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症

男童發燒遭誤認確診!母警覺「被蟲叮」揪出致死率超高「恙蟲病」

男童發燒遭誤認確診!母警覺「被蟲叮」揪出致死率超高「恙蟲病」#敗血症

疫情流行期間,發燒經常被視為染疫重要症狀,但也可能因此延誤察覺其他病症。中部一名9歲男童就因發燒多日不退,在家快篩陰性,就醫卻被要求回家等報告,心急如焚的媽媽拿著轉診單來到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李宇正門診,請醫師檢視孩子腿部結痂,及時診斷出是「恙蟲病」,幸運救命。

腳掌發黑險死 敗血症男逃截肢命運

腳掌發黑險死 敗血症男逃截肢命運#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歲的蔡先生因血糖過高在家中昏迷,緊急送醫後又併發急性左下肢血栓與腔室症候群,導致左腳掌發黑壞死而引發敗血症、腎衰竭,經洗腎治療與住加護病房觀察月餘仍不見好轉且有生命危險,醫師建議截肢保命,但家人希望能保留,最後在整形外科團隊進行清瘡、壞死切除游離皮瓣手術等治療下,順利保住一命,也免於截肢。血糖過高昏迷 併發急性下肢血栓與腔室症候群蔡先生的雙胞胎哥哥表示,弟弟當時在家中剛吃完飯,突然從椅子上跌落、失去意識,緊急叫救護車送往鄰近醫院,檢查後醫生說是血糖過高,原以為住院幾天即能返家,不料隨之而來的卻是併發急性左下肢血栓與腔室症候群。一開始左腳趾發黑,慢慢整個腳掌也跟著全黑掉,接著又出現敗血症和腎衰竭,需洗腎治療,在加護病房一個多月病況不見好轉,醫生建議左下肢截肢以保命。在哥哥不放棄下,輾轉到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黃介琦指出,蔡先生來的時候狀況相當不好,包括敗血症、血壓很低,且還在洗腎,意識不大清楚,有生命危險,但哥哥顧及弟弟還年輕,希望在救命的情況下還能保留肢體,讓弟弟以後還能走路,過正常生活。洗腎穩定病情再重建足部 住院75天出院黃介琦會同腎臟科、感染科等醫療團隊搶救,首先針對敗血症使用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接著再解決洗腎、呼吸、意識等問題,待穩定後,陸續左小腿清瘡六次,並以負壓海綿抽吸,左足壞死部分切除,保住左腳,並以顯微游離皮瓣重建手術免於大範圍截肢命運,最後成功治療敗血症與腎衰竭、尿崩症,住院75天後順利出院。黃介琦表示,腔室症候群主要為肢體常因肌膜內急性累積液體、進而缺血、缺氧,此一組織壓力上升後,導致肌肉神經等組織缺血傷害之狀況及臨床變化,稍有延誤,輕則組織孿縮,重則截肢,甚至喪命,呼籲民眾,身體一旦出現異狀,一定要盡速就醫。

