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藥

避孕藥調經 恐增憂鬱風險!

避孕藥調經 恐增憂鬱風險!#避孕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少女性會使用避孕藥,不只是為了避免懷孕,有些人利用避孕藥可以調經的作用,自行到藥局購買避孕藥服用。然而,日前有研究發現,服用避孕藥的女性,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高。所以,要吃避孕藥之前,最好還是先就醫,確認是否適合服用。 研究:吃避孕藥易患憂鬱症 青少女最明顯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藥劑科藥師吳芝瑩表示,根據去年JAMA Psychiatry期刊所刊出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長時間的追蹤之下發現,服用避孕藥的女性較容易患憂鬱症,而且以青少女的影響程度最顯著;這項研究共收案逾100萬名15至34歲丹麥女性,且自2000年起追蹤至2013年,平均追蹤時間約6年,主要是分析各種荷爾蒙避孕法跟罹患憂鬱症的相對風險。 用藥6個月內最常見吳芝瑩藥師指出,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含有雌激素及黃體激素之綜合避孕藥的女性,被診斷患有憂鬱症的機率比未服用者高出23%,尤其是開始服用的6個月內最常見;若服用只含有黃體激素的避孕藥,罹患憂鬱症機率更比未服用者高出34%,其中年齡介於15至19歲青少女更是高風險族群。上述青少女族群中,口服綜合避孕藥者罹患憂鬱症而需接受抗憂鬱藥治療的機率比起未服用者高出8成,而服用只含黃體激素避孕藥的,患上憂鬱症的機率更高出2倍。 服用避孕藥前 先諮詢醫師意見然而研究也發現,不只口服藥物有此影響,其他替代避孕措施,例如會釋放荷爾蒙的子宮內避孕器、避孕貼片及陰道避孕環等,甚至比起口服避孕藥者有更高的機率罹患憂鬱症。儘管如此,吳芝瑩藥師認為,此研究的最大目的在於提醒醫生及女性都需要注意這項潛在的副作用,毋須因此而感到驚恐甚至貿然停藥。吳芝瑩藥師建議,無論是要服用避孕藥或是採取相關避孕措施,最好都能先就醫接受評估並和醫生討論後再做決定較為妥當。(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別傻了 1/4體外射精仍會懷孕

別傻了 1/4體外射精仍會懷孕#避孕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小嵐是20歲的大學生,近2個月的月經都沒有來,一開始以為是面臨期末考壓力太大影響月經,後來開始有噁心嘔吐,到婦產科檢查後,發現竟然已經懷孕10週。醫師詢問後發現,小嵐犯了不少人都會犯的錯,認為體外射精不會懷孕,其實正確避孕應該要「男帶套,女吃藥」,才能雙重防護。非預期懷孕 恐致女性憂鬱、增流產率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徐英倫表示,像小嵐這樣非預期懷孕,常常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包括懷孕女性憂鬱、胎兒低出生體重、未來能力發展差、增加流產比率等等。民眾應改正避孕觀念,因為不正當的避孕措施,導致非預期的懷孕,實在非婦產科醫師所樂見。避孕方式有十分多種,針對個別的需求選擇適合的防護措施,但首先須了解各種避孕方式的效果。最有效的方式當然是男性或女性結紮手術,幾乎可以百分之百避免懷孕,但是這項不可逆的避孕方式,一旦選擇未來可能失去再懷孕的能力。保險套避孕失敗 多源自不正確使用方式子宮內避孕器和結紮手術有相近的效果,它可以移除後恢復生育功能,堪稱暫時性的結紮。效果再次一等的是賀爾蒙類的避孕方式,如長期服用的口服避孕藥、事後丸、避孕貼片、避孕環等。保險套等物理性的防護措施,避孕失敗多是源自不正確的使用方式,不過仍比安全期推算法、體外射精、殺精藥等這些方式有效。後三者避孕方式,有著高達25%左右的失敗率,實在不值得信賴。若不想在魚水之歡後,煩惱著非預期懷孕的發生,建議不要使用效果差的避孕措施。避孕還可調經、降卵巢癌風險徐英倫醫師表示,保險套除了避孕以外,尚可預防性病的傳播,且方便購得,是最容易的避孕方式,可說是重要的一項措施,。然而有些人士感覺行房時保險套會減低快感,不喜使用。那便可以考慮賀爾蒙類的口服藥、貼片、甚至子宮內避孕器。口服避孕藥及子宮內避孕器額外還有調經、降低未來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好處,建議大家可以和婦產科醫師諮詢利弊,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避孕方式。

