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

柬埔寨腸毒致死快速 前往疫區要當心

柬埔寨腸毒致死快速 前往疫區要當心#出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暑期出外遊玩要注意了!柬埔寨7月初傳出兒童因發燒伴隨呼吸及神經症狀快速死亡的案例,證實感染腸病毒71型;台灣、鄰近中國大陸及越南等地正值腸病毒疫情流行高峰,計畫赴流行地區民眾,應養成並落實正確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並注意隨行幼童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以掌握黃金治療期。經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協助調查後,柬埔寨今年4月至7月5日共計59名病童,其中52名因呼吸功能快速惡化死亡。病童分布於該國中南部,多數位於首都金邊;年齡介於3個月至11歲之間,多為3歲以下幼童,男女比為1.3:1。實驗室針對已取得的病童檢體進行檢驗,多數檢出腸病毒71型。調查顯示該疫情無群聚跡象。同為流行地區的中國大陸,今年截至6月24日重症1萬2642例,死亡335例,病例數、重症數、死亡數分別較去年同期上升84%、50%和63%,病例數並超過前兩年同期。疫情主要集中在東部、南部和中部省份,並逐漸向西部省份擴散。而越南胡志明市迄今已3600例病例,為去年的1.5倍,其中5例死亡;南部An Giang省手足口病疫情持續嚴重。由於許多腸病毒感染者僅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不容易察覺及預防,而成為潛在傳染源,再傳染給家中其他嬰幼兒。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疾病管制局呼籲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病徵,須盡速就醫,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暑假出國防疫情 5項措施要注意

暑假出國防疫情 5項措施要注意#出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暑假即將到來前往國外旅遊人數將會增加,提醒出國民眾應事先暸解當地疫情,完成必要的疫苗接種或使用預防性藥物,降低罹患傳染病風險,以保障旅遊健康。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提供民眾五項「防疫基本功」,只要到了國外,需注意各地疫情資訊,如目前香港、印尼、柬埔寨皆傳出類H5N1流感病例,若在旅行途中或是返國後出現身體不適症狀,如發少、嘔吐等,需盡速通報並就醫診斷。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提出「五項防疫基本功」包括;事先準備:出發前瞭解欲前往國家之疫情。防範腹瀉:前往東南亞、南亞等地區應注意飲水及食物衛生。趨吉避凶:採取適當防蚊措施。保持個人衛生: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觸摸口鼻,出入人潮密集地區可戴口罩加強自我防護。通報諮詢:旅途中或返國途中如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等症狀時,請於返國時向機場檢疫人員通報。依疾病管制局的資料顯示在亞洲地區:大陸、香港及越南目前為腸病毒流行期,應落實洗手等衛生行為。東南亞、南亞各國進入登革熱流行高峰,戶外活動宜著長袖衣物並做好防蚊措施;香港、印尼、柬埔寨皆有人類H5N1流感病例,應避免與禽鳥接觸,不生食。在歐洲地區:進入麻疹好發季節,出發前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接種。 由於傳染病是有潛伏期的,如回國後出現上述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

越南腸病毒疫情攀升 出國旅客須小心防範

越南腸病毒疫情攀升 出國旅客須小心防範#出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國際監測資料顯示,越南今年腸病毒疫情不但提早出現,且較去年大幅升高,患者主要是幼童,尤其腸病毒71型所佔比例偏高,易導致重症發生。疾病管制局提醒出國旅客、當地華僑、台商或欲返鄉探親的新住民,尤其是隨行的幼童,應小心警覺,勤洗手,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防範感染。往年越南手足口病的兩個高峰期為4-5月及8-9月,今年5月單月即新增6,569人感染,較去年同期約增加10倍,其中27例死亡,為去年同期的1.7倍。患者主要來自都會區,死亡病例均為5歲以下兒童,89%的死亡病例為腸病毒71型所致,且佔今年病例的90%。以地區而言,Hai Phong市感染率最高,An Giang省死亡率最高。越南去年共通報112,000例手足口病,其中169例死亡。腸病毒有多種型別,主要經由腸胃道或呼吸道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感染,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多數感染者沒有症狀,少數會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心肌炎等。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人口密集之場所最容易傳播,目前尚無疫苗或特效藥,預防感染格外重要。若家中嬰幼兒感染腸病毒時,應與其他幼兒隔離,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計劃出國的民眾請參閱該局全球資訊網的「入出境健康管理」,取得最新國際重要疫情與旅遊傳染病資訊,並可下載「帶著口袋醫師去旅行」、「健康走天涯」等衛教宣導手冊,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

