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

樂公益/癌症希望樂活學苑~陶笛班

樂公益/癌症希望樂活學苑~陶笛班#肝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友常要面對死亡的威脅與恐懼、身體上的痛苦、治療副作用的變化、外形的改變、醫藥費的慢慢支出、家庭與家人的負擔。因此心理壓力也比常人容易大很多,可能會引發心神症狀或疾病。所以,癌症希望基金會特規劃「希望樂活學苑」,此次課程主題為「陶笛班」,將邀請林素佳老師指導,活動簡介:由專業音樂老師教導吹陶笛,不需要有陶笛的基礎,只要你對音樂有興趣就可以報名參加喔, 參加對象:癌症病友,陶笛600與課本120需自費。活動需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希望樂活學苑時間:102年6月6日~7月25日;每週四下午15:00~16:00地點:基金會台北中心(台北中正區臨沂街3巷5號1樓)洽詢:02-3322 6286轉130顏護理師

男子猛爆性肝炎 竟是工廠環境引起

男子猛爆性肝炎 竟是工廠環境引起#肝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熬夜、吃藥、ABC肝炎等,皆可能導致肝指數上升出現爆肝的情況,但是你有聽過化學性爆肝嗎?日前,彰化一名三十二歲張姓男子,因為處在有揮發性化學藥劑的工廠裏頭工作,又因沒有做好防護措施,體質又屬過敏體質,使得某天全身突然起疹子,並且出現發燒、黃疸等症,緊急送醫治療,被驗出為猛爆性肝炎,讓這名男子差點沒命!署立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陳詩典主任說,張姓男子來門診時有發燒、明顯的黃疸、全身疹子,腸胃不適、食慾不振現象,經抽血檢查肝功能(GPT)指數高達1000以上(參考值男10-40)、黃疸指數高達13(正常<1),診斷為急性猛爆性肝炎,立即安排住院檢查治療,但是抽血檢驗結果排除病毒性肝炎(A、B、C型肝炎)、也沒有服用不當藥物或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肝炎原因。之後,深入了解職業史,原來張姓男子才剛進中部一家皮革工廠工作一個月,廠內有揮發性化學物質藥劑,可能沒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又有特殊環境過敏體質,才導致張姓男子有化學性毒性傷害『爆肝』的情形,若沒有即時就醫,嚴重可能有肝衰竭症狀,所幸經過追蹤治療己康復,張姓男子也因個人體質轉換工作環境,而未再復發。陳詩典主任表示,急性肝炎在台灣最常見的有A、B、C型肝炎,還有藥物性肝炎引起,而因化學性藥劑引起的猛爆性肝炎則較為少見。目前國內引起職業化學性肝傷害有關的報告包括四氯二浣、四氯化碳,氯仿、油漆溶劑、三氯乙烯及二甲基甲醯氨等,另外可能引起化學性肝炎的作業環境包括二硫化碳、黃磷、正乙浣、鈹、苯、錳等。因此若作業環境或是實驗室有可能曝露或接觸上述化學物質均需特別注意及防範。對此,陳詩典主任提醒民眾,建議勞工朋友應依規定接受勞工健檢,如有身體不適應立即洽詢就醫,切勿只相信電視廣告的提醒飲料,爆肝了而不自知!

C肝無疫苗預防 一拖再拖恐成肝癌

C肝無疫苗預防 一拖再拖恐成肝癌#肝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61歲何女士,十年前就檢查出感染C型肝炎病毒,卻一直未積極治療,這幾年由於肝功能指數持續上升,擔心肝臟出現問題,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治療,完成半年療程後追蹤,已幾乎驗不到病毒量。肝膽腸胃科醫師表示,C型肝炎患者在經過24至48週的治療後,都有高達七成以上的治癒率,提醒患者要及早治療,以免轉變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何女士因本身缺少醫療資訊,加上當時健保尚未開放C肝治療給付,自費治療費用高,她以為只要持續服用保肝藥就好,沒想到這幾年肝功能指數不降反升,數字從原本的50上升到80左右,超過正常值兩倍,病毒量也高達5萬多。 看著數值持續上升,何女士擔心肝臟出現問題,因此到大林慈濟醫院找肝膽腸胃內科洪宗興醫師諮詢和檢查。洪宗興醫師表示,接受C肝治療的何女士,在第二個月後就檢驗不到病毒量,但為了確保C肝病毒不再活躍,因此做完半年的療程,目前何女士血紅素已經恢復到正常值,而且治療後持續追蹤六個月以上,也檢驗不到C肝病毒量,確定治療成功。 洪宗興指出,肝炎至今仍是造成肝癌的主因,尤其是B型和C型肝炎,這兩者佔最大宗,目前新生兒一出生就會接種B型肝炎疫苗,因此B肝有逐漸減少的趨勢,而C肝因為沒有疫苗,加上治療過程副作用大,許多人對治療產生恐懼感,是未來併發肝癌的一大隱憂,而C肝如果不積極治療,經過若干年後,有部分的人會轉變成肝硬化,甚至變成肝癌。 洪宗興醫師建議,C肝患者要及早治療,千萬不要久拖,治療前,患者以及家屬可以先跟醫師詳細溝通,對療程做進一步了解,減低恐懼感,增加治療的信心度,才能儘早恢復健康。

