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癲前症

妊娠高血壓威脅母嬰健康 中醫辨證虛實施治 杜仲續斷茶安胎降壓有助調理

妊娠高血壓威脅母嬰健康 中醫辨證虛實施治 杜仲續斷茶安胎降壓有助調理#子癲前症

孕婦在懷孕20周後發生血壓升高的狀況,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mmHg,且患者原先沒有高血壓的病史,便可定義為妊娠高血壓。初產婦、曾經發生過妊娠高血壓者、多胞胎、糖尿病患者、腎臟病患者或是免疫疾病患者都是妊娠高血壓的好發族群。妊娠高血壓的孕婦,由於全身性小血管發生痙攣,血流量減少,造成周圍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血壓升高以外,身體的器官也可能受到傷害。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中醫師表示許多妊娠高血壓的婦女在分娩後血壓就會逐步正常,然而若是孕期中控制不佳,便可能會進一步發展成子癲前症,也就是所謂的妊娠毒血症,除了血壓升高,還會伴隨全身水腫以及蛋白尿,並且出現頭痛、視力模糊,噁心嘔吐、上腹疼痛等症狀,嚴重時也會對肝腎以及凝血系統造成破壞,同時還會影響胎兒,產生胎盤鈣化或胎盤剝離、胎兒體重過低或生長遲滯,並且可能有早產或是胎死腹中的危險,因此對於妊娠高血壓一定要小心謹慎地看待。 妊娠高血壓分虛實 用藥針灸皆可治療 吳宛容中醫師說明妊娠高血壓可對應到中醫的「子暈」、「子眩」、「子腫」及「子癇」,臨床治療可分為虛證和實證兩大類型。虛證發生原因是由於懷孕時期陰血會下聚養胎,若本身肝腎陰虛,便可能因此而陰血不足難以制陽,導致肝陽上亢,治療方面需以滋陰潛陽為主;實證發生原因則是因為懷孕時期情緒緊繃,肝氣鬱結化熱化火,擾動風陽,治療則以平肝息風為主。除了辨虛實以外,也需觀察病人水腫的情況,適時選用健脾利水的藥物去幫助水濕代謝,並且酌加補腎固胎的藥物,才能控制血壓同時安胎。除了用藥以外,也可透過針刺百會穴、風池穴及太衝穴來協助降低血壓。吳宛容中醫師補充,若是不敢針灸的孕婦也不用擔心,可以在耳朵上的降壓穴、降壓溝或耳神門穴上敷貼王不留行子,輕柔的按壓用指腹刺激,同樣也能幫助血壓的穩定。 飲食與心情很重要 杜仲續斷茶能安胎又降壓 擔心妊娠期間血壓升高的孕婦,飲食方面可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食物如雞肉、魚肉與豆類,還有富含鉀離子的食物像是菠菜、空心菜、香蕉和奇異果,並且多補充水分,同時減少過多鹽分攝取。躺臥休息時可採取左側臥,以減輕子宮壓迫下腔靜脈,改善胎盤的血流供應。懷孕期間盡量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維持充足睡眠不熬夜,避免因情緒過度緊張或是過度勞累導致血壓上升。血壓輕微升高的孕婦,可以在中醫師的評估之下適量的服用「杜仲續斷茶」。杜仲與續斷皆有滋補肝腎之功,同時還可幫助安胎,並且具有降血壓的作用。吳宛容中醫師提醒,孕婦於懷孕期間除了須定期監控血壓以外,同時密切注意身體是否有出現頭痛、視力模糊或腹痛等症狀,並且多留意胎動,盡早發現治療,才能保護母體也保護胎兒。

