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

嗜冰成癮⋯竟是「異食症」作怪?醫揭「這種慢性病」恐腦病變影響味覺

嗜冰成癮⋯竟是「異食症」作怪?醫揭「這種慢性病」恐腦病變影響味覺#缺鐵性貧血

夏日炎炎,吃冰是一件消暑又透心涼的事!19歲的阿珍也不例外,不分季節隨時都想來杯加滿冰塊的手搖飲和冰品,就算吃到打冷顫,或是一吃冰牙齒就刺痛痠軟,都無法戒口,無冰不歡的她甚至對冰產生迷戀,讓家人非常擔心,勸其就醫檢查後才發現,嗜冰成癮其實是缺鐵性貧血的症狀。

孕期貧血恐胎兒有危險!營養師:補血飲食不只補鐵「這樣吃」才對

孕期貧血恐胎兒有危險!營養師:補血飲食不只補鐵「這樣吃」才對#缺鐵性貧血

根據國健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的結果,國內育齡婦女貧血的盛行率為19.35%。換句話說,每5名女性就有1人會產生貧血的問題。雖然貧血導致的頭暈、疲倦、虛弱會對生活造成影響,但在症狀不嚴重的情況下,大家多半不會太在意。然而,當肚子裡有了小生命,貧血就成為準媽媽必須正視的問題。

「缺鐵性貧血」別只靠鐵劑!醫師教高鐵質蔬果「看顏色」這樣選

「缺鐵性貧血」別只靠鐵劑!醫師教高鐵質蔬果「看顏色」這樣選#缺鐵性貧血

42歲陳小姐近日胸悶,稍微活動就感覺全身不對勁,懷疑心臟出問題,而且每逢經期出血量極大,第2天用上10多片衛生棉還會滲漏。台北慈濟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劉子弘觀察其臉色蠟黃、眼結膜、指甲蒼白,抽血發現血紅素低下僅有7.8 g/dl(正常值約10.9~15.6 g/dl)、鐵蛋白明顯不足,而婦科超音波檢查結果則無明顯異常,診斷為缺鐵性貧血。

海洋性貧血不敢吃肉補血 免疫力亮紅燈

海洋性貧血不敢吃肉補血 免疫力亮紅燈#缺鐵性貧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血紅素一路狂掉,小心拉低免疫力!一名曾被診斷為輕度海洋性貧血的36歲女性,最近幾個月來,不但常感到頭暈虛弱,連感冒的頻率也有增加,外人看來皮膚、手指、眼結膜都有蒼白的現象,幾次檢查血紅素濃度持續在下降,她卻自認為是海洋性貧血所造成不以為意,最後才發現其實合併有缺鐵性貧血。合併缺鐵性貧血 血紅素狂掉女子先前血液檢查血紅素濃度在11.8至12.5 g/dl之間(正常值為12至16 g/dl),5個月前健檢發現血紅素濃度降至11.3 g/dl,自認為是海洋性貧血所造成而不以為意,近期追蹤時又降至9.8 g/dl,這才覺得不太對勁。家醫科醫師何一成表示,這名女子聽說海洋性貧血患者體內鐵質易聚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想到有人說肉類補鐵,因此很少吃肉類,想減少鐵的攝取,沒想到卻忽略輕度海洋性貧血可能合併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檢驗發現,女子身體鐵質指標鐵蛋白(ferritin)只有3.6 ng/ml(正常值10至200ng/ml),有缺鐵性貧血,糞便潛血檢查陰性並無腸胃道或其他器官慢性出血的問題。經給予鐵劑服用,血紅素濃度與身體症狀逐漸改善。長期貧血 也會影響學習能力何一成指出,貧血會引起頭昏、虛弱、皮膚蒼白等症狀,長期可能對心臟功能、免疫力、學習能力等造成影響;免疫力下降也可能增加各種病毒侵襲的機會。貧血形態多樣,其中缺鐵性貧血是因缺鐵所引起,海洋性貧血以前稱為地中海貧血,台灣帶因者約佔人口5到6%。醫學研究指出,海洋性貧血為遺傳性貧血,重症者需接受定期輸血等治療;輕度者血紅素正常或輕微下降不需特殊治療,要均衡飲食勿攝取過多鐵質,並注意保健。鐵攝取過多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何一成提醒,輕度海洋性貧血患者可能合併缺鐵性貧血,近年門診看到許多同時合併有兩種貧血者,缺鐵性貧血未及早治療,血紅素會持續下降。他提醒,貧血種類很多,治療方式不同,海洋性貧血的血紅素偏低是持續維持偏低的數值,不會一直往下降,如果出現持續下降時,應留意可能合併其他類別貧血,應就醫治療,不可隨意自行服用鐵劑,體內鐵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會對肝臟、心臟、胰臟等造成傷害,不可不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