會陰癢狂抓!佛尼爾氏壞疽釀陰囊壞死

會陰癢狂抓!佛尼爾氏壞疽釀陰囊壞死#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等病史的72歲老翁,連日來呼吸很喘由子女送進急診,檢查出他的發炎指數已高出正常值約90倍,有嚴重敗血症的生命危險及急性腎衰竭,由腎臟科收治於加護病房,護理師為他清潔身體時發現在會陰部及臀部有兩處疑似褥瘡的傷口。原因老翁的會陰部搔癢,用指甲摳癢而破皮,導致會陰部及臀部出現大面積的膿瘍,被草綠色鏈球菌感染,罹患「佛尼爾氏壞疽」,連陰囊表皮全壞死,大範圍的陰囊重建必須「連皮帶肉」,給睪丸最原本的環境。由於該老翁已有敗血症的現象,又發現有「褥瘡」的傷口,懷疑感染的來源是來自此傷口,於是會診整形外科評估是否需要手術清創以確認敗血症的原因。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張育誠表示,經詳細診查該患者的患部不是「褥瘡」,而是細菌感染的佛尼爾氏壞疽,並已導致皮膚壞死。開刀後發現膿瘍已經由筋膜穿入陰囊內部,造成陰囊的表皮也全遭感染而壞死,清創了七次加上感染科醫師以後線抗生素治療才完全控制住傷口的感染。而細菌培養出是草綠色鏈球菌感染,其實這種細菌很常見,但如果病人免疫力低下,是有可能小細菌也會奪人命。張育誠醫師說,在感染得到控制後,最大的問題是患者切除了壞死的陰囊表皮後,兩顆睪丸外露,必須進行陰囊的重建手術。陰囊表皮的重建手術有其困難度,不能僅植皮而已,如此會造成患者術後因睪丸與皮膚直接黏連而疼痛,必須「連皮帶肉」予以重建,因此先從患者的大腿內側取出股薄肌,進行旋轉肌皮瓣手術,用股薄肌肌肉將兩顆睪丸包覆,再從患者大腿外側取得皮膚,植皮於股薄肌的表面,才完成陰囊表皮的重建,把睪丸完整地包覆起來,恢復睪丸的原本環境。不清創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 小細菌也可能奪人命張育誠醫師強調,罹患佛尼爾氏壞疽,如果不清創,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若像此病人已產生敗血症,即使進行清創因病情的演變其死亡率也高達60%,也就是說小細菌也可能奪人命,尤其有肝硬化或糖尿病等肝、腎功能不佳的民眾,即使有小傷口都要特別留意。整個治療過程,須整體醫療團隊的通力合作,除了整形外科的手術治療與重建外,還需要大腸直腸外科,感染科,及加護病房的協同治療。這位老翁經治療及陰囊重建手術後,住院了近兩個月康復出院,回診時陰囊傷口恢復良好。

癌友發燒別輕忽 拖延敗血症恐奪命

癌友發燒別輕忽 拖延敗血症恐奪命#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癌友發燒別輕忽,拖延時間恐合併其他病症,導致死亡率提升。80歲的陳媽媽3年前診斷出罹癌,在家發燒,孩子擔心打電話詢問醫院該如何處理,醫事人員當下立刻要求家屬帶媽媽到急診就診,孩子才知道原來媽媽的燒跟一般人不一樣,感謝那通詢問電話救了媽媽。癌友發燒不以為意 拖延恐敗血症奪命豐原醫院癌症個管師劉蓓君表示,4年來協助癌症病患進行衛教諮詢,鼓勵癌友對抗病魔辛苦路程,卻常遇到一些癌友發燒時總誤以為是一般小發燒不要緊,拖延就醫黃金時間,造成其他併發症發生,甚至嚴重到敗血症死亡。天天固定記錄體溫 發燒立刻就醫豐原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張世宗表示,罹癌病人身體狀況本身就和其他病人不同,會發燒主要是身體某處遭受感染導致,如果當下沒有立即到醫院就醫、查明發燒原因,容易造成其他併發症的發生。養成天天固定記錄自己的體溫狀況,每天的體溫應該都要在正負1 °C間才算正常,如果每天體溫都在37至38°C之間患者可以不用太擔心,但如果超過1°C以上就必須趕緊到醫院求診。癌友身體虛弱 不適及早尋求醫療協助劉蓓君個管師表示,罹患癌症的患者初期較擔心做完治療身體會虛弱,這時一定要放鬆心情、儘量讓自己情緒起伏別太大。當期間有任何問題時,透過各癌別個管師幫忙,讓醫護一起陪伴抗癌,才是不二法門。

