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頭好壯壯

固定睡覺時間,能增強孩子抗壓力!研究揭「6大好處」越睡越聰明

固定睡覺時間,能增強孩子抗壓力!研究揭「6大好處」越睡越聰明

研究顯示,規律睡眠有助於孩子情緒控制、社交表現與行為穩定,特別在壓力情境下更為明顯。此外,睡眠不足則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成長遲緩等問題。《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供固定就寢時間6大好處,家長可透過睡前儀式建立孩子良好睡眠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節奏。

特別企劃:性病預防

梅毒經皮膚就能傳染!疾管署揭去年「全台近萬人染梅毒」1原因導致

梅毒經皮膚就能傳染!疾管署揭去年「全台近萬人染梅毒」1原因導致

疾管署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新增確診通報梅毒感染人數計9,738人、淋病7,605人,「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與2023年相比,整體梅毒下降2%、淋病下降8%。性傳染病如梅毒、淋病等感染初期可能無症狀,若未及時診斷與治療,恐影響生殖健康或傳染給胎兒造成早產、死產等併發症。疾管署特別提醒女性朋友,在忙碌的生活中別忘了關心自身健康,採取安全性行為並定期篩檢性傳染病,以保護自己...

快速提升肌力訓練效果!教你「3技巧」刺激肌肉:休息暫停很重要

快速提升肌力訓練效果!教你「3技巧」刺激肌肉:休息暫停很重要

當我們在增強肌力訓練的過程中,你是否也發現肌力的成長速度日趨緩慢?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從訓練生理學的角度來說,當我們將訓練加諸於身體時,對身體而言它就是一種「刺激」,因此,我們的身體為了求生存就會對這項刺激產生「生理反應」,但當這項刺激一直不斷的重複進行,則會使我們的身體產生「適應」的狀況。

低鈉鹽沒味道?腎臟病不能吃?破解低鈉鹽「8大迷思」吃錯更要命

低鈉鹽沒味道?腎臟病不能吃?破解低鈉鹽「8大迷思」吃錯更要命

市售食鹽種類繁多,從精鹽、岩鹽到低鈉鹽、碘鹽、氟鹽等機能性鹽。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因為使用「低鈉鹽」有助於降低血壓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讓「低鈉鹽」、「減鈉鹽」成為消費者購買的熱門鹽品。但是,坊間仍有不少低鈉鹽的迷思與誤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一次破解8大常見低鈉鹽迷思,帶你正確吃鹽、聰明減鈉。

產間照護新服務,祝妳健康再孕

產間照護新服務,祝妳健康再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彭雅筠/綜合報導)懷孕生產是延續家族和國家生命力的大事,但看似簡單的行為卻是充滿變數和風險,其中一種狀況是有許多婦女在懷孕中會遇到不好的結果,包括多次流產、死胎、早產、胎兒發育障礙或先天缺陷等,這種經歷會對未來的生育有深遠影響,包括再發生的機率會增加。例如曾有死胎經驗者,再次死胎的風險是4.0倍;曾有早產經驗者,再次早產的風險是2.5-10.6倍;曾有胎兒發育障礙者,再次發生的風險...

AI雙向互動 機器人造福眼科患者

AI雙向互動 機器人造福眼科患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雅茹/綜合報導)林口長庚不斷致力落實衛福部「醫病共享決策」,今年更針對糖尿病黃斑部病變病患推出長庚衛教機器人Dolly(多莉),它具有全台創新「AI語音雙向對話功能」及糖尿病黃斑部病變衛教專業資料庫,讓在診間前等候的眼科視力模糊的患者,也能透過語音詢問,聽衛教機器人回答,進行初步衛教,並於門診時與醫師確認疾病相關衛教資訊。打造更完整、連續性的自動化照護醫師看診時間有限、每天有眾多...

麻疹要注意 疫苗協對抗

麻疹要注意 疫苗協對抗

(優活健康網記者彭雅筠/綜合報導)因應近期國內外麻疹感染疫情頻傳,今年截至5月8日止,國內累89例麻疹病例,59例為國內感染,30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德國麻疹累計病例共11例。麻疹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在世界各地發生,儘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它仍然是全球幼兒死亡的重要原因。感染麻疹的特徵是發燒、全身乏力、咳嗽、鼻炎和結膜炎,然後會出疹。傳染期估計是從皮疹出現前五天到四天後,來自麻疹患者呼吸道分...

