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

醫訊/如何預防腦瘤、腦神經問題

醫訊/如何預防腦瘤、腦神經問題#抗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健局癌症登記報告,台灣罹患S腦癌者達595人,裡面有256人為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占惡性腦瘤中四成,該瘤具強度侵犯性,5年存活不到10%。有鑑於此,SNQ特舉辦「院長開講~健康同樂會」講座,邀請奇美醫院院長邱仲慶醫師主講「頭痛欲裂‧小心疾病找上你~腦瘤、腦神經問題徵兆預防」;劉美緩主任主講「生活壓力大,如何吃出健康」;陳衛華醫師主講「抗癌鬥士經煙分享」。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額有限,需事先預約,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布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該單位確認,以免臨時更動而向隅,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 名稱:頭痛欲裂‧小心疾病找上你~腦瘤、腦神經問題徵兆預防時間:101年12月5日(三)上午09:00~12:00地點:奇美醫院(台南永康區中華路901號)第2醫療大樓12樓 第1會議室洽詢:http://www.snq.org.tw/chinese/01_news/02_03detail.php?ndid=29

罐裝綠茶成分不純 難有抗癌效果

罐裝綠茶成分不純 難有抗癌效果#抗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優活記者在之前新聞報導中提到,「美國營養學會雜誌」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綠茶具有降膽固醇、抗癌、抗病毒、防中風等好處,不過相信許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究竟平時便利超商的罐裝綠茶或連鎖飲料店的綠茶,有沒有相同的功效呢?經營茶廠的黃子誠先生表示,市面上的飲料店的茶飲、便利商店的茶飲,大多是配方茶,所謂配方茶指的是經過茶葉的調合以後,另外還加入麥草、香料等物質來加強香氣,純度不純;如果要喝茶,當然是自己買茶葉沖泡出來的茶,成分比較純,對身體的幫助也較大。苗栗為恭醫院張曦勻營養師則表示,茶葉及綠茶中都含有單寧酸、咖啡因、兒茶素,礦物質、維生素等,單寧酸能幫助消化,有解酒功能;咖啡因則主要具有利尿作用可加速排除身體廢物、對排除腎結石也有幫助;兒茶素具有抗氧化、防衰老、降血脂的功能。不過張曦勻營養師提醒,單寧酸中含有鞣酸,鞣酸會使缺血性貧血的患者更嚴重,咖啡因則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會延緩胃潰瘍傷口復原的能力,且孕婦以及心臟、肝腎功能不佳者也要盡量避免飲用;此外,濃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鉀離子,腎功能代謝不佳的民眾若喝下去,恐怕會引起心律不整等心臟問題。張曦勻營養師建議,正常人一天最好不要喝超過750C.C.為佳。

醫訊/抗癌健走 健康篩檢逗陣來

醫訊/抗癌健走 健康篩檢逗陣來#抗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適當運動可以提高身體代謝,增強免疫力,且健走被公認是最容易執行的健身運動項目,也是全世界最多醫師與健身專家建議的運動處方之一。根據統計,在美國就有超過8千萬以上的民眾是以健走做為最主要的運動模式,在日本最活絡的社區運動組織也是健走社團。在臺灣,也有越來越多的民眾選擇以健走做為主要的健身運動項目。因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將在臺北市文山區政治大學舉辦環山步道抗癌健走活動,鼓勵癌症病友及一般民眾透過健走活動,體會健康的重要,同時現場提供癌症篩檢服務及體適能檢測,包括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乳房X光攝影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或人類乳突病毒(HPV)採檢服務,只要參加篩檢活動,都有機會獲得精美好禮。健走活動時間:101年8月26日(日)健走活動地點:臺北市文山區政治大學健走活動洽詢:(02)2826-1857,台灣癌友運動發展協會陳劉裕先生篩檢活動洽詢:(02)2234-3501,臺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

