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新手媽媽生產完,會有上半身勇壯的體態感,為了恢復產後體態除了常見的飲食調整還有保持運動習慣,萬年不敗的定律讓很多新手媽媽們既焦慮又辛苦。其實從孕期開始,長期姿勢不良,加上懷孕、抱小孩等行為,容易導致「上交叉綜合症」,形成所謂虎背熊腰的視覺胖,先了解原因與解決方法,才能對症下藥而不是一位盲從減重。
你想過怎樣的老後退休生活?晨星(Morningstar)投資研究機構資產管理總監本茲(Christine Benz)與經濟學教授芬克(Michael Finke)的一場對談,收錄在《如何退休:幸福、成功和富有退休的20節課》一書中,揭露除了金錢,還要如何為幸福的退休生活做好真正的準備。
自己手沖咖啡時,是否有過「味道太苦」、「帶有澀味」的經驗呢?其實咖啡的風味很容易受到熱水溫度、沖泡時間、咖啡粉粗細程度等萃取方式的影響。《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以下是咖啡專家整理出來的「讓咖啡變難喝的4大NG行為」,一起避開這些錯誤,享受更美味的咖啡時光。
台灣已是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失智人口超過35萬,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平均每13位長者就有1人失智;預計2035年將增至近10%,換算每10名長者就有1人可能與失智症共存。專家指出,隨著人口快速老化,失智症照護需求呈持續增加趨勢,對家庭與社會都是重要挑戰。
家有小孩或嬰兒,突然半夜發燒怎麼辦?若是短時間內不退燒,甚至燒到40度以上,家長常常帶著發燒的小孩在半夜掛兒科急診。到底發燒到40度有關係嗎?為什麼吃了退燒藥燒還是不退?醫師提醒,只要孩子精神還不錯、能吃能喝,不一定需要馬上就醫,但若出現6種狀況,就應特別留意。
2025年夏季新冠疫情高峰造成的重症人數,比10年來最嚴重的流感季還多,但台灣65歲以上長輩新冠疫苗接種率僅20.4%,僅約歐美國家的二分之一。專家指出,新冠重症死亡風險是流感還高,且恐引發全身性併發症,但最新調查指出,高風險族群疫苗猶豫比例仍高,其中以輕忽疾病與擔心疫苗副作用為2大猶豫主因。
為解決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衛福部推動「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該政策原訂於2025年結束,近日卻確定將續行。然而,此決策引發醫界強烈反彈,質疑政府政策反覆、誠信何在。醫界指出,試圖透過擴大公費醫師培育來解決重點科別人才短缺,無異於緣木求魚,無疑是為國內醫療環境埋地雷。
咳嗽咳不停怎麼辦?秋天的燥熱最傷肺,容易引發咳嗽、咳痰等症狀。雖然咳嗽是人體的保護機制,但若持續超過4週需提高警覺,可能已成為「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原因多元,許多人誤以為只是感冒未癒,因而延誤就醫。建議透過健檢及早檢查,快速釐清病因,才能守護呼吸道健康。
痔瘡在中醫來看就是典型的氣滯血瘀的表現,也就是西醫常常說的微循環障礙,就好像長在小腿的靜脈曲張一樣,只是他發生的位置在私處,常常難以啟齒或忽視它,肛門及其周圍粘膜或皮膚下層分布著靜脈血管叢,當這些正常的生理構造發生血管充血和組織腫脹時就會形成痔瘡。 在肛門腔有一條鋸齒狀的構造,它將兩種不同類型的皮膚分隔開來,在此線以上的皮膚對痛覺不敏感,此線以下的皮膚則對痛的感覺非常靈敏 內痔就是發生...
美國好萊塢《穿著Prada的惡魔2》電影正式開拍。時隔20年,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的氣色與身材體態幾乎沒有改變。《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安海瑟薇的御用營養師兼私人教練哈利(Harley Pasternak)傳授「PATH飲食法」,掌握4大飲食管理重點,輕鬆瘦出理想身材。
小腿是距離心臟相當遠的一個部位,如果腿部肌肉不夠的話,可能會造成血液循環不順暢,使小腿產生浮腫、水分代謝機能差等等的情況。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小腿有肌肉,其實只需墊起腳尖,就可以知道你究竟有沒有足夠的小腿肌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腿部肌肉量不足的影響。
孩子逐漸長大,有了自己的好同學、好朋友,並開始以同儕為中心,令爸媽們既感安慰卻又失落。安慰的是,孩子正展開自己的人生;失落的是,他們好像越來越不需要爸媽了。《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醒爸媽不用介入交友,但在這之前,必須先幫子女上一堂「社交課」,讓他們學會捍衛自己在人際交友圈的底線。
媽媽總會盡心盡力照顧孩子,希望凡事做到100分,其實做個「60分媽媽」也很好。心理諮詢師、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張楊於《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EO》一書中,分享「愛自己思維」,媽媽不是全家人的保母,而是能調動所有資源的家庭CEO,每位媽媽都有權利說累和請求支援的需要,唯有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別人。以下為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