女性從四歲以上,就可能潛藏貧血問題,貧血分成兩種:地中海型與缺鐵性貧血,前者屬於遺傳性基因缺陷,後者則是一般女性較常見問題。有效預防貧血 5招聰明補鐵女性進入青春期後,因為每月生理期造成血紅素及鐵質流失,如果再加上飲食不均衡,就很可能得到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你好像變胖了喔?」農曆假期及元宵佳節剛結束,大魚大肉加上缺少運動,許多人好像每過完連續假期就會腰帶失控!據研究指出,肥胖會增加糖尿病及心臟病2倍風險,而肥胖者在高血壓、腎臟病、高血脂症等的發生率都較常人高。因此,許多人會無所不用其極的瘋狂瘦身,但醫師指出,太躁進減重反而對身體有害,建議減重控制速率在半年內減原體重8%,才是最正確且不傷身的。全身+局部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