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片

誇張!三井生魚片不知從哪來 吃多恐「傷腦」

誇張!三井生魚片不知從哪來 吃多恐「傷腦」#生魚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人聲浪浪.盤碰聲此起彼落,每到吃飯時間,多家知名的日式料理店,人潮總是絡繹不絕,座無虛席,隨著日本料理在台灣愈發火熱,除了台灣本土品牌連鎖店爭鮮、百八魚場到日本品牌三井高價位餐廳,都如雨後春筍,不斷展店,但你曾想過,一片片入口的鮮紅生魚片,到底打哪邊來?怎麼捕獲?怎麼處理?怎麼養殖?綠色和平組織的最新調查發現,就連赫赫有名的三井也一問三不知!經不起檢驗!多數日式餐廳 生魚片不知從哪來鮭魚、鮪魚、旗魚等生魚片,經過師傅的巧手刀工,整齊劃一的擺在盤子上,宛如一件精品藝術,但這生魚片的背後,卻如此經不起檢驗。綠色和平組織,近期針對多家知名連鎖日本料理餐廳,進行生魚片食材來源可追朔性抽查發現,三井、爭鮮、鰭彩三家店,漁獲來源不清不楚,恐怕危及食安。 其中,在生魚片資訊透明度,「是否提供食安資訊中」,有更多品牌,包括,三井、爭鮮、鰭彩、百八、欣葉、和民,全都中箭落馬,都沒有任何食品安全的資訊提供。為了增加魚肉色澤 養殖業飼料恐加色素在食安危機不斷爆發的今日,愈來愈多的農產品,都逐漸建立起食品生產履歷,但在海鮮產品上,卻仍不為所動,恐怕又會淪為下一個食安破洞,綠色和平組織指出,如果生魚片毫無追朔性可言,這些生魚片很可能會來自非法養殖,例如,國外養殖業者,若要使魚肉較為鮮豔,則可能會在飼料中加入色素,最後都會一併吃下消費者肚內。來路不明生魚片 汙染風險高長庚毒物科醫師顏宗海也說,來路不明的生魚片,會藏有許多問題,例如,重金屬的汙染以及微生物的汙染問題,整體而言,前者像是鮪魚、旗魚等大型魚類,體內很可能有過量的甲基汞,如果吃多會引起神經毒,尤其是孕婦和嬰幼兒首當其衝。後者,如果生魚片在生產到端上桌之間,保鮮不足,極為可能遭維生物汙染,吃下肚輕則上吐下瀉,重則引發敗血症,他接著說,現在農委會都有在推生產履歷,確保食材來源,但海鮮類卻未見有所作為,如果這些魚類是在遭受汙染的海域捕獲,像是福島事件後,日本沿海的核汙染,魚類若捕獲於此,不知不覺,就很可能把汙染的生魚片吃下肚。在歐美國家,對於深海魚類的重金屬汙染,就極為重視,例如在當地政府所發放的孕婦守則中,就建議孕婦不適合吃深海魚類,否則有損胎兒腦部發育的風險,顏宗海坦言,但國人對這樣的觀念,卻顯得較為陌生。綠色和平組織也說,日本與歐美國家的日式餐廳,也開始建立起魚類可追朔性機制,確保漁獲來源不會在汙染的海域生產。從歐美國家反觀台灣對於海鮮來源的透明度、可追朔性、安全性,就顯得毫無保障,如今,連吃一次要價上千元的高檔三井同樣無法提出食材安全保證,以此為鑑,再看向台灣數千間的日式料理店,真是讓人捏一把冷汗。

洗腎男吃生魚片 竟引發嚴重腹膜炎險喪命

洗腎男吃生魚片 竟引發嚴重腹膜炎險喪命#生魚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洗腎患者在飲食方面,可要多加注意衛生!台中近期出現兩名洗腎吃下不潔淨的食物,進而引發腹膜炎。一名王姓男子,日前吃生魚片壽司,與一名林姓女子,吃下臭酸的西瓜,紛紛出現腹痛、發燒的情況,就醫後發現是腹膜炎,前者為大腸桿菌感染,後者則為黃金葡萄球菌感染,醫師表示,嚴重的腹膜炎可能致死,提醒洗腎患者或慢性疾病患者,勿吃生食或腐敗的食物,以免引發嚴重併發症。男吃迴轉壽司 染大腸桿菌33歲的王先生是腎絲球腎炎的病人,以腹膜透析方式洗腎已5年,肚子痛就醫,查看腹水變成混濁,正是腹膜炎的典型症狀。細菌培養結果是大腸桿菌,推斷是包了生魚片的迴轉壽司正惹禍,足足治了一個月才恢復健康。47歲的林女士長期以腹膜透析洗腎6年,平時遵守操作步驟,嚴守指導換液過程,控制也很好,也是突然腹痛發燒、透析液出現混濁,細菌培養出來是大腸桿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推斷是前幾日冰箱壞了,感覺西瓜有微微怪味,抱著惜福的心態,想說只是水果,最多拉拉肚子而已,想不到這麼嚴重。 慢性疾病患者 勿吃生食與腐敗食物 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陳一心醫師指出,慢性病、身體較弱與年長的病患,抵抗力較低,應避免生食、腐壞的食物。他解釋,大腸桿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食物中毒常見的菌,常見於生猛海鮮與肉類,其實,蔬菜、水果中也會出現,一般來說,這些菌經煮熟之後問題不大。但洗腎患者或抵抗力較低的慢性病患、老年人等等,這些壞菌就容易進入腸道快速生長,從腸壁穿透到腹腔,甚至穿過更深的腹膜去,導致更嚴重的腹膜發炎,腹膜炎是可能致死的疾病,不得不慎。他提醒,慢性疾病患者務必注意飲食,以免發生嚴重疾病,難以挽救。

