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

小麥色正夯 日光浴烤到多熟比較好?

小麥色正夯 日光浴烤到多熟比較好?#紫外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台灣這幾年來非常流行黑肉正妹,很多我喜歡的藝人都是黑肉系的,像是張鈞甯、辜莞允、林可彤之類的,或是日本的武井咲、內田有紀(雖然我內心永遠的本命是北川景子),那種膚色如果是在女生身上的話叫做「健康小麥色」,男生則叫做「古銅色」。皮膚黑會讓人有一種「經常在外面活動」的印象,如果又加上精瘦的身材,就會升級為「經常在外面活動並且熱愛運動」的健康形象,雖然我們身邊都有很多皮膚黑的胖子。 日光浴存在紫外線曝露風險有些人是天生皮膚就黑,有些人是專程去海邊晒黑,甚至現在一些美容中心還有幫你人工烤黑的高科技儀器。我自己是天生白肉,即便是很努力去晒太陽,只要幾天沒持續晒就會立刻白回來,像我當兵新訓的時候天天烤肉,一下子就焦了,結果一下部隊到內勤單位,沒幾天就和白斬雞沒兩樣,雖然有很多女生羨慕我的天生麗質,但是對於以「成為嵐山渡月橋旁的帥哥人力車伕」為目標的我而言是非常困擾的。UVC 是紫外線中最危險的一段日光浴的主要成分是太陽光,光譜橫跨了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其中紫外線的能量約占太陽光總能的8%。當然我們都知道紅外線和可見光都是非游離輻射,照再多也不會死,不過「紫外線是游離輻射嗎」?有人說是,有人說不是,答案都對也都不對,事實上紫外線的光譜恰好連接著可見光與X光,所以它有一部分是非游離輻射,一部分是游離輻射。令人驚訝的是,做日光浴所存在的風險主要並不是來自游離輻射曝露。 對於紫外線,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紫外線並不是紫色的,因為是「紫色之外的光射線」,除非你有什麼超自然力量,否則一般情況下肉眼是看不見紫外線的。太陽所發出的紫外線可以分為UVA(長波長,約95 ∼99%)、UVB(中波長,約1 ∼ 5%)、UVC(短波長,幾乎被大氣層吸光光)3種,我們都知道波長與頻率成反比(國中物理),又知道頻率愈大能量愈強(高中物理),由此可知UVC 是紫外線中最危險的一段,也是開始成為游離輻射的一段。大氣層防紫外線能力越來越差 一定要適當防曬好家在,紫外線和其他游離輻射比起來相對是低能的(能量低的意思),基本上連空氣都可以擋得下來,所以理論上絕大部分的紫外線在進入地表前都應該已經被臭氧層給吸收掉了。但是也別高興得太早,因為近幾年臭氧層被破壞的原因,大氣層防禦紫外線的能力愈來愈差,如果沒有適當的防晒還是會非常衰的。 既然只有UVC 是游離輻射,而且絕大部分被擋在大氣層外,我們是不是可以安心接受UVA與UVB 的照射呢?完全不是這個狀況!事實上紫外線傷害DNA的方式並不是因為游離, 而是DNA可能遭受UVA所產生的自由基(free radical)與活性氧類(reactive oxygen species)產生間接斷裂,或是吸收UVB後直接斷裂,因此即便是非游離輻射的紫外線波段仍不能等閒視之。