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

怪怪「黑痣」雷射竟又長回來!醫教「4口訣」自己揪出皮膚癌

怪怪「黑痣」雷射竟又長回來!醫教「4口訣」自己揪出皮膚癌#紫外線

60多歲的陳太太,長年從事農業生產工作,近年來注意到臉上出現黑色的斑點,開始以為是痣就不以為意,後來這顆痣越變越大,想說用雷射除斑的方式治療,誰知道進行了許多次治療後,黑色的斑點仍然很頑強地又長回來。經過嘉義長庚皮膚科何宜承主任的詳細檢查後診斷是皮膚癌,所幸在病灶早期體積較小時即時進行根除切除手術,術後未再復發,也未留下難看的疤痕。

曬太陽視線突模糊「白內障」找上門!醫建議補充「2物」護眼抗氧化

曬太陽視線突模糊「白內障」找上門!醫建議補充「2物」護眼抗氧化#紫外線

隨著夏天氣溫升高,日照時間更久、紫外線更強,在戶外遇到強烈陽光照射時,有些人會發現視線變得模糊,看不太清楚。安南醫院眼科中心副院長洪純玲表示,導致日常生活視力模糊的原因,除了因淚膜不夠潤濕眼睛的乾眼症狀外,另一個情況就是光線變化強烈使得瞳孔收縮,常見原因是白內障,尤其是後囊混濁性的白內障。

美魔女攻頂玉手秒變乳豬手 防曬四寶不可少

美魔女攻頂玉手秒變乳豬手 防曬四寶不可少#紫外線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隨著疫情微解封,外出踏青民眾日益增加,台中市張姓婦人日前揪團挑戰合歡東峰,原本成功攻頂後開心下山,回家後竟發現纖纖玉手秒變乳豬手,全身發燙更是十分難受,同仁戲稱「美魔女媽媽變身紅孩兒」,醫師提醒,高山地區紫外線強烈,外出必備防曬四寶,不僅預防曬傷,也能降低罹患皮膚癌風險。誤認「山上很涼」、「太陽沒有很大」不會曬傷張姓婦人雖已年近五十,但因保養得宜,是朋友眼中的美魔女代表,日前她號召同好攀登合歡東峰,一行人浩浩蕩蕩出發,她自恃當天氣候涼爽,還有微風輕拂,下車後僅穿著T恤就隨隊攻頂,2個多小時下來,拍了許多美照,返家後卻發現雙手及肩頸曬得紅通通,讓她徹夜難眠,不斷沖水降溫、毛巾冰敷後,狀況才稍稍好轉。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醫師方心禹指出,夏季一到,門診就會陸續出現曬傷症狀患者,一問之下,發現多數人都認為「山上很涼啊」、「太陽沒有很大」,或者「只是走路一下而已,應該沒關係吧?」其實若沒有做好防曬工作,恐怕已暴露在嚴重紫外線曬傷範圍。方心禹表示,「曬傷」指的是皮膚發炎反應,輕則發紅發癢、腫脹疼痛,嚴重的話,會形成水泡,引起發燒、畏寒,休克等全身性不適,甚至會變異成皮膚癌,造成永久性傷害。海拔3千公尺高山 紫外線強度比平地高40%尤其高山地區因空氣稀薄,過濾紫外線的效果較差,根據研究,海拔每上升300公尺,紫外線的強度平均會增加4%,如以海拔3千公尺高山為例,紫外線的強度會比在平地高40%,一旦沒有做好防曬,短短幾分鐘可能就會「烤」成紅番薯。方心禹建議,若有登高計畫,務必事先準備好帽子、陽傘及長袖長褲輕薄衣物,同時依據每人膚質敏感度需求,選對防曬乳液產品(並非指數越高越好),上述四項物品可以降低大幅降低曬傷風險,萬一真的不幸曬傷,可先使用具鎮定及保濕效果保養品、毛巾冰敷及補充水分應急,切忌戳破水泡或誤信牙膏、美白乳液等錯誤用法,以免二度刺激皮膚,造成患部惡化或病變,享受健康陽光一「夏」。

