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1天只能吃●●顆?吃葡萄要吐皮嗎?教你「超營養1吃法」連籽一起吃
葡萄種類
葡萄水分多、外皮薄、果肉多,吃起來香甜多汁,是不少人愛吃的水果之一,也是全世界栽培面積最廣的水果。葡萄可以直接食用、釀酒、製成果乾,葡萄籽也可以榨油,市面上的葡萄有許多品種,根據顏色可以分成紫黑色、紅色及綠色系葡萄,以下為常見品種:
- 巨峰葡萄:果粒呈圓形或橢圓形,果皮紫黑色,果肉透明,肉質軟而多汁,為台灣生產最多的品種。
- 蜜紅葡萄:1980年代初期由中興大學自日本引進,果粒較大,果皮為鮮紅色,具濃厚之果粉。
- 進口綠無籽葡萄:1876年由蘇格蘭引進美國,果皮厚度中等,果肉半透明,肉質硬脆,甜度高。
延伸閱讀:
蜜棗維生素C是蘋果20倍!棗子功效、飲食禁忌:「1吃法」營養吃到最多
葡萄的功效
葡萄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糖,與維生素B、C和葉酸,以及鉀、鈣、銅、磷等礦物質,能幫助睡眠、預防糖尿病與促進視網膜健康。營養師高敏敏於臉書粉絲頁分享,葡萄的營養成分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
- 綠葡萄:綠葡萄的維生素C含量高,助膠原蛋白生長、抗氧化變漂亮。
- 黑葡萄:黑葡萄中的維生素 B1相對高,可以能量代謝與提升免疫力。
- 紫葡萄:紫葡萄含較高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有助維持人類視力正常和生長發育。
- 紅葡萄:紅葡萄每百克約60大卡,是所有顏色的葡萄中熱量最低的,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和多酚類,有強大的抗氧化及抗發炎能力。
延伸閱讀:
芭樂吃多會便秘?籽能一起吃嗎?揭芭樂功效與禁忌:1吃法營養恐跑光
葡萄一天能吃幾顆?
許多人會將葡萄洗完放在大容器中,一顆接著一顆吃,不小心就會攝取過量。葡萄一次能吃幾顆?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每天每人水果可食用量為2~4份,葡萄1份大約是10~13顆,所以每天約可以吃10~40顆葡萄,但還是建議攝取多樣水果,才能讓營養均衡。
葡萄吃太多會怎樣?
中醫師王大元於臉書粉絲頁分享,雖然葡萄甘甜可口又營養,但吃太多可能會出現上火、口渴、脹氣、便秘或腹瀉等症狀。此外,葡萄中含有大量葡萄糖,食用後被人體吸收,容易使血糖上升,因此糖尿病患者須注意攝取量。
吃葡萄能補血嗎?
傳言葡萄有很好的補血效果?王大元表示,一般人可能會覺得葡萄含鐵量高,事實上,每100克的葡萄只含有0.1毫克的鐵質,而且葡萄呈現深紅或紫色是因為植化素,而非鐵質的緣故。事實上,葡萄補血的效果有限,如果真的要補充鐵質,不妨吃點紅鳳菜、髮菜、紫菜或黑芝麻,都是不錯的補鐵食物。
葡萄皮可以吃嗎?
不吐葡萄皮、不吐葡萄籽最營養!營養師李青蓉表示,葡萄皮中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像是白藜蘆醇、花青素、前花青素;而葡萄籽中也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具有強力的抗氧化及去除過氧化自由基的能力。因此,不僅「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還要「吃葡萄,不吐葡萄籽」。
此外,葡萄表皮有白色的果粉,有的人以為它是農藥殘留或是病菌帶來的白粉,所以會用麵粉、小蘇打費力清洗,其實這是沒必要的。這層白粉是葡萄天然產生的一種「果粉」(bloom),主要是由植物蠟所形成,用清水簡單清洗即可食用。
葡萄挑選與保存
葡萄有多種品種,品質也根據栽種方法有所不同,若不注意挑選可能會過於酸澀,所以購買時一定要精心挑選。《優活健康網》整理葡萄的挑選方法,購買前注意形態、果穗與果色的部分,就能避免挑到壞葡萄。
- 形態:果實飽滿、粒粒均勻,無傷痕或綠色小果粒混雜。
- 果穗:果粒緊密牢固,整串呈圓錐形,無脫粒。
- 果色:果皮顏色均勻,帶鮮綠果梗,白色果粉完整附著為佳。
葡萄是甜度高的水果,該怎麼保存才不會發霉壞掉呢?《優活健康網》整理葡萄保存小撇步,葡萄食用前不要碰到水,否則容易腐敗,買回家若沒有馬上要食用,可以先用紙包好,放在冰箱暫時儲存。
- 避免碰到水:葡萄食用前不要碰到水,否則容易腐敗。
- 避免使用塑膠袋:葡萄存放在密閉環境內,容易滋生濕氣導致發霉。
- 使用透氣的紙袋或保鮮盒:內墊一層廚房紙巾,幫助吸收多餘水分。
- 存放在冰箱的蔬果室:避免與氣味重的食物(如洋蔥、大蒜)放在一起。
葡萄酒DIY
你是否曾經想過在家自釀葡萄酒呢?一般來說,較不成熟的葡萄酸度較高,多半被拿來釀製白酒或氣泡酒;較成熟的葡萄甜度也相對高,會被用來釀製甜酒。《優活健康網》整理「自釀葡萄酒」的方法,只要簡單5步驟就能做好。
材料:葡萄1斤、冰糖4兩、酒麴(白殼)1個
作法:
- 將葡萄洗淨、瀝乾、去梗連皮捻碎,放置於酒罐備用。
- 將冰糖加水、用小火煮溶化。
- 放涼至35度時,倒入酒罐。
- 將酒麴碾碎。
- 將葡萄、冰糖水、酒麴放入酒缸混勻,再用塑膠紙外用橡皮筋套緊,約半年開封。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