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

全球防疫典範!國衛院揭台灣新冠「超額死亡」低:全靠「1關鍵」擋疫

全球防疫典範!國衛院揭台灣新冠「超額死亡」低:全靠「1關鍵」擋疫#流感疫苗

隨著新冠疫情逐漸趨於流感化,各國防疫態度也轉向與病毒共存。國衛院深入分析2020~2022年間全球34國的防疫政策,與「超額死亡」之間的關係,發現在疫情初期,政府果斷採取嚴格防控措施,防疫指標越全面的國家,有效降低傳播與死亡,對超額死亡的影響越低。其中以台灣、紐西蘭、日本、丹麥等國成果尤佳,研究成果已刊登國際知名公共衛生期刊。

臺大醫院響應公費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同步開打 守護全民健康

臺大醫院響應公費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同步開打 守護全民健康#流感疫苗

2025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於 10月1日正式開打,臺大醫院積極配合國家政策,設立完善的疫苗接種門診,為高風險族群與一般民眾提供便利、安全的服務。同時臺大醫院也全力支持「左流右新,加倍安心!」的倡議,呼籲民眾可在醫師評估下,於同日左右臂分別施打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雙重防護、更加安心。 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打,首波開放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安養、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其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以及具有潛在疾病者,包括(19-64歲)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罕見疾病患者及重大傷病患者,臺大醫院呼籲符合資格者請儘早至合約院所施打,因為接種疫苗為預防流感、避免重症與死亡最好的方法。另國小至高中、職及五專1-3年級學生將統一於校園集中接種疫苗,以節省家長另外帶孩子前往合約院所接種之時間。 今年提供之公費疫苗係依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建議,全數採用三價流感疫苗,包含2種A型(H1N1及H3N2)及1種B型(Victoria)不活化病毒株,適用於2025-2026年北半球流感季,依疾管署資料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共有5家廠牌,各廠牌之效果與安全性均同。民眾可接種任一種符合適用年齡建議之疫苗。接種疫苗應由醫師評估後進行,注射後應留觀15分鐘,以確保安全。未符合公費接種的民眾亦可自費接受流感疫苗注射,臺大醫院設有專門疫苗門診與便捷服務以利民眾接種。 臺大醫院提醒符合條件的民眾,接種當日須攜帶健保卡,並於接種後留院觀察至少 15 分鐘,以確保安全。臺大醫院院長余忠仁表示:「隨著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即將到來,臺大醫院將持續以專業與效率,協助民眾完成疫苗接種,減少重症與併發症的發生,守護國人健康。」臺大醫院同時提醒民眾,除接種疫苗外,日常生活中仍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戴口罩與注意環境通風,以降低感染風險。

流感季提早報到?疾管署揭「就醫破10萬人次」推估本週進入流行期

流感季提早報到?疾管署揭「就醫破10萬人次」推估本週進入流行期#流感疫苗

流感疫情提早報到?疾管署表示,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上週突破10萬人次,整體門急診就診類流感占比達10.9%,預估本週進入流行期;至於COVID-19疫情在2025年5月底、6月初達高峰後持續下降,目前仍處於低點波動。疾管署呼籲,COVID-19疫苗將於10月1日起同步分階段開打,請民眾依指示接種。

別再猶豫!最新調查揭「僅2成長者打新冠疫苗」醫警告死亡風險比流感高

別再猶豫!最新調查揭「僅2成長者打新冠疫苗」醫警告死亡風險比流感高#流感疫苗

2025年夏季新冠疫情高峰造成的重症人數,比10年來最嚴重的流感季還多,但台灣65歲以上長輩新冠疫苗接種率僅20.4%,僅約歐美國家的二分之一。專家指出,新冠重症死亡風險是流感還高,且恐引發全身性併發症,但最新調查指出,高風險族群疫苗猶豫比例仍高,其中以輕忽疾病與擔心疫苗副作用為2大猶豫主因。

流感、肺炎鏈球菌⋯呼吸道疫情升溫!專家籲「3點」降長者肺炎重症

流感、肺炎鏈球菌⋯呼吸道疫情升溫!專家籲「3點」降長者肺炎重症#流感疫苗

台灣進入後疫情時代,新冠病毒、流感、肺炎鏈球菌⋯等呼吸道傳染病輪番肆虐,不僅對長者健康構成重大威脅,也造成醫療資源龐大壓力。台灣活力老化推展協會16日與立法委員、專家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應建立完善分級醫療,強化基層診所篩檢與輕症照護能力,降低長輩肺炎重症風險。