划獨木舟忘防曬 雙腿曬成紫芋

划獨木舟忘防曬 雙腿曬成紫芋#紫外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5歲陳先生日前把握暑假的尾聲與家人安排熱門的獨木舟戲水之旅,玩水前沒有防曬,僅穿著輕便上衣短褲上場,沒想到一趟4小時獨木舟之旅下來,雙腿嚴重曬傷、起水泡,呈現紫芋般的顏色,嚇得趕緊就醫,曬傷程度已達真皮層!傷及真皮層 腿部布滿大小水泡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表示,患者參加上午8點至中午12點獨木舟行程,未做任何防曬措施,划船途中忽略了刺痛感不知曬傷,隔天又參加步道行程,由於沒有休息加上褲子不斷摩擦雙腳,曬傷部位受損更嚴重,就醫時下肢腫脹、疼痛不已,腿部布滿大小水泡,經治療後腿部曬傷發炎狀況改善許多,治療後的恢復期更重要,多抬腳休息,不要讓雙腳皮膚受外力磨擦,以免水泡發炎惡化。皮膚有刺痛感,小心是曬傷警訊!曬傷是由於皮膚過度接觸紫外線,產生紅腫、刺痛及發熱的症狀,曬傷範圍若達真皮層,皮膚發炎反應會更嚴重,出現水泡、滲出液,甚至有脫水的危機。因此,當曬後皮膚出現刺痛感,即是曬傷的警訊,當下可以流動冷水沖或濕敷患部降溫,並補充水分及電解質,讓暴曬的傷害降低。水面或雪地紫外線反射殺傷力更大黃季怡指出,門診曾遇過曬傷患者治療後不到幾天,以為沒事了又外出運動,結果水泡惡化趕緊回診。曬後治療首要鎮定舒緩,倘有水泡或傷口須就醫治療,適時補充維生素C及蛋白質幫助傷口癒合,曬傷後的10~14天是恢復期,此時皮膚還很脆弱,盡量讓患部休息,不要外出暴曬,注意衣著材質,不要磨擦皮膚,避免傷口再度感染。黃季怡提醒,夏日戲水不要輕忽紫外線的殺傷力,特別是水面上或雪地反射出的殺傷力更大。為了避免曬傷,防曬措施要確實,其中耳朵及頸後是容易被忽略的防曬部位,除了勤擦防曬品,可搭配物理性遮蔽方式如穿著長袖或防曬衣物保護皮膚,適時補充水分,才能降低曬傷的機會。

