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

防出國染流感 台中增2醫院接眾疫苗

防出國染流感 台中增2醫院接眾疫苗#出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目前因國內自費流感疫苗已用罄,美國、加拿大及歐洲等國家流感疫情又攀升,台中市政府衛生局為了避免民眾出國旅遊或探親感染流感,自1月21日起,提供出國旅遊民眾自費流感疫苗接種,民眾可至署立台中醫院、童綜合醫院梧棲院區2所合約旅遊醫學門診醫院接種疫苗,至用完為止。要出國旅遊的民眾,如果擔心在國外感染流感,近日可在出國前帶著健保卡到署立台中醫院、童綜合醫院梧棲院區2家庭醫學科旅遊門診掛號,經醫師評估後即可接種,旅遊門診費因健保不給付,民眾需自費約454至564元的接種費用。目前提供的自費流感疫苗各以100劑為儲備量,公費疫苗0.5cc剩也僅2100劑、0.25cc剩500劑,請符合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資格且有接種意願的民眾趕快接種,若出現持續數天發燒、 頭痛、明顯肌肉酸痛、疲倦等症狀,就需警覺是流感,應儘早就醫治療及休息。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農曆春節期間急診的類流感人數還是有上升的可能,民眾不論是國、內外旅遊都應養成個人良好衛生,多用肥皂勤洗手、咳嗽戴口罩、生病在家休息等習慣,才能避免流感找上門、健康快樂過好年。

流感高峰期 春節出國多留意

流感高峰期 春節出國多留意#出國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今年寒假及農曆春節的假期即將到來,是出國旅遊、探親的旺季,疾管局提醒國人出發前應事先暸解當地疫情,做好個人防蚊措施並注意飲水、食物衛生,避免出國期間感染傳染病。回國後,如有發燒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作為醫師診治之參考。為保障民眾健康避免感染疫病,疾病管制局建議出國旅遊的民眾出發前除先了解當地疫情,可提前2至4週到國內12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諮詢「旅遊醫學門診」,尋求專業旅遊醫療諮詢。若前往衛生條件較落後地區,應注意飲水及食物衛生,食物儘可能煮熟再吃,並注意個人衛生,常洗手、不觸摸口鼻。寒假期間,國際交流頻繁,除美國流感疫情正流行,歐洲、中國北方、日本等國也有流行流感疫情,最近尚未被感染或未接種流感疫苗的民眾較易感染流感病毒,疾管局呼籲,勿輕忽流感的嚴重性。此外民眾無論有無接種疫苗,都應養成正確勤洗手、良好的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之公共場所,以有效預防流感並降低傳播。 國人偏好旅遊的東南亞國家為登革熱等蟲媒傳染病的流行地區,疾管局呼籲計畫前往該地區的民眾,務必做好相關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署核可防蚊劑,避免蚊蟲叮咬,防範感染登革熱、屈公病、瘧疾等。

出國也要防流感 12家門診供自費疫苗

出國也要防流感 12家門診供自費疫苗#出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宣布,為因應國際流感疫情攀升及國人赴流感流行區旅遊流感疫苗接種需求,自今102年1月21日起,該局合約之全國12家國際預防接種院所之旅遊門診,將提供出國民眾自費接種流感疫苗至疫苗用罄止。由於旅遊醫學門診服務健保不給付,民眾到這些門診接種疫苗,需自費的項目包括掛號費、疫苗費用、診療費、肌肉注射費及藥事處理費等。疾管局表示,行政院長陳冲關心國際流感疫情攀升,指示衛生署加強國內疫苗總體調度。由於即將到來的寒假及農曆春節假期正是國人出國旅遊、探親的旺季,而且經瞭解國內目前幾乎已無自費流感疫苗可供民眾施打,為因應民眾此項需求,調度部分公費流感疫苗至全國12家國際預防接種院所,提供有需求的民眾自費接種。此外,疾管局也提醒,目前國內流感疫情雖仍處於相對低點,但在農曆春節期間急診的類流感人數還是有上升的可能,呼籲符合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資格且有接種意願的民眾趕快接種,以免向隅。對於接種率相對較低之3歲以下幼兒,部分家長仍將觀望態度而遲遲未帶家中幼兒接種,因初次接種幼兒需於接種第1劑疫苗1個月後,再接種第2劑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局特別籲請家長應儘早攜帶幼兒前往接種。

