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

新藥救新肝 12周和緩C肝病毒

新藥救新肝 12周和緩C肝病毒#肝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年68歲的莊彩鳳女士,17年前工作時容易感到疲憊,時常貪睡10多個小時,到院檢查確診罹患C肝,起初嘗試接受長效型干擾素治療,因副作用大無法耐受,後期因腹水次數逐漸頻繁,醫師表示肝已惡化成肝硬化,使用藥物治療已無法根治,建議選擇換肝手術才有望延續生命。莊女士術後以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4週後症狀和緩,體內C肝病毒也降低。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 提升治療成功率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資料庫顯示,每年約有千位病人等待肝臟移植,然而僅不到一成獲得肝臟移植,在等待肝臟移植人數中,C肝患者更是佔1/4-1/3,高雄醫學大學特聘教授暨哈佛醫學院客座教授余明隆表示,末期C型肝炎病患能得到肝臟進行移植實屬難得,患者需要終生服用抗排斥藥物。現在有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大大提升治療成功率及減少副作用。余明隆教授表示,C肝患者即使移植新肝卻無法完全斬斷C型肝炎的威脅,血液中的C肝病毒仍可能造成肝臟損傷壞死,C型肝炎的再發率高達100%,5年內再次惡化成肝硬化風險達20%到50%。這讓好不容易得到的新肝,恐怕在3到5年內又再次肝硬化,但是過去無藥可妥善治療的狀況已改變,現在已有治癒率且安全性高的C肝全口服治療新藥可以成功治療寶貴的移植肝臟。今年一月起納入健保 8000患者可受惠高醫大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黃釧峰副教授也指出,過去使用傳統干擾素治療C型肝炎,治癒率約僅6至7成,且副作用大,有些患者會感到相當不適,現在已有C肝全口服新藥,針對基因型1b的患者治癒率高達95%以上。黃釧峰副教授表示,自今年1月24日起,衛福部將C肝全口服新藥納入健保,全年共計約有8000名患者可受惠,目前第一階段開放至今已有千位患者登錄接受治療,應可期待大幅達成根治目標。

健康手冊 四季調養重點快記

健康手冊 四季調養重點快記#肝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香藥草自然療癒講求四季的調和,各季節重視的調養重點分別如下:春季──肝臟;夏季──心臟及大小腸;秋季──肺部、呼吸道與胃;冬季──腎臟及內分泌等。各季分別有代表植物,例如春天是蒲公英(Dandelion);夏天是玫瑰果(Rose hips)、草莓;秋天是香蜂草(Lemon Balm);冬天是蕁麻葉(Nettle)。四季自然療育‧  春天/傳統上,經過寒冬,因為攝取較多重口味料理(像冬天吃火鍋及麻辣鍋)且高鹽、高脂肪等食物,所以到了春天時,提不起活力,精神倦怠,西方香藥草中有些香草屬於調補類(Tonics),能夠有益滋養器官及促進內臟的健康活絡。因此,春天最重視排毒養生,所有植物嫩葉抽出新芽,可以將這些嫩葉直接入菜,用蒸煮、汆燙或直接加入沙拉中,例如蒜苗、蒲公英葉、紫羅蘭葉及花(violet)、車前草(plantain)。尤其是蒲公英及牛蒡根部更是天然安全的排毒聖品,兩者可以混合使用當做茶飲,也可以分開單獨使用,也可以與高粱酒混合製作成香草精萃,可以終年使用。這兩樣植物是全世界各地香藥草專家極度推薦的!台灣牛蒡取得容易,可以好好利用,而蒲公英葉在中藥店可購得,蒲公英根可從網路購買進口有機安全的原料。‧  夏天/夏天可以摘取新鮮無農藥的草莓葉製作草莓葉花草精,裡面含有物質能夠有助冬天時血液循環,讓手足不發冷;或製作前述的玫瑰果醬。‧  秋天/秋天時,可製作香蜂草蜂蜜保養呼吸道,迎接秋、冬季節變化。‧  冬天/步入冬天,不如來杯營養豐富的蕁麻葉茶,活絡冬天僵硬的關節及四肢,冬天常喝火鍋,高鈉的湯頭易使水分滯留體內,蕁麻葉茶能夠消除水腫及預防痛風。(本文摘自/天然排毒養生術:香草療癒魔法書/天下雜誌出版)

