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

竹市長、紀政鼓勵日行萬步 可瘦身並防癌

竹市長、紀政鼓勵日行萬步 可瘦身並防癌#抗癌

在昨天(11)由新竹市體育發展協會與希望基金會,共同舉辦「竹塹動起來.世博行腳.健康足讚」健走活動,一大早由新竹市長許明財及新竹之光紀政女士鳴槍帶領民眾「起步向前行」,並且率領參加民眾一同大聲齊呼「每天一萬步、健康有保固」,新竹市體育發展協會理事長顏伯卿表示,「世博台灣館」是大家的期待,所以安排行經世博台灣館建置中的基地,讓市民一起分享這新亮點即將誕生的喜悅。(圖片翻攝自台中市衛生局衛教單張。)許市長表示,健走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希望大家都能支持「每天一萬步、健康有保固」的理念,同時讓這好習慣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曾表示,健走是既簡單又輕鬆的運動,不需特殊裝備,只要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運用「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健走小口訣,以每小時4公里的速度,日行萬步,就可以消耗約300大卡。根據台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的衛教文章表示,「健走」是低衝擊的運動,比慢跑安全,比散步有效;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性運動風潮,且被推崇為最理想的全身運動;目前健走對全身的效益已備受醫界肯定,包括可以有效控制體重,以及預防許多疾病,像是乳癌、心血管疾病、失智、糖尿病與骨質疏鬆等。因此國民健康局鼓勵民眾參與健走活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可以預防慢性疾病,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加速代謝脂肪,強化肌肉組織與功能,維持健康體重,提高腦內啡的釋放,降低情緒壓力,走向健康。優活推薦:健康一條街!健走顧身體、相招一起來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65多管齊下 減重速飆!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15日行萬步不止瘦身 還可以延長壽命並防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49

影音/抗癌路艱辛 徐華鳳樂天面對

影音/抗癌路艱辛 徐華鳳樂天面對#抗癌

與胃癌纏鬥將近3年的藝人徐華鳳,6日上午因癌細胞轉移,造成器官衰竭病逝於台中榮總,得年41歲。徐華鳳是在2008年初發現罹患胃癌第三期,且已有部分癌細胞轉移到胰臟和脾臟上,馬上就接受了手術治療,動刀切除全胃及部分的胰、脾臟,並將食道與空腸連接以利進食。徐華鳳手術後恢復良好、積極抗癌,甚至還協助台灣癌症基金會代言「十大抗癌鬥士選拔活動」,透過鏡頭鼓勵所有的癌友,要勇敢抗癌、永不放棄。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徐華鳳也不避諱談論自己的病況,甚至在2009年時和男友結婚,大方宣布喜訊,當時陽光有活力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雖然歷經6次化療及25次放射線治療,徐華鳳仍開朗面對自己的人生,甚至還鼓勵更多癌症病患要勇敢接受治療。雖然徐華鳳最終敵不過病魔的侵襲,但她健康、開朗又樂觀的身影,將隨著她的作品,留給觀眾無限的回憶。※影片為徐華鳳代言十大抗癌鬥士選拔活動的宣傳廣告,圖為優活資料照片。優活聚焦:藝人徐華鳳胃癌病逝 得年41歲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84&HN_Yr=0&HN_Mon=0徐華鳳胃癌發現雖三期 老人、女性療後不如預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85&HN_Yr=0&HN_Mon=0電磁波可攻擊我們? 國際研究說不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04&HN_Yr=0&HN_Mon=0

乳癌患者更需要營養 不需要禁止吃肉

乳癌患者更需要營養 不需要禁止吃肉#抗癌

最近國際乳癌康復之路乳癌支持會議在台灣舉辦,國內的乳癌病友們端出抗癌私房菜,邀請32個國家近700位乳癌病友試吃。該會議的營養研討會主席,同時也是輔仁大學營養系主任曾明淑教授表示,只要飲食均衡,患者是不需給自己太多的飲食限制,甚至披薩、燉肉等,也能大口吃下肚。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針對六百多位乳癌病友所做的飲食調查結果顯示,約有3分之1的病友擔心飲食不當會造成癌症復發。一位馬來西亞病友楊小姐,罹癌後聽說吃肉不好,完全改吃素。曾明淑教授指出,吃素的人最重要的是蛋白質的攝取,而植物蛋白質可以從豆類中多加攝取。雖然有些研究認為高劑量的大豆異黃酮會導致乳癌,但其實一般天然豆製品當中,大豆異黃酮成分並不多。在會議中也提到,根據調查,95%的乳癌患者不知道,在不同階段的抗癌階段有不同營養需求,而且根據統計,只要患者體重每降5%,存活率就會下降30%至50%,所以患者除了應避免高熱量食物外,其實要攝取充足的蛋白質,才可提供治療期能量供給,而追蹤期最重要的是營養均衡,此外不需額外補充營養。而根據八十多個乳癌患者抗癌經驗,所集結而成的「嘉人食譜」,也在這次的會議中發表。最讓人驚豔的食譜是「愛波幸福捲」,這道料理的做法是將汆燙菠菜包入全蛋白煎成的餅皮當中,不僅攝取了蛋白質且減少膽固醇攝取,更把握了低糖、高纖、少油、少鹽的原則,原來抗癌料理也可以很美味。坐越久恐越早死? 研究:規律運動避免癌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63一年有3成因心臟衰竭死亡 你的心臟健康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17920%國人帶有FTO肥胖基因 變成「胖子」的機率多三倍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47&HN_Yr=0&HN_Mon=0