流感、登革熱盛行 出國旅遊務必防範

流感、登革熱盛行 出國旅遊務必防範#出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為保障民眾健康避免感染疫病,疾病管制局建議出國旅遊的民眾出發前除先了解當地疫情,可提前2到4週至國內12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諮詢「旅遊醫學門診」,尋求專業旅遊醫療諮詢。若前往衛生條件較落後地區,應注意飲水及食物衛生,食物儘可能煮熟再吃,以避免感染桿菌性痢疾、傷寒、阿米巴痢疾及諾羅病毒等腸道傳染病,並注意個人衛生,常洗手、不觸摸口鼻,慎防感染腸病毒。回國後,如有發燒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作為醫師診治之參考。除美國流感疫情正流行,歐洲、中國北方、日本等國也有流行流感疫情,最近尚未被感染或未接種流感疫苗的民眾較易感染流感病毒,疾管局呼籲,勿輕忽流感的嚴重性,符合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資格之老人、小孩及高危險群患者,應儘速接種。此外,民眾無論有無接種疫苗,都應養成正確勤洗手、良好的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之公共場所、生病在家休息避免出遊,以有效預防流感並降低傳播。 國人偏好旅遊的東南亞國家為登革熱等蟲媒傳染病的流行地區,疾管局也呼籲計畫前往該地區的民眾,務必做好相關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署核可防蚊劑,避免蚊蟲叮咬,防範感染登革熱、屈公病、瘧疾等。

快樂出國平安回家 出國旅遊先諮詢

快樂出國平安回家 出國旅遊先諮詢#出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隨著經濟成長,社會及工作型態轉變,近來不僅兩岸交通頻繁,國人出國的人次也逐漸增加,隨之而來的醫療保健需求也逐漸成長,相關的傳染病防疫及公共衛生考量在近幾年來均受到重視,疾管局也建議民眾,在規劃出國前,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尋求諮詢與建議,避免健康的危害。出國目的包括出國旅遊、留學、經商工作、探親或從事志工服務等,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醫師葉乃綸表示,根據統計,約有5%的旅遊者於旅程中會出現健康問題,如水土不服、感染性疾病等,輕則只是身體稍為不適,嚴重者亦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影響旅遊的健康風險包括旅遊者的健康狀況、旅遊地的傳染病疫情等,建議民眾於出發前4~6週可至旅遊醫學門診尋求諮詢與建議。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與全國12家合約醫院合作開設「旅遊醫學門診」,可以提供民眾旅遊相關的預防保健與諮詢服務。葉乃綸醫師指出,醫師會依據當時的國際疫情、民眾的目的地、行程、活動、停留時間、健康狀況、旅遊方式、季節等有關因素進行風險評估,然後提供應施打疫苗和預防性用藥之建議,以及相關疾病預防之衛教;民眾亦可以到疾病管制局網站中的國際重要疫情資訊,先了解是否有必須或建議施打之疫苗,或其他疾病的預防建議。旅遊醫學門診提供之疫苗注射包括A、B型肝炎、黃熱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狂犬病、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德國麻疹、痲疹、腮腺炎疫苗等,預防性用藥包括瘧疾、高山症、及一般用藥。特別提醒民眾若要施打黃熱病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暴露後狂犬病公費疫苗,及瘧疾預防用藥,一定要到疾管局特約醫院的旅遊醫學門診方可開立。如何玩得健康無負擔,是出國旅遊最基本的要求,做好預防保健,不但可以避免健康的危害,還能防止境外移入的傳染病。因此,在規劃出國旅行的同時,別忘了到旅遊醫學門診做諮詢與評估,才能夠快快樂樂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

