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

春節將至,疫苗先行!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春節將至,疫苗先行!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流感疫苗

秋冬向來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期,流感及新冠等呼吸道病毒危機四伏,家長們須提高警覺。為提升家長及孩童對防疫的關注度,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與國語日報聯合舉辦「秋冬病毒防疫特攻隊創意競賽」,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作為巡迴畫展首站,公開優秀的競賽獲獎畫作。 「秋冬病毒防疫特攻隊創意競賽」巡迴畫展從上萬幅參賽作品中精選出20幅優秀畫作展示,透過繪畫競賽與巡迴畫展,不僅激發學童創作才能,也向大眾傳遞秋冬防疫的重要性。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暨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政洵教授提醒,春節群聚頻繁,請家長儘快帶孩童及家人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童心防疫」平安健康迎新年! 巡迴畫展首站,展現學童對秋冬防疫的無限創意及想像力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作為「秋冬病毒防疫特攻隊創意競賽」巡迴畫展的首站,旨在結合藝術與公共衛生教育,藉由孩童的創意畫作,提升孩童防疫意識,呼籲家長及周遭親友一起多加留意。邱政洵副院長表示,透過與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的合作,這次畫展不僅是一場藝術饗宴,更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契機,我們希望透過這些作品,讓大眾看到孩童眼中的防疫世界,並喚起更多人對兒童健康與安全的關注。他強調,這些作品展現了孩子們對未來的希望與對防疫知識的深入理解,是我們應該珍視的寶貴資產。 本次競賽共收集到將近15,000幅作品,展現出學童對防疫主題的熱情與創意。經過嚴謹的初選和決選,共精選出20幅優秀作品進行展示,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學童們對新冠防疫議題的認知與深刻印象,也展現了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藝術才華。擔任本次繪畫競賽決選評審的繪本作家張筱琦表示,參賽作品讓她印象深刻,不僅繪畫方式多元,還巧妙融合了學童眼中的防疫日常和醫療人員保衛民眾的暖心畫面。她特別提到,有些作品以超現實的畫風描繪防疫的場景,有些則細膩捕捉了家人之間互相關懷的溫馨瞬間,充分展現出孩子們對生活的觀察力與獨特的藝術視角。 每四位孩童之中就有一位可能出現長新冠症狀,造成長遠身心健康影響 流感與新冠病毒正在共同流行中,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新冠比流感更加危險致命,自2024年10月1日起通報確診死亡個案中有98.3%未接種新冠疫苗,且以65歲以上長輩及慢性疾病患者居多。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蔡明翰醫師表示,孩童感染流感與新冠病毒後,均可能引發肺炎等重症併發症,不過新冠病毒的影響更為嚴重。他強調,孩童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出現MIS-C嚴重併發症,至少影響兩種器官,且根據國外統計,致死率可達1至2%。蔡明翰秘書長分享自身臨床案例,一位八歲女童因發燒合併視力模糊就診,經與家屬了解病史與疫苗接種史,得知該女童曾確診新冠,前兩日有出現劇烈嘔吐現象,過去雖然有接種疫苗,不過尚未更新最新新冠疫苗,因此初步診斷是MIS-C症狀,經過免疫球蛋白治療後約一週才得以康復出院。 新冠病毒不僅損害肺部,還會影響全身多個器官,可能對人體造成長久傷害。研究指出,每四位染疫的孩童中,就有一位可能出現長新冠症狀,常見症狀包括情緒波動、倦怠感和睡眠障礙,這些問題對孩童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都可能產生長期且深遠的影響。 此外,大多數家庭新冠病毒感染案例中,有70%是由孩童傳播給家人,因其在校園群聚頻繁易互相傳染,且新冠病毒在孩童身上停留時間長,往往不小心將病毒帶回家,進而間接傳播給家中的長輩、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不全的高危險族群。 面對難以避免的群聚狀況,蔡明翰秘書長分享了「群聚預防四撇步」,期望大眾藉由落實以下措施有效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疫苗接種是預防流感與新冠病毒的重要措施,能降低感染風險和重症發生率,同時有效減少病毒在社區中的傳播,保護自己與周遭親友的健康。 注意呼吸道衛生咳嗽禮節:養成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手肘或紙巾遮掩口鼻,並立即將用過的紙巾丟入垃圾桶,避免病毒透過飛沫傳播。 手部衛生清潔:勤洗手是預防感染的關鍵,特別是在進食前、上廁所後、接觸公共設施或打噴嚏後,應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乾洗手液,徹底清潔雙手。 疾病監測:保持警覺並密切觀察自己的健康狀況,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疑似症狀,應儘早就醫並遵循醫療建議。 春節將至,籲全家儘快共同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同心防疫打造健康居家環境 邱政洵副院長提及,林口長庚長期致力於推動健康教育,不僅在醫療領域積極創新,更希望透過多元化的活動與合作,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更安全、更健康的成長環境。他誠摯邀請大眾前來欣賞這次的畫展,透過欣賞孩子們的創作,感受那份溫暖與力量,並一同思考如何為下一代建構更美好的未來。 他進一步強調,經研究實證,孩童透過接種疫苗產生的免疫力是比自然免疫更有效的,且安全性良好。現階段,6個月以上的民眾皆可接種流感疫苗及JN.1 新冠疫苗。他呼籲家長立即行動,帶著孩子與家人完成疫苗接種,不僅為自己增強防護,也為打造更健康平安的居家環境盡一份心力,「童心防疫」共同迎接充滿希望與健康的春節假期。 圖/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共同呼籲「童心防疫」共同迎接充滿希望與健康的春節假期。左起為繪本作家張筱琦、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邱政洵副院長、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蔡明翰秘書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社服處游靜宜處長。 圖/「秋冬病毒防疫特攻隊創意競賽」決選會議,左起為繪本作家張筱琦、許匡匡、林廉恩。