肝癌初期無感覺 定期篩檢為關鍵

肝癌初期無感覺 定期篩檢為關鍵#肝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12年統計,癌症連續29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其中肝癌更是排名第二,估計台灣地區每年約有1萬2千人死於肝病,相當於每40分鐘就有1人死於肝病。行政院衛生署署立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鄭勇山表示,現在民眾普遍生活習慣差,作息亂、抽菸、喝酒以及亂吃藥物和家族病史等,都是造成肝出問題的原因,且肝癌目前更有年輕化的趨勢。一名30歲出頭呂小姐,前幾年做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自己感染C型肝炎,呂小姐表示,當時只覺得很容易疲倦、勞累,其他地方都很正常,幸好及早發現、治療,才能有這麼好的成效,如今病毒在體內消失,讓她重獲健康。鄭勇山進一步指出,A型肝炎通常經由飲食傳染,只會造成急性肝炎,目前已經很少見;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染(如:刺青、針灸)的B、C型肝炎,才是造成肝硬化和肝癌的主因。目前B肝是有疫苗的,可是C肝沒有,因此,鄭勇山呼籲,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篩檢,做抽血和肝臟超音波檢查,若感染,越早接受治療、定期追蹤,治癒效果就會越好。鄭勇山說,90%的肝癌都是由慢性肝炎轉變而來的,起初是肝炎,接下來是肝硬化,再來才演變成肝癌。他也強調,通常人的肝出問題,初期是沒有感覺的,所以很多民眾都是在病情嚴重時才就醫,其實已經錯過了治療黃金期,不易治癒。另外,醫師也提醒,市售的保肝食品或許可以幫助肝代謝,讓抵抗力變好,但它並沒有殺死病毒的功能。鄭勇山建議,飲食要均衡、少喝酒、正常作息,不要熬夜,也不要過度疲勞、適當運動、不要亂服成藥尤其是成份不明的藥物以外,定期做肝篩檢才是預防肝癌最好的辦法。

春天養肝好時機 可減少感冒、提升免疫力

春天養肝好時機 可減少感冒、提升免疫力#肝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年之計在於春,養生也是從春天開始。中醫認為人體五臟之中肝屬木,四時之中春也屬木,因此醫師建議利用此季節養肝為最好時機,更能減少感冒及達到養生目的。平時注意情緒的調整,包括避免過度緊張、焦慮、常發脾氣等,也可藉由穴位按摩及茶飲來補氣、提升免疫力。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阮膺旭表示,肝藏血,主疏泄,具有維持全身氣機舒暢的作用;如果肝的疏泄功能不好,全身的氣都堵住了,就會產生身心俱疲、渾身不暢,甚至影響胃腸的消化排泄。阮膺旭說,肝臟除了有一部分為西醫所指的消化、代謝、排毒等功能外,還包括精神與神經系統功能,這些都會導致肝氣鬱結或肝火過旺,且容易憂鬱,間接影響脾胃功能。一旦肝疏泄功能表現過度亢奮時,口乾口苦、耳鳴頭痛、眼睛紅赤、容易動怒生氣等症狀都會跑出來,成了平時常聽到「肝火大」、「火氣大」的狀態,這類症狀都可以藉由養肝的方法而得到舒緩。養肝可利用略帶甘溫的食物或藥物來補養氣血,協助肝氣提升。以食物而言,包括春筍、蘑菇、香菇、金針菜、芹菜,白木耳等,都是適合養肝的食物。利用黃耆、紅棗、枸杞、陳皮等,沖泡500c.c熱開水或者煮沸後飲用,則能提高抵抗力、避免感冒、改善腸胃功能。另外,中醫穴位按摩能有效護肝,位於膝蓋外側稍下方的「陽陵泉穴」,有疏肝利膽、清利濕熱的功效,也可以改善平時有胸悶,脅下痛的症狀。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股骨後緣的「血海穴」,具有調血養血的功效,針對女性月經不調或因血虛引起的皮膚癢。位於肘橫紋外側端的「曲池穴」,具有祛除風濕,調理氣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煩滿,改善周邊血液循環。阮膺旭指出,春天後母臉,代表氣候溫度變化大,這時候更要好好保護身體,避免生病,建議生活規律、早睡早起、飲食正常。趁著春天天氣較好,可多多安排戶外運動,親近大自然,就能減少疾病上身。(肘橫紋外側端的「曲池穴」/大林醫院提供)