皮膚腫塊2周大2倍 角化棘皮瘤作祟

皮膚腫塊2周大2倍 角化棘皮瘤作祟#紫外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旬老翁頸部突起腫塊且快速長大,2周內長到2倍大,無壓痛感,切除化驗發現是惡性角化棘皮瘤;此病好發於中老年男性,常出現在皮膚曝曬陽光處,民眾身上若有莫名腫塊應速就醫。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黃季怡表示,73歲老翁1個月前注意到頸部皮膚突起一個腫塊,且快速變大,2周內就長到2倍大,周邊紅癢。檢查發現腫塊表皮有角質層增生,無壓痛感,經切除後病理化驗證實為惡性角化棘皮瘤。好發於中老年男性 與紫外線照射有關黃季怡醫師表示,角化棘皮瘤又稱皮脂軟疣或假癌性軟疣,是一種快速生長的腫瘤,發生在毛囊角化上皮的增生性病變,部分角化棘皮瘤可能有惡性變化(機率小於1%),但良性機會較高,也有機會自行脫落。角化棘皮瘤好發於中老年男性,危險因子與紫外線照射有關,發生率約千分之1,年輕人較少發生。病灶常出現在皮膚曝曬陽光的部位,如臉部、脖子、手臂,可能是長期紫外線照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或是毛囊的細胞變異分化而來。角化棘皮瘤外觀是單一圓形的突起腫塊,中央明顯凹陷,有些類似火山口狀;在凹陷位置充滿角質鱗屑,外緣則是平滑且充血泛紅的皮膚。病灶通常伴隨搔癢不適,同時生長非常快速,可能短時間內變大。由於角化棘皮瘤在外觀與鱗狀上皮細胞癌、基底細胞癌、日光角化症、脂漏性角化症相似,須以病理切片鑑別診斷。8%的人會反覆發生 小於1%會變惡性黃季怡醫師指出,絕大多數的角化棘皮瘤都是良性,有8%的人會反覆發生。有小於1%會轉成惡性,但切除就治癒,就算復發,也不會遠端轉移。治療方面,大部分良性的角化棘皮瘤會自行結痂脫落,屆時可能留疤。未自行脫落或脫落不完成可先以冷凍或電燒灼治療。反覆在同一位置發生的人,建議手術切除並做病理切片,有時可能需要輔助性局部放射線治療。平時養成防曬的習慣,避免皮膚接觸過多紫外線有助預防角化棘皮瘤發生。

眼睛也要防曬 別讓白內障提早報到!

眼睛也要防曬 別讓白內障提早報到!#紫外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疫情趨緩,各項管制逐漸解禁,許多民眾計畫好出外旅行。中華民國驗光生公會全國聯合會許正格理事長提醒,夏季防疫安心旅行時,千萬不可忽略眼睛防紫外線的重要性,不論是選擇眼鏡或隱形眼鏡,不應隨意購買,先經由專業眼科醫師或驗光人員的諮詢與檢查,可以有效選擇適合自己的護眼工具。紫外線防護不分年齡 長年累積恐損視力台北慈濟醫院眼科主治孫逸珍醫師提醒,夏季紫外線增強,不論年紀大小,都要做好紫外線防護。尤其學童戶外活動多,點阿托平散瞳劑的小朋友,在戶外會刺眼怕光,這是由於藥水會讓瞳孔放大,遇光不太收縮所致。除了帶帽子遮陽外,可以考慮防紫外線的太陽眼鏡或具變色功能的鏡片。若還是怕光,可與醫師討論短暫降低阿托平藥水濃度,減緩怕光的症狀,但千萬別因為夏季怕光,自行停止近視控制,任由度數飆升。至於怕光的白內障或乾眼症的銀髮族,醫師建議選用防紫外線、顏色濾光功能的太陽眼鏡,讓銀髮族眼睛更舒服。孫醫師指出,長年的紫外線累積,不僅會讓眼白長贅肉,也會讓眼睛提早老化,造成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讓視力受損,各年齡層都要注意。外出旅行日拋最方便 提升眼睛健康安全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視光學科助理教授廖思婷建議,旅遊時選擇日拋,優點是可以免去對護理用具的依賴,提升隱形眼鏡配戴安全,降低眼睛感染的風險,是最方便、健康安全的配戴方式。因為眼睛每日的分泌物會沉澱在鏡片上,好似養分方便病菌的滋長,若此時眼睛免疫力不夠,正好有破口讓病菌有機可乘,即可能造成角膜潰瘍。此外,隱形眼鏡用品也可能被污染且滋養病菌,她舉例,如夾鏡片的鑷子完全沒消毒、未蓋好瓶蓋的護理液被病菌污染,以鏡片保存盒的清潔與更換最容易被隱形配戴者所忽略,久未更換保存盒,會使病菌滋長,提高眼睛感染的風險。手指清潔配戴關鍵 旅遊防疫別忘勤洗手廖思婷提醒,隱形眼鏡族群若戴鏡片睡覺,容易讓眼睛缺氧,增加角膜潰瘍的機率高達五倍,所以不管再累,記得睡前將隱形眼鏡拔下。防疫旅遊之中,別忘了勤洗手。依據2019 年《Contact Lens and Anterior Eye》論文,針對 950名日拋隱形眼鏡使用者的問卷調查顯示,有41%的配戴者在戴鏡片之前並無洗手。廖思婷強調,隱形眼鏡的戴上與取下之前,用肥皂洗手,「左、右、夾、弓、大、立、完」搓揉二十秒,確保接觸鏡片的手指乾淨,是隱形眼鏡配戴的重要關鍵。許正格理事長提醒民眾,夏季防疫安心旅行時,千萬不可忽略眼睛防紫外線。選擇無度數的太陽眼鏡時,應挑選標示UV400,表示有效阻擋完整的紫外線光譜,或挑選UV100%,表示能完整阻隔紫外線的穿透率,而有度數的鏡片可加上太陽眼鏡變色功能,使用上更方便。近來變色鏡片的變色速度愈來愈快,甚至可加上濾藍光,提供對3C產品多一層保護。不只有眼鏡可防紫外線,隱形眼鏡也有防紫外線吸收單體的選擇,甚至也有變色功能,在不影響眼睛視力及外觀之下,隨著光線強度,到戶外時變深,在室內時變淺,保護瞳孔讓配戴者不會刺眼怕光。許理事長呼籲,不論是眼鏡或隱形眼鏡,不要隨意購買,先經由專業眼科醫師或驗光人員的諮詢與檢查,透過專業的服務流程,可以幫助消費者選擇適合自己的護眼工具。(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對抗紫外線 5招一定要練會!

