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很少給我愛護,為何我要照顧他們?有些照顧者心裡會產生「我其實不想這樣做VS但他們是我父母」的矛盾,越照顧越心累,長期下來造成的內耗,嚴重影響心理健康。《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這種「為情緒命名」的作法,是心理諮商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可以幫助釐清內心的感受,處理內心矛盾,減輕心理壓力帶來的煎熬感。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8歲的盧先生,過去在光學光電膜生產廠從事輪三班制的工作。因為不固定的休息睡眠時間,加上立求完美的性格,不僅三餐不正常,情緒更常處於焦慮的狀態。起初感覺胃腸系統不順暢,僅服用簡易成藥來排解不適,直到尿液成極深褐色,且皮膚、雙眼均呈現黃色,黃疸相當嚴重,且完全沒了食慾,才緊急就醫。經診斷後,確診為十二指腸壼腹癌。化療副作用多 體力備受考驗在被診斷為十二指腸壼腹癌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自民國70年以來,癌症已連續35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死亡比例也逐年增加,顯然是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癌症早期皆無明顯症狀,當出現症狀後就醫,可能已進展為晚期甚至是轉移。乳癌是女性癌症死因冠軍 篩檢人數卻不多民眾主動篩檢的意識不高,第一線與病患接觸的醫護人員肩負提醒的任務,讓病患有機會搶得治療先機。根據亞東醫院院內統計,105年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4個...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很多人誤以為只要檳榔沒有含紅、白灰等添加物,就不會致癌,然而早在2003年檳榔子就被列為第1類致癌物。檳榔子中含檳榔素及檳榔鹼,在嚼檳者的口腔中產生致癌物質,導致嚼檳者罹癌。吸菸又吃檳榔 口腔癌機率提高89倍菸品、檳榔會導致口腔疾病,我國每年口腔癌發生人數約7千人、死亡人數近3千人,吸菸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8倍,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8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台灣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症、肌少症和膝關節炎嚴重程度皆高於亞洲其他國家。50歲以上民眾,每3人中有2人骨鬆骨折高風險,確診罹患肌少症的比例近4成5,罹患膝關節炎比例也超過6成,中南部的長者未被治療骨骼肌肉相關疾病的比例更高。肌力不足 加重退化性關節炎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表示,骨質疏鬆症跟肌少症為老化常見的疾病,肌肉含量與肌力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國內上個流感季流感併發重症共923例個案中,有55例具有肝臟疾病,佔6%,其中7例不幸死亡。疾病管制署呼籲肝病病人應重視健康,每年按時接種流感疫苗,降低流感病毒的威脅。肝病患者患流感 易發生肺炎而死亡好心肝基金會醫療事業發展執行長李懋華表示,台灣患肝病者有250至300萬,肝病患者,特別是肝纖維化或肝硬化情形,由於免疫力較差,感染流感後特別容易發生肺炎,可能導致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知道化粧品也會變質、腐敗嗎?因化粧品直接接觸皮膚,所含成分可能有防腐劑,多方因為擔心因此刺激皮膚或導致過敏,成為關注議題。雖然資訊多元,卻眾說紛紜,讓人不知該聽信哪種說法。水、油成分易生細菌 防腐成分為必要化粧品為產生清潔、滋潤效果,由高比例水、油脂,以界面活性劑及其他成分組成。水、油脂與空氣接觸,大大增加細菌、黴菌滋生機會,開封後久置、不一次用完,增加與空氣接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氣多變化,一不小心就感冒了,您知道感冒與流感該如何區分嗎?市面上那麼多種「綜合感冒藥」究竟該怎麼選?每年政府大力宣導的流感疫苗到底該不該打?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戰勝糖尿病,應從吃對食物開始!糖尿病飲食以均衡飲食概念為基礎,適當的飲食調整來達到血糖控制,延緩併發症的發生,是全民都適用的健康飲食。亞東醫院將舉辦團衛講座,由藥師邱彥鈞主講「感冒用藥指導」,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家長該做的事可簡化成提供孩子一個安全成長的保護傘,在孩子未成年前,給予他生活和知識技能上的訓練、教導,以及無條件的愛與陪伴。經常提醒自己,尤其在忙碌時,更需要來回檢視自己的行動是否在此範圍內。父母過度幫忙 引發孩子不認同孩子,不屬於父母,他和父母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家長不要被自己對孩子「滿溢的愛」遮蔽了眼睛,誤把孩子當成自己,主動幫孩子完成他該做的事。確實,家長們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教養的理想狀態是,父母依孩子身心能力的提升速度,從百分百的全面照顧,轉為逐步放手讓其自理,最後保持恆久不變的尊重與關懷,而且切記不介入孩子的生活。在這過程中,家長須不斷調整對孩子的照顧範疇。家長避免過度付出 讓孩子學習照顧自己許多特殊孩子家長看到孩子的能力比不上正常小孩,愛子心切下主動替孩子承擔過多他可自行處理的事務。長期下來,不但父母因過度透支加上期待落空而感到挫敗...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協助孩子成長,首先須讓他願意聽從指導,然而,特殊孩子發飆時,根本聽不進父母任何話,原因除了他卡在憤怒的情緒外,另一種可能是因為他誤解別人意思而做出防衛反應,加上固著的特性,使得他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想法,所以家長最好一開始就杜絕任何可能讓他誤會或拒絕溝通的機會,這才能幫到孩子。孩子任性發脾氣 家長容易受影響就讀國中的小威下課一回到家就擺張臭臉,亂丟書包鞋子,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