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增強肌力訓練的過程中,你是否也發現肌力的成長速度日趨緩慢?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從訓練生理學的角度來說,當我們將訓練加諸於身體時,對身體而言它就是一種「刺激」,因此,我們的身體為了求生存就會對這項刺激產生「生理反應」,但當這項刺激一直不斷的重複進行,則會使我們的身體產生「適應」的狀況。
烹飪油是我們每天必須使用的食材,無論是橄欖油、酪梨油、葵花油還是沙拉油,有想過這些油是怎麼製造的嗎?沙拉油、葵花油為什麼要精煉?到底怎麼從1顆種子或1顆果實,成為家中的油呢?《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好食課解密油品加工步驟、精製過程,以去除不必要的物質,使其更適合日常烹飪使用。
處暑,是24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約在每年國曆的8月23日前後。「處」有終止之意,象徵炎熱至此逐漸退去,此時盛夏的酷暑開始消散,氣溫日漸下降,早晚已能感受清涼,標誌著季節從盛夏邁向初秋,日夜溫差拉大,需注意養生調養與氣候變化,中醫師建議穴道保健及養生茶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名68天大的女嬰疑因黃膽就醫,該嬰兒足月產,出生體重2500公克,出生後即因黃膽在診所照光治療,近日因為家屬感覺黃疸加深,轉而到醫院治療,醫師表示,嬰兒膽道閉鎖症並非少見的疾病,東方民族的發生率較高,女嬰則比男嬰稍多,為新生兒主要的肝膽疾病之一。若延誤治療 能導致肝衰竭進而死亡收治個案的佳里奇美醫院兒科醫師陳德人問診得知嬰兒餵食配方奶,食慾可,糞便是黃色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你知道嗎?當開始出現記憶力衰退,更要勤加動腦才能「護腦」。因為據台北榮總神經內科的研究發現,有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若沒有持續規律動腦,罹阿茲海默症風險較常人高出4.3倍。像是67歲的陳先生,家人發現他近2年來記憶力有減退的現象,居然叫不出朋友姓名,有時也會忘記要買的東西和記不清楚約定的時間地點,就醫檢查出罹患輕度認知障礙。輕度認知障礙=正常~失智過渡階段臺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吃太飽、喝太多,容易胃食道逆流,即俗稱的「火燒心」,甚至夜間出現胃脹氣、胸口灼熱感,甚至只能靠著床頭、半坐臥睡,睡眠品質不佳,造成白天精神不濟、工作效率差, 然而若是依賴咖啡提神,恐陷入可怕的惡性循環輪迴;醫師表示,台灣約每4人就有1人有胃食道逆流問題,目前質子幫浦抑制劑(PPI)為最廣泛使用的治療藥物,卻有45%患者認為其效果有限。使用傳統藥物 4成5患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37的陳先生從事房仲業,生活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加上飲食不定時,晚餐在晚上10點後才吃更是稀鬆平常,且經常需要應酬喝酒、抽菸,長期下來身體不堪負荷,胃食道逆流也找上門,不僅影響夜間睡眠,白天精神也跟著變差,工作表現大不如前。9成患者有夜間症狀 依賴咖啡恐惡性循環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林肇堂理事長指出,現代人壓力大、飲食習慣改變,加上作息不正常,容易導致食道與胃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前面已向盡可能不想說話的人介紹「負面+雙倍正面」法則、「BIG YES+QUESTION」法則,這兩種是在想傳達許多訊息或難以表達的狀況時使用的有效方法。接著要介紹的應對法是當對方有所請求或想要拒絕對方的狀況時使用的。在這種場合「緩衝語句」(cushion word)是很有效的。「緩衝語句」是在說出請求或拒絕他人的語句之前使用的。可以避免給對方太過直接的印象,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換季氣溫多變,幼兒須留心感染哮吼!一名1歲大的男嬰,有咳嗽、發燒等感冒症狀,沒想到夜晚更出現無法入睡、呼吸急迫、哭不出聲音等情況,讓家長感到怪異的是,還聽到孩子咳嗽像狗吠的聲音,到醫院求診,醫師確診為急性哮吼,經由治療,住院後解除危急病況後已返家休養。寒流來襲氣溫驟降,天氣又濕又冷,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增加,其中嬰幼兒就醫患者也變多,進入12月以來,小兒哮吼症更...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PM2.5的威力實在不可掉以輕心!光本月23天裡,就有好幾天濃度超過環保署規定的第七級,這正是心血管、心臟病及呼吸疾病成人與小孩的一大隱憂,由其更為氣喘患者增加吸入劑使用頻率的原因。今年71歲的呂伯伯,本身患有氣喘病,近兩年因為空氣品質差,症狀更加頻繁,甚至造成血中缺氧而住院。20年來天冷就發作 鼻子、嘴巴難呼吸呂伯伯已經和氣喘相處近20年,每到秋冬時節、霾...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現代人離不開手機,不管是通勤時間、等待約會,都要拿起手機滑一滑;不只如此,回家還為了當忠實觀眾而用手機「猛追劇」,不小心就讓眼睛受傷!一名48歲黃小姐,每天下班都用手機看影片,一次就是2~3小時,持續1至2年後竟換來乾澀、視力模糊的老花眼!睫狀肌彈性疲乏 增加老花度數對此,眼科醫師林丕容表示,現代人離不開3C產品,導致不到50歲就出現老花現象;這位黃小姐因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目前已知,咀嚼能力不佳也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以4425位65歲的高齡者為對象追蹤調查了4年。結果發現,因失去牙齒而無法咀嚼的人,其失智症風險最多可增加1.9倍。此外,還有一篇東北大學齒學部的渡?誠名譽教授,以1173位高齡者為對象調查失智症和殘存齒關係的報告。詳細情形之後會再敘述,根據這份調查,剩下的牙齒愈少,記憶和運動方面的能力都有變差的傾向...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懷孕時,孕婦大多認為握有特權,什麼都吃,但若沒有做好飲食控制,恐對母嬰健康都有不良影響。在中國有一名28歲的邱小姐,在妊娠期不忌口大吃水果和甜食,沒想到竟產下重達5950公克的女嬰。當地醫師解釋,邱小姐孕期38週,屬於中等身材,但在懷孕期間偏愛甜食和水果等高熱量飲食,而導致營養過剩,產下的女嬰除了重以外,身長竟有55公分,比剛出生的足月兒大一倍,而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