對抗紫外線 5招一定要練會!#紫外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女孩們一定要好好認識紫外線,它是我們皮膚的頭號殺手,照射多了不但會失去白晰的肌膚,更會讓我們長斑、長皺紋、使皮膚逐漸失去彈性,也就是我們說的「光老化」,嚴重的話還會造成皮膚癌變!總之,日曬除了幫助你的身體自身合成維他命D,其他沒任何的好處,所以為了美麗及健康,我們應該力做好防曬。(也請大家放心,因為還沒有研究表示防曬會影響足量的維他命D合成!)防曬品到底該如何正確使用呢? 1) 進行過敏測試/測式測試的方法是在手臂內側或是耳背的皮膚塗上10分鐘,如無不良反應即可正常在臉上使用。2) 出門前20分鐘擦防曬品/如果你使用的是化學性防曬品,應該在出門前的20分鐘以前塗抹完畢,才能有效的發揮其防曬作用,所以千萬別再急急忙忙在出門前一刻才使用喔!3) 用量要足/足夠的量在每平方公分至少2毫克的量,如果覺得一次量太多,可以分二次塗抹到臉上。如果不幸你的臉比一般人大,請多塗一點吧!因為防曬如果量不足,等於白費功夫,因此建議要一次足量,才能發揮效果。4) 要不斷補擦防曬品/根據防曬產品的效果時間,不足時記得要補塗,特別注意出汗後,一定要提前擦防曬。除了臉部的防曬之外,其他還有要注意的事項嗎?防曬可是全方位的行為啊,千萬不要只依賴防曬霜,因為真的出了汗很容易就沒了,而我們女孩們真的也很懶的再補,尤其是在夏季以及那些做過醫美項目(如激光、水光、果酸換膚..等等皮膚項目)以及要長時間戶外活動的女孩們。可以隨時在包包裡備著一支有抗UV太陽眼鏡,做為二次防護的備品,或是帽子及陽伞都是很好的輔助工具,一定要讓你的防曬360無死角喔!5) 徹底清潔/一般清爽的防曬基本用洗面乳就能清洗乾淨,但有些防曬特別厚重,需要借助卸妝類產品做清潔,才能徹底洗淨,記住:防曬不是保養品,所以清潔也不該馬虎。(本文摘自/成為自己的女王──那些偷偷變美的小心機/樂木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