14%患者同時感染新冠、流感!醫籲速打疫苗防重症:3月疫情恐升溫

14%患者同時感染新冠、流感!醫籲速打疫苗防重症:3月疫情恐升溫#流感疫苗

藝人徐熙媛(大S)染流感猝逝,引發民眾搶打流感疫苗熱潮,造成國內疫苗庫存量缺貨,疾管署緊急增購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在今(20)日正式開打,民眾詢問、補打意願高。但醫師提醒,高風險族群只打流感疫苗還不夠,其中約14%患者可能同時感染新冠與流感,呼籲民眾接種新冠與流感雙疫苗,降低感染重症與死亡風險。

大S流感猝逝,醫提醒:新冠死亡率也高,高風險族群應接種雙疫苗

大S流感猝逝,醫提醒:新冠死亡率也高,高風險族群應接種雙疫苗#流感疫苗

藝人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逝去的事件,讓許多人感到震驚與遺憾,醫師提醒,去年流感與新冠病毒幾乎已是全年流行的狀態,近期更是國內外傳染高峰期,民眾務必要留心流感與新冠這類嚴重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兩者皆不是一般感冒那麼簡單,去年因新冠而重症和死亡的人數也都高於流感數倍,同樣不能輕忽。 近日陳宏麟醫師在社群上呼籲,高風險族群應儘快完成雙疫苗接種,在目前流感疫苗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若尚未能打到流感疫苗,也可以先接種新冠疫苗,以降低共同感染後重症及死亡風險,不要等到憾事發生再來一窩蜂搶打。 新冠病毒恐全年流行,應將接種疫苗視為常態 陳宏麟醫師說明,根據統計顯示,慢性病共病越多,新冠病毒併發重症與死亡率越高,當罹患一種慢性疾病,死亡率會高於一般人1.5倍,如果有6~10種慢性疾病,死亡率更會高於一般人3.3倍;因此,65歲以上年長者、糖尿病、重大傷病、肥胖、罕病等對象都是政府規劃首批新冠疫苗接種對象,應盡快接種疫苗。陳宏麟醫師的門診有一位50幾歲罹患糖尿病的男性病患,前年底没接續接種XBB新冠疫苗,結果染疫後因併發嚴重肺炎而住院,血糖也變得控制不佳,一場大病痊癒後,他說去年疫苗一開打就要盡快去打疫苗。 陳宏麟醫師也擔憂表示,過去新冠疫苗接種率並不是很好,跟流感疫苗相比,65歲以上長輩流感疫苗接種率約55%,新冠疫苗卻只有20.2%;以整體接種率來看,流感疫苗有28%,新冠疫苗卻只有11.2%。以新冠病毒可能發展為常態性流行疾病來看,接種疫苗仍是最重要的預防重症、降低死亡率的方式。 有呼吸道症狀建議先做快篩 至於一般民眾擔心接種疫苗後副作用問題,陳宏麟醫師說明,疫苗不斷在改良,疫苗成分採單一病毒株,很單純且透明化,今年幾乎都沒有聽到民眾反應接種疫苗後副作用的狀況,甚至連局部疼痛或發燒的狀況都很少。如果還是擔心,可以在接種疫苗後留置30分鐘觀察身體狀態,有問題隨時告知醫護人員。其實目前國內外都鼓勵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共同接種,接種疫苗後只要多休息、喝水、保持睡眠充足,生活壓力不要太大,在安全性上是沒問題的。 陳宏麟醫師也提醒民眾,由於目前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症狀與感冒或流感相似、不易辨識,建議民眾若有呼吸道症狀與發燒狀況,先觀察有沒有肌肉痠痛情形,如果有,可能就是感染新冠或流感,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可先做居家快篩,幫助醫師更快找到治療方向。 陳宏麟醫師也呼籲,目前無法預測新冠病毒株未來會不會造成更嚴重病症,若家中有長輩或是小孩,對於病毒的抵抗性更差。因若大家都能一起接種疫苗不僅是保護自己,也能建立防護圈保護家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