大家都是知道晒傷是很慘的,幾個小時之內就會開始紅腫,然後痛個1、2天,接著就會開始變黑,然後脫皮。當然你也可以往好處想,DNA破壞多半一天就修復完成了,反正一個禮拜之後又是一條好漢,不過真相是經常接受紫外線的曝晒會造成皮膚老化甚至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紫外線指數分級防晒係數效果防晒係數可以延緩晒傷的時間倍率早期大家比較關注UVB,不過現在我們愈來愈重視UVA的傷害,一般去買防晒乳的時候可以看到2種防晒指數, 一種叫做SPF(Sun Protection Factor, 防晒係數),這是專門針對UVB 所設計的指數,意思是你擦了之後可以延緩晒傷的時間倍率。而針對UVA防護的時間倍率則有很多種版本,我們常見的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是日本的規格,因為在台灣大家都買日貨, 所以經常看到, 可以分為PA+、PA++、PA+++ 3種,分別代表可以延長曝晒時間。大部分的防晒乳無法有效阻斷所有波段的UVA好比說有一瓶SPF 50PA++ 的防晒乳,假設你平常晒10分鐘就會黑,那麼擦了之後,就能防UVB 50分鐘,防UVA40到80分鐘。在選購時,當然就是選數字愈大、加號愈多的防晒乳是最好的了,此外,最好在出門前15分鐘到半小時就擦,才能在踏出家門的那一瞬間產生效果。不過這東西就像宇宙超人的變身一樣,是有時間限制的,絕對不是擦完之後一整天就沒事了,如果想要持續防晒的話,絕對要定時補充才能達到效果,而且很遺憾的是,現在大部分的防晒乳無法有效阻斷所有波段的UVA。也就說是我們擦了防晒乳出去晒太陽,把相對有益處的UVB全擋掉了,但是幾乎都是壞處的UVA卻擋不乾淨。一天晒15分鐘即可談到這裡,大家應該開始感覺到矛盾了。我們明明就是要出來晒太陽的,擦了防晒乳結果好處全沒了,那我們還出來晒個屁啊!這感覺跟穿羽絨衣吹冷氣感覺根本是同一個等級的愚蠢。不過命是自己的,你當然有權決定要怎麼決定命的寬度與長度,但是以避免加速皮膚老化、增加皮膚癌風險的角度而言,就是不要晒太陽、不要晒太陽、不要晒太陽,如果要出門,就是包起來、包起來、包起來。如果我們只是卑微的想要獲得每日所需的維生素D,通常臨床上的建議是晒個十五分鐘意思意思就好了,再晒下去又要再次陷入爭論紫外線利弊的地獄輪迴了。 紫外線是不是致癌因子?我們都知道游離輻射(一般所知道X光頻段以上的電磁波或粒子輻射)已經被確認為一級致癌因子,也就是說我們已經確認它們是致癌物了,不過做為腳踏兩條船、橫跨游離與非游離頻段的紫外線,在1992 年時曾因為證據不足而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歸類為2A 級致癌因子,和牛、豬、羊肉這些紅肉一樣。到了2006 年,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增加統整了十多年的文獻之後,發現證據已經足夠支持紫外線為致癌物,因此2012 年重新將紫外線移到了一級致癌因子,也就是正式確認紫外線為致癌物質。所以出門最好還是擦個防晒比較好。 (本文摘自/怕輻射,不如先補腦/時報出版)

