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50歲詹女士因嚴重蛀牙與牙周病,導致全口缺牙。工作需與人互動,擔心活動式假牙講話或吃東西會尷尬不方便。奇美醫院牙醫部建議採「植體支持性固定式假牙」,先打好牙床地基再植牙,讓假牙穩固如真牙。治療後,她恢復自然咀嚼與說話功能,重拾自信笑容。
幼兒園開學啦!每年8月迎來幼兒園的開學季,校園門口總是充滿哭聲。對幼兒來說,這往往是人生第一次離開熟悉的家人與環境,面對全新的老師、同學與學習空間,難免感到焦慮。精神科醫師指出,大人的陪伴與引導對孩子而言格外重要,並提供5個實用建議,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近來經常聽到「依附障礙」一詞。「依附」的概念,用英語來表達即是 attachment(連接),係指「孩子與具有特定母性的人物(當然,也可以是父親)之間所形成的強力連結」。也就是用來形成親子(或養育者與孩子)關係主幹的東西。孩子依附障礙 可能因遭虐待、疏忽等不當管教導致孩子會用身體去記憶環抱著父母手臂、與父母眼神交會、互相報以微笑的安全感與信賴感。健全地培育出這種...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不當管教中,最直接明顯的,就是對身體的暴力行為。例如:毆打、腳踹、扔擲物品、用物品敲打、使其燒燙傷、使其溺水等,許多還會發展成為意外事故等令人痛心的個案,最慘烈的狀態是這些沒有犯錯的孩子因此而死亡。父母、老師對孩子教育 體罰在歷史上存在許久如果孩子的身體留下遭到毆打的傷痕、骨折、燒燙傷等外傷,即使孩子沒有向外人訴說,也可能會被第三方察覺。然而,還有不少孩子是在衣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在阿優吠陀療法中,最好的飲食方式與照料情緒的方式取決於你的體質。而體質則取決於不同元素、生理及心理屬性。三種體質的基本原則如下:風性體質(Vayu,亦名為vata):屬於脈動原則,主要負責神經系統,由風和乙太組成。風型人:高瘦體型、多話、心思易變,膚色偏土色、毛髮茂密、喜歡吃辣和油膩的食物、易便秘、喜歡旅行、享受生命、淺眠。膽汁體質(Pitta):屬於能量原則,負...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指壓是古老的療癒技藝,透過手指施壓,掌握關鍵穴位,藉此來刺激身體天生的自我療癒力。有時人們亦把指壓稱為「穴位按摩」,源自中醫。氣透過名為「經絡」的能量通道循環全身。每一條經絡對應不同的體內器官。指壓點沿著經絡分布,這些都是針灸與指壓的重點。只不過,針灸使用的是針,指壓用的是手指施壓,力道從輕柔到用力都有。一旦刺激這些穴位,就會讓緊張的肌肉鬆弛下來,促進氣、血與淋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頭頸癌患者進行手術、化療及放射線治療後,可能出現牙關緊閉、張口困難、舌頭活動度不足、頸部肌肉纖維化等症狀。面對這樣的副作用,如何透過確實的復健運動改善呢?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6月5日(二)舉辦癌症講座,由簡美珍物理治療師主講「頭頸癌電療後身體好僵硬,我該怎麼辦?」,物理治療師將在課程中帶您認識放射線治療後的影響,以及如何使用彈力帶輔助復健,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先生回家之後,一定要好好聆聽太太說話。許多人夫回到家之後只想好好休息放鬆,為太太一開口總是沒完沒了,一想到要陪這樣的人聊天就覺得痛苦。所以男人有時候甚至會乾脆說我今天上班非常累來一口回絕。不過在辦公室裡,當老闆找你講話時應該不敢開口說「我現在很累耶」。男人沒有權利說不聽,一定要彎下腰來,聽聽妻子說話。每天撥出一點時間雜談閒聊 撫慰情緒、加深彼此了解尤其是太太如果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不孕門診林立 首要考量衛福部評鑑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不孕症夫妻比例已高達15%,隨著現代女性邁入職場,結婚、生子年齡延後,以及環境污染、心理壓力等問題,均是導致不孕症的可能因素。儘管現代少子化、頂客族漸成趨勢,但受傳統觀念影響,許多人仍認為一個家庭還是要有新生命的加入才算圓滿,以致不孕門診林立,而衛福部則是每年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外科醫學新革命—達文西手術 提起現代醫學先進手術之代表,非達文西微創手術莫屬,自西元2000年經美國FDA核准上市,此套手術系統便陸續推至全球各地廣泛使用。其操作方式類似傳統腹腔鏡手術,差別在於不是醫師直接拿著機械去執行手術,而是由醫師操作控制機台,去操作機器執行手術。而達文西手術的精密操刀所具有的出血少、傷口小等特質...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好漢最怕病來磨!經營果園的林先生,僅30多歲就患僵直性脊椎炎,脊椎嚴重變形、身軀如拐杖無法平躺入睡,走路時只能垂頭看地搖晃如熊,面臨工作不易、外界異樣眼光的身心煎熬。後來就醫歷經3階段的矯正截骨手術後,終於再次抬頭挺胸做好漢。3階段手術改善 術後仍要復健、藥物、背架保持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瑞騰表示,詳細檢查後發現變形處主要在胸、腰椎,駝背角度已超過100度,因此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身邊朋友是否聊天時,常說「我」今天、「我」可能、「我」最近,將話題不斷圍繞著「我」呢?當朋友不停說自己時,不一定要連結到自戀,可能傳達更多你不知道的訊息。根據一篇研究指出,一直說「我」的人容易出現憂鬱、焦慮和其他負面情緒。有情緒困擾傾向者 每天用「我」、「我的」次數2千次該研究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