腸病毒國際疫情升溫 幼童出國須當心

腸病毒國際疫情升溫 幼童出國須當心#出國

近期國際間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紛紛出現腸病毒活躍程度升高情形,疫情趨勢高於去年。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且目前尚無疫苗或特效藥,預防感染格外重要。疾病管制局提醒至流行地區之旅客,應注意隨行的幼童,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遭受感染。國際間近期紛紛傳出疫情,如越南自去年起手足口病發生率急速上升,今年截至3月中旬已報告15,000餘例手足口病,為去年同期的7倍,而新加坡第12週通報1,021例手足口病(去年同期287例),今年累計通報8747例,明顯高於去年同期及近五年同期平均。馬來西亞Sarawak州手足口病病例急遽上升,累計報告3,807例手足口病,已61所學校停課。美國則共接獲四州(加州、內華達、康乃迪克、阿拉巴馬)報告63例手足口病病例,63%為2歲以下兒童,24%為成人,美國手足口病好發於夏秋季節,此次疫情的病例年齡分布、發生季節、主要病毒型均不尋常。泰國今年第12週手足口病報告數高於歷年同期平均;截至第12週共累計報告4,035例手足口病。香港手足口病及腸病毒感染個案趨升,10件機構手足口病群聚事件,高於近3週的3-5件,澳門2月報告65例腸病毒感染病例,較1月(18例)及去年同月明顯增加。疾病管制局呼籲,人口密集之場所容易傳播腸病毒,腸病毒流行期間,若計畫前往流行地區,請小心警覺,做好防護,尤其盡量避免讓5歲以下幼童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平時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有效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如:勤洗手,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清洗、消毒兒童玩具等。若家中兒童發生手足口症,需觀察是否出現重症的前兆,應立即送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麻疹好發季節 出國前先接種MMR疫苗

麻疹好發季節 出國前先接種MMR疫苗#出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近期國際間如歐美地區麻疹疫情頻傳,疾管局指出,麻疹是一種高傳染性呼吸道疾病,常發生於春季,因逐漸進入麻疹好發季節,疾管局呼籲,若民眾計畫前往國外旅遊、探親或從事經貿活動,於出發前2-4週先至旅遊醫學門診接受醫師專業評估「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接種需求,做好自我保護,同時避免將病毒帶回國內。麻疹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藉由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含有病毒之鼻咽腔分泌物而感染,容易在不具免疫力的族群間快速傳播,但可透過接種疫苗有效預防。疾管局指出,近年來國內每年約有10至數10例麻疹個案,並曾發生數起由境外移入個案引發之醫院群聚事件;依歷年監視資料顯示,未接種麻疹疫苗之嬰幼兒、少數未按時施打疫苗者,或未曾感染者,均是感染高危險族群,且國際間麻疹流行疫情時有所聞,麻疹病毒極容易藉由頻繁之國際交流,如旅遊、探親、商務活動等管道進入國內,對高危險族群造成威脅。疾管局呼籲民眾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請勿自行服藥,應儘速戴上口罩並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有接種麻疹疫苗需求之出國民眾,可至疾管局合約旅遊醫學門診自費接種。

