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膀胱炎

間質性膀胱炎反覆發作 「腹式呼吸法」穩定膀胱神經

間質性膀胱炎反覆發作 「腹式呼吸法」穩定膀胱神經#間質性膀胱炎

32歲林小姐近一年白天一小時就要小便一次,且小便前下腹部脹痛明顯加上夜尿3次影響睡眠,症狀反反覆覆且服用抗生素改善不明顯,甚而被視為神經質,搞得身心俱疲而求診中醫。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此種疾病稱為「間質性膀胱炎」,好發於20到50歲的女性,確切的致病因素仍不明,可能和自體免疫反應、神經發炎反應有關。「間質性膀胱炎」有3大診斷特徵︰ 1. 排尿前下腹部恥骨上方會脹痛,排尿後疼痛減輕, 2. 頻尿每天白天大於8次,夜尿大於每晚1次 3. 小便沒有細菌感染, 而且可能在膀胱鏡底下會看到出血點。 有些人甚至合併有其他慢性疼痛 如:肌纖維痛症、腸躁症等。    莊可鈞中醫治療「間質性膀胱炎」除了治療泌尿道症狀外,還會根據患者的體質狀態做分類,急性期大致分成濕熱型及氣鬱型: 1.  濕熱型: 飲食不恰當 ( 如:辛辣、柑橘、茶、咖啡或酒等 )或是天氣悶熱,釀成濕熱,注於下焦會誘發小便熱澀疼痛,尿色偏紅,或小便渾濁,常伴腰腹脹痛,口苦口渴,大便排不淨或偏硬。常常使用貫眾、萆薢、雞冠花治療 2.  氣鬱型: 常在壓力大或經前期時發生,臨床表現為小便澀痛,小腹脹痛,壓力大時明顯,口苦頭痛,婦女可見月經不調。因肝氣不疏,鬱而化火,氣火鬱於下焦,影響膀胱氣化故小便澀痛。這時就會使用柴胡、鬱金、香附 因病情容易反覆,時間一長,體質常呈現「氣陰兩傷」 的表現,慢性期分成氣虛型及陰虛型: 3.  氣虛型: 疲累時好發,多見於老人,症狀有頻尿、尿量多、尿失禁,其他症狀有全身無力、怕冷疲倦、胃口不佳及大便稀軟等。主因為中氣不足,特點為小便迫切感,伴見脾虛氣陷之證。這時會用白朮、黨蔘、白果、芡實 4.  陰虛型: 多由作息不正常或熱病傷陰,釀生內熱,影響膀胱氣化。臨床表現為小便熱痛,伴有尿血或小便渾濁,膀胱鏡下黏膜出血,頭暈耳鳴,咽乾顴紅,潮熱盜汗。這時會用生地黃、地骨皮、青蒿、鱉甲等中藥治療 莊可鈞中醫師表示此疾病除了中藥治療之外,頭皮針及腹針合併使用改善更顯著,因為疾病容易復發,有「間質性膀胱炎」的患者必須要有耐心,持續地接受治療,調整生活作息、心情放輕鬆,避免一些會刺激膀胱黏膜的酸性飲食(蘋果、葡萄、柑橘等)及高鉀性食物(香蕉、楊桃、草莓、柳丁等),飲食控制很重要,建議少量多餐,如果要嘗試新的食物最好從少量開始,再慢慢增加份量,一旦出現疼痛症狀要減量或暫時不吃。 莊可鈞分享運動也必須適量適中。避免太過劇烈,以免刺激膀胱,影響骨盆腔肌肉,連帶影響小便的通順與否。最好做些可減輕壓力或有助於放鬆骨盆腔肌肉的運動,如散步、游泳、騎單車、瑜伽以及凱格爾運動經驗發現,症狀發作時泡熱水澡可以改善同時,要養成均勻喝水的習慣,一小時約喝100~200cc,不要一下子喝一大口,要分五、六次慢慢喝,膀胱才不會快速漲尿。千萬不要因為頻尿就不敢喝水,因為如果不攝取足夠的水分,尿液濃度將增高,反而刺激膀胱,導致更嚴重的頻尿與膀胱疼痛。當有尿意時要稍微忍一下,正常人約2~3小時解尿一次,如果不稍微忍尿,幾分鐘就跑廁所一次,無法訓練膀胱擴大容量。 「腹式呼吸法」穩定膀胱神經 可以透過正確的呼吸吐納來疏通肝氣,達到穩定的作用,平常可以在早上及睡前做「腹式呼吸法」,施作時盡量讓自己處在放鬆的狀態。 施作方式: 充分呼氣 先進行1-2次的充分呼氣,讓空氣從肺部的底層徹底排出,使肺部呈現真空狀。 鼻吸嘴吐 從鼻子緩慢地吸氣,再用嘴巴慢慢地吐氣,如此進行多次循環,透過鼻吸嘴吐的方式較容易上手腹式呼吸法。 雙手感受腹部 吸氣吐氣時能明顯感受腹部的高低隆起,吐氣時要把腹部的空氣全吐光,吸氣時氣體則會慢慢使腹部隆起。