抗癌騎士熱愛生命 環台鼓勵病友樂觀積極

抗癌騎士熱愛生命 環台鼓勵病友樂觀積極#抗癌

豔陽下熱情有活力的紅色車隊來到花蓮慈濟醫院,4日為了宣導預防癌症觀念,鼓勵癌症病友、家庭勇敢走過抗癌之路,包含罹患大腸癌的慢跑教練吳興傳、甲狀腺癌的鐵人三項選手謝永照等13位抗癌騎士環台的路程來到花蓮慈濟醫院,吳興傳表示,以癌症病友身分挑戰單車環台,就是希望能大家都能一起以規律生活、正確飲食及適量的運動,來遠離癌症的侵襲。看見癌症病友不只勇敢戰勝病魔,還能保持健康活力,本身是血液腫瘤專科醫師的花蓮慈院高瑞和院長特地來到花蓮慈院大廳迎接這群抗癌勇士們,高瑞和院長說,自己在大學時期也曾經跟同學一起環台,很能了解要環台的困難,對癌友來說絕對是一大挑戰,所以,除了要為抗癌勇士們加油大氣,還特地準備了慈濟香積飯、中藥酸痛貼布與噴劑,支持這段熱愛生命的環台之旅。領著車隊進入花蓮慈濟醫院的抗癌勇士盧志榮,兩年前因為耳朵常常有積水的感覺才到醫院做檢查,沒想到被診斷出罹患鼻咽癌第四期,經過花蓮慈濟醫院醫護團隊治療的盧志榮預後狀況良好,現在靠著騎自行車來增強身體活力,盧志榮說:「參加傳達防癌與抗癌理念的活動,我絕對義不容辭,這次我要利用自行車來找回健康!」「癌症不是絕症,只是一種慢性病!」活動發起人之一的吳興傳不光是身體力行走出病苦,更特地帶著抗癌勇士們來到花蓮慈院癌症病房,幫同是癌症患者的病友加油打氣。看到今年才被診斷出罹患縱膈腔腫瘤的黃健一先生,吳興傳也以參加環台的勇士們都是第三、第四期癌症的例子,來鼓勵黃先生不要恐懼疾病,要相信醫護團隊勇敢面對。十一月二日從台北出發的抗癌勇士們,預計將用十天時間完成單車環台一千一百公里的任務,用愛和生命展示他們的堅強和毅力,鼓勵所有罹患癌症的病友樂觀積極走出病魔的陰影。

蕭萬長抗癌 練氣功加正規治療讓身心都健康

蕭萬長抗癌 練氣功加正規治療讓身心都健康#抗癌

日前蕭萬長副總統出席梅門的開幕典禮表示,兩年前罹患肺腺癌後,除了接受正規的醫學治療之外,還搭配李鳳山師父的平甩功來調養身體,才可以讓他現在可以這麼健康。梅門發言人馬成蘭指出,梅門採取簡單的平甩功作為養生的基本功,不但容易學習,還很方便、有效,可以讓更多沒有時間的上班族,享受到健康的機會。蕭副總統致詞時透露,自己是平甩功的受益者,2年半前一場大病之後,很多人介紹許多氣功、運動、偏方,最後他選擇平甩功。發言人馬成蘭表示,平甩功是一套簡單,卻不容易的氣功,因為他的功法容易學習,所以說簡單;但是要持之以恆地練習,就不容易了!平甩功的做法很簡單,就是將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自然呼吸,雙手伸直舉至胸前,與地面平行,掌心朝下,讓手像鐘擺一樣地往後甩,保持放鬆,然後利用慣性,把手甩回胸前。雙手輕鬆打直,保持平行,到了第五下,手往後甩的時後雙膝微蹲,輕鬆的上下彈動兩次。每天三次,每次至少10分鐘。發言人馬成蘭強調,這套功法簡單卻實用,不管在哪裡都可以做,不需要寬敞的空間就可以練,是現在人最需要的運動。先前抗癌醫師許達夫接受訪問曾經表示,氣功並沒有治療癌症的效果,但是氣功可以幫助調整身心狀態,讓身體更能夠承受醫療的副作用,當然也就可以輔助癌症的治療。馬成蘭表示,氣功強調的不是身體的健康,還有心靈、心境上的改變,目前有許多人都透過氣功的幫助,讓身心更加愉快,就像是李鳳山師父強調的,要同時能夠修心與修身,才是真正健康之道。太極拳、瑜珈治癌? 專家:僅舒緩身心、輔助用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75內在、外在污染讓人易罹癌 作息正常、放鬆最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74醫藥進步人們仍不健康? 自然方式保養最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54

