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片

孕婦吃生菜生魚片 寶寶染李斯特菌症

孕婦吃生菜生魚片 寶寶染李斯特菌症#生魚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管署公布今年國內首例新生兒感染李斯特菌症,北部一女嬰8月出生時,有呼吸急促症狀,經檢驗確診,研判是母親於懷孕期間吃到遭細菌污染的生食,引發母子垂直感染。疫情中心表示,該名女嬰母親無症狀,但曾於5、6月懷孕期食用生菜沙拉及生魚片等生食,研判女嬰在胎兒時期,因母親食用受細菌污染食物,引發母子垂直感染。目前女嬰已住院達10天,所幸經抗生素治療恢復不錯,預計近日出院。生乳也是高風險食品台灣2018年起將李斯特菌症列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今年已累計97例,尚低於去年同期;但三年統計發現,疫情每年3至4月上升、5至6月病例最多,65歲以上佔五成最多,新生兒則迄今四例、均為母子垂直感染,另有九例則是出現早產、流產及死產情形。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李斯特菌廣泛存在土壤、水等環境中,國內曾在包裝即食肉品中檢出,其他高風險食品尚有生菜、生魚片、生乳等。免疫力正常者不易感染,或感染僅有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年長者、新生兒或孕婦、免疫力低下族群,可能發生菌血症、敗血症、中樞神經感染,致死率可逾三成。其中,孕婦若在懷孕前期感染,恐造成流產、死胎、早產,後期則恐導致新生兒感染。加熱至72℃可殺菌李斯特菌症尚無疫苗預防,但抗生素療效不錯,但若是侵襲性感染重症,像腦膜炎、腦炎等,有些案例會有後遺症。李斯特菌需加熱至72℃以上才能殺死,因此婦女孕期應做好個人飲食與手部衛生,避免生食;如有發燒、頭痛、嘔吐等不適症狀請速就醫。

生魚片吃完屁股癢 抓出2.6公尺絛蟲!

生魚片吃完屁股癢 抓出2.6公尺絛蟲!#生魚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國小女童去年年底於山區景點食用生魚片料理,在解便後感覺肛門口有異物及搔癢感,送醫後發現肛門口有一活動的蟲體,經醫師取出後蟲體長度竟達260公分。DNA比對分析後確認為最常見的廣節裂頭絛蟲。病童口服抗寄生蟲藥物喹酮(praziquantel)後,再回診追蹤已康復。人們感染5~6周後糞便會出現蟲卵三軍總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王志堅表示,該女童感染的廣節裂頭絛蟲又稱魚肉絛蟲,是最大也最常見的人類絛蟲。裂頭絛蟲病多發生在北半球和南美洲。其他地區也可因食用進口魚類而導致裂頭絛蟲病。廣節裂頭絛蟲未成熟的蟲卵通過糞便排出後,約18至20天後蟲卵成熟,並產生六鉤幼蟲,之後發育成裂頭蚴,被第一中間宿主淡水甲殼類、第二中間宿主(小型淡水魚)攝入之後,遷移到魚肉中發育成長尾幼蟲。魚肉絛蟲會被常見的鱒魚、鱸魚等魚種食入,因此人們常因生食或食入未煮熟的這些被感染物種魚肉而得病。幼蟲發育成絛蟲而存在於小腸中,長度可超過10公尺,未成熟的蟲卵可達100萬顆。人類被感染5〜6週後,蟲卵即可出現在糞便中。大多數感染者無症狀王志堅主任表示,大多數感染者無症狀,可能包括腹部不適、腹瀉、嘔吐和體重減輕,嚴重表現包括維生素B12缺乏症表現惡性貧血、大量感染導致腸阻塞、蟲體節片移動導致膽囊炎或膽管炎等。民眾不須過於恐慌,多數裂頭絛蟲病經適當治療都可治癒,呼籲民眾避免生食,食物最好煮熟以減少感染機會。

多吃生魚片 讓腦袋更靈光!