類流感疫情升溫!就診人次創近10年新高,疾管署估:春節前後達高峰

類流感疫情升溫!就診人次創近10年新高,疾管署估:春節前後達高峰#流感疫苗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流感疫情進入流行期。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14日表示,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3.9萬人次,為近10年同期最高,疫情仍在升;新增10例死亡個案中,有南部10多歲男性,2度掛急診,仍因併發呼吸衰竭於第2次就醫當天過世。疾管署呼籲,目前仍預測流感疫情高峰將落在農曆春節前後,民眾盡快接種疫苗。

過年流感疫情高峰、麻疹疫苗掀搶打潮!醫揭「這時間前」打還來得及

過年流感疫情高峰、麻疹疫苗掀搶打潮!醫揭「這時間前」打還來得及#流感疫苗

農曆新年9天年假將至,但麻疹、流感疫情屢創新高,讓民眾擔心是否會造成群聚感染,引發疫情大流行,導致過年期間急診癱瘓情況。台灣流感疫情約在2024年12月中旬進入流行期,並預計在1月下旬、農曆春節達到高峰;傳染力極強的麻疹本土疫情,也隨著確診者足跡遍布北中南公共運輸而擴散。《優活健康網》整理疫情現況,及醫師預測過年急診就診趨勢一文看懂。

10大疫苗新聞出爐!新冠、腸病毒、HPV、RSV皆上榜「張學友排第2」

10大疫苗新聞出爐!新冠、腸病毒、HPV、RSV皆上榜「張學友排第2」#流感疫苗

2024年度疫苗10大新聞排名揭曉!隨防疫解封,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腸病毒、RSV、新冠病毒、肺炎鏈球菌、帶狀疱疹及流感等議題討論也增加,並以HPV疫苗擴大接種國中男生新聞位居排名第1,而張學友感染RSV病毒暫停部分演唱會場次,則排第2。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提升疫苗覆蓋率是健康長壽關鍵。