吃生魚片會死人太誇張 但仍要小心腸炎弧菌造成食物中毒

吃生魚片會死人太誇張 但仍要小心腸炎弧菌造成食物中毒#生魚片

針對上周六,媒體報導「他吃生魚片他被紅蟳咬 海洋弧菌害死2條人命」標題,現在有民眾與業者的心中出現這樣的疑惑,是說:「吃生魚片會死,是個意思嗎?」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長黃美娜表示,一般吃「生魚片」容易導致國人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是「腸炎弧菌」,「腸炎弧菌」進入人體後,潛伏期為4小時到4天,體內的菌數量越多、發病越快,主要症狀有嚴重水瀉、腹部絞痛、噁心嘔吐、約有4分之1的患者會有發燒、寒顫現象。但大部分的患者會自發性恢復,只有少部分嚴重的患者需要再多補充電解質、抗生素治療,當食物中毒時,就應該立即就醫,保留剩餘食品、患者嘔吐物排泄,提供正確檢驗,釐清中毒原因。要避免吃生魚片感染到「腸炎弧菌」,建議業者首先要將生魚用自來水洗過、接著放置在攝氏零下10度,防止「腸炎弧菌」滋生。此外,防止寄生蟲滋生,生魚片業者應將生魚放置到攝氏零下35度,冷凍至少15小時才可以殺死寄生蟲,腸胃不適的民眾,就應該避免少吃生食,才能減少吃生魚片不適的狀況出現。所謂「海洋弧菌」,又稱「創傷弧菌」,主要感染途徑是由:患者本身身上的傷口,直接觸到汙染的海水、或是被魚刺刺傷所引起。主要症狀有:嘔吐、腹痛、出現血性水泡、表皮發炎向下層侵犯而致筋膜發炎、嚴重者高燒、寒顫,甚至快速休克,目前因吃生魚片發生「創傷弧菌」感染率並不常見。圖說:生魚片固然為美食,但在食用前務必確保食材新鮮、衛生,以免病從口入!(記者陳茂軒/攝影)※新聞內容由台中市政府衛生局提供吃生魚片、捉紅蟳被刺傷 海洋弧菌狠奪兩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86&HN_Yr=0&HN_Mon=0抽菸列入甄選標準 癮君子不能當校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94&HN_Yr=0&HN_Mon=0壓力大、緊張產生的頭痛 一直吃止痛藥恐無效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91&HN_Yr=0&HN_Mon=0

吃生魚片、捉紅蟳被刺傷 海洋弧菌狠奪兩命

吃生魚片、捉紅蟳被刺傷 海洋弧菌狠奪兩命#生魚片

台中大安區附近居民懷疑海域因水質惡化,導致海洋弧菌奪走兩條人命!居住在台中市大安區的吳姓男子與大甲區的卓姓男子,最近因食用生魚片及疑似在海釣場捕捉紅蟳時被咬傷足部或被刺傷,兩名男子皆遭到海洋弧菌感染,引發肝病及壞死性筋膜炎致死,醫生表示,海洋弧菌只要高溫煮熟就會消失,建議民眾少吃生冷食物為佳。根據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感染科主任劉有增醫師在衛教文章指出,秋冬蟹肥膏滿,正值吃海鮮旺季,在處理魚蟹時,若不慎被蚵殼、蟹腳等尖刺物割傷,或吃到未完全煮熟、遭污染的魚貝類,都可能感染海洋弧菌,嚴重時甚至會併發敗血症,海洋弧菌適合生存在攝氏20度、0.7%至1.6%鹽分的海水中,感染者可能引發敗血症、壞死性筋膜炎及腸胃道感染;免疫力極差或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患、腎衰竭等慢性病患或類固醇使用者,感染致死率偏高。而感染海洋弧菌主要有兩個途徑,第一,食用生蠔、蚵仔、生魚片及蝦蟹等,數天後,發生腸胃道感染,有發熱、寒顫、噁心、嘔吐、下痢、皮膚病變、壞死性潰瘍,致死率達50%以上,第二則是,傷口暴露海水中,或是被海洋中的生物咬傷刺傷,引起傷口潰爛,導致壞死性筋膜炎,患者休克死亡率高達90%。行政院衛生署基隆醫院的衛教文章表示,根據文獻報告免疫力差的病患如果感染上海洋弧菌導致的壞死性筋膜炎和敗血症,若未治療則有近100%的死亡率,即使以藥物和外科手術清創截肢治療,也有近50%的死亡率,因此醫師提醒,有慢性病如肝硬化、肝炎、糖尿病和腎衰竭病人,若身上有傷口則盡量避免接觸海水或是生的海產,以預防海洋弧菌所造成的傷害,若是已接觸海鮮及傷口潰爛情形,應快速就醫急救。肝硬化阿嬤吃到不潔蚵仔 染海洋弧菌死亡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28男童感染海洋弧菌引發肢體壞死 及時救治幸免截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923認識「創傷弧菌」 海洋中的無聲殺手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308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