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

情緒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要怎麼面對它!每一種情緒都是訊號,學會接納才能找回內在能量

情緒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要怎麼面對它!每一種情緒都是訊號,學會接納才能找回內在能量#心理諮商

當負面情緒來臨,或許讓人感到無所適從、或許偶爾脆弱迷失,不過諮商心理師蘇絢慧、林萃芬和吳姵瑩均認為,學習處理情緒課題,將會成為守護、陪伴和引領自己前進的力量。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處理各種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來自職場、家庭、親密關係,甚至是來自內心的自我懷疑……當這些情緒不斷的累積,久而久之將會變成讓人難以自適的心理壓力。《美麗佳人》觀察到當今人們 經常都會面對到多重的情緒壓力,若是沒有有意識地覺察,進而學習處理這些堆積情緒,將有可能讓自己陷入心累耗損的狀態當中。因此,《美麗佳人》在2025年底特別規劃了全新心理成長系列活動【職場不心累──情緒不加班】,聚焦「情緒」課題,並藉由蘇絢慧、林萃芬和吳姵瑩三位諮商心理師的不同切入點,帶領學員告別情緒加班日常,重整內在節奏,活出不再被情緒綑綁的自己。 學習設立自我的「情緒防火牆」 當情緒不斷地累積,卻沒有得到安撫或是出口時,長期下來就會變成一種情緒過勞的狀態,讓心理狀態越來越混亂,這時候,我們的內部心理系統,就像是處在失火的狀態下,焦灼不安……這就是情緒防火牆發出的警報。具有社工師背景並著有《立下界限》、《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等數十本著作的諮商心理師蘇絢慧,將以「設下健康的情緒防火牆」為主題,帶領學員覺察自我情緒,了解情緒其實也有「身心成本」這個重要的概念,進而學習開始設立自我的「情緒防火牆」。 11/30 蘇絢慧工作坊:給自己的職場情緒修復練習:情緒角色覺察和調適練習 這樣擺脫職場情緒內耗 如果你經常感覺自己的思緒處在一種不斷運轉的狀態下,甚至當想靜下心來好好休息的時候,卻還是停不下來,反而越想越多、越想越累……那麼很有可能已經陷入「情緒內耗」的狀態當中。我們在職場中,經常會面臨到「情緒內耗」的問題,若是無法明確地辨識自己的思考模式、找出讓自己反覆掏空的情緒習慣,那麼將可能會陷入工作心累的負向迴路當中。諮商心理師吳姵瑩將帶領以「擺脫職場情緒內耗」為主題,帶領學員看見內在的心理內耗與情緒劫持,進而學習如何讓思緒「剎車」、情緒「鬆綁」、注意力「轉向」,慢慢活出清晰、有底氣的生活節奏與內在秩序。 12/6 吳姵瑩工作坊:擺脫職場情緒內耗,停止鑽牛角尖的心理清醒術 鍛鍊強大的情緒肌力 最後別忘了,情緒是一種重要的訊號,提醒我們該為自己停下來,調整腳步、重新選擇。有時候你可能會感覺到身體緊繃、內心焦躁,甚至出現了想逃避的行為嗎?其實,這些都是情緒壓力最直接的反應。著有《從說話洞察人心》、《鍛鍊心理肌力》等多本知名著作的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將以「鍛鍊職場情緒肌力」為主題,帶領學員探索自我「內在勇氣」、訓練「心理技能」、管理「心理能量」,並透過體驗式的工作坊設計,學習一套能在生活中自由應用、處理情緒的方法。當我們能夠開始掌握自己的心理狀態,便能慢慢培養出柔軟且強大的「情緒肌力」。 12/14 林萃芬工作坊:從情緒壓力到心理力量,這樣鍛鍊你的職場情緒肌力 2025年底,讓我們一起擺脫內耗、強化心智,用更加自信且具有內在能量的自己,迎接全新的一年。 【職場不心累——情緒不加班】系列活動 首度集結3位諮商心理師 |蘇絢慧、林萃芬、吳姵瑩| 帶你告別情緒加班日常,重整內在節奏,活出不再被情緒綑綁的自己! 📝 蘇絢慧 講題:為情緒設下健康的防火牆 📝 吳姵瑩 講題:釐清自己的內耗心理地圖 📝 林萃芬 講題:職場人必練的情緒肌力 📌講座輸入折扣碼 MCSS300,早鳥優惠再折300元 📌工作坊輸入折扣碼 PRS1680(11/30蘇絢慧場次)、PRW1680(12/6吳姵瑩場次)、PRL1680(12/14林萃芬場次),立刻享300元折扣/每場。 早鳥優惠 立即報名