防紫外線抗老化 這些食物要多吃!

防紫外線抗老化 這些食物要多吃!#紫外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外表老化的速度有七成取決於紫外線照射的總量。那麼,剩下的三成是什麼?其中占多數的是產生於體內的「活性氧」含量。不過,幸好人類具有擊潰活性氧的能力。這種能力稱為「抗氧化力」。然而,抗氧化力的個體差異卻很大。消滅活性氧的抗氧化物質「抗氧化的個體差異」會直接關係到「老化速度的個體差異」。而擊潰活性氧的物質就是「抗氧化物質」。飲食生活當中,攝取多麼豐富的「抗氧化物質」是一大關鍵。自古以來俗稱的「醫食同源」就是這個道理。儘管紫外線會增加活性氧,讓人類的皮膚不斷老化,但植物暴露在紫外線下反而會成長,相當不可思議。植物能夠單單利用紫外線的好能量,巧妙去除有害物質。其中的祕密就在於富含在植物當中的維他命。維他命能擊潰活性氧、去除紫外線傷害維他命是抗氧化物質的佼佼者。植物的葉片中具有充足的維他命,會擊潰活性氧,巧妙去除紫外線造成的傷害。這麼一想就會明白,為了提升抗氧化力,所需要的食材就是植物,也就是蔬菜和水果。只不過,雖說通稱為「維他命」,種類卻五花八門。儘管每個都很重要,但最基本的還是維他命C。維他命C不但能消除活性氧,也可以恢復照射紫外線後受損的肌膚DNA。而其他維他命則能幫助維他命C運作。我們要記得,最可靠的幫手是維他命E,其次是維他命B。紅蘿蔔、高麗菜富含維他命B 維他命C蘊含在所有蔬菜當中,尤其以青椒、青花菜、油菜花特別多。維他命E也和維他命C一樣,許多蔬菜都有這種成分,富含在南瓜、黃麻、糙米、植物油、落花生、杏仁、鰻魚和鮪魚當中。維他命B也是如此,富含在紅蘿蔔、高麗菜、青花菜和酪梨等黃綠色蔬菜當中,此外還包括豆類和肝臟等食品。附帶一提,番茄除了維他命之外,還蘊含「茄紅素」成分。茄紅素是強力的抗氧化物質,消除活性氧的威力遠遠超出維他命C。只要每天積極食用番茄,肌膚就會非常漂亮。當然,這並不代表「光吃番茄就夠了」。重點在於吃遍各種蔬菜不挑嘴,攝取所有五花八門的維他命。膳食纖維的卡路里幾乎等於零另外,想要清潔腸道,膳食纖維是不可或缺的,維他命和膳食纖維豐富的飲食生活是抗老的基礎。拿具體的料理來說,就是要食用金平牛蒡絲、羊栖菜,或是滷竹筍、豆腐渣、蘿蔔絲和什錦豆這種俗稱舊時「媽媽味」的和風小菜,以及蔬菜、香菇和海藻湯料豐富的味噌湯等。膳食纖維不會從腸道吸收,卡洛里幾近於零,這些小菜能夠安心大快朵頤,沒有後顧之憂。另外,大豆富含的「大豆異黃酮」是抗氧化物質之一,因此豆腐和納豆這些大豆製品也會提升抗氧化力。(本文摘自/臉部鍛鍊法:消除法令紋,這樣做就對了!/健行文化出版)

室內、陰天也要擦!正確防曬看過來

室內、陰天也要擦!正確防曬看過來#紫外線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正確防曬與防曬係數的關係,你搞懂了嗎?夏日爆量的紫外線是美容的頭號殺手,許多民眾認為只要選擇防曬係數、SPF指數越高的產品就一定能有效打擊紫外線。然而專業醫師表示,理想的防曬針對不同活動、空間,都須選擇不同的防曬產品,就讓專業醫師來告訴你正確使用防曬的方法!防曬係數可以延長皮膚被曬紅的時間要維持健康肌膚,防止老化以及減少皮膚癌,最簡單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防曬。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侯源裕表示,防曬係數(SPF)是針對UVB而訂,例如,原本10分鐘會曬紅的人,使用SPF15的防曬品,可讓皮膚被曬紅的時間延長15倍,所以是10×15=150分鐘,使用SPF50,則可延長為50倍即10×50=500分鐘。一般建議平日使用防曬係數15以上。若是長時間曝露於日光下,或在海邊、河邊、高地、沙灘、柏油路等地活動,因會增加20至25倍的紫外線曝曬量,必須選擇更高係數的防曬品。PA值表示對皮膚曬黑的保護程度UVA則是會造成皮膚曬黑,目前並沒有一致的UVA防曬係數。防曬產品常以PA值(Protection Grade of UVA值),表示對UVA防禦能力,再以延缓肌膚晒黑時間2-4倍(PA+)、延缓肌膚晒黑時間4-8倍(PA++)與延缓肌膚晒黑時間8-16倍(PA+++)等3級表示其防曬強度,+號越多保護的指數就越高。理想的防曬產品應是SPF25&PA+++。此外,若要從事水上活動,最好選擇具防水功能的防曬品。一般而言,防水或抗水(Water resistant)是指在水中可維持40分鐘以上,而完全防水(Water proof)則可維持80分鐘以上。低係數常補擦比高係數不補擦效果好一般人認為陰天或室內不用防曬,侯源裕醫師表示,不管晴天雨天、春夏秋冬、室內室外,紫外線無所不在,尤其是UVA可以穿透雲層及玻璃窗,在室內也無法避免,因此防曬品必須每天使用。日常保養只要使用SPF15即可,日曬之前30分鐘擦,每隔3小時再擦1次。若外出戶外活動或尤其少數對光敏感膚質的人,則可以考慮使用較高防曬係數的產品;使用防曬品時,使用較低防曬係數的產品常補擦的效果,會比使用高防曬係數卻不補擦的效果來得好。游泳時宜使用防水性的防曬產品,而洗臉後或流汗過多時,應再多擦1次。夏天紫外線易超標,唯有做好防曬的功夫,才能保護皮膚延緩老化。