維他命吃太多 恐致肝腎危機

維他命吃太多 恐致肝腎危機#肝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許多人為了追求健康,天天一顆維他命、B群,但有沒有想過,你真的需要補充維他命嗎?養生觀念普及,飯前飯後攝取保健食品已經成為每日的例行公事。然而,許多研究證實,大量攝取高劑量維他命對健康反而不利,文獻指出維生素C每天攝取超過1000毫克可能造成代謝物草酸的增加,進而造成草酸鈣在腎臟、內臟、關節及血管的堆積。不清楚劑量隨意服用 恐致肝、腎損傷根據調查發現,民眾常吃的保健品中以維他命最多。市面上除了有綜合維他命、單一維他命、高劑量維他命,還有針對不同性別、族群設計的維他命。然而,這些產品可以很輕易地從便利商店、大賣場、藥妝店、網路商店買到,若民眾在不清楚劑量及需求下隨意服用,很可能會造成腎臟或肝功能方面的損傷。日晒10-15分、吃半碗菠菜 輕鬆補充維他命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師張秀年表示,天然食物是最安全的維他命來源,蔬果中的植物素和天然抗氧化營養素,功效甚至與維他命相當。事實上,人體對維他命的需求量不高,因此也不太容易缺乏。維他命D每日建議量為5-10微克,只要每天接受溫和日曬約10-15分鐘,身體就可以產生足夠的維他命D,至於維他命A每日建議量500-600微克,只要吃半碗菠菜就可輕鬆達到,所以只要飲食均衡多樣化,其實不需要額外補充維他命。 購買時選擇低劑量、綜合型維他命張秀年營養師提醒,民眾若因疾病或特殊情況,經醫師評估確實有補充必要時,可適當的選擇維他命補充品,購買時儘量選擇低劑量、綜合型維他命,同時也要注意是否為衛生福利部核准產品、有無清楚標示及正確存放方式。服用時儘量不要和藥品一起服用,也不要天天吃,當自覺飲食攝取不足時再補充。經常檢視自己的飲食是否均衡,飲食多樣化並從天然食物攝取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點心亂吃 這病死亡率增27%

點心亂吃 這病死亡率增27%#肝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波動問題是每日大事,高達8成患者不知道每日營養攝取的限制量,不懂得聰明選擇食物,少量多餐容易在無意間攝取過量,更會誤踏高糖、高鹽、多脂的飲食地雷,一名65歲的女性患者,罹糖尿病20年後受肥胖問題所苦,藉由餐間攝取吐司、蔬菜餅乾、豬肉乾節食減重,沒想到含鈉量、含油量高、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反而讓他血糖、體重雙失控! 服藥變胖、體重過重者 死亡率高出27%糖尿病患容易血糖波動,據國健局統計,國內4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7成有BMI過重及肥胖的問題。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後,體重有可能較治療前增加;另外,患者本來就體重過重者,也可能使血糖無法得到良好控制。體重若持續超標,中風、死亡率也要比體重正常者高出11%、27%!乳清蛋白 能助糖尿病患降低21%餐後血糖台北市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提醒,糖尿病患若想控糖、減重兼顧,日常飲食要注意少油、少鹽、多纖的飲食原則。另外優質蛋白質的攝取,如:乳清蛋白也十分有幫助,有研究證實,依照營養攝取的專業設計,能有效幫助糖尿病患降低21%餐後血糖,減輕7.6公斤的體重。一般人確實能透過少量多餐,或不吃來達到減重的目的,但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用藥不吃,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問題。飲食中若能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取量,可以同時控制體重,更能有效降低因糖尿病所引起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風險。「三少一多」 降心血管疾病風險國際和台灣針對糖尿病患如何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除此之外,程涵宇營養師指出,糖尿病患為了控制體重、血糖,建議可以適量地補充「優質蛋白質」,優質蛋白質可幫助抑制食慾、增加飽足感。另外,「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的營養原則為病友最佳的飲食建議。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表示,糖胖病友「控糖、減重」併行,透過藥物搭配飲食,才能做到最全面代謝控管。  