國際禽流感風險仍在 衛署籲接種疫苗

國際禽流感風險仍在 衛署籲接種疫苗#出國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2月21日至2月28日間,陸續公布新增5例人類H5N1流感確定病例,其中埃及4例、印尼1例,除印尼個案外,其餘4例病例經調查證實曾經接觸自家飼養的家禽,越南衛生當局於2月28日也發布新增1例確定病例,但尚未獲得WHO證實,由這些案例,顯示出國際間禽流感流行風險仍在,欲前往禽流感發生地區之民眾,8月31日前,可在各衛生署醫院、疾管局合約旅遊醫學門診及衛生所接種H5N1疫苗,提高保護力。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全球自92年迄今人類H5N1流感確定病例累計有589例,其中348例死亡,致死率將近6成,病例報告國家前三名為印尼185例、埃及163例及越南121例,因此國人不可輕忽。另外,在動物禽流感部分,依據世界動物組織(OIE)公布資料,今年2月份之疫情通報數較1月份呈倍數成長,其中以香港、越南及尼泊爾等地通報數較多,今年迄今共有9個國家通報51起疫情,分別為香港、越南、尼泊爾、孟加拉共和國、印度、斯里蘭卡、不丹、澳洲及南非等地。疾管局呼籲,為防堵禽流感病毒境外移入及避免感染禽流感,民眾切勿走私禽鳥入境;出國旅遊應注意個人衛生並避免接觸禽鳥,返國時如出現發燒或類流感症狀,可於機場尋求檢疫人員協助,返家後如有不適,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向醫師說明旅遊及接觸史。

收假專題/返國民眾 注意禽流感症狀

收假專題/返國民眾 注意禽流感症狀#出國

春假的尾聲,不少出國遊玩的民眾陸續返國,準備回到工作崗位。為防止民眾出遊時被感染禽流感而不自知,疾病管制局提醒,民眾出國旅遊後返國時,如出現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可於機場尋求檢疫人員協助,倘返家後有身體不適,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向醫師說明旅遊及接觸史,以利儘速診斷及治療。疾管局指出,去年全球共有60例人類H5N1流感確定病例,其中33人死亡。報告國家包括埃及、印尼、柬埔寨、孟加拉共和國及中國等共5國,多數個案均曾接觸染病家禽。至於動物疫情部分,共有20國(地區)通報459起疫情,發生地區以我國鄰近之孟加拉共和國、日本、韓國、越南、印尼及香港等地為主。其中香港因陸續傳出野鳥及家禽感染H5N1禽流感疫情,於去年12月21日將禽流感應變級別,由「戒備」提升「嚴重」。疾管局特別呼籲,由於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的傳染途徑係經由吸入或接觸口、眼、鼻黏膜而感染。民眾出國旅遊、探親時,尤其前往傳出禽流感疫情之地區,應加強自我防護,避免接觸或撿拾禽鳥;出入傳統市場亦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安全,肉品和蛋類必須完全煮熟再食用。有關國際禽流感疫情及相關防治措施可參閱疾管局網頁,或撥打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免付費專線1922洽詢。

寵物瘋過年/出國度假 如何帶寵物一起去?

寵物瘋過年/出國度假 如何帶寵物一起去?#出國

過年年假長達9天之久,相信許多人有出國的打算,不過如果家中有寵物寶貝時該怎麼辦?除了幫她選擇一個令人安心的寵物旅館外,是不是也可以帶牠出國呢?相信許多寵物主人也有這樣的疑問吧?以華航為例,除了導盲犬之外,其它任何寵物都必須要坐貨艙,也就是說無法跟主人一起上飛機喔,另外在寵物方面也有其限制,只接受狗、貓、兔子、烏龜、青蛙等不具攻擊的動物,另外像是鳥類、鼠類及具毒性、攻擊性的動物都是不適合搭乘飛機的,另外若有懷孕或尚未斷奶的寵物也不適合載運。收費標準以托運行李方式載運,寵物加籠具之總重量不足 10 公斤者以 10 公斤計算,超過 10 公斤者以實際總重量計,另外寵物一定要被裝在一個安全、穩固的籠子中,尺寸需可讓寵物站立、轉身等,籠子內不得放置飲水及食物。最後華航提醒,因各國對動物的輸出入規定不同,最好再出發前準備好寵物的健康證明、檢疫證明並且獲得行程上出、入、過境國家的許可,相關文件包括,相關政府核發的有效輸出/輸入文件、妥善的備齊所有行程中涵蓋的入境/過境國要求的入境許可、健康聲明書及疫苗注射證明、任何行程中涵蓋的入境/過境國政府要求的額外特殊文件等,另外最好與寵物於班機起飛前2小時至機場報到,讓機場人員有充足時間為你與寵物安排一趟順利的旅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