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

候選人有「媽媽手」?狂握手害的啦!

候選人有「媽媽手」?狂握手害的啦!#手麻

選舉越近投票日,各地的造勢活動越頻繁,候選人的死忠支持者激情趕場參與活動,有一位五十二歲的婦女北上參加大型選舉造勢活動返家,突然感到脖子疼痛,整隻左手酸麻,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治療部主任蔡永裕表示,這是頸部椎間孔壓迫到神經的症狀,呼籲熱情選民避免長時間忘情地抬頭仰頸聽候選人精彩的的講話。蔡永裕主任表示,從患者的頸部X光和神經理學檢查中,發現該患者本身的頸椎有退化的情形,過去也有輕微的酸痛病史,最近可能因較常參與選舉造勢活動,抬頭仰頸的時間較長,造成椎間孔徑變小而壓迫到神經,才造成手部酸麻的現象。經做牽引運動物理治療與神經鬆動術後,病情已改善很多。選舉進入最後的衝突階段,不論候選人、助選人或熱情的選民,都要注意自身肌肉骨骼的健康。蔡永裕主任指出,以他多年來的觀察和治療經驗,在選舉衝刺期間,最常看到的「選舉症候群」有凍選肩,其原因是選民在造勢場合中快速重覆地用力舉手高喊凍選凍選後,因肩部肌腱被肩關節夾擠而發生酸痛到手都舉不起來;也有候選人因密集用力與選民握手而罹患拇指肌腱發炎的「媽媽手」,尤其在最後幾天的掃街造勢活動,競選隊人馬在天氣寒冷之下走上大街小巷,可能會因下肢血液循環不良與走太多路,而造成腳跟跟腱發炎的症狀。

滑鼠害女大生手麻?多發性硬化症搞鬼

滑鼠害女大生手麻?多發性硬化症搞鬼#手麻

一位20歲的女大學生前陣子突然感到右手掌發麻,當下以為是使用電腦滑鼠太久,引發腕隧道症候群,以為休息幾天就會好,然而情況越來越不妙,非但靜養無效,麻木刺痛及僵硬的部位更蔓延多處,到醫院後經過層層篩檢,終於找到病因,原來是偏好攻擊年輕女性的多發性硬化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蔡宗璋指出,多發性硬化症就是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神經系統,導致神經系統病變。好發年齡為二十到四十歲,女性罹患率是男性的二到三倍。由於初始症狀常讓人以為是勞累或感冒,對生活機能沒有嚴重影響,有時症狀也的確會減輕甚至消失,再加上病患多處身強體健階段,以至於錯過在第一時間就醫、或是在第一時間就獲得診斷。 蔡宗璋說,這種自體免疫疾病無法根治,但是及早以藥物和復健控制,可以穩住事態不讓擴大。優活聚焦:●台灣重男輕女觀念重一年「殺害」三千女嬰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37●吃得清淡少吃油炸 延緩退化性關節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40●記得FAST口訣 從死神中搶救中風患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38

脖子酸痛、手腳麻 小心頸脊髓病變

脖子酸痛、手腳麻 小心頸脊髓病變#手麻

30歲吳先生手麻腳麻,以為單純落枕,輾轉至國泰醫院就醫發現竟是頸脊髓病變,雖然開刀過後麻感緩解許多,但因神經傷害已造成,現在疲勞時雙腳仍偶會不自主抖動。吳先生從事食品工作,平時身體很好沒什麼不舒服,去年1月開始脖子酸痛、手腳麻感,以為落枕或因工作時搓揉麵糰太用力,休息一下即可,但某天症狀越來越嚴重,至住家附近醫院求醫,醫師也認為可能落枕或姿勢不良造成,服藥即可。2個月後,吳先生雙腳愈來愈沒力,尤其上樓梯時雙腿愈來愈重,甚至嚴重的時候走路走到一半腳會無力而跪下去,3月至國泰醫院神經外科求診,門診時吳先生下肢的反射已增加、走路像企鵝,影像檢查發現有嚴重的頸椎椎間盤突出造成脊髓神經壓迫,隨即安排開刀,但因神經傷害已造成,雖手麻腳麻已改善許多,現在太累時腳仍會不自主抖動。延伸閱讀「頸脊髓病變」: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293

手麻常見的原因-「手腕隧道症」

手麻常見的原因-「手腕隧道症」#手麻

手麻是怎麼回事?您是否半夜醒來手掌和手指麻木,手腕彎曲久了有麻麻刺刺的感覺,或是騎機車半途必須停下來甩甩手?這種情形很可能就是「手腕隧道症」。許多人因為手麻困擾了很多年,但是卻錯誤的認為是「循環不良」或「血路不通」而沒有得到正確的醫療,症狀當然會持續經年而無法改善了。天主教聖功醫院內科 冼鴻曦醫師指出手腕隧道症是很常見的毛病,它的病因是手腕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手腕與手掌之間有一個由韌帶形成的通道稱為「手腕隧道」,其內部有正中神經及多條屈指肌腱通過,因此「隧道」內十分擁擠。若手腕隧道的結構較為窄小,或是手腕部使用不當,造成隧道內的肌腱互相擠壓,使得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性傷害,就會出現手麻的症狀。所以家庭主婦、孕婦、過度使用手腕工作者,如打字員、鍵盤操作者、廚師、木匠等都比較容易發生手腕隧道症。另外,女性患者的比例多於男性,可能是女性手腕結構較為纖細之故。手腕隧道症的診斷由病史和臨床症狀就很容易判斷,典型的麻木範圍包括了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一半,但是也有患者不很清楚麻木的部位。嚴重的患者除了手麻逐漸加重之外,在大拇指與手掌間的肌肉可能萎縮,手指也會較為乏力。簡單的測試方法,可使兩手掌向內使腕部彎曲一分鐘以上,若出現手麻就可能是手腕隧道症。正確的診斷方式可利用神經傳導儀器測試,若發現正中神經在手腕部的傳導減慢就可以確定診斷。治療的方式包括了:使用腕部護架,避免手腕的不當運動,多休息,也許對輕微的患者能改善。口服藥物通常療效不佳。注射少量類固醇於手腕隧道內通常都能緩解症狀。若上述方式治療無效,或是肌肉已經萎縮,手部功能出現障礙時就應該接受手術治療,手術方式為手腕橫韌帶切開減壓術,使正中神經的壓迫獲得緩解。一般來說,手術的治療效果十分良好。手腕隧道症必須和頸椎神經根壓迫區分清楚,因為兩者的治療方式完全不同。若診斷錯誤,治療必定是無效的。兩者鑑別的方法可依照臨床症狀,理學檢查,頸椎X光片和神經傳導檢查來獲得正確的診斷。總之,有手麻的症狀,必須考慮到手腕隧道症的可能,這是一種十分常見,也是可以治癒的疾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