茶療醒腦 口水要分3步驟吞

茶療醒腦 口水要分3步驟吞#肝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春天萬物復甦,各地一片生機,但是很多人在春天都會有乏力、眼睛乾澀、食慾不振、失眠多夢、易怒等不舒服的感覺,這些症狀正是肝臟問題的外在表現。 春季陽氣生發,而人體的肝臟也剛好具有生發的特點,所謂春季主肝,便是這個道理。肝氣不足眼乾厭食 肝氣過旺煩躁易怒肝臟在春季承擔著更多調節機體平衡的工作,為此需要足夠的肝氣。當肝氣不能滿足身體需要,就會出現全身不適的症狀,譬如眼乾、厭食、疲乏無力。肝氣過旺,則煩躁易怒,患肝病的人,在春季病情多半會加重。2010年春天,我在北京待了一段時間,其間,北京電視臺的一位知名主持人多次來到康復中心調理身體,我親自為她看診。素顏的她看起來愁眉不展,有很多心事似的,而且嘴唇乾乾的,完全不像在電視上那樣光彩奪目、魅力四射。她對我說,近來她總覺得很焦慮,很小的事也會忍不住大發脾氣,完全沒有自制力。從她的臉色和敘述來看,無疑是肝火過旺,而且是實火。全身脈診調理 異經奇脈對症下藥肝火旺分為虛火和實火,虛火旺主要表現有心煩、口乾、盜汗、睡眠不安等,實火旺則表現為口腔潰瘍、口乾、尿黃、心煩易怒等。去虛火要補,去實火則要瀉。我推薦我的外甥女張志紅為她做全身的脈診調理,著重調理異經奇脈。第一次調理完,她說感覺很舒服,心情也沒之前那麼煩躁了—她這種情況就是不健康的症狀,不需特別醫治,不過時間久了也會致病,我要她下週過來再調理一次。嗅、品、飲3步驟 反覆醒腦3次 另外,我特別推薦她一個茶療藥方,叫清肝明目茶,將枸杞子10粒、菊花3朵、決明子20粒、山楂5片,同時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0分鐘即可,但最好按照嗅、品、飲這三個步驟飲用。嗅就是用滾水把茶泡開以後,用鼻子深深去吸茶香,讓香味進入腦腔,目的是為了醒腦,反覆醒3次。醒完之後用舌頭微微舔一下,這一滴茶會引出口水,滿口生津。然後把口水分3步吞下,第1步到膻中穴,第2步到丹田,第3步到腳心,心裡想像著這一股清流把病氣通過腳心沖了出去。反覆這樣喝,會覺得腦子非常清醒,身體也變得非常輕鬆。這個茶療裡面,除了藥物的作用以外,產生主要效果的還是心理暗示,要讓自己安靜下來,慢慢體會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滋味和感受。飲茶是這樣,其他的生活習慣也是如此,共同的目的是使身心放鬆,只要放鬆下來,肝火便能不藥而癒。脾氣大肝火旺 中風低齡化清肝明目茶不僅對肝火旺盛、頭目脹痛、煩躁易怒有幫助,對血壓升高者也很有效,每天至少喝1杯。 2個星期後,我又見到那位女病患,她原本美麗的面容又恢復了光彩,我問她現在感覺如何,她說:「清肝明目茶我每天都在喝,很多同事都說我近來氣色和脾氣好了很多,都跟我要那個藥方,回族湯瓶八診真不錯。」從那以後,她經常來湯瓶八診康復理療中心,還帶家人和朋友過來調理保健。城市生活的節奏愈來愈快,人們的生存壓力跟以前相比大了許多,脾氣也愈來愈大,肝火太旺,最直接的影響表現在中風的比例上升,而且患者亦趨於低齡化。除了中風,肝火過盛還會導致高血壓、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陽痿、衰老加快一系列的問題,對於這些疾病來說,預防的價值遠遠大於治療,大家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本文摘自/驚人的湯瓶八診,七代名醫奇效療法/柿子文化出版)

醫訊/痛風飲食知多少?

