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規律睡眠有助於孩子情緒控制、社交表現與行為穩定,特別在壓力情境下更為明顯。此外,睡眠不足則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成長遲緩等問題。《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供固定就寢時間6大好處,家長可透過睡前儀式建立孩子良好睡眠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節奏。
當我們在增強肌力訓練的過程中,你是否也發現肌力的成長速度日趨緩慢?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從訓練生理學的角度來說,當我們將訓練加諸於身體時,對身體而言它就是一種「刺激」,因此,我們的身體為了求生存就會對這項刺激產生「生理反應」,但當這項刺激一直不斷的重複進行,則會使我們的身體產生「適應」的狀況。
市售食鹽種類繁多,從精鹽、岩鹽到低鈉鹽、碘鹽、氟鹽等機能性鹽。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因為使用「低鈉鹽」有助於降低血壓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讓「低鈉鹽」、「減鈉鹽」成為消費者購買的熱門鹽品。但是,坊間仍有不少低鈉鹽的迷思與誤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一次破解8大常見低鈉鹽迷思,帶你正確吃鹽、聰明減鈉。
【優活健康網記者彭雅筠/綜合報導】據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及106年委託計畫資料分析顯示,不當飲酒行為每年約導致4,500名國人死亡,平均每天就有11名飲酒者因此失去生命,造成約11萬人年損失,另有約4萬多人因不當飲酒而罹病,整體醫療資源損失約35億元,經濟損失更高達近549億元。台灣有將近一半的人具有ALDH2基因突變,無法正常代謝酒精轉化的乙醛,除引起臉紅外,還會導致心跳...
【優活健康網記者彭雅筠/綜合報導】根據102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統計,台灣人從7歲兒童到65歲長者,高達97.6%鈣攝取不足。而台灣人不只缺鈣情形嚴重,連體內鈣質吸收都發生問題。國健署建議,民眾飲食中應遵循最佳鈣磷比1.3 : 1的攝取量,可以有助於鈣質吸收,但多數人都未曾檢視過飲食中鈣磷比的含量。因此,為了解國人飲食中鈣質攝取狀況,營養師宋明樺檢測6種國人早餐常見組合,發現常見肉包、三明治...
【優活健康網記者彭雅筠/綜合報導】過去子女想要關心父母的健康,長輩們往往說不清楚,或者家長難免忘記孩子預防注射的時間;從即日起,「健康存摺」(My Health Bank)新增眷屬健康管理的功能,體貼較少使用3C電子產品的長輩以及沒有手機的子女,便能透過單一帳號協助關心家人的健康。健保署表示,截至108年4月底,「健康存摺」登入及使用人數達114萬人(使用人次約為1,217萬人次),其中已申請「健...
【優活健康網記者彭雅筠/綜合報導】維生素B12對人體扮演重要的角色,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林洳甄醫師表示,維生素B12是人體造血、DNA合成、神經系統維持完整不可或缺的元素。缺乏時的表現可能會有貧血、舌炎、腸胃不適,以及神經精神症狀。周邊神經系統症狀包含手腳發麻、感覺缺失、步態不穩、肢體無力,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包含情緒問題、躁動不安、思緒緩慢、記憶差、失智、或如妄想混亂的精神症狀等等。80歲的張爺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新增10例國內感染麻疹病例,均居住北部,其中8人分屬2起職場群聚,餘2人為日前公布之國內感染個案接觸者。由於個案於傳染期間有大眾交通運輸或公共場所活動史,疾管署提醒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出入人潮密集公共場域的民眾,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應儘速與衛生單位聯繫,由其安排戴口罩就醫並告知接觸史,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疾管署表示,職場...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雅茹/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睡不著、睡不好成為許多人的夢魘。根據統計,全台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有慢性失眠問題。然而,民眾常忽略睡眠問題需要詳細的評估,到藥局自行購買聲稱不含安眠藥的「助眠劑」、看感冒或慢性病順便拿安眠藥的,大有人在;擔心服用安眠藥會上癮的民眾,嘗試以喝酒來協助入睡,更四處可聞。可見不少民眾對於睡眠問題仍有眾多迷思,需用正確的知識和態度來面對和解決失眠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雅茹/綜合報導)一位50歲女性,沒有菸酒檳榔習慣,已停經,這兩週來發現口腔黏膜變得較敏感且粗糙,照鏡子後發現兩頰口黏膜出現白色網狀條紋,來到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邱聖富門診時,經臨床診斷及切開性切片後確診為口腔扁平苔蘚,經口內膏局部塗抹治療後症狀已獲得緩解,並定期每3個月於門診追蹤。致病相關因素:自體免疫疾病、糖尿病、壓力口腔扁平苔蘚是一種口腔黏膜的慢性發炎, 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病管制署最近公布國內新增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北部1歲女童及中部新生男嬰。提醒家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勤洗手、有症狀避免接觸嬰幼兒,如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往大醫院接受治療。疾管署表示,北部1歲女童3月初因嘔吐、抽搐等症狀就醫,後續因症狀持...
女生的生育能力決定於兩個因素,第一是年齡,第二是卵子的儲備量。女性受孕率隨年齡下降的主因是卵巢功能減弱的關係。華育生殖醫學中心院長徐明義醫師說,卵巢是卵子的一個儲備庫,卵子從女性出生後就一直在消耗而沒有補充,因此卵巢老化表現在兩個方面:(1) 卵子的數量隨著的減少;(2) 卵子的品質變差。反映在臨床上,可以發現當女性年齡增加時,不但降低懷孕率,也會提高流產率,尤其35歲後這種趨勢更加明顯。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六十歲的陳媽媽,確診糖尿病三年多,本想透過飲食、運動控制血糖指數,成效卻不佳。後來轉介至衛福部認證通過的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診所諮詢,才發現原來她長期少量多餐,少吃肉、多吃水果的飲食習慣,才是血糖高居不下的元兇。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病人需要學習全方位的自我控制,包括體重與飲食控制、運動、正確服藥、自我血糖監測,還有定期回診、檢查,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