明明剛尿完又想尿?醫揪「間質性膀胱炎」5症狀:常誤診泌尿道感染

明明剛尿完又想尿?醫揪「間質性膀胱炎」5症狀:常誤診泌尿道感染#間質性膀胱炎

明明剛尿完又想尿,小心間質性膀胱炎找上你!間質性膀胱炎是一種慢性非細菌性膀胱炎,通常會有解尿疼痛、下腹痛、頻尿、急尿等症狀,因為狂跑廁所,讓患者的生活品質、睡眠品質皆大受影響,甚至無法工作。《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醫師解析間質性膀胱炎的原因、症狀、診斷與治療。

頻尿、下腹痛⋯連做愛都難!醫揭「間質性膀胱炎」症狀:好發1類人

頻尿、下腹痛⋯連做愛都難!醫揭「間質性膀胱炎」症狀:好發1類人#間質性膀胱炎

有位30多歲的女性病人,已經被間質性膀胱炎困擾好幾年,每天要跑好幾十次廁所,每次都只解出一點點尿液。患者的生活、工作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憂鬱、輕生的念頭。」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醫師李香瑩指出,確定診斷為間質性膀胱炎之後,我們給她藥物治療、心理支持,並進行玻尿酸膀胱內灌注治療。

一天狂跑廁所50次!這種膀胱炎「3大症狀」讓她邊蹲邊流淚

一天狂跑廁所50次!這種膀胱炎「3大症狀」讓她邊蹲邊流淚#間質性膀胱炎

35歲的包小姐原本從事美甲業,卻因嚴重的頻尿困擾,已暫時停掉工作。她表示近5年來幾乎沒有睡過好覺,每天跑廁所多達40~50次,光是一個晚上就要起來尿10多次;由於隨時要跑廁所,床邊還放置一個尿桶應急,有時尿解不出來,廁所蹲了半天,邊蹲邊流淚,更痛苦的是,尿尿燒灼、刺痛像刀割,讓她視上廁所為畏途,於是平時少喝水,也不敢出遠門玩。

輕熟女頻尿好尷尬 間質性膀胱炎作祟

輕熟女頻尿好尷尬 間質性膀胱炎作祟#間質性膀胱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30歲的蔡小姐事美甲工作數年,透過她的巧手,客人的指甲總能煥然一新、變得粉彩晶亮,她參加全國性指甲彩繪比賽,也屢獲大獎。但蔡小姐半年來總是覺得一直想尿尿,一天上廁所次數高達20至30次,晚上也要起來4、5次。就連幫客人彩繪時,也頻頻向客人說對不起,暫時離開去廁所。雖然想憋尿,但陣陣下腹痙攣疼痛感不停襲來,直到尿液排出才會舒緩些。頻尿的症狀,工作被打斷、晚上失眠,下班也只敢待在家裡,讓蔡小姐好困擾!會陰部疼痛影響性生活甚鉅衛福部新營醫院泌尿科陳建升主任表示,經過詳細問診及尿液檢查排除泌尿道感染,於膀胱鏡檢查時發現,膀胱黏膜有多處出血點與破皮的現象,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蔡小姐接受口服藥物及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後,頻尿與下腹悶痛的情形漸漸改善,上班不再為頻尿困擾,下班之後,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晚上睡眠也改善了。間質性膀胱炎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陌生的疾病,好發於30~40歲間女性,主要症狀包括頻尿、急尿、下腹部漲痛或是會陰部疼痛,尤其在憋尿時,疼痛感特別明顯,排尿後痛感則會減輕。長期下來,這些症狀除了造成身體不適,對於情緒精神,甚至性生活方面影響甚鉅,病患往往會合併焦慮與憂鬱症狀。膀胱黏膜破損 尿液滲入刺激膀胱壁間質性膀胱炎並不像泌尿道感染一樣,是由細菌感染所造成,它的成因一般認為,是由於膀胱黏膜層的破損,尿液物質滲入膀胱壁刺激之後,產生症狀,在膀胱鏡檢查時會有獨特的表徵,如多處出血點與黏膜潰瘍破皮的現象。間質性膀胱炎與膀胱過動症的表現也很像,都是以頻尿為主,但間質性膀胱炎的患者在膀胱漲尿時會有下腹的疼痛感,而膀胱過動症的患者則無。患者少吃柑橘類水果、辛辣刺激食物陳建升醫師指出,間質性膀胱炎治療以恢復膀胱黏膜的完整性為目標,治療採玻尿酸的膀胱灌注或口服藥物為主,此外,也可以灌注肝素或以肉毒桿菌施打、內視鏡膀胱水擴張,或膀胱黏膜潰瘍切除手術對某些患者也有幫助。建議患者避免吃含鉀離子或柑橘類水果、煎炸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咖啡、濃茶、酒及碳酸飲料,要有耐心持續接受治療,調整生活作息,才能讓膀胱恢復健康。