5歲女偷吃避孕藥 竟害大姨媽來報到

5歲女偷吃避孕藥 竟害大姨媽來報到#避孕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孩子對於大人的世界總充滿好奇,發現周遭有什麼就想知道、抓到東西就往嘴裡塞,大人若沒好好把關,一不小心可能釀成大禍。大陸一名5歲女童因誤食媽媽避孕藥,當媽媽發現時已見女兒下身「血崩」,檢查結果原來是大姨媽提早來報到。大陸一名母親上午見女兒睡醒滿身大汗,準備幫女兒沖澡上學時,發現下身全是血,嚇得直奔醫院,因擔心女兒遭到性侵,到醫院時已雙腿發軟並攤坐在地上。醫生急忙檢查後說明,原來是小女孩的大姨媽來了!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小女孩的乳房也跟著發育,診斷結果女孩是假性性早熟。見媽媽吃避孕藥 五歲女:以為是好東西聽到診斷結果,母親感到訝異,平常自己擔心女兒性早熟,在飲食上就特別注意,並將給女兒吃的食物一一說明,醫生說,聽起來都沒什麼問題,並接著問:「是不是偷吃了避孕藥?」母親這時才想起,平常吃避孕藥時,幾次女兒都在旁邊,曾詢問自己吃的是什麼,卻都只回答是大人吃的東西,因此使女兒產生好奇。在醫生細心詢問下,女孩終於承認偷吃媽媽的避孕藥,因為看媽媽每天吃,以為是好東西,所以趁媽媽不在家時自己搬椅子爬上櫃子拿來吃,至於吃了多少片也搞不清楚。醫生說,幸好母親發現得早,目前狀況還不嚴重,等藥物作用慢慢代謝後,情況便會好轉。避免孩子誤食藥物 正面回答最有效醫師表示,學齡前的孩子對生活周遭的事物最有好奇心,家長們應妥善保管家裡藥物,例如放在高處、孩子看不見的地方等,且盡量不要在小孩面前服藥,如小孩撞見詢問,直接正面回答孩子,這是大人吃的藥,小朋友吃了會有什麼後果,不要回避孩子的問題,正面告知、用心提醒,是最好的方式。

樂閱讀/避孕藥比避孕工具更安全?

樂閱讀/避孕藥比避孕工具更安全?#避孕藥

子宮或其他婦科方面的手術,都是導致瘀血內生的原因,所以避免意外懷孕、避免做流產手術,這對女性非常重要,這就需要談到避孕藥。但是在很多女性心目中,避孕藥就是激素,吃激素就有副作用──會發胖、會長痤瘡,甚至有人還在懷疑「是不是我吃了避孕藥,以後就真不能懷孕了?」因而不敢吃避孕藥。也因此,因意外懷孕導致流產、傷身的現象在生活中就很常見了。凡此種種問題,其實都是因為不嘹解現在避孕藥的發展狀況。避孕藥裡確實有激素,其中主要有雌激素和孕激素,但這兩種激素是女性一生中必須要有的。有些人卵巢功能不好,不能產生雌激素和孕激素,她的發育就停滯在幼女的狀態,顯示不出女性魅力來,就需要通過補充激素來治療。所以,避孕藥雖然是人工合成的激素,但激素的作用和身體裡的激素是一樣的,機制也是一樣的,因此非常安全。關於避孕藥的好處1)避免發生「宮外孕」。2)能預防子宮內膜癌。3)治療痤瘡、皮炎。女性懷孕之後,雌激素和孕激素是要持續存在的,以此對大腦形成一種「提醒」。大腦知道身體懷孕了,它就會命令卵巢休息,以便讓妊娠繼續下去。避孕藥的作用就是類比妊娠的狀態,吃避孕藥之後,卵巢就開始休息了,它休息了、不排卵了,自然也就無從懷孕。從這點來講,避孕藥就比避孕工具更安全,比如避孕環能避免正常的子宮懷孕,但它畢竟不能抑制排卵,卵子和精子還可以在輸卵管「相見」、受孕,所以還可以引起「宮外孕」。「宮外孕」如果發現不及時,是會引起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而避孕藥就連這個風險都避免了。大家可能會說,卵巢不工作不就麻煩了?要知道,如果卵巢不休息的話,每個月都要產生卵子出來,每次排完卵後,卵巢都會有一個破口,這就要修復。任何一個器官組織只要不斷地被修復,就多了出問題的機會,因為在修復過程中,如果碰到一些有害的東西,就會比沒修復更容易發生腫瘤。吃避孕藥之後,卵巢休息了,惡變的機會就少了,所以吃避孕藥還可以減少卵巢癌的發生。而一旦你想要懷孕,避孕藥一停,卵巢功能就恢復正常了。與此同時,避孕藥還能明顯地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因為子宮內膜癌的發生需要有一個長期的雌激素環境,而孕激素可以促進內膜的脫落,抵抗雌激素的這一副作用。所以,更年期女性即便需要吃雌激素來緩解更年期的症狀,但絕對不能一直吃雌激素,一定要配合孕激素一起吃。而孕激素能保護內膜、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生,這是避孕藥的另一個優點,它可以很好地保護你的甬道。(本文作者/佟彤)(摘自/噢不!我不想這麼老/華滋出版)