50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肝病!苗栗縣推免費肝炎篩檢

50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肝病!苗栗縣推免費肝炎篩檢#肝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肝哪好,人生是彩色的;肝哪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詞,突顯出肝臟的重要性,在台灣每年因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死亡的民眾超過1萬多人,且約50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肝病。許多人不知道的是B、C型肝病毒就是造成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最大元兇,且成年人中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而肝癌患者中約有七成是B型肝炎引起。由於肝臟沒有神經,不會喊痛,早期又沒有症狀,大多數患者渾然不覺,疏於追蹤治療,直到發生肝癌才就醫,為時已晚。99年起苗栗縣為縣民健康推行為期三年的免費肝炎篩檢驗活動,為照顧偏遠鄉鎮族群健康,自即日起擴大新增山地及偏遠鄉鎮泰安、獅潭及南庄三個鄉鎮對象為25歲(含)以上全年齡層民眾免費B、C型肝炎篩檢。苗栗縣衛生局局長羅財樟再次呼籲,凡設籍本縣且年滿25~59歲及山地及偏遠鄉鎮25歲以上的民眾,把握最後機會參加免費篩檢活動,踴躍參加肝炎防治計畫,一起戰勝病魔贏得健康。抽血檢驗內容包含B型肝炎抗原、C型肝炎抗體及肝功能指數(GPT)檢查(無須空腹),自即日起至101年12月31日止,凡符合檢查資格之民眾可持身分證免費至下列合約醫院或各地衛生所辦理,詳細情形請洽苗栗縣衛生局疾病管制科。

醫訊/肝臟症狀不易察覺 健檢很重要

醫訊/肝臟症狀不易察覺 健檢很重要#肝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上班族,平常忙於工作,甚至經常加班、熬夜等,讓肝臟暴露在危險中,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2012年發布的統計,台灣有近3百萬人是B肝帶原者,約40~60萬為C肝患者,而B、C兩型肝炎病毒正是肝癌與肝硬化的罪魁禍首。肝臟沒有神經,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且由於肝沒有神經,患者對病症不易察覺,許多罹病者都是到了病情嚴重,才驚覺自己身患重症,為了讓民眾認識B型肝炎與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亞東紀念醫院提供300名不限性別與戶籍地B、C肝炎與口腔黏膜篩檢及不限名額的整合式篩檢,歡迎民眾參加。活動時間: 8月5日(日)上午8:00~12:00活動地點:亞東紀念醫院一樓思源廳活動洽詢:(02) 7728-2176或7728-2000

男子腹痛發燒 竟是魚刺跑進肝臟

男子腹痛發燒 竟是魚刺跑進肝臟#肝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一名45歲的中年男性,因肚子脹痛、發燒至醫院就醫,結果竟在肝臟裡發現一根魚刺,經腹腔鏡手術後,才揭曉這根神秘魚刺,是穿過患者的胃部再跑進肝臟,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外科主治醫師吳明哲表示,有可能是患者在吃魚的時候不小心吞進魚刺,因魚刺並未卡在喉嚨使患者不感覺魚刺已進入胃內,經胃的蠕動而刺穿胃壁進入肝臟,但這樣的狀況的確少見。這名患者至澄清醫院求診時,有肚子脹痛、發燒、胃塞、氣喘等症狀,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在患者左肝外葉有約五公分大的膿瘍,裡面疑似有異物存在,決定接受腹腔鏡手術,吳明哲醫師表示,腹腔鏡手術僅在患者的腹部開了三個小洞,很清楚地看到肝的左外葉患部,在手術進行中發現有一根約兩公分的細長異物被包在膿瘍內,經順利切除取出約五分之一的肝臟,證實該異物是一根堅實的魚刺。吳明哲醫師指出,因胃壁所刺穿的傷口極為微小,胃有較強的自癒能力很快就讓小小傷口自行癒合,患者也未有胃部不舒服的症狀,等到深藏肝臟內的那一根小魚刺造成附近肝組織發炎膿瘍後,患者就會出現肚子脹痛、發燒、胃塞、氣喘等症狀。該患者經腹腔鏡手術後,住院一週就痊癒出院,吳明哲醫師強調,用腹腔鏡的肝手術是醫療的一大進展,如果採取傳統剖腹手術,這位患者會在腹部留下一道最少二十公分長的傷口,對傷口的癒合和患者的復原都需要較長的時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