間質性膀胱炎頻尿 易焦慮女性最危險

間質性膀胱炎頻尿 易焦慮女性最危險#間質性膀胱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約40歲的林小姐,近半年來飽受頻尿、夜尿的困擾。1小時就要跑3趟廁所,睡覺時也常因為尿意起床,但尿急跑到廁所,尿量也不多。起初以為是泌尿道感染至藥局拿藥服用,但症狀並沒有好轉,頻尿、夜尿使林小姐身心俱疲,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醫檢查後才知道是間質性膀胱炎作祟,接受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目前規律返診治療。白天頻尿超過8次、夜尿超過1次要小心衛福部南投醫院泌尿科醫師李昇平表示,當頻尿每天白天大於8次,夜尿大於每晚1次,排尿前下腹部恥骨上方會脹痛,排尿後疼痛減輕,即可能患間質性膀胱炎。間質性膀胱炎確切的致病因素仍不明,可能和自體免疫反應、神經發炎反應有關。一般相信是膀胱表皮功能異常使得尿中的鉀離子刺激膀胱黏膜下的感覺神經,導致膀胱疼痛及頻尿症狀。間質性膀胱炎好發於20到50歲的女性,具有焦慮緊張的神經敏感體質,患者多半身材較為纖細。間質性膀胱炎難根除 減輕壓力改善症狀臨床上會發生頻尿、夜尿及下腹疼痛症狀的泌尿道疾病有數種,症狀也和間質性膀胱炎類似,如細菌性膀胱炎、膀胱結石以及膀胱癌。膀胱構造可分為3層,最裡面是黏膜,即和尿液接觸處,中層為肌肉,最外層為結締組織。一般細菌性膀胱炎多發生於黏膜層,而間質性膀胱炎則是黏膜和肌肉間的組織發炎。間質性膀胱炎難以根除,病患需做好與之長期共處的心理準備。而由於心理因素往往影響病情,李昇平醫師建議,病患心情要放輕鬆,心情煩悶時不妨到郊外走走,一旦壓力減輕症狀自然獲得改善。當有類似症狀發生時,應立即請泌尿科醫師做詳細檢查及治療,以免加重病情。

間質性膀胱炎患者 心情愉悅助恢復

間質性膀胱炎患者 心情愉悅助恢復#間質性膀胱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5歲已婚的C女士工作忙碌,忙起來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幾乎都沒有。長久下來,漲尿時出現恥骨上疼痛、頻尿與急尿感,有時連睡覺也要起來上廁所。後來由於排尿的問題造成很大的困擾,導致焦慮,且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就醫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以膀胱內玻尿酸灌注、肉毒桿菌毒素A的注射治療,症狀大幅改善,重拾生活品質。膀胱黏膜缺損、神經異常 都可能導致間質性膀胱炎安南醫院泌尿科醫師許齡內表示,間質性膀胱炎發生率近年節節攀升,由十萬分之一增加為千分之五,美國甚至高達12%婦女已出現間質性膀胱炎的早期症狀。間質性膀胱炎的成因,大致上推論有膀胱黏膜缺損、神經反應異常、身體免疫能力失衡、壓力性因素、先天基因異常等。診斷須先排除泌尿道感染、膀胱結石、膀胱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等,才可確診。間質性膀胱炎的處理方式,根據美國泌尿科醫學會制定規章,總共分為6線治療:(1)生活型態調整、(2)口服藥物、(3)膀胱內藥物灌注、(4)膀胱水擴張、(5)神經電刺激、(6)膀胱表皮下肉毒桿菌毒素A的注射,最後為膀胱切除合併尿路分流。憂鬱及焦慮 不利於間質性膀胱炎復原許齡內醫師強調,間質性膀胱炎病患心情方面要保持愉悅,研究指出,憂鬱及焦慮會使膀胱表皮生成漸慢、促進神經性發炎且讓痛感加劇。飲食要多喝水,減少泌尿道感染及便秘發生,食物盡量減少酸性飲食(蘋果、葡萄、桃子、柳丁等)及高鉀性食物(香蕉、楊桃、草莓、柳丁等)。最近對間質性膀胱炎患者調查顯示,50%的人會因酸性、酒精性、含碳酸性飲料、咖啡、茶等加重疼痛。如果吃了會引起症狀加劇的食物時,可飲用大量水以稀釋尿液。改變飲食習慣來控制間質性膀胱炎需要時間及耐心,但最終結果值得等待。許齡內醫師表示,間質性膀胱炎長期治療需要耐心,病況穩定後,膀胱內藥物灌注的次數可相對減少,或只在病況開始惡化時給予幾次補充治療。膀胱內藥物(玻尿酸)灌注或膀胱內肉毒桿菌毒素A的注射治療間質性膀胱炎,是直接、有效且安全的治療。病患對病情了解越多,對治療參與越主動,療效越好。醫師與病患都必須有耐心,一點一滴改善,使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癒成為可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