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長期被疼痛問題所困擾,就醫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疼痛真正的原因,往往到最後才被醫師診斷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醫師指出,肌筋膜疼痛不只造成局部疼痛,也可能引起遠端轉移痛,好發於上班族、運動員、勞動族群等。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除了身體疼痛外,還嚴重影響情緒和生活品質,讓人不堪其擾。
許多民眾對胃部不適習以為常,如脹氣、反胃、胃酸逆流、食慾不振等,可能都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警訊。研究指出,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是未感染者的6倍,約有1~4%最終發展為胃癌。醫師指出,在病程進展前只要及早篩檢並根除細菌,就有機會阻止惡化,是預防胃癌的關鍵。
婚姻是長久之事,找到一個合適又能伴妳餘生的對象,又是何等不易?《優活健康網》特摘,盤點10個婚前必看清的好男人特質,看看你的另一半中幾個?每個人的擇偶標準都不相同,不管身邊那個他是否有符合這些特質,只要感情穩定相處和諧開心就足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57歲的王先生,已持續服用高血壓藥二年多,日前因身體不適就醫,醫師為他量測血壓結果是收縮壓160 mm Hg、舒張壓105 mm Hg,明顯高於正常血壓值許多,他疑惑地詢問醫師:「我都有按時吃藥,為什麼血壓還會高呢?」,經醫師診察發現,王先生近幾個月,停止運動且晚上應酬變多,啤酒喝了不少,體重竟也不知不覺增加了近7公斤。苗栗醫院心臟內科蔡貴嶔醫師指出,臨床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輕朋友最容易受同儕影響,當交到積極正向的朋友,人生也開始變的陽光燦爛,然而若是誤交損友,生活就像是進入無底黑洞,無法自拔,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年輕朋友,在享受與朋友歡聚時光,切勿因一時的好奇遭受毒品的誘惑,要懂得保護自己,千萬別碰觸毒品而毀掉大好前程。包裝使人卸下心防 副作用讓你哭著找爸媽北市衛生局表示,濫用藥物問題日趨嚴重,除了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診所當藥師的小慧無意中發現,60多歲身體健康的婆婆在購買成人紙尿褲,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婆婆一直被「尿失禁」這個問題所擾,原以為是因生產及老化所產生的問題,所以一直消極面對不到醫院去看診治療。尿失禁羞於就診比例高 當心併發症上述狀況不算少見,南投醫院婦產科許峻睿醫師表示,很多人都以為尿失禁是因為生產過後一定會有的症狀,其實不然!也有可...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新北市13日確診今年度第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個案。居住中和區新生女嬰,6月2日出生後即出現發燒、心肌炎、心肺衰竭等重症症狀,當日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醫院於3日通報疑似腸病毒,所幸經治療後已於6月27日康復出院。衛生局即日起將中和區列為高風險區,幼兒園、托育(嬰)中心於一星期內同一班級或無法區分班級之同一收托單位有2名以上幼童,經診斷或疑似為腸病毒,應停止上...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人因夢想而偉大!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罹患肺腺癌被宣判只剩幾個月存活期,老奶奶說,自己的夢想就是期待三年後能親自參加孫子的畢業典禮,她很怕無法圓夢。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部主任褚乃銘醫師聽到老奶奶的夢想,與肺癌團隊共同為她量身打造治療計劃,褚乃銘醫師說:「這位老人家經過上市十年的標靶藥物治療後,多了七年多的存活期,不只順利看到孫子畢業,甚至連孫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平常沒注意,某天赫然發現自己拇趾外翻。原先並不以為意,沒想到幾個月前走路時,拇趾與指根附近非常痛。緊急到醫院接受檢查,醫師開立止痛藥後說明,是鞋子尺寸不合所引起。就算更換鞋子,情況還是沒有好轉,儘管如此,還是不想動手術,真不知該如何是好。造成拇趾外翻的原因,多半是腳趾頭受到過多的外力擠壓。女性連結關節的韌帶十分柔軟,如果長時間穿高跟鞋或長襪,限制了趾頭的自然生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很不會跟人家閒聊。每次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應該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煩惱吧?針對這個問題,過去我曾舉辦過訓練聊天技巧的講座。「那麼,接下來讓大家分成兩人一組,每個人用十五分鐘的時間自言自語。雙方都不可以向對方提問。說話的人只能唱獨角戲,當聽眾的人也不可以有任何回應,只能集中注意力傾聽。」我的話才剛說完,台下馬上抱怨聲連連:「怎麼可能一個人獨撐十五分鐘啊?」但是,...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產後病房護理師陳慧涵) 親子同室的7大好處 1)提早認識寶寶‧了解生活作息 新生兒都會有自己的個性和習性,但寶寶只會透過哭來表達意見,對他們來說,哭只是一種語言,舉凡是肚子餓、想睡覺、身體不舒服、週遭環境光線太強、照護者聲音尖銳或其他種種原因都可能會哭,但是每種哭的方式卻會有其獨特性,父母透過24小時親子同室,可以...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李木生婦產科診所主治醫師毛士鵬) 改善孕期出血方式 毛士鵬醫師針對可能導致孕期出血的狀況,詳加解釋原因、可能發生的時間點及改善出血的方式,讓孕媽咪參考。 1)受精卵著床不穩 受精卵著床後的穩定度,通常是看胚胎與子宮的結合問題,但是無從證實是否為受精卵著床...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咕咕園托嬰中心林芝鈴園長) 寶寶如廁能力的養成,是正式邁入幼兒期之前的一個重要學習,雖然如廁訓練比起其他生活自理能力的養成需要耗費較多心力,但若循序漸進給予引導,寶寶也能較快進入狀況、完成學習。 1歲~1歲半‧認知建構 從寶寶1歲開始,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即可以在適當的時機點讓他認識廁所與馬桶,例如:爸媽上廁所時,讓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