人類抗癌細胞現蹤!5-MTP可抑制癌細胞生長

人類抗癌細胞現蹤!5-MTP可抑制癌細胞生長#抗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癌症令人聞風色變,不過醫學技術在預防及治療癌症方面仍不斷在突破!國家衛生研究院長伍焜玉率領的研究團隊,歷經十年的研究,終於找出人類細胞可對抗身體發炎及癌症轉移、生長的護衛因子「5-MTP」,未來癌症治療可由依靠外來藥物消滅癌細胞,轉向加強自體抗癌能力。這個重大的研究結果,已被國際知名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刊」接受,於八月份刊出。研究團隊在實驗中,將5-MTP細胞護衛因子注射到罹患肺癌的白老鼠體內,經過五十天的觀察發現,能有效抑制將進50%的腫瘤成長及癌細胞的轉移。伍焜玉院長表示,這個細胞護衛因子是一種類似indole的小分子,而且是色胺酸(tryptophan)的衍生物,其化學名為5-methoxy-hyptophan,簡稱5-MTP。實驗結果發現,細胞護衛因子的製造途徑是色胺酸經由二種酶的步驟製造而成,將細胞護衛因子打入罹患肺癌的小鼠後,能有效抑止癌的成長近50%並減低癌細胞於肺部的轉移,它同時具有消炎作用及減低敗血性休克的功能,是癌症治療醫學研究上的重大進展。伍焜玉指出,約在十年前就領先各界發現人體內的纖維細胞會釋放出抑制人體中環氧化酵素Cox-2(Cyclooxygenase-2)的因子,只不過當時並不清楚這樣的細胞是什麼。伍焜玉解釋,Cox-2是製造前列腺素重要的酶,當它表達過高時會引起嚴重發炎,從而促進癌症的生長與轉移。而這種纖維細胞所釋放抑制Cox-2的因子是人體自身的防衛機制,因此將這個重要的因子命名為「細胞護衛因子」(Cytoguarden),實驗結果發表於2002年的FASEB期刊。研究團隊因此想出了用「比較代謝體」的方法來偵測這個細胞護衛因子的小分子化學物,透過分析代謝體儀器,研究團隊以肺癌細胞為測試對象,經過實驗初步偵測發現,正常細胞與肺癌細胞的代謝體有顯著的不同。這個發現相當重要,是科學界首次找到人體細胞護衛因子的化學結構,而且證明它有消炎抗癌的功能。伍焜玉指出,細胞護衛因子5-MTP是人類消炎抗癌的重要內在保護因子,一旦細胞護衛因子5-MTP製造失調,便失去對癌及炎症的抵抗力。伍焜玉表示,這項的重要性在於提出人體內自然抗癌及消炎的新觀念,開拓出色胺酸代謝途徑及新的代謝功能,而5-MTP是研發抗癌藥物,亦能治療敗血及發炎的疾病。伍焜玉指出,這是一個新里程的開端,未來將持續了解如何讓細胞護衛因子5-MTP發揮正常的功能、如何避免它受到傷害、如何以它為先導化合物製造新藥來增強身體自身調節能力,發揮對人類癌症及發炎等疾病治療的潛能。圖:由國家衛生研究院長伍焜玉(圖中間者)率領的研究團隊,歷經十年的研究,終於找出人類細胞可對抗身體發炎及癌症轉移、生長的護衛因子「5-MTP」。(照片/記者陳茂軒攝)影音新聞網址:http://youtu.be/bMQJBKWBjXg

不菸酒吃得健康 抗癌從生活中做起

不菸酒吃得健康 抗癌從生活中做起#抗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預防癌症,從生活就可以做起,如不抽菸、吃得正確、持續身體活動,加上維持適當體重,就可以減少60%至70%的罹癌機率,另外,每天至少攝取五份蔬菜水果,也可以降低20%癌症風險。而惡性腫瘤又再度蟬聯國人的十大死因首位,令很多人聞癌色變,也因此造成市面上聲稱「抗癌」的保健食品,無不大賣。其實,只要飲食內容做些改變,就可有效降低罹患癌症的機率。阮綜合醫院營養室陳香吟主任表示,正確選擇食物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最健康的飲食結構組合是:水果、蔬菜、堅果、全穀類、魚、低脂乳製品和少量瘦肉,而也建議可多攝取以下食物:(1) 大豆:多吃非發酵的黃豆類食物,得到乳癌、大腸癌及前列腺癌的機率會降低。但發酵類大豆食物如味增、豆腐乳、醬油,因有黴菌及黃麴毒素污染,少吃為宜。  (2) 茶:茶葉中含有兒茶酚等多種強烈抗氧化成分,以綠茶含量最多,烏龍茶次之,紅茶最少。其它號稱草藥茶,因成份不明,最好不要輕易嚐試。(3) 大蒜及洋蔥類:大蒜、洋蔥在流行病學調查上都發現有降低胃癌及大腸癌的作用。還有降低膽固醇及抗凝血的保護作用,包括青蔥、韭菜等含有強烈氣味的青菜也具有類似功能。但只吃大蒜精或大蒜藥片是沒有功效的。(4) 十字花科蔬菜:凡是深黃或紅色的蔬果都富含β類蘿蔔素,紅蘿蔔是其中代表。吃大量胡蘿蔔素蔬果的人得到肺癌及表皮癌症機率較少。但要富含纖維質和維他命C的蔬果才有效,若長期只吃胡蘿蔔素藥片,反而增加肺癌的發生。 (5) 薑:薑含有薑黃素,所以有抑制突變的抗癌作用。但薑生吃會對食道產生刺激,也有抗凝血作用,因此調理食用較安全,而胃潰瘍或要手術的人要小心使用。(6) 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食物纖維可以減少糞便在腸道的停留時間,減少致癌物質與腸黏膜接觸的機會。 如芹菜、大蒜、青椒、芫荽等富含纖維質食物,都可以稀釋脂肪濃度,以減少致癌物質對人體代謝的影響。

醫訊/標靶藥物一定好?人人都適合?