讓腫瘤冬眠 與癌細胞共存

讓腫瘤冬眠 與癌細胞共存#抗癌

癌症治療中若未能讓身體中的癌細胞完全消失,患者該如何和癌瘤共存呢?讓腫瘤進入冬眠,就像是一條毒蛇因為寒冬的環境與氣候而冬眠去,不再對身體造成傷害。癌瘤一旦進入冬眠,會失去侵入人體正常組織和轉移到別的器官的能力;對我們身體而言,這樣的腫瘤就宛如一般良性的腫瘤,乖乖的不會作怪。 光田綜合醫院腫瘤內科 - 郭集慶 醫師表示,腫瘤醫學裡研究讓癌細胞進入冬眠的療法其實並不稱做冬眠療法。臨床上發現某些經過積極化學治療後,以較低劑量的某種化學藥物,較長期的給予,會出現防止腫瘤的血管新生及防止腫瘤轉移的好現象。這些好現象是腫瘤進入冬眠的必要條件。 部分患者的腫瘤冬眠帶來的生存期延長和經抗癌治療後達到「完全緩解」〔意指理學檢查及影像學檢查找不到殘餘腫瘤的狀態〕的患者的無病存活期一樣久。 郭醫師指出,患者的腫瘤處在冬眠時,常會被誤認為是對化學藥物產生抗藥性且惡性度高的頑固癌瘤,患者很可能會不斷被施予不必要的化學治療,對身體的傷害可能因此產生。故正確判斷腫瘤是否處在冬眠狀態的重要性自是不言可喻。 生物療法中針對腫瘤細胞內特定的分子標靶的治療一方面帶來更佳治癒率,另方面也能「修飾」癌瘤的生物行徑,從超惡性變為中度惡性再變成不那麼惡性;讓腫瘤冬眠不啻為一個良好的治療模式。 郭醫師強調,抗癌治療其實應該是以「患者為中心」來實行的。治療方法的選擇固然得符合當今的治療水平,但如何剪裁出真正能適用於個別患者的狀況,進而提升存活機會才是重要的議題。

罹癌老夫妻病榻旁無悔相守 甘苦與共40載

罹癌老夫妻病榻旁無悔相守 甘苦與共40載#抗癌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社會風氣與倫理觀念日漸敗壞的現今,家住沙鹿的林准得與林張阿昧這對分別罹患末期肝癌與乳癌的銀髮老夫妻在雙雙因病所苦的當頭不離不棄,以樂觀開朗的心情相互照顧,珍惜相處的每一天,這種真摯、單純的夫妻深情感動了許多醫護人員和週遭的親友,因此光田綜合醫院緩和醫學科醫護人員與社工人員也特別選在阿公阿嬤結婚紀念日當天,到家中為他們辦了一場溫馨的慶祝會。今年68歲出生於南投水里的林准得阿公在44年前結識了小他11歲的妻子張阿昧女士,兩人相知相惜進而決定共度一生。多年來,生活雖稱不上優渥,但夫唱婦隨,十分恩愛。子女成年後,原本以為能卸下生活上的重擔,悠閒度過晚年,沒想到妻子林張阿昧卻在2006年於光田綜合醫院檢查發現罹患乳癌。在治療期間,林准得阿公24小時陪在妻子身邊為她料理大小瑣事。一心希望妻子快快好起來的他卻忽略了自己的健康,某天因身體不適前往某家醫院檢查時,切除了2/3的肝臟,肝功能受損的阿公自此一病不起。當時還在光田綜合醫院接受乳癌治療的阿嬤放不下丈夫,故安排阿公轉院到光田綜合醫院,院方體貼的將兩人安排在同一病房。即使剛開完乳房手術,傷口依然疼痛,阿嬤仍不顧醫護人員的相勸,忍著痛楚爬下床,堅持以嬌小的病體親自為阿公翻身、拍背、按摩,甚至常因此扭傷手腳。令人遺憾的是,由於肝功能不佳,去年11月林准得阿公確定被診斷出罹患肝癌第三期,病魔的打擊縱然無情,但阿公與阿嬤卻不改樂觀樸實的本性,常笑著說:「阿就遇到了啊,難過是一天,高興也是一天,總是要好好來面對的」。兩人堅強的態度和舉手投足間十足的默契,讓所有醫護人員既感動又敬佩。阿媽出院後為了方便照顧,便將阿公接回家中,光田綜合醫院醫療團隊除安排居家照護人員定期訪視以提供完整的醫療服務外,看著阿公阿嬤一路走來無悔相伴的醫護同仁也決定選在兩人結婚紀念日當天,到阿公阿嬤家中為他們舉辦熱鬧的慶祝會。院方還特別準備了大蛋糕和寫滿醫護人員誠摯祝福的卡片,一起贈送給阿公阿嬤。在祝福聲中,阿公阿嬤雙手緊扣、深情相望,對他們來說,能夠相伴的每一天,都是值得慶祝的紀念日。