國泰綜合醫院舉辦系列病安活動 強化醫護與病人對病人安全的重視

國泰綜合醫院舉辦系列病安活動 強化醫護與病人對病人安全的重視#子癲前症

現代人晚婚遲育,而高齡懷孕增加子癲前症、妊娠高血壓及早產等生產風險。響應衛生福利部今年病人安全週「孕產安全你我共守」、「安全診斷 健康把關」主題,國泰綜合醫院於9月17日至10月18日舉辦病安週系列活動,強化醫護人員對孕產安全的預防及應變能力、教導產婦辨識產後大出血等生產風險,讓醫病共同為病人安全把關,落實「孕產安全你我共守」。 38歲新手孕媽咪小花,知道自己是高齡產婦,懷孕風險較大,所以盡量安排產檢項目,篩檢發現是子癲前症高風險群,也依醫囑定期服用阿斯匹靈,每天測量血壓,懷孕過程還算順利。後續因產程進展不順剖腹生產,寶寶出生後,醫師發現小花講話反應變慢,人也有點昏沉,隨後開始全身抽動並失去意識。當下麻醉科立即緊急處置,放上呼吸管供應氧氣,產科醫師迅速將子宮及傷口縫合,並確認沒有大出血的情形。後續會同神經科醫師共同診治並安排檢查,確認腦部沒有急性病變,小花在加護病房觀察一天後順利轉回一般病房。 國泰綜合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陳俐瑾主任指出,子癲前症是妊娠20週後出現高血壓合併蛋白尿或肝腎等器官功能異常,台灣發生率約3-5%,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原因之一 高危險群包含初產婦、多胞胎、年齡>35歲、本身或家族有高血壓病史,子癲前症可能先前完全沒症狀,無預警突然發生,尤以待產及產後更是發作高峰期。國泰綜合醫院為高危險妊娠重度緊急醫療責任醫院,擁有優良的產科、新生兒、相關內外科及麻醉照護團隊,有助對於孕產婦於懷孕、生產和產後期間可能發生的潛在風險做好把關。小花也慶幸自己選擇在擁有充足設備及專業人員的國泰綜合醫院生產,才能及時精準診斷、處理得宜母子均安。 此外,隨著近年智慧醫療蓬勃發展,有越來越多AI輔助診斷應用工具,可協助醫師診斷。64歲王先生是公司主管,平常工作忙碌,常需應酬喝酒又是40多年的老菸槍,患有高血壓宿疾,今年五月健康檢查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受惠國泰綜合醫院與雲象科技開發的主動脈AI篩檢通報系統及肺結節AI偵測系統,意外發現王先生有5.2公分的主動脈瘤,他憶起10年前父親因主動脈瘤突然破裂猝死,因此很感謝這次篩檢的意外發現,讓他可以提早預防及治療。 國泰綜合醫院病安週系列活動包括舉辦孕產安全、診斷安全等健康講座,教導民眾辨識產後大出血危險因子的重要性及運用AI輔助醫師診斷工具,提供病人安全、即時且精確的診斷;另設置活動響應專區,進行有獎徵答及互動式衛教闖關,民眾參加活動就能獲得精美小禮物。國泰綜合醫院不僅在院內舉辦相關衛教活動,更把病安文化擴大推展到社區及鄰近醫療院所,包括與附近里民進行衛教闖關活動,更與鄰近婦產科診所及醫院合作,共同推廣病安活動。盼透過一系列活動宣導,強化民眾及醫療同仁對病人安全的重視,共同建構及強化優質病安環境。

體重過重、肥胖對孕媽咪們的影響(子癲前症)