多吃生魚片 讓腦袋更靈光!#生魚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相信各位都知道鯖魚、沙丁魚、鮪魚、竹筴魚、鮭魚、秋刀魚等背部青色的魚,對於健康有益。青色魚類的脂肪中,含有豐富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及EPA(二十碳五烯酸)。DHA及EPA都含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使血液澄清,同時能防止老化、恢復視力、預防癌症等多種優異的功效。DHA對於腦部也能發揮良好的功效。海馬迴增加DHA 讓訊息傳得更活躍腦部有一個有如大腦守門員的地方稱作血腦障壁,為了防止藥物及毒性侵入重要的腦部,在這裡進行嚴格的檢查,不過,DHA能夠通過血腦障壁的篩檢,進入腦部,DHA原本就大量存在於腦細胞,若是和記憶有關的海馬迴能增加DHA、促進神經傳導物質的生產,以及使腦細胞膜柔軟,就能使訊息傳達的網路更活躍、訊息交換更順暢。飲食攝取DHA 可提升判斷、記憶及專注力透過飲食攝取DHA,可以提升判斷力、記憶力及專注力,比方說,在半年期間攝取含有DHA飼料的老鼠及普通飼料的老鼠,走出迷宮到達給水處的速度有明顯差異,另外,以相同飼料繼續再餵食半年後,記憶力更產生明顯的差距,食物對大腦作用的影響,遠比想像中更大。讓腦袋更靈光 積極攝取青魚由於DHA無法在體內自行合成,所以透過食物攝取格外重要,過去雖然在生活中容易多吃肉類,為了讓腦袋更靈光,請積極攝取青魚,不至於需要每天吃,以「每星期2次以上」為目標,如果怕麻煩,可以用鯖魚、鮭魚、秋刀魚罐頭代替,另外,烤或炸都容易使魚脂肪流失,因此若是想完整攝取脂肪中的DHA,生魚片還是最佳選擇。(摘自/活腦力:77個好習慣活出不癡呆下半生/尖端出版) 

貝類沒煮熟 易致霍亂

貝類沒煮熟 易致霍亂#生魚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近期接獲3起霍亂感染事件,經檢驗確認共5名個案感染產毒性霍亂弧菌(血清型O1-Ogawa),分別為台中市龍井區3名、大甲區1名及彰化縣溪湖鎮1名,其中台中市龍井區3名個案為家庭群聚感染,衛生單位已啟動接觸者追蹤,提醒民眾避免生食生飲,生熟食分別處理,餐前便後一定要洗手。腹瀉、嘔吐、快速脫水、酸中毒疾管署表示,5名個案為4男1女,年齡介於50至82歲,其中台中市龍井區3名個案中,於8月10日出現腹瀉及嘔吐等症狀,餘2人(同住接觸者)檢體雖檢出霍亂弧菌但無症狀,另大甲區及彰化縣溪湖鎮個案具慢性病史,分別於8月14日及8月18日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其相關接觸者均無不適症狀。霍亂是一種急性細菌性腸道傳染病,潛伏期為數小時至5天,通常為2至3天,症狀為大量米湯樣水性腹瀉、嘔吐、快速脫水、酸中毒和循環衰竭等,輕重程度因人而異,國內醫療資源充足,大多數病患接受妥善治療照顧後,都能康復出院。胃酸不足、胃切除者 高危險群霍亂傳染途徑是經由病人、帶菌者糞便、嘔吐物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一般感染原因為食用未煮熟受污染的水產品,特別是甲殼類或貝類,或吃入交叉污染的食物,感染後是否發病與食入菌量及人體免疫力有關,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癌症、免疫功能抑制、胃酸不足或胃切除者較易發病,屬於高危險群。避免吃生魚片、生菜、生蠔疾管署呼籲,食物要充分煮熟並注意冷藏保存,烹製過程亦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飲水應煮沸或喝安全衛生的包裝水,霍亂高危險群應避免食用生魚片、生菜、生蠔或未熟貝類等,以降低感染風險,民眾如出現疑似症狀,亦請儘速就醫治療。 

夏天生魚片、飲料易長菌 8大點預防食物中毒

夏天生魚片、飲料易長菌 8大點預防食物中毒#生魚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炎炎夏日,來杯冰涼的手搖飲料真是清涼消暑,但要小心這些消暑品久放容易滋生細菌,引起食物中毒;基隆市衛生局表示,夏日罹患感染性腹瀉的患者有增多趨勢,提醒民眾應避免生食,並列舉8大點,幫助民眾有效預防食物中毒。 生食、受汙染水源 都是食物中毒主因基隆市衛生局指出,許多賣冰品的路邊攤、店家,會將烹煮好的配料放涼降溫,或是將水果先切塊備用,偶爾還會看到蒼蠅四處飛舞,然而如此一來,細菌容易生長、繁殖,也容易有大腸桿菌滋生,都是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因素,一旦吃下肚就會造成腸胃炎。另外,變質食品、受汙染的水源、不潔淨的手以及餐具,也都是食物中毒主要原因。所以夏日飲食中應減少生食,因為高溫會增加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滋生機會,包括現榨果汁、生菜沙拉、涼麵或生魚片等,都要注意販賣與儲存環境。多聞味道 生熟食分開處理及冷藏衛生局表示,要預防食物中毒,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循以下8點,以減少食物中毒造成腸胃不適。1) 多聞味道/如果食物看起來或聞起來怪怪的,趕快扔掉,千萬不要去嘗嘗看,以免造成腸胃不適。2) 選購新鮮食物/注意檢查有效期限,不要買到過期品,如買盒裝豆腐較安全,若購買傳統豆腐若出現粘手與酸味則不可再食用。3) 破掉的蛋/破損的蛋也可能被細菌污染。4) 常洗手/做菜前後及用餐前要洗手,如果手上有傷口一定要包紮妥當並戴手套,才可以處理食物,避免傷口的細菌污染食物。5) 食物要冷藏/若當餐食物沒吃完要馬上密封裝妥,立刻冷藏或冷凍保存。6) 隔餐勿食/煮好未吃完或適當保存的菜餚,超過4小時就不可以再吃,否則食物中的細菌會快速增生。7) 生熟食分開處理/廚房應該準備兩套菜刀和砧板,分開處理生、熟食,以避免交互污染。8) 生食與熟食不宜同放/若不得已須存放同一地點或冰箱,熟食應放在上層,以免遭受生食食品污染。