紫外線OUT!寶寶防曬3件事注意

紫外線OUT!寶寶防曬3件事注意#紫外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保護寶寶皮膚的第一步就是避免暴露在陽光下,6個月以下的寶寶最好避免曬太陽,當太陽光線最強時,大約是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盡量不要在這個時候帶寶寶出門,如果一定要外出,也要縮短時間。此外,地勢比較高的地方、或者水邊、光害都比較強的地方,要避免帶寶寶前往。幫寶寶推車加遮陽蓬、穿棉質長袖我建議媽咪們,如果要帶寶寶出門的話,最好在嬰兒車或推車上加一個遮陽蓬,幫寶寶穿長袖薄的棉質衣服,避免皮膚直接曝曬,不過要注意,太薄的衣服,紫外線還是會穿透,現在市面上有一些含有防曬功能的衣物,可以參考看看。另外,還要幫寶寶戴上有寬邊的帽子防曬,最好是把臉和脖子一起遮住,如果天氣真的很熱,要注意保護寶寶的手臂和腿部不被曬傷,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膚最好擦上防曬乳液,不過防曬乳液的選擇上,也不可以馬虎喔。防曬乳的選擇及塗抹重點:1) SPF不要太高。為寶寶選擇防曬乳液時,要選有同時可預防UVA及UVB傷害的,最好是不含香精、防曬系數低於15的,因為防曬系數太高,可能會造成寶寶皮膚的刺激敏感。2) 質地和內容物越溫和越好,最好是有品牌的保證,才是安全的。3) 有一點要特別提醒你的是,幫寶寶擦防曬乳液時,要注意不要擦到眼睛周圍,以免寶寶揉眼睛時刺激到眼睛。外出時防曬乳液最好隨身帶著,每隔1、2個小時,要記得再幫寶寶補擦防曬乳液。(本文摘自/健康‧育兒一定要知道的大小事/台灣廣廈出版) 

女性大腸癌患者增 與全力防曬有關?

女性大腸癌患者增 與全力防曬有關?#紫外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沒有紫外線,人體就無法製造維生素D,也就無法攝取到鈣質!維他命D是腸攝取鈣時的必要元素!人類的皮膚照射到陽光時,就會製造出維他命D。維他命D具有讓骨骼吸取鈣質的作用,所以如果不照射到紫外線,幾乎無法製造出維他命D。即使你攝取再多的鈣質,如果體內的維他命D不足時,會使身體無法吸收到鈣質。接著為了彌補血液中的鈣質不足,骨骼就會因此而溶解。研究:鈣質可以預防大腸癌攝取鈣質及維他命D與預防大腸癌息息相關,這一點在日本幾乎沒有人知道,從1990年代後半期許多歐美大規模研究中,相繼發表了有關鈣質能夠降低大腸癌的發病風險的報告。另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睽違10年所改訂的2007年的報告書中,做出了這樣的結論:「鈣質幾乎確定可以預防大腸癌。」由肝臟製造後排出腸中的膽汁,雖然是消化液,其中所含的膽汁酸如果在腸內變化為二次膽汁酸,就會致癌。但也有一說是,這種二次膽汁酸只要與鈣質結合,就會無毒化,並排泄在糞便之中。不常照射陽光須多攝取維他命D的食物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的溝上哲也教授等人,在2000年至2003年之間,以福岡市及其近郊的836位大腸癌住院患者以及861位非大腸癌住民為對象進行調查,詢問他們關於148項食品的攝取頻率與攝取量、職業(工作中是否有步行)、抽菸、飲酒、日常生活的活動量等等,詳細地調查了他們與大腸癌風險之間的關聯。為經常照射陽光與不常照射陽光的人,以維他命D的攝取量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來分析後發現,不常照射陽光的人,只要從飲食中攝取維他命D,罹患大腸癌風險就會降低。總而言之,調查結果顯示,從事內勤工作等不常照射陽光的人,必須從飲食中攝取維他命D,這是相當重要的事情。紫外線的確是造成斑點及皺紋的原因,過度曝曬於陽光之下,會帶給皮膚傷害,應該盡量避免。但其實日本女性癌症罹患率第1名就是大腸癌,這個數據應該與日本女性過度杜絕UV紫外線有關係吧。照射陽光時皮膚會製造出大量的維他命D,以預防癌症的觀點來看,適度的日光浴是相當重要的。你覺得,減少斑點及皺紋重要,還是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較令人安心呢?(本文摘自/自然醫學博士教你真健康常識/蘋果屋出版)