體重過重、肥胖對孕媽咪們的影響(子癲前症)#子癲前症

體重過重、肥胖對孕媽咪們的影響(子癲前症) 迎接一個生命的準備是期待又有點緊張的。而媽媽的身體狀況對即將出生的胎兒健康很重要。雖然孕媽咪們在10月懷胎過程前後體重都會增加,但婦產科醫師還是會提醒:注意整個孕期當中按孕媽咪本身的BMI、有不同建議的體重增長範圍,為什麼呢?   因為當懷孕期間體重過重,不只影響到孕媽咪產後肥胖,導致生產完後有些媽咪需要來減重門診諮詢。在懷孕待產的這個時期,孕媽咪本身也可能產生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與子癲前症繼而併發癲癇需要緊急剖腹產的風險。對寶寶來說也可能會有出生後低血糖跟青春期比較重的BMI現象。 孕媽咪體重過重,容易有妊娠高血壓及糖尿病。其中在懷孕20週後發現高血壓,就定義為「妊娠高血壓」。如果孕媽咪高血壓之外合併有一些像是肺積水、視力模糊、蛋白尿等症狀,則可以診斷為子癲前症。常見的危險因子:前一胎懷孕曾經有子癲前症、懷孕年齡超過40歲、家族性子癲前症病史、慢性高血壓、慢性腎疾病、糖尿病與肥胖等等。   子癲前症是產科的急症。發生原因是在胚胎著床後子宮動脈血管的發育限制。所以當寶寶隨時間長大、孕媽咪需要提高本身血壓來供給寶寶,進而產生子癲前症。萬一併發癲癇,更要趕快全身麻醉緊急剖腹產來拯救孕媽咪跟胎兒。因此請孕媽咪們要注意懷孕間期的體重。 雅得麗生活診所- - 陳彥伯醫師 reference: ACOG (american college of obesity and pregnancy):obesity and pregnancy. https://www.acog.org/womens-health/faqs/obesity-and-pregnancy   Uptodate:Preeclampsia: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preeclampsia-clinical-features-and-diagnosis?search=Preeclampsia&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1~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

體重過重、肥胖對孕媽咪們的影響(子癲前症)

體重過重、肥胖對孕媽咪們的影響(子癲前症)#子癲前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迎接一個生命的準備是期待又有點緊張的。而媽媽的身體狀況對即將出生的胎兒健康很重要。雖然孕媽咪們在10月懷胎過程前後體重都會增加,但婦產科醫師還是會提醒:注意整個孕期當中按孕媽咪本身的BMI、有不同建議的體重增長範圍,為什麼呢?   因為當懷孕期間體重過重,不只影響到孕媽咪產後肥胖,導致生產完後有些媽咪需要來減重門診諮詢。在懷孕待產的這個時期,孕媽咪本身也可能產生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與子癲前症繼而併發癲癇需要緊急剖腹產的風險。對寶寶來說也可能會有出生後低血糖跟青春期比較重的BMI現象。 孕媽咪體重過重,容易有妊娠高血壓及糖尿病。其中在懷孕20週後發現高血壓,就定義為「妊娠高血壓」。如果孕媽咪高血壓之外合併有一些像是肺積水、視力模糊、蛋白尿等症狀,則可以診斷為子癲前症。常見的危險因子:前一胎懷孕曾經有子癲前症、懷孕年齡超過40歲、家族性子癲前症病史、慢性高血壓、慢性腎疾病、糖尿病與肥胖等等。   子癲前症是產科的急症。發生原因是在胚胎著床後子宮動脈血管的發育限制。所以當寶寶隨時間長大、孕媽咪需要提高本身血壓來供給寶寶,進而產生子癲前症。萬一併發癲癇,更要趕快全身麻醉緊急剖腹產來拯救孕媽咪跟胎兒。因此請孕媽咪們要注意懷孕間期的體重。 reference: ACOG (american college of obesity and pregnancy):obesity and pregnancy. https://www.acog.org/womens-health/faqs/obesity-and-pregnancy Uptodate:Preeclampsia: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preeclampsia-clinical-features-and-diagnosis?search=Preeclampsia&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1~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  

