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長期被疼痛問題所困擾,就醫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疼痛真正的原因,往往到最後才被醫師診斷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醫師指出,肌筋膜疼痛不只造成局部疼痛,也可能引起遠端轉移痛,好發於上班族、運動員、勞動族群等。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除了身體疼痛外,還嚴重影響情緒和生活品質,讓人不堪其擾。
失智症初期會出現的症狀包括:記憶力減退、判斷力下降,甚至出現妄想或幻覺、性格改變等。看著熟悉的家人慢慢變成不同的人,對照顧者的內心帶來很大的挑戰。失智照顧並不容易,但透過家人細心觀察、即時尋求治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積極溝通照護,可以改善問題行為、延緩病情惡化。
當有問題發生的時候,總是會自責沒有做好管控?小心可能陷入犧牲劇本中出不來。韓國專業心理諮商師金允那於《我為什麼老是說這種話?》一書中,揭露「習慣性口頭禪」對自身的影響,卡住自己的不是外在環境,而是一再重複的相同模式,只要理解為何老是說同樣的話,就能突破一再陷入的人生困境。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夏天炎熱又多雨的環境中,是許多致病原孳生的溫床,尤其是下大雨之後,容易有類鼻疽或是鉤端螺旋體等疾病的感染,類鼻疽之致病菌為類鼻疽桿菌,通常存在於特定的土壤或水中,若是遇到下大雨,這類細菌會被沖刷到土壤表層或是汙水中,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人,包括糖尿病及外傷者,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就容易被感染。咳嗽、喘現象 常被以為是感冒類鼻疽大部分症狀並不明顯,大部分會有發燒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40歲陳先生日前打網球時,猛然趨前救球,導致左小腿瞬時劇痛無比,無法站立及行走,隔天緊急就醫,經醫師診斷為「網球腿」,除了開立口服藥治療外,並同時安排復健治療。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醫師賴彥廷表示,「網球腿」係指「小腿後側肌肉撕裂傷」,經常發生於小腿後側肌肉被拉長時,也就是呈現膝蓋打直、腳踝背屈的姿勢;最常受傷的位置,則是在小腿肌肉與肌腱的交界處,醫師觸診可以發現...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進入3C時代後,罹患俗稱「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群人數大增,其實,從門診案例來看,不只是電腦重度使用者會患上此病,其他重覆性腕部活動的工作者也易罹患,如早餐業者、農夫、家庭主婦等,導致手腕又麻又痛,尤其晚上時常麻到影響睡眠,甚至騎機車只要一催油門,就麻到催不動,影響行車安全,不得不慎!重度使用腕部 使腕隧道空腔口徑變小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連宮瑩表示,正中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近年來威脅國人健康的幾項重大疾病,如:高血壓、慢性腎臟病、心臟病…等,這些疾病與國人飲食習慣鹽分攝取過量有相當大的關係,國際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每日鹽分攝取量是5克,台灣衛生福利部是6克(鈉2400毫克),而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鹽份攝取則是要更嚴格,每日須小於5克。國人每日攝取量高達15g 建議量的2倍以上根據調查,台灣人每日攝取量經常高達15g,是...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醫學科技發展及世界潮流,美容醫學治療越來越普遍,民眾對於免動刀的療程接受度越來越高,尤其是臉部填充物注射,不論是國內或是國外都是呈現穩定成長。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理事長曾漢棋醫師表示,隨著皮膚填充物注射案例增加,醫界越來越重視美容醫學注射物的安全性及注射技術,國外有許多研究報告及研討會陸續提出可遵循的治療準則,其中最重要的是使用鈍針(Blunt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最近有一則新聞鬧得沸沸揚揚,有位醫師受到父母的親情勒索,甚至還到派出所申請保護令,原本是最摯愛的家人,卻有如仇人般的對待,讓人好不勝唏噓;而當碰到家人出現親情勒索,或是自己也成了勒索者時,該如何處理?甚至應該如何避免發生呢? 控制及支配讓人沒有選擇權 諮商心理師蘇絢慧表示,親情勒索往往是有一方想要控制及支配對方,若對方不照著做,控制...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不分年齡及性別,現代人一有掉髮的問題都十分緊張,但正常掉髮可以不用大驚小怪,若出現大量掉髮,就得小心可能是疾病警訊!當身體已有症狀時勿忽略這個警訊,早點求助皮膚專科醫師,確定診斷後才能擬定治療方法,勿信坊間偏方。檢視是否有病態性落髮皮膚科醫師施懿玲表示,若一天掉髮量超過一百根,就可以稱為病態性落髮,民眾若無從計算掉髮量,可以擺一塊毛巾在枕頭上,睡醒後觀察毛巾上的髮...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酒,是現代社會交際應酬的媒介,適量小酌,對有些人來說是怡情養性,若過量飲酒,則會讓自己暴露在危險環境下,開懷暢飲的背後,心中要有一把尺,務必適可而止,習慣性飲酒的行為,是酒癮形成的前兆,酒癮一旦養成,要戒斷就十分不易,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酒癮者在脫離戒斷症狀後,需完全戒除一切酒精類飲料,否則容易誘發內在的癮慾,不斷的復發。從臨床研究顯示酒精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快...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過去醫師多依賴影像檢查報告,術中常以肉眼判斷患部情形、徒手尋找病灶,但「術中螢光影像導引系統」可將患部、淋巴結或腫瘤邊緣做即時顯影,作為外科醫師的得力助手,不僅可幫助糖尿病病患的組織血液灌流狀況判讀,還可運用於內視鏡微創手術,開拓醫師執刀視野,亦可運用在複雜度高的外科手術上。運用在傷口清創、乳房重建手術怡仁綜合醫院李典穎院長表示「術中螢光影像導引系統」已成為歐美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明從小就是個內向的孩子,運動細胞不好、感覺統合表現也較差,上了國中後,只要稍微跑步就覺得喘、仰臥起坐沒辦法做到10下、立定跳遠更是糟糕,成績也是全班排名倒數第一。因為容易喘,父母懷疑是過敏體質使然,本想給予肌力訓練,增強體力,卻發現他全身無力與疼痛症狀似乎越來越嚴重。經過小兒神經科篩檢才發現,是罹患罕見的先天性遺傳代謝疾病「龐貝氏症」。輕忽龐貝氏症 恐致癱瘓、呼吸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