糖友免疫力低 當心敗血性休克

糖友免疫力低 當心敗血性休克#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7歲的吳先生先前被診斷出糖尿病,但沒有進一步治療,後來發病時極度不舒服、噁心嘔吐,同時患者意識開始出現一些變化,有呼吸急促的情況。患者送到急診時診斷出「敗血性休克」,送進加護病房予以進一步治療。先對患者投予廣效的抗生素治療,給予大量點滴後仍出現持續性低血壓,開始使用升壓藥來維持血壓,同時因為意識改變而給予氣管內插管來保護呼吸道。安排電腦斷層掃描後,患者被診斷為「急性小腸炎合併敗血性休克」。給予一連串治療後,患者血壓才逐漸穩定,升壓藥和氣管內插管等管路也因症狀改善慢慢移除。敗血性休克並不少見 肺炎、腹腔內感染、泌尿道感染都可能造成什麼是敗血性休克?為何患者情況變化這麼快?是否能活下來?會不會有後遺症?這些都是患者家屬常問的問題。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胸腔內科醫師董安修表示,敗血症是一種感染重症,因身體嚴重感染造成血壓降低、各器官因組織灌流不足而出現器官衰竭、甚至演變為多重器官衰竭的身體反應。敗血性休克並非少見的內科重症疾病,常由肺炎、腹腔內感染、泌尿道感染所造成,會出現發燒、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意識改變等情況。早期發現病徵、即時控制治療 才可能戰勝敗血性休克董安修醫師提醒,疾病發生時最重要的是及時進行感染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快速給予輸液和升壓藥。即便目前醫療技術進步,敗血症在內科中還是一個死亡率極高的急症,目前死亡率仍高達30至40%。雖然隨著戰勝敗血症指引的推動,目前死亡率已有顯著下降,但早期發現病徵、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是戰勝敗血性休克最重要的關鍵。

蜂窩性組織炎恐危命 這4症狀速就醫

蜂窩性組織炎恐危命 這4症狀速就醫#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1歲的張小姐家中飼養貓,與貓咪玩耍時不慎被貓爪抓傷手臂,原本覺得傷口小不以為意,當天下午患部就紅腫熱痛,接著幾天腫痛加劇,皮膚表面不斷滲出組織液,第3天發燒才就醫。住院後經過施打抗生素施打、傷口換藥等治療,配合抬高肢體,改善紅腫熱痛情況,傷口復原良好,1週後可出院以門診追蹤。糖尿病、癌症、洗腎病友 被感染的機率較高桃園醫院傷口護理師黃怡靜說明,蜂窩性組織炎是常見的感染症,較常發生於下肢部位。每個人一生中都可能曾得過不同程度的蜂窩性組織炎,感染程度可能僅輕微紅腫痛,亦可能到達深部組織,導致壞死性筋膜炎,面臨截肢風險。若細菌入侵到淋巴血管內導致敗血症,嚴重將危及生命。蜂窩性組織炎成因為任何外傷,濕疹、香港腳產生的表皮缺損;皮膚過度乾燥、水腫等皮膚不健康即可能讓細菌入侵造成感染,人體皮膚表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動物蚊蟲咬傷、引起外傷的物品等,都可能帶入細菌。特別是罹患糖尿病、癌症、後天免疫缺乏症、洗腎病患、肥胖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等病患,被感染的機率較高。避免蜂窩性組織炎 穿著鞋襪、防刺傷黃怡靜護理師表示,蜂窩性組織炎的治療方式會依照感染的嚴重度給予治療,若症狀輕微者,先投予口服抗生素,若情況變嚴重、紅腫擴大或疼痛增加,甚至出現發燒等,即懷疑感染擴散到血液或筋膜層,需要進行針劑抗生素治療,同時可能會透過抽血來檢查發炎程度,安排X光攝影確認筋膜骨頭是否受感染。若傷口出現化膿、壞死,則需由外科手術介入進行引流膿液、清創等治療。預防蜂窩性組織炎,避免皮膚過乾或潮濕,定時追蹤治療皮膚疾病如香港腳、濕疹。注意環境及個人清潔衛生,糖尿病患者須控制血糖、定時檢視雙腳、穿著鞋襪減少皮膚被穿刺或割傷風險,修剪指甲須避免剪到周圍軟組織。不要忽略任何小傷口,部分病程進展快速,演變為嚴重的壞死性筋膜炎可能僅需短短幾天。當發現患部出現紅、腫、熱、痛時,建議立刻就醫治療。

講座/認識肺癌與敗血症

講座/認識肺癌與敗血症#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肺癌發生原因與抽菸、二手菸、空氣污染、長期處在油煙、接觸化學物質的環境,以及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有關。抽菸雖不是罹患肺癌唯一因素,但研究已證實,若一天抽一包菸,罹患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0倍。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將於6月13日(三)舉辦胸腔科講座,由胸腔科許立人醫師主講「肺癌與敗血症」,講座中醫師將提供幼兒服藥、用藥的注意事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肺癌與敗血症時間:107年6月13日(三)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 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洽詢:02-2791-9696轉1008(社會工作室劉大任社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