多攝取神奇『黃豆』 護心、抗癌、抗老化

多攝取神奇『黃豆』 護心、抗癌、抗老化#抗癌

黃豆(亦稱為大豆),大約含有40%蛋白質(有完整的必需胺基酸),21%油脂(含有豐富的必須脂肪酸)及34%碳水化合物,此外尚含有各種人體需要的營養成份物質,諸如:卵磷脂、維生素E、各種礦物質、異黃酮素、大豆纖維等特殊成分。而這些成分經許多專家研究報導,得知它對健康有各種獨特效果。因此,黃豆確實為價廉物美的營養資源寶藏,神奇非凡非它莫屬。臺安醫院營養課 - 李祥瑞營養師指出,肯達基大學詹姆斯.安德遜教授(Prof. James Anderson)根據他1995年之研究結果及近年來他的八份研究報告,綜合指出每日攝取25公克黃豆蛋白可降低血中低密度膽固醇(LDL Cholesterol)含量的6%。該功效主要歸功於黃豆中的異黃酮素(Isoflavones)。此外,研究發現44~55歲男性日服含60毫克異黃酮素補充劑,可改善心跳速率及舒張性血壓,因此黃豆亦可能具有對血壓有益的功效。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1999針對黃豆成份物質的健康宣稱中提及:每天攝取異黃酮素至少1.3g,並且配合低飽和脂肪與低膽固醇的膳食,可降低冠狀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此外,大豆中的植物纖維亦被認為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危險,並在食品上准予標示其功效。Sanches A.等(Med. Hypoth, 1991)研究指出,黃豆擁有高含量的兩種胺基酸(甘胺酸Glycine與精胺酸Arginine),可降低血液中胰島素,使肝臟製造較少的膽固醇,有助降低心臟病的發生。如此可知,黃豆為『護心食物』。營養師李祥瑞表示,通常大豆等豆科類含有豐富的異黃酮素(含有12種結構不同的異黃酮素),而以Genistein為大豆所含的主要異黃酮。Genistein不但可抑制致癌酵素的活性,亦可抑制癌細胞成長,並且可將癌細胞轉換為正常的細胞。因此,Genistein為強而有力的抗癌物質。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及Coral Lamartuniere博士所指導的研究均發現Genistein可以抑制乳腺癌、降低前列腺腫瘤的數目(男性必須每天攝取2份黃豆食品,以獲得約15克的黃豆異黃酮素)。而美國癌症專家認為黃豆異黃酮素是革新的絕佳抗癌劑,您可不必去買這種抗癌劑,只要攝食黃豆或黃豆食品即可。 天然黃豆含胰蛋白酶抑制物質(Trypsin inhibitor),長久以來被認為是抗營養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它會影響蛋白質之吸收,但該物質經熱處理即被破壞,可以使胰蛋白抑制物質變性或降低活性(但仍有些殘留在食物中)。但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於1987年發表:認為蛋白抑制物質可抑制乳癌、皮膚癌、膀胱癌,原因是由於其可抑制某些會改變特定的遺傳基因的活性。又可抵抗輻射能與自由基,強化免疫系統,而保護DNA免予受損,展現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潛力。另外據文獻報導黃豆含有適宜的硒(0.14~0.29μg/g黃豆)其抗氧化活性為維生素E的50~100倍。而此含硒的黃豆蛋白,可將有機過氧化物予以還原而抑制細胞被氧化,以對抗老化與癌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