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不直且腿麻腿痛,當心脊椎狹窄!「脊椎狹窄」是椎管或椎間孔不正常狹窄而壓迫到脊髓或神經根的一種狀態,常見症狀包括站不直、腿麻、跛行等,除了最常見的退化老化之外,脊椎的腫瘤和外傷也可能會導致脊椎狹窄。《優活健康網》特摘醫師白映俞所撰寫此文,分享脊椎狹窄的原因、症狀、診斷與治療。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達到「最佳狀態」,如果說還有比最佳狀態更好的境界,你會想要追求嗎?日本精神科醫生樺澤紫苑於《最強專注力》一書中,分享提升專注力的方法,專注力能讓人全神貫注在工作或課業上,不僅是一種專注於當下的能力,同時也是控制誘惑、對抗誘惑的能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些人說的和做的不一樣,究竟為什麼會表裡不一?百萬暢銷書作家,連續創業者李尚龍於《人性博弈》一書中,探討人性的本質,讓讀者學會辨別人性善惡,釐清人際關係,遠離消耗你的人;更總結10大底層認知邏輯,幫助讀者看透人性真相,順著人性成事,逆著人性成長。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國中男生因肛門腫脹坐立難安而求醫,醫師以肛門鏡檢查發現肛門口有一顆3公分大的「痔瘡併血栓」病灶,造成原因恐是連日熬夜玩手機遊戲引發痔瘡。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林北江提醒,智慧手機普及後,臨床上已出現痔瘡年輕化現象,生活作息不要被3C產品操控,以免影響身體健康。林醫師進一步了解家族史,此名國中生的爸爸也有痔瘡病史。林北江醫師指出「家族史遺傳會讓子女體質比較容...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髖關節是人體站立或行動時最重要的關節,主要支撐人的重量,並可以有多方向的活動如蹲、跑、跳、跪、外展、向前彎曲與向後伸展等的動作。59歲周阿姨年輕時走路經常感到雙腿無力、搖搖晃晃,造成腰部、鼠蹊、膝蓋不適,雖不影響生活但總被笑說「像素還真走路」,曾嘗試藥物、按摩、拉筋、整脊、推拿等治療,但效果有限,直到去年雙腿開始疼痛,導致無法久走,赴醫檢查確診為兩側先天性髖臼發育...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陳阿嬤咳嗽超過1個月,以為是感冒到耳鼻喉科診所看診多次,拿了5-6種藥,老人家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藥,吃了手抖、心跳加快、全身不舒服,轉診到醫院進一步詢問病史及安排胸部X光檢查,發現右上肺有病灶,高度懷疑是肺結核,立刻安排隔離房住院,最後確診為「開放性肺結核」。林先生咳嗽超過2週,也自認感冒,去過2-3間診所看診,吃了藥也沒改善,最後因發燒轉診到醫院胸腔科門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今(2019)年公費流感疫苗因為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流感疫苗選株結果的延遲,導致全球疫苗廠商供貨時程跟著延後,為了因應此現象,疾管署6日宣布,今年公費疫苗開打時程為11月15日,且為了阻斷大規模社區傳播,接種對象將優先從高傳播風險族群開始,即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為第一順位。學生及醫事人員 為流感接種第一順位每年公費流感疫苗正常時程會在10月1日開打,疾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20歲王小姐因暴牙導致下顎後縮且歪斜、前牙開咬、嘴巴無法緊閉、咬合不良等狀況,造成進食困擾、牙齦露出、顏面歪斜等,甚至出現下顎骨後縮壓迫到呼吸道,產生睡眠呼吸中止現象;顳顎關節功能的缺失大大降低生活品質,且外表的不美觀嚴重影響自信心。因此先會診齒顎矯正科為王小姐進行齒列矯正治療,持續重建顳顎關節,同時實施正顎手術,經過顳顎關節整合治療後效果良好,整個人煥然一新,終...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大家都知道運動對於減重瘦身與維持健康的重要性,但大部分的人真的想執行時,往往感到知易行難而放棄。如何讓運動持續下去,進而培養成為生活中自然的習慣,必須先對運動瘦身有正確的認知,使用有效率的方式,勿操之過急,給自己合理的目標與進度,在每一階段看到應該有的成效,就會有堅持下去的動力。要減「1公斤的脂肪」 需要運動多久運動後量體重減1公斤可別高興太早,一般來說都是流汗脫...
2019-08-07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肺癌發現多晚期高居死亡榜首 找出變異基因對症下藥 大幅減緩惡化延長壽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任涂智彥表示,目前十大死因癌症仍位居榜首,肺癌更是第一名,且肺癌的確較難在早期發現,而六到七成的患者多是晚期的肺腺癌,而肺腺癌當中,六成有特定的基因突變,找出這些特定變異,便可以其...
2019-08-07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兒童聽損大有影響! 台大兒童醫院、兒慈協會攜手揪聽損 今年(2019),兒童慈善協會再度捐贈了150萬元,讓台大兒童醫院得以深耕聽損兒童照護。 兒童聽損是常見的臨床問題,在台灣,每1000位新生兒中,有大約3至4位有中重度聽損問題,不僅影響語言發展,還會影響就學及社會適應能力,早期診斷治療即早復健對患者...
2019-08-07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B、C型肝炎感染就是常見造成「肝病三部曲」的原因,而全台35歲以上成人中,就有180到200萬人其實是B型肝炎帶原者。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高嘉宏會長指出,近4到5成患者並不清楚自己有B型肝炎感染狀況,因此肝病醫療策進會連續九年都積極推...
2019-08-07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一名7歲小弟弟,溜滑梯時意外膝蓋骨折,醫師以鋼釘和石膏固定患部,兩個月後拆掉石膏,患處卻僵硬,且對痛覺相當敏感,做徒手物理治療時十分疼痛。經醫師評估,透過除痛機器人的高能雷射治療,療程當下無痛且結束後,關節疼痛、活動度都有改善。治療該患者的物理治療師徐偉群表示,持續搭配被動關節活動等療程後,目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