孕婦突水腫是致命警訊 她確診子癲前症剖腹保胎兒

孕婦突水腫是致命警訊 她確診子癲前症剖腹保胎兒#子癲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35歲洪姓孕婦懷孕33周時,出現輕微頭痛及全身嚴重水腫症狀,家人驚覺不對勁緊急送醫,被醫師診斷為子癲前症,醫師建議住院安胎,並給予肺泡成熟素幫助寶寶肺部成熟;2天後孕婦狀況仍不穩定,因此決定立即剖腹生產,在經過醫療團隊努力下,平安生下3000公克女寶寶,但洪姓孕婦卻在隔日出現肺部水腫,緊急送入加護病房搶救,所幸經過治療,母女均安,已順利出院。生產隔日急性肺水腫進ICU 「幸好提早剖腹」萬芳醫院婦產科醫師張恩誠表示,洪姓孕婦有高血壓,為子癲前症的高危險族群,懷孕期間又出現高血糖現象,為妊娠糖尿病患者,雖然懷孕初期產檢正常,且血壓跟血糖控制良好,但在懷孕中期時,慢慢出現水腫越來越嚴重徵兆,且突然在2、3天內加劇,因此決定收治住院安胎及評估及早生產評估。張恩誠說,在評估孕婦病史及胎兒狀況後,認為該孕婦繼續懷孕風險極高,怕再拖下去對媽媽跟小孩都有影響,因此在與家屬討論後,決定提早剖腹生產,好在寶寶出生後,健康狀況良好;但生產後隔日,該名孕婦因血壓升高,引發急性肺水腫,經醫療團隊驚險搶救,並送至加護病房觀察數日才恢復健康。洪姓孕婦清醒後也直呼幸運,幸好提早剖腹生產,否則不敢想像小孩怎麼辦!高齡孕婦風險增2倍 易引發中風、甚至死亡等嚴重併發症張恩誠指出,子癲前症的發生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有許多研究顯示,多與胎盤有關,是婦產科醫師最擔心孕婦罹患的疾病,主要症狀為高血壓、全身水腫、頭痛、尿蛋白、視力模糊等。高齡孕婦發生子癲前症的風險為一般孕婦的2倍,若未注意,容易發生腦中風、肺部積水甚至死亡等嚴重併發症,也會導致胎兒健康嚴重受損。子癲前症可在懷孕11至13周時,利用抽血檢測PIGF值及血漿蛋白A濃度,同時配合超音波子宮動脈血流及定期血壓監測等方式進行風險評估,同時也要注意自身體重變化,進行飲食控制,若有任何不適應及早就醫治療。

早篩揪子癲前症高風險族 保命避風險

早篩揪子癲前症高風險族 保命避風險#子癲前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孩子再辛苦都值得,因為命孕相依!」孕媽咪在懷孕的日子裡,會隨著月份愈來愈大引起背痛、頻尿、便秘、水腫等不適,總讓孕媽咪吃盡苦頭!這些辛苦媽咪都能忍,但萬一懷孕過程面臨了嚴重的併發症時,難道媽媽與寶寶只能任由命「孕」擺佈嗎?子癲前症影響媽媽和胎兒 及早篩檢避風險禾馨醫療營運長暨禾馨婦產科院長林思宏醫師表示,在眾多婦產科併發症中,子癲前症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最大!子癲前症初期幾乎沒有病癥,可一旦併發將導致胎兒生長遲滯、胎盤剝離或早產;孕婦則可能出現高血壓、癲癇、中風、腦水腫或是出血休克等症狀;此外,又當併發時孕期小於34週,則屬於早發型子癲前症,將會有胎死腹中的風險。面對子癲前症媽媽和寶寶並非都束手無策,只要每一位孕媽咪能及早篩檢就能把握治療良機,脫離險境。子癲前症血壓飆200 胎兒恐併發症林思宏醫師說明,導致子癲前症併發的根本原因是胎盤功能的不良,雖然剛開始寶寶仍然可以按照正常的生長速度成長,但若懷孕後期高阻抗的血管已不足以應付胎兒成長過程所需的大量血液時,母體就會以升高血壓的方式來增加血液供輸給胎兒。通常當血壓超過140mmHg已可確診罹患子癲前症,若血壓飆升超過200mmHg的孕婦,不僅大幅增加生產困難度、在懷孕過程中併發癲癇症狀,更會因此連帶胎兒也身陷併發症風險。早篩揪高風險族群 20週再評估保命「孕」因此,林思宏醫師提醒,若由早期篩檢評估為高風險併發族群後,除了透過懷孕週期的治療盡量延遲早產發生的時間,更應切記在懷孕20週之後必須再次接受「中晚期子癲前症」的篩檢,以評估未來一個月內併發症的發生機率,當篩檢結果顯示可溶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sFLT-1) /胎盤生長因子(PIGF))的比值超過38,即說明了胎盤功能的不良已大幅提升了子癲前症的併發機會將高達八至九成;此時,醫師會依據臨床症狀為孕媽咪選擇適當的時機生產,藉此減少甚至完全排除80 - 85%的早發型、嚴重型子癲前症發生的機會。林思宏醫師根據臨床經驗呼籲孕媽咪,最佳的子癲前症篩檢時機是第一孕期,可透過抽血檢查孕婦胎盤生長因子(PLGF),以及懷孕相關蛋白質生化值(PAPP-A),並配合病史了解、血壓測量以及超音波子宮動脈血流檢查,讓篩檢率可高達95%以上,及早篩檢及早治療,才不會讓疾病發生時必須在媽媽和寶寶的命「孕」中做出痛心的割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孕婦妊娠毒血症發作 狂喘險要命

