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職場女性往往需要面對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進而出現疲勞、睡眠、肥胖、便秘、脹氣、消化不良、膚質變差、腰酸背痛等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張若偉分享「職場女性常見的健康問題」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及藥材調理,做好健康管理就能對整體有所幫助。
長期照顧的旅程很漫長,若能看清楚照顧的全貌、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可以減少迷惘的感受,且不僅是在學習如何照顧別人,同時也在學習如何照顧自己。《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整理長照路上的挑戰4階段,無論是尋求親友幫助或利用長照服務,都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幫助自己長久的走下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帥被媽媽帶到精神科就醫,大帥低頭不語,媽媽卻一直罵他:「整天都在打電玩,講不聽才讓成績一落千丈,再這樣下去真正就要撿角了。」大帥是古意人,個性內向,但現實生活中太過害羞且缺乏溝通技巧,所以朋友不多也無女友,以致後來迷上電玩遊戲,整天沉溺在電玩虛擬世界享受人生。 個性內向或有憂鬱症者較容易成癮安南醫院精神科醫師王文隆表示,「成癮」是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3歲的林先生這兩年性生活越來越不行,因為他的「小弟弟」總是像蒟蒻般硬不起來,為了重振雄風只好四處蒐集偏方,還上網買壯陽藥,結果吃了沒有用,甚至出現一堆副作用,壓力越來越大下,終於鼓起勇氣求診泌尿科,經過醫師詳細的問診,確定是血管性勃起障礙,所幸在經過低能量震波治療後,已經從蒟蒻變回小黃瓜。低能量震波治療 刺激海綿體微血管新生及血流速收治該個案的萬芳醫院泌尿科醫師賴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前總統李登輝因多重器官衰竭7月30日晚間病逝台北榮總,享壽98歲,據悉今年2月李前總統因喝牛奶嗆到,出現呼吸困難,就醫後確診吸入性肺炎及心臟衰竭,住院不到半個月就突發心因性休克,雖緊急CPR,並使用呼吸器,仍因高齡,加上本身有多重慢性疾病,抵抗力弱,住院過程中反覆感染,因發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不幸離世。醫師表示,吸入性肺炎是老年人最大殺手,每年奪走5千人命,不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7歲黃先生有時覺得右後方牙齒隱隱作痛且有點搖晃,此狀況已維持幾個月,因此不以為意,但會加強附近牙齒的清潔,牙痛的感覺有稍微消失,某天,牙齒最後方的牙齦腫了起來,且最後一顆牙齒搖動的程度更大,吃東西也感到不適,因此黃先生求助於牙科醫師。經醫師檢查發現,有一顆第三大臼齒(智齒)的埋伏齒,呈顯橫躺的樣子,並且抵住了前方的第二大臼齒,容易導致牙齒與牙齒之間無法刷乾淨,而使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醫療實力舉世聞名,更在2020嚴峻疫情中超前部署,讓醫療水平享譽國際。近年醫療產業致力發展關鍵新科技,走向精準醫療、精準大健康新方向,彰化基督教醫院協同總院長郭守仁表示,需要更多ICT資通訊科技與醫療作跨領域結合,才能以更聰明、有效率的方式解決醫療相關問題。SNQ國家品質標章評審委員錢宗良也指出,愈受重視的新興醫療科技產品可以透過參與認證提高競爭力和使用者信賴感。...
2020-08-04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許多胃酸逆流、腸胃不適的人,會上藥房買藥吃,不過食藥署7月30日公告36款雷尼替丁(ranitidine)成分胃藥在致癌疑慮之下,自8月1日起全面暫停使用,民眾可與藥師、醫師討論後續的治療選擇。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提醒,台灣胃酸逆流患者多,不適者應就醫診斷,排除其他上消化道疾病後,可使用藥物...
2020-08-04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一名56歲乳癌患者,40多歲即罹癌,近來因癌症轉移,又罹患卵巢癌,轉院治療。個管師發現,她的家族姊妹也有乳癌、卵巢癌病史,基因檢測證實有遺傳性致癌基因「BRCA」突變,施用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情況改善許多,目前持續用藥。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醫學中心醫療長葉大成呼籲,年輕、有家族史等遺傳高風險因子乳癌患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任務結束!新北市樹林分局警員楊庭豪2日凌晨執勤途中遭無照少年撞擊導致腦死,家屬忍痛器官捐贈,今天執行器捐手術。下午2點警察弟兄列隊在加護病房門口敬禮致意,高喊:「庭豪兄弟,謝謝你的大愛!」一路陪伴的楊父、楊母更是泣不成聲,楊母淚崩說:「你很勇敢,媽媽愛你,你是最棒、最優秀的!」幫助庭豪完成助人心願 遺愛人間21歲的楊庭豪因腦部受創嚴重,經治療狀況仍不樂觀,昏迷指數僅有...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去年國人10大死因,有一半疾病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其中腰圍是評估代謝症候群重要指標之一,根據國健署2018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顯示,全台40至64歲中年人口逾5成腰圍過粗、三高中有一項異常,45歲後女性的代謝症候群增長率更是男性的2倍,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呼籲民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除了注意飲食,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以上。3成中年人有代謝症候群 罹糖尿病風險增6倍國健署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2020年,一場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席捲全世界,對人類生活和全球經濟造成很大的衝擊,截至7月份的統計,全球感染人數已經超過1100萬人,死亡人數也超過50萬人,威脅還在持續進行當中,但你知道肥胖會大幅提高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率嗎?伴隨心臟病或糖尿病 染疫風險更高在英國對近1萬7000名COVID-19住院患者的研究中,肥胖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