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面試最後,面試官或人資都會問「有沒有問題想問?」求職新鮮人更想知道,有什麼地雷題不能問?人資坦白說,只要把握一原則,其實面試沒有問題不能問!針對不知道怎麼提問的求職新鮮人,則建議從職位、部門、公司等3層次來擬定問題。
你會害怕失敗嗎?其實,你必須先失敗,才能從失敗中復元。法國知名哲學家夏爾.佩潘(charles pépin)於《慶祝我們的失敗》一書中,結合眾多實例,透過哲學、文化、教育等跨界視角,帶領讀者全面解構、翻轉失敗的真諦。他指出,失敗不是恥辱,而是激發我們的潛力,只要將其轉化成獨一無二的生存養分,才能真正為自己而活。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是好好先生/小姐嗎?小心情緒界線不清楚可能會影響他人。諮商心理師周慕姿於《關係黑洞》一書中,以精準的剖析與動人的案例,書寫生命所遭遇的困頓,例如不安全感如何影響我們的愛情?又如何影響我們的家庭?如何避免你追我逃,互相怨懟?帶領讀者進行一場自我理解與療癒。以下為原書摘文:
藥師調劑費爭議持續延燒,引發醫藥界衝突,對此,健保署擬調高診所調劑費與社區藥局相同,此舉動更引發藥界不滿,認為不利於醫藥分業。基層醫療協會建言書指出,診所調劑費提高符合公平正義原理,健保署承諾以患者利益優先凝聚共識,拚26日前與醫界討論。
日前疾管署宣布,新冠疫苗與公費流感疫苗,將自今年10月1日起分兩階段開打。醫師提醒,免疫負債尚未結束,去年冬天新冠死亡人數是流感的9倍,新冠病毒仍持續變異,但在防疫鬆綁後,民眾對於新冠的防備心大幅降低。以下揭密新冠疫苗「3大迷思」,千萬得小心預防呼吸道病毒齊發。
失智症非單純老化或記憶減退,而是大腦功能損傷的疾病。目前台灣失智人口推估已逾37萬,預計到2050年將增長至86萬以上,顯示失智症有逐年攀升的趨勢,政府、醫護人員與民眾都應及早準備,才能因應狀況。國際失智症協會也發布最新的「2024全球失智症報告」,了解全球各國對於失智症的態度,有利於後續政策的制定。
孩子亂發脾氣,弄得媽媽也心煩意亂嗎?來看看林志玲的「情緒3連問」育兒術!應用在老公身上也適用喔!《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藝人林志玲在訪問中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她指出,育兒辛苦時,憤怒是最沒有用的情緒,反正孩子哭完情緒就過了,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氣什麼。
天氣炎熱容易出汗,如果沒有適度清潔頭皮,容易孳生細菌、產生頭臭味,甚至會掉髮。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吳明穎強調,洗頭首要選擇適當的洗髮產品,洗頭方式更要正確,注意洗頭的力道、水溫、時間、頻率,可以防止掉髮,保護毛囊及髮根健康。
當我們提到護膚和皮膚健康時,往往最先聯想到洗面乳、精華液及乳液等。然而,飲食也能改善皮膚狀況,植物性成分的飲食因其豐富營養,有助於促進皮膚健康,例如番茄、亞麻籽、地瓜等植物性主食,可淨化膚色、對抗皺紋,並保護皮膚免於晒傷和乾燥。《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9大護膚食物」吃對就能保養皮膚。
對小小孩的家長來說,最怕就是聽到學校腸病毒又開始流行!特別如果是腸病毒71型更是容易侵犯神經的類型,有相當高的機率造成腦膜炎甚至是腦幹腦炎引發神經性肺水腫,嚴重甚至會造成心肺衰竭,個案會在數小時內死亡,5歲以下的孩童是高風險群,一定要特別注意。 翁佩魁小兒專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醫師提到,1998年台灣發生過一次腸病毒71型大流行,當時造成140萬名孩童感染,當中更有405個重症,甚至有78例死...
休假整天都在滑手機,怎麼戒也戒不掉?明治大學的心理語言學者堀田秀吾、醫療法人社團EPIC DAY東京醫學診所平和台站前院院長木島豪《身體先,大腦後》一書中,整理醫學、腦科學、心理學等研究以下,推導出超有效的「自我控制法」,幫助讀者遠離拖延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是否曾經出現「想停止努力,卻無法停止努力」的煩惱?其實你只是被自己束縛住了!日本心理治療師大鶴和江於《解除束縛你的「禁止令」》一書中,深入解說人生的禁止令、利益以及雙重束縛的機制,以舉具體的事例來解說能用以解決問題的練習,幫助讀者活出嶄新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甲狀腺也會引起胸悶!70多歲郭老先生最近常因日常活動,造成胸悶喘與呼吸困難,就醫後發現,胸腔有一顆巨大約13公分且鈣化的甲狀腺腫瘤,醫師評估後此巨大甲狀腺結節已壓迫氣管和肺臟造成胸悶情況,建議手術切除,醫師在其頸部與胸骨上段進行微創開胸手術,住院1週後即順利出院,經病理檢查報告確認是良性鈣化的甲狀腺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