抗氧化又消暑 綬草比柳丁、檸檬更強!

抗氧化又消暑 綬草比柳丁、檸檬更強!#紫外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時序已進入夏季,臺灣位屬亞熱帶氣候,天氣悶熱難耐,連日曝曬於陽光下,許多人開始曬黑、長痘,苦不堪言。也是由於紫外線的破壞、黑色素的沉澱,使得肌齡逐漸老化,導致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為年長。綬草含活性成份 也可外敷收斂傷口 鄒瑋倫中醫師表示除了一般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如檸檬、奇異果、草莓、柳丁、芭樂,在中醫裡,也常用抗氧化祕寶—綬草,來作為回溯肌齡的良方,其中所含的活性成份,更大大高於維生素C。綬草性甘、苦、平,在傳統醫療用途裡,常用於搗碎外敷於傷口,更可有效收斂傷口,加快復原速度及肌膚新生。富含天然類黃酮 其抗氧化力強過維生素C&E大家都知道人體老化的元兇,是自由基在作祟,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綬草萃取物中含有多種活性因子,其中的類黃酮與阿魏酸,不但具有高抗氧化力,更能大幅減少體內自由基。類黃酮公認是世界上最強之抗氧化劑,且分子結構小,又是水溶性,容易被人體吸收。類黃酮的抗氧化能力是維生素E的50倍,維生素C的20倍!綬草有效舒緩發炎阿魏酸則是一種只存在於植物中的成分,植物的細胞壁之所以強韌,便是靠阿魏酸將纖維多醣體和蛋白質黏著在一起,若是運用在保養品中,更有助於人體細胞排列更加緊密。在許多國際研究中顯示,當阿魏酸與維生素C+E同時作用,可以將對抗日曬的能力從4倍提高到8倍,進一步抵禦紫外線對皮膚的危害。另外,對於抵抗發炎、傷口修護,阿魏酸皆占有一席之地。古老與現代相遇 綬草醫藥保養應用廣泛而回到綬草,鄒瑋倫中醫師指出,在中醫裡,綬草藥用之說最早出現於《滇南本草》,而後於《湖南藥物志》中也有提到綬草,綬草在中醫運用上常用於毒蛇咬傷、燒燙傷、瘡瘍癰腫等。在醫藥用途上可說是十分廣泛,近年來,也陸續成為保養品中的新興成份,對皮膚修護有不錯的表現。肌膚營養成份 宜從天然下手 在給予肌膚各種營養素上,鄒瑋倫中醫師建議,以天然的成份為主要來源為佳,在炎熱的夏日,不妨試試含有綬草成份的保養品用於肌膚,綬草其中的活性成份,更能使人體抗氧化力大大提升!(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動過白內障手術 眼睛更要注重防曬!

