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

不知有牙周病就植牙 滿口齒大崩塌

不知有牙周病就植牙 滿口齒大崩塌#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人工植牙是許目前多人選擇解決缺牙困擾的治療方式,但若是沒有先確認牙齒本身狀況,而盲目的接受植牙治療,恐怕最後只是花錢又換來一口爛牙。一名61歲男子在診所花費數十萬,植了9顆牙之後,發現每次吃東西牙齒都會痛,而幫忙做植牙的醫師說是牙周病問題,要他到轉往大醫院看,讓男子相當氣憤,轉往大醫院看診。大林慈濟醫院牙科暨口腔顎面外科鄭朝鴻醫師說,牙周病是細菌感染的疾病,造成牙周組織,也就是地基的破壞,進而產生牙齒搖動,嚴重時還會導致牙齒脫落。所以若是在牙周病還沒有治療前就植牙,就會使得牙周病傳染到植牙的地方。牙周病先處理    以免植牙地基被細菌侵襲建議要做植牙前,應該要先將牙周病問題處理好才能做,讓整體細菌量變少,感染控制下來,牙齒與植牙的地基才不會被細菌吃掉。鄭朝鴻醫師也提醒,早期牙周病不一定會有明顯的疼痛症狀,所以常被忽視,通常等到嚴重時,甚至到牙齒脫落才會有明顯不適。牙周病可分為基本治療、手術治療、支持性療法等三階段,最後才進入假牙或植牙的治療階段。

她牙周病使齒槽骨全掏空 竟得花百萬重建

她牙周病使齒槽骨全掏空 竟得花百萬重建#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罹患牙周病置之不理,當心齒槽骨整個被掏空,就連植牙也困難!日前,一名45歲的吳小姐,因牙齒動搖、多處缺牙等問題至醫院就診,結果發現,她罹患了重度牙周病,使得上顎齒槽骨整個被掏空破壞,且又加上鼻竇位置低,完全無法直接植牙,必須先採取鼻竇增高術,在配合骨粉重填齒槽骨後,才能進行植牙,所幸經過14個月後,吳小姐終於恢復一口健全的牙齒,只是得花上百萬元的醫療費用。牙周病勿輕忽 每半年檢查一次很重要雙和醫院牙科部呂炫堃醫師表示,雖然近幾年台灣的牙周病發生率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但由於牙周病無明顯的知覺症狀,使得有多數狀年人及老人,罹患了中重度牙周病都不自知,往往都等到疼痛不已、無法咀嚼就醫時,都已經很嚴重了,所以,建議民眾應每半年定期檢查一次為佳。此外,部分東方女性因臉型嬌小的關係,鼻竇位置較低,齒槽骨深度普遍不足,增加植牙的困難度,所以,鼻竇增高術的目的在於增加植牙區齒槽骨的寬度與垂直高度。鼻竇增高術 助植牙而個案所進行的是側方鼻竇增高術,從臉頰處剝離口腔黏膜,從鼻竇側邊打個窗口,剝離並提升鼻粘膜,再填補適量的骨粉,然後以膠原蛋白膜覆蓋整個開窗區,骨釘固定後縫合,待6~8個月,等新生齒槽骨成熟穩定後,才進行植牙即可。只是,呂炫堃醫師提醒民眾,此治療時間長,若想要擁有完美的牙齒,就要好好配合,不要因為諱疾忌醫,而目前此治療屬於自費項目。

老年人有牙周病 恐易罹患吸入性肺炎

老年人有牙周病 恐易罹患吸入性肺炎#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老人的口腔衛生更是不容忽視。醫師指出,老年人口腔衛生疾病有牙齒顏色變深、口乾、味覺改變、口腔潰瘍、牙根部蛀牙、牙周病 、掉牙等,尤以牙周病最為常見。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牙科姚宜吟醫師說,據美國牙周病醫學會的報告,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牙周感染對全身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最近更有學者提出牙周狀況或口腔衛生不好的老人其罹患吸入性肺炎的機率較高。加強蛀牙預防、口腔檢查為首要姚宜吟醫師也表示,治療牙周病的要點為:建立正確的口腔衛生習慣、治療後之定期維護,而基本治療至少約6週,如要手術,術後需再觀查三個月。而若想要治癒牙周病且恢復牙齒健全的咀嚼功能,以人工植牙治療最為理想。他也提醒老年人的口腔衛生保健最重要的是要培養良好習慣:第一是加強蛀牙及牙周病預防,第二定期口腔健康檢查:每半年定期需給專業的牙醫師的檢查,第三是假牙也要保養。