臉部按摩改善顏面神經麻痺

臉部按摩改善顏面神經麻痺

一般當出現顏面神經麻痺,多半都去找神經內科醫師,尋求神經內科藥物治療。不過曾罹患貝爾氏麻痺症的復健科醫師蔡定達表示,「臉部按摩」、「臉部運動」與「電療」,即可避免臉部肌肉萎縮,且幫助縮短療程、改善症狀不適。 蔡定達醫師解釋,貝爾氏麻痺在發病初期,通常兩天內顏面神經就會麻痺,一邊臉部肌肉失去功能,常出現歪嘴、半邊臉不能笑、喝水會漏、眼睛不能閉、容易流淚、吃飯食物卡在一邊、味覺消失或遲鈍、半...

母親節快樂!孕媽媽辛苦了

母親節快樂!孕媽媽辛苦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雅茹/綜合報導)有一種「長假」,不但不用上班又可躺在床上被伺候吃喝,讓人羨慕不已。但這種長假卻是每個安胎媽媽畢生難忘的痛苦回憶!在知名上市公司工作的吳小姐,35歲意外懷了老三,原本還在掙扎是否留下孩子,沒想到懷孕12周就出血,幸經詹德富醫師緊急處置後,展開長達126天的安胎人生。除了身體上的痛苦,與家人分離更難以承受安胎期間,吳小姐因子宮閉鎖不全,不但歷經兩次的突然出血及手術,甚...

筷筷相傳  孩童筷拿好,健康學習好

筷筷相傳 孩童筷拿好,健康學習好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雅茹/綜合報導),現在學校大多會特別教導西餐禮儀如何拿刀叉,卻往往忽略培養孩子正確拿筷子的重要性。根據107年調查指出,各縣市尚未開始重視學校午餐時間用筷子的飲食教育,孩子更常使用湯匙、叉子,以至於少用筷子,也就學不會如何正確拿筷子。根據同樣將筷子作為主要傳統飲食文化的日本調查,近年能夠正確使用筷子的人越來越少,18歲以上僅有54.2%拿夠正確拿筷子、兒童部分則有93.8%無法正...

甲亢免驚慌,配合醫囑重拾健康

甲亢免驚慌,配合醫囑重拾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彭雅筠/綜合報導)甲狀腺亢進在台灣是相當常見的疾病,病患大多為20~50歲女性,其中以女性佔比較高,約為3:1,國際武打巨星李連杰也深受甲狀腺亢進折磨,去年被捕捉到英姿不再顯得老態龍鍾的樣貌,54歲的他看起來猶如80老人!新北市一名53歲女性,近期數月時常感到疲累、胸悶、喘不過氣、下肢水腫,體重也直線上升10公斤直到她到醫院求診,才將甲狀腺亢進控制下來,恢復正常美好生活。衛生福利部...

T1糖友甜蜜的冒險-勇敢與糖同行

T1糖友甜蜜的冒險-勇敢與糖同行

(優活健康網記者彭雅筠/綜合報導)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引發社會共鳴,其中包括思覺失調症病患所受到的社會排斥,以及家屬承受的心理壓力,以及家人間的溫暖陪伴,不僅貼近民眾感受,亦發人省思。不僅是身心障礙者受到歧視,現實社會中許多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友也面對到同樣的心理與外在處境。因為血糖的問題,糖友們需要不定時補充甜食,也得常常監控血糖;或者必須施打胰島素,卻因大眾對於此疾病的陌生而常被誤認成在課堂上...

媽媽、阿嬤是行動早療神隊友

媽媽、阿嬤是行動早療神隊友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雅茹/綜合報導)畫出大愛心的七歲「小青蛙」、用「蘑菇扣」拼出家中小狗和狗屋圖案的四歲「多多」、會獨立唸故事書的四歲「寬寬」,接受「行動早療」服務的慢飛天使和陪伴的老師聯手,在母親節前夕為辛苦的媽媽或阿嬤送上窩心小禮、表達感謝。看見孩子在行動早療中逐漸進步「進步超多的!」小青蛙媽媽透過影片訴說女兒小青蛙的改變。小青蛙約莫一歲的時候成為行動早療的服務對象,六年多來從躺著不會動,進步到...

假牙不合小心口腔癌找上門

假牙不合小心口腔癌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雅茹/綜合報導)南投一名年近70歲的陳姓婦女,平時無抽菸、喝酒或吃檳榔的習慣,近兩個月舌頭經常破皮,而且同個部位反覆發作,於日前就診後耳鼻喉科醫師發現患者舌側緣明顯潰爛,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為第二期口腔癌,研判應是陳婦多年前配置的活動假牙因為牙齦萎縮導致咬合不整,長久地摩擦刺激使潰瘍反覆發作而導致舌部癌變。蛀牙、不適合的假牙導致慢性潰傷吳昭寬醫師表示,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譬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