醫訊/標靶藥物一定好?人人都適合?#抗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讓治療癌症的結果更理想,因此研究只針對特定的細胞進行攻擊,而標靶藥物就是在這種「針對性」的理念下被研發出來,其專一性會比傳統化學治療方式較高。 但這樣的方式也並不是每一位癌症病人都適用,究竟哪些疾病、狀況適合使用標靶藥物?亞東醫院特別邀請腫瘤科暨血液科醫師林育靖,為大家說明標靶藥物為何?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是什麼?等,另外也請到抗癌病友分享治療心路歷程。講座時間:7月31日(二)上午10:00~11:30講座地點:亞東紀念醫院10樓第二教室講座洽詢:(02)7728-2176 詹小姐

斷食療法想抗癌 醫師:缺乏營養加速癌症惡化

斷食療法想抗癌 醫師:缺乏營養加速癌症惡化#抗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網路謠言指出,只要實行斷食療法,只喝水、吃流質的蔬果汁來代替我們生活中過多的加工食品,就可以讓身體器官得到休息、讓腸子淨空,達到排毒、提升免疫力與抗癌的效果。台中林新醫院內科部主任凃忠文表示,只要平日多吃天然食物,以每餐減量的方式,加上均衡攝取營養就可以了,不需要做排毒斷食療法來抗癌,醫學上也無法證明排毒斷食療法能抗癌並增加抵抗力。凃忠文主任表示,其實癌症病患常常會採用這種道聽塗說的偏方,反而會讓癌症病患缺乏營養,加速癌症惡化。但是一般人如果在斷食療法中,用喝蔬果汁、水份流質品代替正餐,確實可以改善激躁性大腸症。凃忠文主任解釋,所謂激躁性大腸症是由於現代人普遍飲食習慣不良,吃了過多油炸物、精緻食品、加工食品等,使胃腸出現腹瀉、便秘、脹氣等症狀,而又查不出病因所在,所以將這些症候群稱為「激躁性大腸症」,只要在生活飲食上多攝取高纖維的蔬菜與溫和清淡的食物,避免吃太刺激的食物,都可以做到改善激躁性大腸症。開業中醫師賴清旭認為,這種斷食療法是不健康的,因為長期沒有吃固體的食物,可能會讓身體出現問題。同時賴清旭提醒民眾,如果真的非要進行這種斷食療法,一定要在合格的醫師指示下,才能進行斷食療法,避免因為營養不良而出現副作用,除此之外還要多補充營養品,才不會造成身體不適。

醫訊/讓癌症遠離 醫師教你如何抗癌

醫訊/讓癌症遠離 醫師教你如何抗癌#抗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得到癌症的患者,在第一時間常常不能接受,總是反問自己為什麼是我?10幾年前在馬偕醫院安寧病房服務過的黃鼎殷醫師說,這麼多年來他的確找到原因,而一個人之所以會罹癌,除了身體問題、情緒問題外,還有另一個更嚴重的關鍵,就是他們的死亡意願。黃鼎殷醫師以多年案例故事,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故事,並且提出15天的抗癌計劃及癌症不復發的關鍵密碼。不論醫生告訴你身體的那個部位產生了癌細胞,都是因為身體「毒(素)出能(量)入」的功能出現了問題。東方醫聖張仲景的六經辨證或西方德國若克威克博士的疾病六期論不約而同指出,身體內的毒素累積都是從表到深,由外而內、從上到下的方式進行,所以如果某人的毒素是累積在腳部,則顯示此人的疾病已經到很嚴重的地步了。情緒壓抑產生的毒素是疾症惡化或癌症再度復發的重要因素。面對三種情緒迷失: 正面思考、情緒管理、沒有感動的遵循三好(做好事、 說好話、存好心),你該如何宣洩情緒、不失控、不當濫好人,坦然面對和經歷自己的情緒,讓它不但不會變成毒素反而會變成醫好疾病的動力。黃醫師從重症個案中,尤其是癌症患者身上,看見他們某些特定的性格及其設定所造成的死亡意願,他也提出13個人生課題,並分享身、心、靈全方面健康計畫,讓癌症遠離、永不復發的秘密!講座時間:2012年7月15日(日)10:00~12:00講座地點:高雄文學館講座洽詢:(02)2392-5338分機16黃小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