樂閱讀/10點注意! 保護牙齦預防牙周病

樂閱讀/10點注意! 保護牙齦預防牙周病#牙周病

牙齦的保健首重清潔,務必要將齒縫間的食物殘留清除乾淨;使用器材以灌溉器和小毛刷最佳,前者使用水壓沖洗牙縫,後者因刷毛細小可前後刷洗齒縫,藉此減低病菌數量及其分泌的毒素,以保護牙齦。另外,建議使用鹽水刷牙漱口。對此,《禮記》中有「雞初嗚,鹹盥漱」的記載,顯示出老祖宗的智慧。保羅‧ 季斯(Paul Keys)牙醫師在1960年發現變種鏈球桿菌是蛀牙的致因,以及鹽可以輕而易舉地殺死此菌,因此最有效又便宜的自製牙膏是小蘇打粉加粗鹽。紐約州的維克多‧ 蔡恩(Victor Zeine)牙醫師,提供以下方法來保護牙齦、預防牙周病:1)注意飲食,避免食用糖和油脂,且多吃鹼性食物。2)服用維生素、礦物質和草藥來增強免疫力。3)維持良好的刷牙、漱口習慣。4)每三或四個月檢查牙齒。5)多吃高纖食物,如蔬菜、水果。6)以乾淨手指按摩牙齦。7)吃排毒餐排毒。8)避免壓力。9)多服用鈣和維生素C,保持牙齦健康。10)閱讀有關順勢、芳香、花精療法的書籍,找尋有助健康的知識。在我涉獵許多國外書籍後,更深切覺得中國文化中的醫療寶藏博大精深。在牙科方面,單單唾液一項就非任何西方醫學可以媲美。為何唾液那麼重要呢?中醫有三寶:精、氣、神。氣是抽象的概念或物質,它的具體表示方式是唾液。氣越足,唾液越豐足。另外中醫認為唾液是「陰津」,若存得一分陰津,則存得一分生命,而且有「舌如風乾荔枝死」的說法;即是舌乾無唾液,乾燥如風乾的荔枝一樣,生命枯槁矣!所以養生法一定有涉「甘津」一項。氣功修練者往往發現氣逐漸暢通後,口出津液。古代道家了解此生命要訣,故刻意栽培唾液,使之源源流出,再嚥下「存津液」。他們認為唾液可以灌溉五臟六腑、滋潤身體髮膚、打通血脈以氣養神,用現今科學觀念來闡釋,唾液有增強消化功能、抗老化的作用。唾液還具有唾液激素、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多種酵素、多種維生素,以及有止血和收縮血管功能的物質。除了幫助消化與殺菌外,醫學還發現唾液中含有腮腺激素,具有強化肌肉、血管的作用與解毒防癌的功效。前者能增加血管壁的彈性與保護骨骼、牙齒和結締組織,後者能破壞致癌物的毒性。另有一說是,滿嘴汞齊、蛀牙或牙周病等問題的口水可能很毒,所以,讀者應有整治牙齒口腔的好觀念,讓口水不再「毒」。(本文作者/陳立川)(摘自/健康,從齒開始/大於創意出版)

