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

不愛撐船「宰相肚」 腰瘦型男正當道

不愛撐船「宰相肚」 腰瘦型男正當道#脂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宰相肚裡能撐船」不能再做胖男安慰自己的藉口了!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40歲以上男性,超過4成腰圍超標,而腰圍超過90公分的男性,有代謝症候群的比例更高於6成。近幾年來,「大肚男」的年齡層已有下降趨勢,甚至快成為男性的共同特徵之一,特別是上班族男性,長時間加班熬夜、吃宵夜、沒時間運動,不知不覺間脂肪很容易囤積在腹部,容易導致三酸甘油脂濃度、血糖升高,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就外型來說,挺個”大肚腩”不僅看來顯老,魅力指數更大減,冬天和同儕一起泡湯談公事,遮不著的凸肚,真是尷尬指數爆增!更年期危機—無性生活提早報到男性腰圍尺寸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成正比,且BMI值也跟著向上飆升,統計腰圍超過90公分的男性,有代謝症候群的比例更高於六成!腹部脂肪囤積,也會加速男性更年期症狀,產生雌性激素分泌、雄性激素分泌降低,開始出現工作時經常感到疲倦、體重上升、上半身脂肪增加、男性女乳、性功能障礙,女性特徵越來越明顯,導致看到辣妹無感也提不起興趣?小心更年期已經來到你身邊!  纖體科技風潮再忙也能甩去「游泳圈」囤積在腹部的脂肪,可以說是最難瘦的位置之一,許多男性常竭盡運動或控制飲食等方法,都沒有效果;而抽脂手術的恢復期、手術風險也都是讓人卻步的考量因素。加上平日堆積如山的公事和喝不完的應酬,根本不可能請長假來完成自己的型男塑身改造計畫,手術後還要考慮是否要將治療公諸於世?還是得低調迴避所有人的關愛詢問?這些無解的問題卻讓肚子一天一天大起來,中年危機正式降臨在身上。鄭國良醫師以多年的看診經驗向大家分享:愈來愈多患者尋求沒有恢復期或是短暫恢復期的治療需求,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手術後的恢復期會變成治療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由於近年來非侵入式脂肪雕塑技術成為新風潮,可達到不需麻醉、不需手術,不需術後恢復期,輕鬆改善全方位身形雕塑,適合忙於工作,以及避免不了吃喝應酬的商務人士,但鄭醫師建議最好同時搭配運動與飲食控制,才能消除多餘的大肚脂肪,讓男性擁有健美體態,展現屬於熟男的獨特魅力。

「食慾之秋」來到打擊頑固脂肪有撇步

「食慾之秋」來到打擊頑固脂肪有撇步#脂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秋天是農作物豐收的季節,秋風拂拂吹來,人們的食慾也逐漸高漲,因此日本人對此稱為「食慾之秋」,但是這樣肆無忌憚的吃喝下來,果然導致不少人身材走山,整形外科李正誠醫師表示,近來門診中出現許多有體型雕塑需求的患者,大多都是體重適中,只是局部線條不夠完美,因此只要做小幅度的雕塑,不需要做到大刀闊斧的整形手術。李正誠醫師表示,大多數門診患者體重都沒有增加太多的跡象,一般都是發現過去常穿的牛仔褲、緊身衣物不合身了,才發覺自己竟然變胖了,常出現在腹部、腰部兩側、大腿內外側,偏偏這些部位的肌肉本就不容易運動的到,屬於「局部肥胖」的情況,因此雖然體重變化幅度不大,但卻會造成身材曲線的「走山」。對於這些局部肥胖的問題,李正誠醫師表示目前可選擇侵入式的外科抽脂手術,將針對局部將多餘的脂肪抽取出,但其術後冗長的恢復期及繁瑣的照護流程是普遍患者無法忍受的,因此目前也有由體外進行雕塑的聚焦音波減脂療程,運用高能量聚焦超音波科技(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therapy,簡稱 HIFU),在不傷及表面皮膚的情況下,能破壞皮下脂肪,因此適合局部肥胖的患者。李正誠醫師強調,無論是哪一種體雕方式都需要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但坊間醫美診所中的體雕療程,並非都由專科醫師做判斷及施作,理所當然風險性也會跟著增加,建議民眾盡量在看診前先做好功課,參考醫師的學經歷或是過去施作的案例,才能盡量達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曲線。 

