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腸胃脹氣

吃太飽狂脹氣打嗝?中醫授「快速消脹氣」4招:塗薄荷油、喝薄荷茶

吃太飽狂脹氣打嗝?中醫授「快速消脹氣」4招:塗薄荷油、喝薄荷茶

「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4招有效消脹氣。

特別企劃:肝肝好

肝臟好不好,檢查身材就知道!醫揭更年期後「梨形身材」恐致2大問題

肝臟好不好,檢查身材就知道!醫揭更年期後「梨形身材」恐致2大問題

更年期後,若仍維持「梨形身材」,當心這可能是肝臟的求救訊號!《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指出,一名55歲、停經3年的患者,因大腿與臀部脂肪囤積問題日益明顯,在醫師的建議下,進行女性荷爾蒙與雌激素代謝功能檢測,結果顯示肝臟雌激素代謝功能異常,並提醒更年期後梨形身材注意2問題。

更年期腰痠背痛怎麼辦?45歲後熟齡養生秘訣:從「紓壓」開始做起

更年期腰痠背痛怎麼辦?45歲後熟齡養生秘訣:從「紓壓」開始做起

45歲後女性可能出現熱潮紅、盜汗、情緒波動、記憶力變差等更年期症狀,主要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減少所致。《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馬光中醫中醫師劉宗昇提醒,更年期是自然歷程,卻常被忙碌生活忽略,導致壓力累積、症狀加劇。透過日常飲食調養與穴位按摩,有助緩解不適、穩定身心。

每日待辦清單如何規劃?行為專家教你「最強計畫法」3招告別拖延症

每日待辦清單如何規劃?行為專家教你「最強計畫法」3招告別拖延症

我們常將重要的事記在行事曆,但你真的有記對嗎?臨床心理師、應用行為分析學專家竹內康二於《用科學告別拖延腦,不靠意志力!》一書中,運用行為分析學的研究成果,將其充分落實在「行動力」,只要了解、接受並善加利用行為原理原則,就能改善生活上的拖延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指甲愈修愈短,當心陷入捲甲危機!皮膚科醫揭「這時間」剪指甲最好

指甲愈修愈短,當心陷入捲甲危機!皮膚科醫揭「這時間」剪指甲最好

48歲陳小姐上班需長時間站櫃,雙腳大拇指偶有疼痛,以為是職業病不以為意。平時修剪指甲會刻意將腳指甲剪短,順便將崁入的指甲剪掉,結果指甲兩側彎曲嚴重,導致原本的腳指甲卷成「鉛筆甲」。近期陳小姐腳指甲疼痛加劇才趕緊就醫,診斷才發現是「慢性甲溝炎合併捲甲」。

量血壓要用右手還左手?量血壓「6大NG行為」:準不準看這件事

量血壓要用右手還左手?量血壓「6大NG行為」:準不準看這件事

有些人天天量血壓,但是方法用錯了,老是自己在嚇自己。量血壓的時候,最容易犯的錯誤有哪些呢?邊說話邊量,飯後、洗澡後、運動以及頭暈一發作,就馬上量血壓也不行嗎?很多人都會問:「血壓應該什麼時候量才是最準呢?」《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家醫科醫師舉例量血壓的常見3種錯誤情況,以及正確量血壓的方法。

保鮮盒膠條發霉好難清?日本家事達人教「泡1物半小時」秒清潔除臭

保鮮盒膠條發霉好難清?日本家事達人教「泡1物半小時」秒清潔除臭

很多人都會使用保鮮盒,東西吃不完、食材要分裝、或外出要帶食物時,保鮮盒就是最好利用的工具。但用保鮮盒最令人困擾的是,盒蓋上的膠條不好洗,導致膠條容易變黑發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生活小知識,讓家事達人教你善用「1物」清潔,只需要簡單4步驟就能輕鬆洗乾淨。

5月健保納NTRK基因檢測給付有望嘉惠更多癌友,醫:先做基因篩檢用藥更精準

5月健保納NTRK基因檢測給付有望嘉惠更多癌友,醫:先做基因篩檢用藥更精準

今年5月健保開始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其中NTRK基因融合被納入多項實體腫瘤基因檢測項目中,醫師認為,透過這樣的一步步開放給付,未來相信有機會讓癌症的精準治療成為標準流程,讓病友更快找到標靶藥物。 台北榮總腫瘤內科兼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醫師表示,台灣是亞洲繼日本、韓國第三個開放健保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的國家,這對於台灣的癌症病人治療不僅是一大福音,最大的意義更是...

工作想結束合作關係,又擔心撕破臉?心理學教授:搞懂3件事就不怕

工作想結束合作關係,又擔心撕破臉?心理學教授:搞懂3件事就不怕

職場合作對於目標的達成很重要,不過合作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該怎麼做好應對進退呢?商業顧問、社會心理學教授黛比.馬歇克(Deb Mashek, PhD)於《協作原則》一書中,根據關係心理學的研究和輔導領導者協作的豐富經驗,以科學實證的方法,幫助讀者在不需大幅改變自己和他人的情況下,找到平衡,讓專案得以順利進行。以下為原書摘文:

常感冒、喊累⋯為什麼動不動就生病?中醫揭「4原因」害身體扛不住

常感冒、喊累⋯為什麼動不動就生病?中醫揭「4原因」害身體扛不住

慢性發炎症狀是一種長期的反應,可能導致組織損傷、器官功能受損、免疫系統失調甚至慢性疾病。京禾中醫診所院長陳俊如於《逆轉發炎體質》一書中,以近20年臨床經驗,解析6大體質的成因及症狀,再從中藥、針灸、運動、飲食、睡眠、情緒、日常生活等面向著手,幫助民眾輕鬆調整,啟動自我修復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圖解》如何搬東西不傷腰?復健醫教你調整「2動作」預防腰痠背痛

有圖解》如何搬東西不傷腰?復健醫教你調整「2動作」預防腰痠背痛

俗話說:「未吃五月粽,破裘不敢放」,意指端午節前氣候多變、不穩定,厚重冬衣不敢隨意收起來。物理治療師表示,端午後才收冬衣棉被,是老祖先的智慧,代表過完端午節夏天就真的來了。而隨著夏至將近,天氣炎熱,有不少民眾開始著手準備收冬衣和棉被,她特別提醒,肌肉施力姿勢正確才不容易受傷,並提醒預防收納時身體痠痛的訣竅。

維生素C是檸檬的30倍!帶你看「台灣香檬」功效:改善憂鬱助入眠

維生素C是檸檬的30倍!帶你看「台灣香檬」功效:改善憂鬱助入眠

你或許吃過檸檬,但你有吃過「台灣香檸」嗎?台灣香檬為台灣原生種的柑橘,因其特殊的香氣,不易有病蟲害的問題,而且富含維生素C、E、檸檬酸、川陳皮素、橘皮素等營養,維生素C含量更比檸檬多30倍;更有研究發現,台灣香檸還能改善憂鬱、促進睡眠,一小顆香檸好處超多!

10大死因出爐》新冠大減近4成、癌症佔四分之一!台大醫曝「統計關鍵」

10大死因出爐》新冠大減近4成、癌症佔四分之一!台大醫曝「統計關鍵」

最新10大死因出爐!衛福部今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連續42年蟬聯榜首,心臟疾病、肺炎則居2、3名。2023年死亡人數為20萬5,575人,其中光是癌症死亡人數,就佔了總體四分之一。對此,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表示,降低癌症發生率、死亡率及增加篩檢率,是國人醫療優先議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