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面試最後,面試官或人資都會問「有沒有問題想問?」求職新鮮人更想知道,有什麼地雷題不能問?人資坦白說,只要把握一原則,其實面試沒有問題不能問!針對不知道怎麼提問的求職新鮮人,則建議從職位、部門、公司等3層次來擬定問題。
你會害怕失敗嗎?其實,你必須先失敗,才能從失敗中復元。法國知名哲學家夏爾.佩潘(charles pépin)於《慶祝我們的失敗》一書中,結合眾多實例,透過哲學、文化、教育等跨界視角,帶領讀者全面解構、翻轉失敗的真諦。他指出,失敗不是恥辱,而是激發我們的潛力,只要將其轉化成獨一無二的生存養分,才能真正為自己而活。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是好好先生/小姐嗎?小心情緒界線不清楚可能會影響他人。諮商心理師周慕姿於《關係黑洞》一書中,以精準的剖析與動人的案例,書寫生命所遭遇的困頓,例如不安全感如何影響我們的愛情?又如何影響我們的家庭?如何避免你追我逃,互相怨懟?帶領讀者進行一場自我理解與療癒。以下為原書摘文:
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群人:崇尚自由、不願意做安穩的工作、不喜歡規章制度⋯而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想要追尋什麼。其實,自由是需要責任才能維持的,如果只追求前者而逃避後者,那人生也只是虛度而已。心理學博士陶思璇於《你只是太在意了!》一書中,整理自我療癒的練習之道,教你做回情緒的主人。以下為原書摘文:
嬰兒不明嘔吐原因,小心是腸套疊有致命危機!近日一名6個月大的嬰兒因從床上跌落後出現嘔吐,家長擔心是腦震盪,立刻將嬰兒送往急診室。經電腦斷層掃描檢查,腦部並無異常,但嬰兒的嘔吐症狀卻未見好轉,且出現血便,經診斷為腸套疊。小兒外科醫師指出,這是一種嬰幼兒常見且危險的急腹症,拖延就醫會引發腸道壞死、腹膜炎,有致死風險。
秋天飲食以安神潤燥為要,因為身體還延續著季夏溽暑的溼重,使人感到躁而不喜,此時也是自律神經易感不適的時刻,藉由嘗起來滋潤身心、安神補氣的飲食調養,可使心靈得到無比的舒適。《優活健康網》特摘養生專家但漢蓉所撰此文,分享白露的養生食療方法。
一位40歲出頭的科技新貴,體重11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0,糖化血色素高達9%,被確診為糖胖症。經醫師建議下,積極改變生活型態、飲食管理,使用健保給付之降糖藥物,並搭配兼具體重下降及血糖控制的自費口服降糖藥物治療,過程中也透過短期配戴連續葡萄糖監測來控制血糖,經過約半年後,體重減掉17公斤,血糖也下降至正常值。
根據疾管署最新監測資料,國內上週腹瀉就診人次來到12.9萬餘人次,腹瀉門急診就診已5週連升。隨著腹瀉疫情來勢洶洶,不少人隨身攜帶濕紙巾擦東擦西,小心越擦越髒。醫師提醒,市售濕紙巾抗菌成分不高,恐無抗菌效果,且酒精對引發腸胃炎的諾羅等病毒較無效,勤洗手最重要。
雖然時序已進入9月,天氣仍是持續高溫炎熱,許多民眾會選擇冰品和冰飲來消暑降溫,卻往往隱藏著高糖和高熱量的風險。營養師表示,為了健康著想,應適量控制高糖、高熱量食物的攝取,選擇更健康的消暑方式,例如多喝水、無糖飲料或天然水果,才能在享受夏日的同時保持健康。
在門診上很多患者一做來就常常跟醫師說,我免疫力失調,表現的症狀不外乎就是經常感冒,疲勞,過敏,想要用中藥調理一下,確實免疫系統為人體抵抗外侵的主要武器,具有擔當自然治癒力的角色,為了讓人體免於得到感染症,免疫力就非得強壯不可,但是過度強調強化免疫造成失調也會有問題。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中醫師表示很多西醫認為是因為免疫力太強容易導致自體免疫疾病,譬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
伏地挺身對於許多成年男性來說,是在熟習不過的體能訓練動作,然而,這項訓練除了可以訓練我們的上半身肌肉之外,還可以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表示,當一個人可以正確完成伏地挺身的次數越多,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低,這些發現將可能會建立出一套新的簡單基礎風險評估模式,至於這樣的研究是否真的可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研究結果。
常久坐久站、不愛運動小心早死!研究指出,不運動容易增加心血管風險,更會導致慢性病及死亡風險。但想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新手該如何開始?《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家醫科醫師提醒,可先做到3件事,改變自己對運動的認知,帶來正面感受,就容易堅持並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
生活中充斥著直銷、詐騙資訊,依據警政署的統計資料,平均每天有11.4件詐騙案件發生在高齡長輩身上,金額小至10幾萬高則達到上千萬都有,但眼看一輩子的血汗錢瞬間被騙光,該如何遏止自己身邊的親友淪為下一個被話術詐騙的目標?《優活健康網》特邀心理學作家龔佑霖,點出長輩受騙的心理關鍵,並建議子女可先做到2件事,避免讓好好的家庭人財兩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