醫訊/痛風飲食知多少?#肝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痛風是體內尿酸濃度過高時形成結晶堆積在關節,常有紅腫熱痛等不適症狀。而尿酸的來源為食物中所含的「核蛋白」經消化分解後產生「普林」,普林再經肝臟代謝成「尿酸」,最後由腎臟將排出體外。要如何由飲食來控制痛風是很重要的課題,本次講座之內容將由營養師王若昱介紹如何藉由適當的飲食來調控及避免痛風的急性發作情形。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痛風飲食知多少?時間:106年3月17日(五)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肝臟更新解毒 冬天請早睡晚起

肝臟更新解毒 冬天請早睡晚起#肝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的老祖宗便一再說明睡眠的重要,《黃帝內經》的第二篇〈四氣調神大論篇〉,就開宗明義說一年四季如何睡覺養生的重要,比如春天需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夏天得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秋天應早睡早起,和雞的活動時間相仿;冬天應該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肝臟得到血的滋養 眼睛就能看東西此外,《黃帝內經》〈五臟生成篇〉:「諸脈者,皆屬於目;諸髓者,皆屬於腦;諸筋者,皆屬於節;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故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凝於脈者為泣,凝於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即點出人睡眠時,血歸藏於肝臟,肝臟得到血的滋養,眼睛就能看東西;腳得到血的滋養,就能夠步行;手掌得到血的滋養,就能握物體;手指得到血的滋養,就能攝拿東西。睡醒起床外出為冷風所吹,血液凝滯於肌膚時,就成為血痹;血液凝滯經脈,血液就運行不暢;血液凝滯於腳,便形成足部逆冷,這3種情況,均是血液不能正常地環流於經脈之中的緣故。血足夠 肝臟才能做好更新解毒的工作而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晚上早點睡覺,且真正躺下來放鬆時,人體中會有1000毫升的血液匯集流到肝臟,當血足夠了,肝臟才能做好更新解毒的工作,此時肝臟會膨脹至幾乎2倍大,這說明我們老祖宗的觀察有多麼精準,只有睡得好,我們的肝臟才會好,眼睛才看得見,才能行走,才能拿東西,頭腦才正常。然而,現今每個人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滑手機,耗眼傷肝(肝開竅於眼),日復一日,請仔細想一想,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大腦不會出狀況嗎?(本文摘自/逆轉失智症:我的母親這樣做,遠離失智,腦細胞活化了!記憶力提升了!/大喜文化)

喝酒臉紅非肝好!研究:罹食道癌風險高14倍

喝酒臉紅非肝好!研究:罹食道癌風險高14倍#肝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民間有一說法,認為喝酒會臉紅是肝功能和代謝好;不臉紅的可能根本沒代謝。到底正不正確呢?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指出,事實恰好相反喝酒臉紅不是保護色,而是「警告色」!依據史丹佛大學研究,台灣人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罹食道癌風險提高14倍,比一般人更須節制,最好不要喝!我國半數人缺乏分解酵素 罹癌風險飆國健署指出,酒精在肝臟代謝需要透過兩個步驟,首先酒精經過乙醇去氫酶(以下簡稱ADH)代謝成有毒的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以下簡稱ALDH2)代謝成無毒的乙酸。當身體缺乏ALDH2,會導致清除「乙醛」速度緩慢,造成血液中乙醛濃度升高。因此,喝酒臉紅的人,代表身體中缺乏ALDH2,無法清除酒精代謝後的毒性乙醛,而比一般喝酒的人,更容易罹患食道癌、口腔癌、心臟病,而台灣高達近一半的人有ALDH2缺陷,通通必須加強警戒!黃湯下肚3大害 傷心傷肝傷食道   此外,日本與韓國的研究亦發現,缺乏ALDH2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與心肌梗塞的風險比較高。因此,過去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男性每天可喝兩杯紅酒(約240cc)、女性喝一杯(約120cc),來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率,這樣的建議,對於許多喝酒會臉紅的台灣人,恐怕是不適用!而農曆年節,家庭聚餐及朋友聚會,難免會有飲酒的情況;民眾若仍要喝酒,邱淑媞署長建議,喝酒會臉紅的人,盡量避免飲酒。即使少量飲酒量,仍可能會發生危害。也提醒除了喝酒會臉紅者,還有以下幾種人特別要節制飲酒:年輕人、老年人、體重較輕者、有疾病者、有使用藥物者,這些人特別容易受到酒精影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