鍾麗緹自爆吃避孕藥長瘤?醫師:完全無關

鍾麗緹自爆吃避孕藥長瘤?醫師:完全無關#避孕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港星鍾麗緹日前受邀節目擔任嘉賓,討論有關婦科疾病,透露出她曾因為服用避孕藥,而導致卵巢內長了一顆腫瘤,使得她趕緊接受手術恢復健康。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大約每5位婦女中就有1人會長腫瘤,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卵巢內的腫瘤生成的原因很多,主要看是從哪個細胞所組成,而常見的是有巧克力囊腫、水瘤等,且孕藥不僅不會使卵巢內長腫瘤,反而還會使子宮假停經狀態,防止腫瘤生長,由此可見,長瘤並不是因為服用避孕藥所引起的。避孕藥運用廣泛 調經、抗痘都可以避孕藥不管在國內外使用者皆非常盛行,尤其是國外,蔡鋒博醫師表示,有多數的外國人習慣長期服用藥物,且大部分因避孕藥出現問題的民眾也都在是國外,因為外國人的胖女孩比台灣多,加上他們的血酸風險高、不愛運動,因此,才會產生問題。但對大部分民眾而言,服用避孕藥僅會出現噁心、頭暈、想吐等副作用,此外,避孕藥在使用上除了可幫助避孕外,也常被運用在調經、抗痘等,所以,民眾無需過度擔心,但醫師也建議,若是想長期避孕的話,可建議利用保險套、避孕器等,以避免對身體造成不適反應。

包裝出錯! 輝瑞召回全美百萬盒避孕藥

包裝出錯! 輝瑞召回全美百萬盒避孕藥#避孕藥

許多女性為避免迎接「意外驚喜」,除了在性行為中請男性戴保險套之外,也愈來愈多人接受服用避孕藥,以達100%的避孕效果。根據美國奇摩的新聞報導指出,美國製藥龍頭輝瑞藥廠的生產線,先前將避孕藥的包裝順序搞錯,在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配合之下已召回全國100萬盒,而這樁烏龍恐導致消費者吃了也沒有避孕效果。(圖片翻攝自美國FDA。)由輝瑞藥廠生產的避孕藥「Lo/Ovral-28」中,內含白色與粉紅色藥片共28顆,正常是連續吃完21顆白色藥片後,接著再續吃7顆粉紅色藥片,但先前被消費者投訴發現包裝的順序不正確,隨後總公司馬上召回全美100萬盒的問題產品。輝瑞藥廠透過聲明稿表示,經過調查發現是包裝生產線出紕漏,並證實吃藥的順序確實會影響避孕效果。輝瑞藥廠發言人Grace Ann Arnold表示,日前已經受影響的地區刊登在FDA的網站上,請民眾退貨給藥局,若已服藥的消費者請先告知自己的醫生。而紐約一家醫療中心婦科醫師Jill Rabin呼籲買到出包避孕藥的女性,最好盡快驗孕,以及注意自己是否有懷孕初期的狀況,如異常出血、頭暈、嗜睡、下肢水腫與胸部腫脹等。根據台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制局的資訊中,並未看到有輝瑞藥廠的避孕藥「Lo/Ovral-28」。

避孕藥不僅防止「意外」 還能舒緩經痛

避孕藥不僅防止「意外」 還能舒緩經痛#避孕藥

服用避孕藥一直是成功率最高的避孕方法,而國外近日的一篇研究證實避孕藥不只是避孕藥。根據瑞典長達近30年的衛生研究報告顯示,市面上的口服避孕藥對改善女性的經痛問題也有很大幫助,不過報告中也提及年齡多少也與經痛的程度有關係。儘管口服避孕藥對女性有不少負面傳言,如導致水腫、中風、乳癌、造成未來不孕等等,但經過近幾年的成分劑量調整後,新型避孕藥已逐漸對女性不再僅是用來避孕的藥物。瑞典日前對外公布一篇針對避孕藥做近30年的研究指出,避孕藥可能有效紓緩女性的經痛問題;瑞典衛生單位分別在1981年、1991年與2001年對百名服用避孕藥的19歲女性做調查,發現5年後做的二度調查顯示,月經來時的疼痛程度明顯降低,間接證明避孕藥有助舒緩經痛。不過瑞典哥德堡大學研究員Ingela Lindh也在聲明稿中強調,除了避孕藥或許有效紓緩經痛之外,隨著女性年齡增加,經痛程度也可能會漸漸好轉,而Ingela Lindh表示希望透過這份研究,能幫助女性擺脫每個月都得痛到癱軟在床上的惡夢。瑞典的研究報告中提及,光在美國有痛經問題的女性,就有花費多達6億工作時數在休息,換算起來可說讓美國損失20億美金的生產力。而根據台灣婦產科學會在2011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國內15至20歲的青少女中,高達7成的人備受痛經之苦,平均都得痛上8年才會自然好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