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長期被疼痛問題所困擾,就醫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疼痛真正的原因,往往到最後才被醫師診斷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醫師指出,肌筋膜疼痛不只造成局部疼痛,也可能引起遠端轉移痛,好發於上班族、運動員、勞動族群等。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除了身體疼痛外,還嚴重影響情緒和生活品質,讓人不堪其擾。
賣場中的食用油種類繁多,包括椰子油、棕櫚油、橄欖油、苦茶油等等,你是否也面對賣場中琳瑯滿目油品不知道買哪一款?或是所有料理都使用同一款油?油品開封後不知如何保存?覺得植物油都很健康?《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統整油品分類、選購、烹調、儲存等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吧!
「你什麼都做不好!」「沒人喜歡你」⋯⋯這些自我否定的內在語言,是否常常在你的心迴盪?愛心理創辦人、諮商心理師吳姵瑩於《你這麼好,為什麼沒自信?》一書中,探討為什麼這麼多人自我懷疑、自我苛責,原因可能在於人們經常讓過去曾經受傷的自己,定義了現在的自己。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這幾年蓄鬍的男性越來越多,主要原因在於可增加男性魅力指數及個人特色。而近期許多男星也紛紛以蓄鬍形像現身於螢光幕前,在日前針對100位想諮詢植鬍的男性顧客,所指定的名人明星範本統計結果,華人蓄鬍男星前5大排行,分別是:黃曉明、高以翔、吳秀波、金城武及陳柏霖,蓄鬍彷彿成為型男的必備條件之一。植鬍增添個人魅力 壞壞型男桃花旺35歲的吳先生,因天生鬍鬚少缺少個人特色,讓他很羨...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主要特徵是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4濃度升高,受侵犯器官被帶有免疫球蛋白G4的漿細胞所浸潤並造成纖維化,受侵犯的器官會有腫大或形成腫塊的現象,基本上屬於罕見疾病,盛行率不明。成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翁嘉澤醫師舉例說明指出,一名70歲男性因血尿至泌尿科就診,經抽血及超音波檢查發現腎功能異常及雙側腎盂水腫,泌尿系統攝影檢查發現除...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急性心肌梗塞是大眾熟知的心臟疾病,最近網路流傳許多對於心肌梗塞預防,以及急救的文章,其中有一則提到每個人應備有耐絞寧藥品,來阻止悲劇發生,甚至提及該藥可自行至藥局購買,預防突發性心肌梗塞、突然昏倒狀況。南投醫院藥劑科林鴻昌醫師強調,這是不正確的觀念,此藥是醫師處方用藥,提醒民眾使用藥品,還是得經醫師評估本身身體狀況及指示後才服用,切記勿自行亂服用,耐絞寧舌下錠可以...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衛福部已啟動第二級(橘色警戒期)高溫預警行動方案相關措施,臺灣進入酷熱的炎夏,依據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監測資料,臺北及臺東部分地區氣溫已達攝氏38度以上,為提醒及預防民眾健康傷害,各相關單位已經啟動第二級高溫預警行動方案的各項措施,監測各醫院因熱傷害至急診就醫情形,結合民間資源、各地衛生醫療與社福單位加強對獨居老人及街頭遊民等弱勢民眾的訪視關懷服務等工作。國民健康署已...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61歲的鄭先生從事務農耕種數十年,因農務工作繁忙,之前菸、酒、檳榔皆有接觸,民國97年罹患下咽癌後,於當年度進行手術及電療,其後即產生無法發聲、喪失味覺、唾液量減少等三項症狀,甚至某次吃完腐壞的食物亦未察覺,上述症狀雖於治療兩、三年後開始許改善,此後鄭大哥皆配合醫囑、定期追蹤病情,目前仍持續耕作、且每日花兩小時爬山健身。 鄭先生表示,過去菸、酒、檳榔樣樣...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端午節吃粽子、掛艾草、立蛋與看龍舟賽,是每年不可缺少的節目與習俗,粽子大小不一,口味更是五花八門,然而,一般傳統的粽子大都是糯米炒過,包炒過或滷過的五花肉、香菇、栗子、蛋黃...等,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陳佳祺營養師表示,粽子雖然香噴美味,但是裡面的糯米粘度高,在胃中不易消化,所以吃過量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肚腹脹悶,甚至便秘等症狀。因此像是急性消化潰瘍、慢性十二指腸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端午佳節將近,許多民眾會購買粽子和家人一同分享,一般來說,傳統肉粽常包有五花肉,糯米也經過油的拌炒,熱量及油脂含量皆較高,1顆熱量可能就高達628大卡,約1個滷雞腿便當熱量。今年端午佳節連續4天假期,如果在假期每天午餐和晚餐之外,都多吃1個傳統肉粽,估算會讓體重增加約0.65公斤,換算成划龍舟單趟500公尺需162趟才能消耗多餘的熱量。買粽掌握5大原則 美味不失健...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臺灣已進入炎熱的夏季,各地出現的高溫,讓民眾發生熱傷害的機會是大幅增加,酷熱的炎夏時序,氣溫仍是有可能持續飆高,民眾應提高警覺,小心防範熱傷害,平時應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不悶熱的衣服,外出衣物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品,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室內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並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避免產生更多的熱量,日正當中時,待在室內涼爽...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中醫保健盛行的「十巧手」,就像練功一樣,十種招式做按摩復健,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洪良一表示,中風病友因為行動的限制,比較缺乏戶外活動,可以透過簡單的穴位按摩來強化循環與筋絡,十巧手是十種招式,主要針對穴位按摩,從點到線強化功能,中風患者常因為無力而行動不便,十巧手坐著也可以做,利用有力量的一手去帶動無力的另一手,做完一套十巧手,只需要三到五分鐘就能達到按摩效果。復...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隨著天氣越來越熱,腸病毒疫情也越來越嚴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4到6月為腸病毒的流行期,而目前主要流行病毒為克沙奇A型,持續檢出腸病毒71型個案,國內疫情持續上升,全國已進入流行期,並且預計6月下旬疫情會到高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