孕婦妊娠毒血症發作 狂喘險要命#子癲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體形較為福態的36歲許小姐,懷孕34週時因出現血壓高、呼吸喘和水腫等情形,緊急送往醫院急診,診斷為「子癲前症」,因狀況緊急,趕緊給予藥物降血壓、施打胎兒肺泡成熟劑,以及靜脈注射硫酸鎂控制痙攣後,待狀況漸穩定立即安排引產,所幸母子均安,讓家人大鬆一口氣。妊娠毒血症恐造成孕婦及新生兒死亡或早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產房主任魏沛秝表示,子癲前症又稱為「妊娠毒血症」,是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疾病,為造成孕婦及新生兒死亡、早產的主因之一,患者懷孕時身體質量指數(BMI)高達35,體重80公斤,且妊娠20週以後,間隔6小時以上兩次血壓測量皆超過140/90mmHg,並合併全身性水腫,確診為子癲前症。三高孕婦 懷孕過程不可不慎魏沛秝醫師指出,子癲前症是因胎盤功能失調所致,常見於初產婦、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胎兒水腫、羊水過多、紅斑性狼瘡、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多胞胎、葡萄胎等孕婦,許多患者初期沒有自覺症狀,但當出現嚴重頭痛、視力模糊、右上腹疼痛、噁心嘔吐、全身水腫不退、體重過度增加等,代表症狀已逐漸惡化,恐損及孕婦器官及寶寶生長,需透過引產才能避免危及母嬰健康。懷孕初期接受篩檢 預防子癲前症發生為預防子癲前症發生,產科醫師通常會建議孕婦於懷孕11週至13週又6天時接受子癲前症篩檢,檢查項目包括超音波測量子宮動脈血流阻力(UTPI)、抽血檢查母親血液中血漿蛋白(PAPP-A)和胎盤成長因子(PlGF)數值,和母親病史及血壓量測,可有效篩檢90%以上會發生早發型子癲前症的高風險孕婦。經篩檢若屬早發型高風險孕婦,可於懷孕16週左右,每日服用100毫克阿斯匹林,能有效降低50%早發型子癲前症的風險,但若於16週以後才接受治療,恐只能降低20%早發型子癲前症發生的機率。魏沛秝醫師呼籲,若為子癲前症高風險的孕婦,飲食上可減少鈉的攝取,並多吃含鉀蔬果,可協助心血管舒張,有效調節血壓,並定期追蹤血壓、控制體重,產後因比一般人有較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故仍需控制體重,每年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維持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