樂閱讀/8點正確刷牙 預防牙周病

樂閱讀/8點正確刷牙 預防牙周病#牙周病

牙周病不論情況嚴重輕緩,治療首重清潔。平時刷牙、漱口方法必須確實執行,沒有所謂的「標準」刷牙法,只要能徹底潔牙就是對的。牙周病專家陳柏堅醫師提供以下幾項刷牙準則:1)必定要用有刷毛的器具潔牙,不能只靠漱口藥水或沖牙器。2)選擇軟毛牙刷,並且按手掌和口腔大小選擇合適的牙刷刷頭。3)刷牙時,刷毛與牙齒成45度角,每次刷一小部分靠近牙齦的牙齒結構,然後按順序刷。4)外(頰)側、內(舌)側、咬合面都要刷洗到。5)刷牙要碰到肉,牙齒與牙齦邊緣。6)牙縫要用牙線清潔,從牙齦往咬合面方向刮,聽到吱吱聲才算清乾凈。7)智齒的清潔要注意,85%的智齒會長歪,造成清潔的死角。8)定期換牙刷。除了牙周病患者應按醫師的建議定時回診洗牙外,一般人每半年應找牙醫師洗牙;洗牙之際,牙醫師可順便檢查有無蛀牙、牙肉發炎與否。無論如何,真牙比假牙好,必須好好珍惜。牙周病的自我檢查表:1)當你刷牙或使用牙線時,牙齦會出血嗎?2)你的牙齦由健康的粉紅色變成暗紅色嗎?3)你的牙齒邊緣的牙齦是否比較紅腫,有觸痛感嗎?4)你的牙齦有浮腫的現象嗎?5)你的牙齦變得比較敏感嗎?冷、熱飲會酸痛嗎?6)你的牙齦有被從牙齒剝開的感覺嗎?7)你有持續難除的口臭嗎?8)你的牙齦有萎縮的現象嗎?9)你的牙齦容易產生膿皰嗎?10)你的牙齦受到壓擠時,有膿從牙齦溝出現嗎?11)你有牙齒鬆動或分開縫隙越來越大嗎?12)你有牙齒明顯地移位或覺得增長了嗎?13)你感覺咀嚼改變或困難且有無力感嗎?14)你的牙齒咬合有任何改變嗎?15)你有多顆根管治療齒嗎?16)你有牙齒不明就裡的脫落嗎?17)你的植牙鬆動或失敗了嗎?18)你的活動假牙的適合度有所改變嗎?回答「是」的問題越多,你的牙周病就可能越嚴重,請趕快就醫。(本文作者/陳立川)(摘自/健康,從齒開始/大於創意出版)

牙周問題不先解決 當心毀了矯正治療

牙周問題不先解決 當心毀了矯正治療#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牙齒的矯正治療不再只是青少年的權利,有越來越多的上班族甚至是退休人員,願意接受成人的矯正治療,來恢復原有的美觀及咀嚼功能。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陳俊榮醫師說,臨床上成年人要接受齒顎矯正與青少年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是因為成年人的骨質發育已經完全,所以骨質較硬,在矯正治療的過程中要移動牙齒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治療過程清潔不易 當心引發牙周病且在矯正的治療過程當中,因為口腔清潔不易,容易有食物及牙菌斑的堆積,在青少年身上很容易發現蛀牙的現象,但是在成年人身上卻很容易形成牙周病,造成牙齒的動搖,甚至最後治療失敗需要拔除。據研究指出,在牙齒矯正的治療過程中,口腔清潔及牙周發炎的程度有可能會更加惡化,若是發生在成年人身上,便有可能引發牙周病的風險,一旦病人本身已經患有牙周病,在矯正治療前若未徹底解決牙周疾病的問題,有可能矯正治療後,牙周狀況會越來越糟,甚至最後會拔除更多的牙齒,可謂兩敗俱傷。陳俊榮醫師提醒,任何有意願接受矯正治療的病人,不但要在接受矯正治療前,確保本身的牙周健康是無虞的,若發現有任何的牙周疾病,應儘速接受徹底的牙周病治療,此外在矯正治療中,甚至是治療後,一定要定期接受醫師的追蹤,以確保能獲得一個理想的治療結果。

輕忽牙周病不治療 細菌恐襲全身

輕忽牙周病不治療 細菌恐襲全身#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媽媽!我的牙刷怎會有血呢?」牙齒處在健康的狀況下,刷牙是不會流血的,若是刷牙或使用牙線時會流血,常常是牙周病初期的徵兆,都代表可能有牙齦發炎的現象,建議趁早找牙醫師報到。當心引發心臟病、糖尿病基隆市衛生局表示,牙周病不僅是口腔疾病,還是一種會嚴重破壞全身健康的血管疾病。如果病菌從牙齦進入微血管內,將從血液擴散到全身,不但會加速全身細胞老化,造成動脈硬化及血栓的現象,更會引起腦膜炎、扁桃腺炎、心臟病和糖尿病、肺炎、胃潰瘍、關節炎、引起早產等疾病,是健康的一大殺手。衛生局也說,造成牙周病兇手就是牙菌斑,我們在吃完東西5到10分鐘後,牙齒表面就會開始產生牙菌斑,也因此細菌所產生的毒素會進一步的引起體內的破壞反應,破壞牙齦、齒槽骨及牙周組織。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表示,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預防牙周病的不二法門,用正確的方法刷牙,使用牙線,大約3個月就需更換牙刷。增強個人的抵抗力,以減少細菌逞強的機會。定期找牙醫師做檢查,愈早發現問題,治癒的成功率愈高,尤其家族中若有糖尿病或牙周病的病史,更應長期追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