萬萬不可碰!這五大族群大啖生魚片恐「喪命」

萬萬不可碰!這五大族群大啖生魚片恐「喪命」#生魚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點一碗生魚片丼飯,醋飯上頭,佐以紅的、白的、粉色的新鮮魚肉排鋪,其肉質油亮滑嫩,任誰都想整碗捧起來,埋起頭大啖一番。拜日式料理色香味全都兼備所賜,生魚片長期以來頗受不少民眾的熱愛,然而,「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倘若也一同毫無顧忌地吃下生魚片、生蠔、未煮熟之蝦蟹,恐怕會因此喪命! 只是一飽口腹之慾,豈料竟攸關性命?其中的海洋弧菌,就是奪命殺手。日前,台中一名男子,因為肝硬化免疫力大幅下降,不料與友人暢快吃下生蠔,海洋弧菌意外趁虛而入,返家後猛然發燒、吞嚥困難,經治療病情還是急轉直下,引發腦病變,雖經急救後目前病況趨緩,卻全身癱瘓只剩眼球能動。什麼是海洋弧菌?遭感染致死率恐達九成什麼是海洋弧菌,竟如此狠毒?海洋弧菌多生存於河、海交界,尤其台灣中南部,更是警戒範圍,在高雄台南等處,已累積非常多的重症病例,都與海洋弧菌相關。而感染方式,主要分為兩種,第一,食用遭海洋弧菌所感染的生食,而生蠔、蚵仔、生魚片、蝦蟹等,都能見到其蹤跡。第二,細菌能經由傷口直接感染,例如,遭魚刺刺傷、蝦蟹尖銳處刺傷,都可能讓海洋弧菌藉機而入。若不幸由傷口感染,在十二小時內便能使之潰爛,恐因此慘遭截肢。若是由口而入,容易引起敗血症,誘發全身性血液感染,死亡率高達九成上。再進一步探究高危險群,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肝腎疾病患者、長期服類固醇藥物者,都是超高危險群,大吃生魚片這種動作,可說是萬萬不可!「海洋弧菌非常恐怖,只要遭到感染容易危及生命,」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顏宗海指出,海洋弧菌毒性非常強,除了以上危險群之外,其實還有五大危險族群:1) 老年人2) 懷孕婦女3) 五歲以下兒童4) 肝病患者5) 洗腎患者他說,這些族群免疫力都較低,若貿然吃下未經煮熟,又遭海洋弧菌感染的海鮮類,很容易讓病菌流竄全身,引起各種急重症甚至喪命;而除海洋弧菌之外,時值春夏交替,溫度漸升,眾多生食更可能孳生大量病菌,進而誘發腸胃炎,導致上吐下瀉。也因此提醒民眾,食物務必全熟再吃,生魚片等生食,一個月最多吃一至兩次就要停止,上述高危險群,更須見生魚片而退避三舍!