太重不行 肥胖使乾癬嚴重程度增

太重不行 肥胖使乾癬嚴重程度增#脂肪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一名與乾癬共處13年的曾先生,當時發現病灶時體重約81公斤、BMI值28.4,因一直未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加上服役間無法定期就醫複診,讓病情處於中重度狀態,直到接受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何宜承醫師的治療與建議後,不僅成功減重、也讓乾癬控制事半功倍。何宜承醫師表示,先建議曾姓患者控制體重、改變生活型態,而他也靠著規律運動和作息調整讓自己成功減重13公斤、BMI值降至23.8,體態不僅變得更健壯、也提升乾癬的治療成效。乾癬並非單純的皮膚疾病,病灶是身體發炎症狀的表現,根據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近400名乾癬病患後發現,5成6患者的BMI(身體質量指數)高於正常值24,屬於過重等級以上,且BMI值越高的患者,乾癬程度也越嚴重。脂肪促使發炎細胞激素分泌 加重乾癬的發炎反應研究也指出,過重患者有嚴重乾癬風險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84倍,中重度肥胖患者也高出常人的3.29倍;其中又以男性肥胖者的趨勢最為明顯,原因在於男女脂肪分布不同,男性脂肪大多包覆著內臟,而女生的脂肪多分布在皮下,內臟脂肪又是主要產生「發炎細胞激素」之處,此激素會誘發過多的發炎性物質分泌,導致乾癬發炎反應變嚴重,臨床上嚴重程度增加。對此,何宜承醫師呼籲,病友們應警覺皮膚病灶下,暗藏的肥胖與心血管疾病危機,鼓勵病患積極控制身體內外的發炎反應,減少肥胖、也能因而避免與其他身體疾病產生共病問題。

脂肪鹹魚翻身 也能拿來「修修臉」?

脂肪鹹魚翻身 也能拿來「修修臉」?#脂肪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過去民眾最想消除的身體脂肪,也能鹹魚大翻身,變成有用的物質?聽到脂肪兩個字相信許多民眾都會恨得牙癢癢,恨不得把肚子或是腿上的這些多餘的脂肪消除掉,但現在的醫療科技,已經發展到可以把這些部位的脂肪拿來注射在臉上,進而達到除皺、修飾臉部線條的效果。脂肪移植臉部 用處多多對此,台中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美容中心醫師陳信翰表示,其實脂肪可以用來增加蘋果肌,填充夫妻宮、額頭、凹陷眼皮、淚溝、法令紋,也能隆鼻、墊下巴。將脂肪填充於臉部皮膚與肌肉之間,因為軟組織增加的緣故,也會發揮減少皺紋的作用。而目前可選用的人工填充物有很多種,像是玻尿酸、微晶瓷、童顏針等,各有其特點。若回過頭來利用自己小腹、大腿、臀部等處的軟組織,甚至肥胖多出來的脂肪,其實可視如黃金般珍貴。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此項手術但陳信翰指出,雖脂肪也能拿來修飾臉部線條或是除皺,可是某些民眾並不適合此項醫美手術,像是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不全者、有服抗凝血藥物或是凝血功能不全者,都不適合此項手術,另外,手術則有百分之一的感染可能性進而造成臉部紅腫、熱痛的副作用發生。如醫生操作不當,更可能會使臉部產生凹凸不平的情況,對此,陳信翰說,做脂肪移植手術,還是要進行詳盡的評估,並且確認醫生的專業度,以免花錢愛美不成反成冤大頭!

規律運動健康體態 拒子宮內膜癌威脅

規律運動健康體態 拒子宮內膜癌威脅#脂肪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最新研究指出,每天持續運動半小時,可以減少將近5成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其中更指出喝咖啡也能幫助女性保護子宮,但還需再進一步證實。英國研究指出,每日維持38分鐘的規律運動和保持健康體重可減少約44%的子宮內膜癌病例發生;子宮內膜癌好發於60歲以上婦女,為英國女性第4大癌症。美國羅格斯大學癌症研究所流行病學副教授艾莉莎‧班德拉(Elisa Bandera)表示,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疾病,有許多研究已顯示保持健康體重和規律運動能有效預防此疾病的發生。脂肪和癌症有關聯 健康體重、規律運動保健康科學家相信脂肪和癌症間有正向關係,因為脂肪細胞會釋放荷爾蒙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因此規律的運動能讓荷爾蒙濃度維持在健康的狀態,並提升防疫力和消化作用,讓身體更健康,自然遠離癌症威脅。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卡倫‧薩德勒(Karen Sadler)表示,為了減少罹患子宮內膜癌和其他癌症的風險,本基金會提倡每天應進行至少30分鐘的運動和維持健康體重,並切勿過瘦或過胖。咖啡保護子宮? 專家說尚待釐清該研究也透露出,咖啡或許能減少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但咖啡的保護力仍就需進一步研究才能得知確切結果,薩德勒表示關於咖啡保護子宮的論述相當有趣,但還有許多環節需釐清。