拒絕別人好尷尬?心理師教你「8大拒絕技巧」為人際關係立下界線

拒絕別人好尷尬?心理師教你「8大拒絕技巧」為人際關係立下界線#心理諮商

該怎麼做,才能溫柔又堅定地表示拒絕?專業心理治療師安潔拉.森於《守護我的關係心理學》一書中,以IAPT的諮商進程為架構,分階段介紹自我診斷、化解困境與守護自我的溝通技巧,帶領讀者健康而正確地解讀、表達自己的內心,並建立健康的自我與人際關係。以下為原書摘文:

學會求助,不代表你脆弱!臨床心理師教你「日常5招」鍛鍊心理抗壓力

學會求助,不代表你脆弱!臨床心理師教你「日常5招」鍛鍊心理抗壓力#心理諮商

有時候,生活的不順、壓力和意外,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雖不一定將你打倒,卻會讓心漸漸濕透、感到疲憊,甚至迷失方向。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撐過去」,也不用一定要堅強,不妨嘗試簡單5招鍛鍊心理抗壓力,培養心理的彈性與韌性,幫助自己學會在風雨後重新站起來。

心理急救是什麼?可取代心理諮商嗎?專家授「心理CPR5步驟」先這樣做

心理急救是什麼?可取代心理諮商嗎?專家授「心理CPR5步驟」先這樣做#心理諮商

你曾經心中產生絕望感,有過自殺念頭嗎?當下若無法臨時求助專業諮商人員或心理師,有什麼方法可尋求緊急救援?有鑑於近年國人心理健康問題備受關注,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簡稱華心)在衛生福利部支持下,引進澳洲「心理健康急救®」(MHFA)計畫,並將於9月4日正式開課,希望提升大眾對於「心理健康危機CPR」的認識。

你是關係中的「縱容者」嗎?自己以為是在幫忙,結果卻是帶來毀滅

你是關係中的「縱容者」嗎?自己以為是在幫忙,結果卻是帶來毀滅#心理諮商

當有問題發生的時候,總是會自責沒有做好管控?小心可能陷入犧牲劇本中出不來。韓國專業心理諮商師金允那於《我為什麼老是說這種話?》一書中,揭露「習慣性口頭禪」對自身的影響,卡住自己的不是外在環境,而是一再重複的相同模式,只要理解為何老是說同樣的話,就能突破一再陷入的人生困境。以下為原書摘文:

《鬼滅之刃》心理學!炭治郎對決猗窩座?心理師揭「1狀態」達無我境界

《鬼滅之刃》心理學!炭治郎對決猗窩座?心理師揭「1狀態」達無我境界#心理諮商

《鬼滅之刃無限城篇:第一章猗窩座再襲》現正熱血上映,不僅正式揭開《無限城篇》的序幕,更聚焦於人氣反派「上弦之參」猗窩座的強勢回歸與震撼對決,令無數觀眾熱淚盈眶、熱血沸騰。《優活健康網》特摘諮商心理師林仁廷分享「鬼滅之刃心理學」,其實炭治郎對決猗窩座時的無我境界,在心理學上是有對照說法的,那就是「ZONE」。

搬出去住就是「不孝」嗎?心理師剖析心理獨立:親子關係也需距離

搬出去住就是「不孝」嗎?心理師剖析心理獨立:親子關係也需距離#心理諮商

華人親子關係不太鼓勵離家,當我們想要獨立自主時,情緒上往往容易產生背叛、不孝、罪惡、矛盾與焦慮感,到底該怎麼辦呢?臨床心理師黃惠萱於《冒牌獨立》一書中,解析真正的「心理獨立」,包括生活、情感、親情、人際等面向,慣用的逃避或離開並不是心理獨立,覺察和發聲才能真正讓人心理獨立。以下為原書摘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