動過白內障手術 眼睛更要注重防曬!#紫外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民眾長時間接受陽光、紫外線,白內障容易提早報到。不過就算動過白內障手術,眼睛還是要記得防曬。怡仁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何元輝表示,年齡老化是白內障最大風險因子,而長時間接觸紫外線,也會誘發白內障,不只白內障,紫外線也會傷害眼睛黃斑部,因此即使動過白內障手術,平常還是要戴太陽眼鏡,為眼睛防曬。 白內障年輕化 保護眼睛很重要何元輝醫師分析,紫外線會引起氧化作用,導致水晶體蛋白質變性,長時間下來,水晶體就會變黃、變白,光線傳遞減弱,自然就影響視力、看東西。白內障種類中,以老年性白內障最常見,其他像高度近視、糖尿病、抽菸、酗酒、虹彩炎、不當使用類固醇等藥物,都可能讓白內障提早出現。 由於現代人常使用3C產品,高度近視患者越來越多,連帶白內障也有年輕化趨勢。何元輝醫師指出,接受白內障手術患者過去多為50、60歲以上年長者,現在也會看到一些30、40歲病例,有的人是外傷造成,因此眼鏡保護很重要。 白內障手術成功率達95% 傷口不超過0.3公分有關白內障治療方面,何元輝醫師說,目前白內障手術多採用「超音波晶體乳化術併人工水晶體植入術」,成功率達95%,且傷口不超過0.3公分,只要局部麻醉即可,恢復期也縮短許多。 人工水晶體選擇多樣化此外,現在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也很多樣化,健保所給付的是球面人工水晶體,這類人工水晶體可以有效改善一般視力,不過會因為球面偏差造成視覺品質下降,尤其影響晚上開車。另外,也有各式自費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可供選擇,有些人工水晶體可以過濾藍光,避免藍光傷害視網膜,也有人工水晶體可以同時改善散光問題,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則可減少對老花眼鏡的依賴,民眾可以視個人不同需求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人工水晶體。 白內障手術後 眼睛還是要做好防曬何元輝醫師也提醒,民眾接受白內障手術後,要盡量避免感染,平常也要用太陽眼鏡保護眼睛,接受手術後,暫時不要憋氣、用力抬重物,也要避免風沙進入眼睛。遵照醫囑用藥,更能有效減少相關併發症風險。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瓦斯火光傷眼?眼睛記得要防曬!

瓦斯火光傷眼?眼睛記得要防曬!#紫外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少媽媽整天忙著做菜、奔波,張羅家中大小事,常忽略生活中許多潛藏因子會誘發白內障。眼科醫師表示,戶外陽光紫外線、煮菜時瓦斯爐冒出的火光等,都可能傷害媽媽的眼睛,增加白內障風險,因此建議出門時最好戴茶色太陽眼鏡、避免注視火光,才是眼睛保健之道。依據不同需求 慎選人工水晶體眼科醫師林宏洲指出,若沒有刻意閃避上述風險因子,長時間下來,水晶體就會變混濁,形成白內障,而治療白內障多以「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合併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為主,目前人工水晶體選擇也越來越多樣化。舉例來說,媽媽若喜歡四處遊玩、到戶外走走,或需要四處奔波,眼睛很容易接觸紫外線,此時較適合「全視線原理的非球面變色人工水晶體」,若同時有近視、遠視,則可以考慮選用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人工水晶體會變色 有效阻隔紫外線和藍光傷害林宏洲醫師分析,戶外陽光紫外線不只讓白內障惡化,也可能傷害黃斑部,全視線原理的非球面變色人工水晶體會隨外在光線變化而改變顏色。在戶外,人工水晶體變成黃色,可過濾多數紫外線和藍光,當民眾進入室內,人工水晶體變透明,看東西更清楚,且夜間視力較不受影響,媽媽即使晚上出門買東西,眼睛還是「亮晶晶」。白內障拖太久 手術難度會上升目前白內障手術多為微創手術,傷口很小。林宏洲醫師提醒,當白內障已影響視力、生活,就要考慮接受治療、置換人工水晶體,拖越久、白內障越熟,水晶體會變硬,且也會膨脹,導致眼睛的排水管容易受擠壓,引起眼壓高或青光眼,手術風險也會大為增加。即使動白內障手術 眼睛還是要記得防曬!另外,患者接受白內障手術後,一星期內建議戴護目鏡,防止外傷或風沙傷害眼睛。一星期後,平常出門在外,還是要記得戴太陽眼鏡,為眼睛防曬,避免紫外線傷害眼睛其他部位。患者手術前若能接受角膜弧度儀、超音波生物測量儀等專業評估,治療會更精準,手術風險也會明顯降低。(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