樂閱讀/不小心就胖了?小心6大類隱藏脂肪食物

樂閱讀/不小心就胖了?小心6大類隱藏脂肪食物#脂肪

從不下廚,只能外出到餐館打牙祭的外食族,最容易出現「沒有所謂的正餐」、「經常以零食、泡麵填飽肚子」,或碰上餐館為了口感而加重口味、使用化學調味料等等,不但有害身體代謝,也會有營養不均、攝取過多油脂及熱量超標的危險。外食發胖陷阱多,小心以下食物,多吃只會讓你胖!三高一低飲食帶來肥胖、拖垮健康/高油、高糖、高鹽、低纖維,是大部分外食者都有的飲食問題,長期會造成肥胖,還會引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等健康問題。舉例來說,許多上班族經常買個糖醋排骨便當、炸雞排或焢肉飯打發一餐,這些食物看起來特別油亮美味,背後其實都經過了多重的加工處理。高溫油炸、過度精緻的烹調方式、人工調味,使食物失去原味與原貌,營養流失殆盡、熱量更是爆高。隱藏性脂肪食物才可怕/體重雖然不超過標準值,但是體脂肪卻遠遠超出正常,這就是所謂的「隱藏性肥胖」。而攝取過量的隱藏性脂肪食物,正是導致發胖的主要原因!這些食物包括:蛋塔、麵包、糕點等精緻飲食,以及餃子、貢丸、香腸等絞肉類加工食品,都有著高熱量的隱憂。可別小看一個蛋塔的威力,它的熱量高達300大卡!而貢丸因為是以「7分油3分肉」的比例製成,隱藏的熱量更是驚人(3顆貢丸等於半碗飯的熱量!)。此外,米飯、麵條或是麵包等等澱粉類食物,也是威力十足的「超級吸油機」;甚至連全脂牛奶、奶精、乳酪等乳製品裡,都含有豐富的隱藏性脂肪,而這些也容易造成膽固醇增加。下列幾大類黑名單外食,下次嘴饞時記得要先精打細算一番。(本文作者/李婉萍)(摘自/7天吃對順序肚子一定瘦/台灣廣廈出版)

樂閱讀/拒絕脂肪 小心免疫力出問題

樂閱讀/拒絕脂肪 小心免疫力出問題#脂肪

每件事都是有一好沒兩好,有優點,就會有缺點。減重的目標在減脂,卻也不能拒絕脂肪,連脂肪類食物也不攝取。真的不需要吃每一口食物都要過水並擦拭,這種走火入魔的「去油」方式!脂肪含有必須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在體內會轉換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與免疫力、抗發炎反應有關的物質,少了脂肪,免疫力就會出問題。脂肪也含有維生素A、D、E、K,飲食內若完全沒有脂肪,會比較無法吸收油溶性的維生素。減重時我們要把握住的技巧:把肉眼看得到的脂肪,盡可能拿掉!例如,盡量不吃雞皮、魚皮、動物性油脂等。烹調的方式不選油炸、油煎、熱炒的,選擇用滷、蒸、汆燙、燉的。只要稍微注意一下烹調方式,就可以減少攝取到脂肪。我認為堅果類是不錯的脂肪食物來源,每天早餐我會吃約2至3匙的堅果,吃了堅果就絕對不碰油炸食物。(本文作者/吳映蓉)(摘自/永不復胖的逆轉餐盤飲食法/臉譜出版)

成功「肪」守 聯醫協助還你好身材

成功「肪」守 聯醫協助還你好身材#脂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上班族生活忙碌,總是因為工時過長、工作壓力大、上班久坐等問題不想動,下班回家後更因疲累只想癱軟在沙發上看電視、吃零食,當心此時肥胖已經悄悄找上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為了挽救民眾回不去的身材,每年於社區、職場以及學校開辦減重課程,並秉持「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理念注入系列活動。同時響應「珍愛地球日」每星期一提供養生蔬食餐盒,平日提供500卡、800卡等健康輕食餐盒供選擇,減重班課程以健康飲食DIY方式讓民眾親手體驗健康飲食的製作,了解美食與減肥其實也可以相得益彰。透過專業課程 減重也可以很簡單在運動課程中,聘請專業運動教練進行「燃脂運動」,充份燃燒脂肪促進新陳代謝,民眾可透過健康日誌填寫飲食記錄,再定期由營養師針對個人狀況給予健康指導,志工團隊們更以溫馨親切方式提醒民眾健康的重要性,提升減重自信心。以101年為例,透過以上活動共吸引1萬3,371人參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成功達到減重2萬108公斤,榮獲國民健康局「臺灣101  躍動躍健康」健康體重管理計畫「減重績優醫院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