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不直且腿麻腿痛,當心脊椎狹窄!「脊椎狹窄」是椎管或椎間孔不正常狹窄而壓迫到脊髓或神經根的一種狀態,常見症狀包括站不直、腿麻、跛行等,除了最常見的退化老化之外,脊椎的腫瘤和外傷也可能會導致脊椎狹窄。《優活健康網》特摘醫師白映俞所撰寫此文,分享脊椎狹窄的原因、症狀、診斷與治療。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達到「最佳狀態」,如果說還有比最佳狀態更好的境界,你會想要追求嗎?日本精神科醫生樺澤紫苑於《最強專注力》一書中,分享提升專注力的方法,專注力能讓人全神貫注在工作或課業上,不僅是一種專注於當下的能力,同時也是控制誘惑、對抗誘惑的能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些人說的和做的不一樣,究竟為什麼會表裡不一?百萬暢銷書作家,連續創業者李尚龍於《人性博弈》一書中,探討人性的本質,讓讀者學會辨別人性善惡,釐清人際關係,遠離消耗你的人;更總結10大底層認知邏輯,幫助讀者看透人性真相,順著人性成事,逆著人性成長。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阿德勒心理學課程採取不獎賞,也不懲罰,是沒有「賞罰」的教養方式。我們認為,使用賞(讚美)和罰(責罵)的教養方式,其目標只是教導,而非培養孩子產生「我有能力」、「大家都是我的夥伴」的感覺。例如:當孩子不肯唸書的時候,你嚴厲的責罵他說,不唸書的話,會得到「沒有點心、不可以看電視」等等他討厭的懲罰。如此一來,孩子學到了什麼?反之,如果孩子認真唸書,你便拚命的讚美,甚至買他喜...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開始很難看出呼吸時肩膀的起伏,但這時不要只集中注意力在肩膀,而是隨意地看著對方的整個身體,不特別聚焦在某一點,這時就可以看見「肩膀跟著呼吸上下移動」。之後不斷重複「吸氣時,配合對方的動作慢慢地向上抬起自己的肩膀;吐氣時,配合對方的動作慢慢地放下肩膀」的動作。該位女性在電車中以坐著的乘客為對象練習,結果對方「咚!」地就睡著了。配合呼吸的過程中,自己緊繃的身體放鬆的瞬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某一次,有位女性找我商量「老公向她坦承自己外遇」。當她聽到先生坦白的那瞬間,腦袋一片空白,內心湧起極度的憤怒,眼淚流了下來,還出現一股「想要嚴懲做出背叛行為的老公」的衝動。這時候該位女性問了自己:「心啊!我對老公的憤怒是我自己的感覺嗎?」結果「心」回答:「不是的!這是婆婆植入的感受!」「咦?這是婆婆植入的?」聽到這句話時,她的感覺有點糟,原本的憤怒也瞬間降了下來。接著...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在過去台灣的傳統社會中,生女兒不是一件受歡迎的事。傳統認為女性最後還是要嫁到別人家,成為別人的家人,奉養別人的父母,所以有些父母認為,對女兒不需有太多照顧、培養,不然是在「幫別人養女兒」。問題是,進入新的家庭後,沒有過去的感情,過往家庭也沒有給自己太多資源,讓自己培養技能,如此,女性進入新的家庭,似乎只能「好好照顧家庭的每個人」。只有去證明自己是有用處的,才能被留...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夏季是戲水旺季,但溺水意外也頻傳。民眾到泳池或海邊戲水,務必選擇設有救生人員的海域,並聽從指導及勿超越警戒線,不可在航道、港區、急流區、礁岩區及碼頭等較危險區域游泳。如發生意外除迅速打119求助外,旁人可緊急施行CRP(心肺復甦術)。政府設立的禁止標誌之區域 嚴禁闖入在蘭嶼打工換宿的馬來西亞國青年,3日在海邊戲水發生溺水意外,緊急後送台東救治,呈陷腦死狀態。家屬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足底疼痛是現代生活常見的不適症狀,不論是青少年、上班族群、或是退休後的老年族群,都造成日常生活上的不方便。臨床常見的足部疼痛,有一部分是源於足部局部的因素,譬如足底筋膜炎、前蹠痛、因步態和受力不當造成的第五蹠骨疼痛、因副舟狀骨突出或過度內旋造成的內側足弓疼痛、跟腱疼痛、以及高跟鞋族群常發生的姆趾變形疼痛等等。雖然足底疼痛症狀輕微者可以在休息後自行緩解,但在許多情況...
2019-08-08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隨著科技的進步,肺癌標靶治療雖發展出各種不同機轉的治療策略,但臨床上仍依治療指引,拿檢體逐次檢驗是否可以有單基因突變的匹配用藥。其實,除了手術之外,大多患者切片取下的檢體一般很小,剩餘檢體量往往不足以應付後續各項基因用藥檢測,連想評估免疫治療的機會都不一定有,形成治療先機上的漏洞;若在第一時間趁腫...
2019-08-08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台灣十大癌症 大腸癌連續11年位居榜首 台灣美食千百種,隨著民眾越來越習慣西化的飲食,同時也記得千萬要慎防大腸直腸癌。據衛福部十大癌症最新統計,大腸癌居然已經連續11年居冠。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戴承正主任表示,很多病人都是症狀嚴重時才就醫,超過三成病人發現時都已經是晚期或末期的大腸...
2019-08-08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近期與慈濟大愛電視台簽訂合約,將電視台「看中醫」系列節目免費授權給全台3600家中醫療院所於候診區播放,讓民眾能藉此獲得正確的中醫藥知識。 榮登國際檯面! 新版國際疾病分類納中醫專業 中醫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經驗累積,而隨著西方醫學逐漸蓬勃發展,中醫漸漸被許多民眾認為只...
2019-08-08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年約50歲的中壯年男性,罹患乾癬已超過30年之久,過去都以類固醇塗抹患部為主要的治療方式。但長期使用類固醇,卻干擾、抑制腦下垂體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混亂荷爾蒙分泌。之後雖併發乾癬性關節炎,也只能靠消炎藥緩解疼痛症狀,長期治療效果不彰。最後竟還引發難纏的乾癬紅皮症,需反覆住院治療,幾乎無法出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