誇張!三井生魚片不知從哪來 吃多恐「傷腦」

誇張!三井生魚片不知從哪來 吃多恐「傷腦」#生魚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人聲浪浪.盤碰聲此起彼落,每到吃飯時間,多家知名的日式料理店,人潮總是絡繹不絕,座無虛席,隨著日本料理在台灣愈發火熱,除了台灣本土品牌連鎖店爭鮮、百八魚場到日本品牌三井高價位餐廳,都如雨後春筍,不斷展店,但你曾想過,一片片入口的鮮紅生魚片,到底打哪邊來?怎麼捕獲?怎麼處理?怎麼養殖?綠色和平組織的最新調查發現,就連赫赫有名的三井也一問三不知!經不起檢驗!多數日式餐廳 生魚片不知從哪來鮭魚、鮪魚、旗魚等生魚片,經過師傅的巧手刀工,整齊劃一的擺在盤子上,宛如一件精品藝術,但這生魚片的背後,卻如此經不起檢驗。綠色和平組織,近期針對多家知名連鎖日本料理餐廳,進行生魚片食材來源可追朔性抽查發現,三井、爭鮮、鰭彩三家店,漁獲來源不清不楚,恐怕危及食安。 其中,在生魚片資訊透明度,「是否提供食安資訊中」,有更多品牌,包括,三井、爭鮮、鰭彩、百八、欣葉、和民,全都中箭落馬,都沒有任何食品安全的資訊提供。為了增加魚肉色澤 養殖業飼料恐加色素在食安危機不斷爆發的今日,愈來愈多的農產品,都逐漸建立起食品生產履歷,但在海鮮產品上,卻仍不為所動,恐怕又會淪為下一個食安破洞,綠色和平組織指出,如果生魚片毫無追朔性可言,這些生魚片很可能會來自非法養殖,例如,國外養殖業者,若要使魚肉較為鮮豔,則可能會在飼料中加入色素,最後都會一併吃下消費者肚內。來路不明生魚片 汙染風險高長庚毒物科醫師顏宗海也說,來路不明的生魚片,會藏有許多問題,例如,重金屬的汙染以及微生物的汙染問題,整體而言,前者像是鮪魚、旗魚等大型魚類,體內很可能有過量的甲基汞,如果吃多會引起神經毒,尤其是孕婦和嬰幼兒首當其衝。後者,如果生魚片在生產到端上桌之間,保鮮不足,極為可能遭維生物汙染,吃下肚輕則上吐下瀉,重則引發敗血症,他接著說,現在農委會都有在推生產履歷,確保食材來源,但海鮮類卻未見有所作為,如果這些魚類是在遭受汙染的海域捕獲,像是福島事件後,日本沿海的核汙染,魚類若捕獲於此,不知不覺,就很可能把汙染的生魚片吃下肚。在歐美國家,對於深海魚類的重金屬汙染,就極為重視,例如在當地政府所發放的孕婦守則中,就建議孕婦不適合吃深海魚類,否則有損胎兒腦部發育的風險,顏宗海坦言,但國人對這樣的觀念,卻顯得較為陌生。綠色和平組織也說,日本與歐美國家的日式餐廳,也開始建立起魚類可追朔性機制,確保漁獲來源不會在汙染的海域生產。從歐美國家反觀台灣對於海鮮來源的透明度、可追朔性、安全性,就顯得毫無保障,如今,連吃一次要價上千元的高檔三井同樣無法提出食材安全保證,以此為鑑,再看向台灣數千間的日式料理店,真是讓人捏一把冷汗。

洗腎男吃生魚片 竟引發嚴重腹膜炎險喪命

洗腎男吃生魚片 竟引發嚴重腹膜炎險喪命#生魚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洗腎患者在飲食方面,可要多加注意衛生!台中近期出現兩名洗腎吃下不潔淨的食物,進而引發腹膜炎。一名王姓男子,日前吃生魚片壽司,與一名林姓女子,吃下臭酸的西瓜,紛紛出現腹痛、發燒的情況,就醫後發現是腹膜炎,前者為大腸桿菌感染,後者則為黃金葡萄球菌感染,醫師表示,嚴重的腹膜炎可能致死,提醒洗腎患者或慢性疾病患者,勿吃生食或腐敗的食物,以免引發嚴重併發症。男吃迴轉壽司 染大腸桿菌33歲的王先生是腎絲球腎炎的病人,以腹膜透析方式洗腎已5年,肚子痛就醫,查看腹水變成混濁,正是腹膜炎的典型症狀。細菌培養結果是大腸桿菌,推斷是包了生魚片的迴轉壽司正惹禍,足足治了一個月才恢復健康。47歲的林女士長期以腹膜透析洗腎6年,平時遵守操作步驟,嚴守指導換液過程,控制也很好,也是突然腹痛發燒、透析液出現混濁,細菌培養出來是大腸桿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推斷是前幾日冰箱壞了,感覺西瓜有微微怪味,抱著惜福的心態,想說只是水果,最多拉拉肚子而已,想不到這麼嚴重。 慢性疾病患者 勿吃生食與腐敗食物 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陳一心醫師指出,慢性病、身體較弱與年長的病患,抵抗力較低,應避免生食、腐壞的食物。他解釋,大腸桿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食物中毒常見的菌,常見於生猛海鮮與肉類,其實,蔬菜、水果中也會出現,一般來說,這些菌經煮熟之後問題不大。但洗腎患者或抵抗力較低的慢性病患、老年人等等,這些壞菌就容易進入腸道快速生長,從腸壁穿透到腹腔,甚至穿過更深的腹膜去,導致更嚴重的腹膜發炎,腹膜炎是可能致死的疾病,不得不慎。他提醒,慢性疾病患者務必注意飲食,以免發生嚴重疾病,難以挽救。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