出國旅遊保健康 旅遊醫學門診可協助

出國旅遊保健康 旅遊醫學門診可協助#出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國內經濟起飛以及社會風氣的轉變,使得台灣民眾前往國外旅遊、洽公、探親、甚至是從事志工服務的風氣日漸盛行,加上政府政策的引導,外國觀光客及外籍配偶逐年大幅成長,隨之而來的醫療保健相關照護之需求也與之日增;此外,新興傳染病的陸續出現,也使得相關的公共衛生議題也日益受到重視。三軍總醫院與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合作,於100年3月設立「旅遊醫學特別門診」,提供相關預防醫學與諮詢服務,以提供優質的旅遊醫學全人照護,民眾不分時、地,都能獲得適切的預防醫學及相關的醫療照護。出國在外因時區的轉換、長時間搭乘飛行器、加上若無充足的休息,個體的免疫力自然下降,而所面對當地氣候(溫)、食物及新環境中微生物的不同,很容易發生所謂「水土不服」的噁心、嘔吐、腹脹、腹痛或腹瀉等腸胃症狀,或是感染當地嚴重的傳染病(例如瘧疾、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黃熱病等),身處他鄉異國,若加上身體健康有了問題,不管規劃再好的行程或是事務,恐怕都無法玩得盡興。「旅遊醫學特別門診」提供的內容包括:(1)出國(發)前評估:可根據旅遊者的病史、健康狀況、行程內容、活動方式及目的地等多種因素一併評估,醫師會提出適切的個人預防措施來降低旅途中疾病的發生。(2)疫苗接種的施打及抗瘧疾藥物使用:根據國際疫情及民眾的行程、活動、停留時間、健康狀況、旅遊方式、季節、目的地等有關因素,提供應施打疫苗及瘧疾預防藥物的建議。(3)相關預防疾病的衛教:如病媒蚊預防措施(防蚊液、穿著衣服形式)、旅行者腹瀉、暈船及暈機的預防及處置、旅遊環境的相關疾病(如高山症、潛水、高低溫)、及時差、特殊族群(孕婦、小孩、糖尿病等)的因應處置。(4)慢性病族群的諮詢及準備:出發前個人病史摘要、現在所使用藥物清單及攜帶藥物的保存方式等,以防萬一在途中發生不適時,所求助的醫療人員可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個案的情況。(5)回國後的追蹤:提供民眾回國後,若身體出現症狀,或有相關暴露的危險史,尋求進一步的醫療評估。唯有出發前縝密的考量,才能讓出國在外的行程更加圓滿,萬一不幸造成境外移入的傳染病,除了個人健康受危害,也會對周遭的國人同胞造成困擾與不便。

慎防腸病毒!出國旅遊也別忘個人衛生

慎防腸病毒!出國旅遊也別忘個人衛生#出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依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雖然腸病毒疫情持續下降中,但仍處於流行期,且重症個案持續出現,疾管局提醒,正逢暑假期間,別忘多注意個人衛生,慎防腸病毒,尤其鄰近的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目前處於流行高峰,死亡案例頻傳,疾管局呼籲,在暑假期間探訪親友、參加各類活動及前往上述國家旅遊時,不論大人或小孩都應持續落實正確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以降低感染的機會。 疾管局今天公布,新增6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其中2例為居住於北部的11個月、1歲7個月男童,1例為居住於中部11個月男童,另3例為居住於南部的6個月及3歲10個月男童及1歲女童,其中5例個案皆已康復出院,中部11個月男童仍住院治療中,依據疫調結果,本年截至7/16止,累計共有102例重症個案,其中99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並造成1例死亡。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家長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並避免嬰幼兒與家中腸病毒病人接觸,尤其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國人出國愛買藥 不明藥物恐害健康

國人出國愛買藥 不明藥物恐害健康#出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國人愛買藥出了名,連出國旅遊也不例外!衛生署最新民調顯示,國人出國買藥,保健食品、皮膚用藥、痠痛藥膏高居全球前三名,日本、美國、中國大陸、泰國及港澳,分別是前五大民眾偏好出國買藥國家。調查也發現,到日本購買保健食品及皮膚用藥的民眾約占三成六;美國更有高達九成的民眾會購買保健食品;到中國大陸、泰國與港澳,亦都有三成以上的民眾會購買皮膚用藥與痠痛藥膏。趁著暑假旅遊旺季,衛生署長邱文達化身健康領航員,偕同食品藥物管理局、桃園縣衛生局等單位首次在桃園機場舉行記者會,齊聲呼籲國人注意正確用藥觀念,國外常見藥品不全然適合每個人體質,旅遊時不要隨意購買藥品,並提醒民眾正確用藥應該詢問藥師,生病看醫師,並認明清楚標示才有健康保障。衛生署表示,各國藥品管制標準不一,皮膚用藥、痠痛藥膏可能與皮膚接觸造成傷害;保健食品則可能內服傷害身體,國人出國買各地的成藥必須注意用藥安全。衛生署統計近五年國人出國買藥行為顯示,三成五受訪者曾有出國買藥行為,亦有二成四的民眾表示未來有購買的意願。顯示出國買藥或未來可能購買藥品的民眾比率相當高,因此民眾需了解藥品使用的安全,以降低健康危害。衛生署呼籲國人買藥要把握用藥五問「問藥名、問藥效、問使用方式、問服用時間、問注意事項、」及五不「不聽、不信、不買、不吃、不推薦」原則,此次調查於六月中完成,有效樣本為居住於台灣地區年滿二十歲以上之1095位民眾,信心標準95%,抽樣誤差為正負二‧六七。對於國人出國愛買藥,衛生署表示,諸多外國來歷不明之藥品,若是發生問題,除了成份不明,需重頭檢驗,更麻煩的是無法追訴不良廠商或上游來源,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