秋冬呼吸道疾病多重爆發,童染新冠危險性被低估!醫:幼兒多呈現非典型症狀,接種JN.1疫苗還是最有效防護

秋冬呼吸道疾病多重爆發,童染新冠危險性被低估!醫:幼兒多呈現非典型症狀,接種JN.1疫苗還是最有效防護#流感疫苗

天氣轉冷,多種呼吸道疾病同時發威。在此關鍵時刻,兒童的疫苗接種策略、最新疫苗的安全性,以及如何提升免疫力以應對多重呼吸道疾病,都是家長們密切關注的議題。本文特別邀請兒科專家為家長提供專業建議,協助家長做出最適合的防疫決策。 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科主任陳伯彥醫師指出,雖然近期台灣兒童感染新冠後轉為重症的案例不多,但觀察2022年5至7月的症狀變化,呈現明顯的年齡差異。年紀較小的孩童多會出現哮吼、熱痙攣、高燒、支氣管炎等症狀,而年齡較大的孩童則表現出類流感症狀。陳醫師特別提醒,若家中幼童染疫後出現高燒不退、抽筋情形,可能存在併發腦炎風險,應立即就醫。 今年美國統計幼兒感染新型變異株新冠後的病例,仍然較一般人嚴重。參考美國經驗,兒童感染新冠後住院案例多與神經肌肉或心肺病變有關。雖然暑假期間案例較多,但隨著秋冬氣候變化,病毒活躍度提升,恐將迎來新一波流行。 兒童篩檢少 新冠實際感染人數可能被低估 目前台灣新冠確診數據看似不高,但陳醫師分析,這可能是因為民眾主動快篩意願降低,加上症狀趨向輕症,與一般感冒難以區分,導致就醫時難以確認是否為新冠感染。在秋冬季節,包括流感、黴漿菌、腸病毒與RSV等呼吸道疾病多重流行,不僅增加防範與治療難度,也加劇病毒傳播。因此,不能忽視新變異株新冠肺炎再度大流行的可能性。 陳伯彥醫師提到,不少家長以為疫情變得比較不嚴重,接種新冠疫苗的意願並不高。但他強調,托嬰中心或是學校、安親班都很容易發生群聚感染,兒童是攜帶病毒與高傳播族群,且這個現象在新冠病毒上更是明顯。若家中有免疫力差的家人,不管年長者或是還沒有抗體的嬰幼兒都很容易被感染,一旦衍伸其他併發症,會讓治療更加棘手,因此接種疫苗仍是最好的防護。 而關於家長擔心的疫苗安全性,陳伯彥醫師也強調目前使用的最新JN.1疫苗劑量已經減半,且不良反應極少發生在兒童身上。台灣在疫苗接種上已累積豐富經驗,對接種後不良反應的處置已有相當經驗,家長可以安心。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苗可以與流感疫苗同時接種,這為家長提供了更便利的選擇。 如對接種疫苗有任何疑慮,都可以先諮詢醫師的專業意見。陳伯彥醫師提及為減輕接種後可能出現的不適,可提前服用止痛藥,接種前後多補充水分,而有過敏體質的孩童,也可服用抗過敏藥物等。 接種疫苗+良好生活習慣 雙重防護抵禦疾病 由於病毒傳播途徑難以追蹤,提升個人免疫力變得格外重要。陳伯彥醫師表示,良好的作息習慣是提升免疫力的關鍵,建議避免熬夜,並適當限制螢幕使用時間,因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容易導致眼睛及口腔黏膜乾燥,增加病毒入侵的風險。此外,適量補充維生素和保持充足睡眠也很重要。 唯有通過疫苗接種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雙重防護,才能有效抵禦疾病。陳伯彥醫師最後提醒,新冠感染症狀雖趨向輕症化,但傳播速度可能更快,仍可能有大規模流行風險,民眾不可放鬆警惕。

低溫增加呼吸道病毒威脅!醫揭兒童流感、腸病毒差異:1情況盡快就醫

低溫增加呼吸道病毒威脅!醫揭兒童流感、腸病毒差異:1情況盡快就醫#流感疫苗

低溫加大呼吸道病毒威脅!醫揭孩童3大病毒感染差異 近日台灣氣溫驟降,又進入呼吸道病毒活躍時期,尤其兒童屬於高風險族群容易在感染後引發合併症或重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內科部部主任朱世明醫師在《健康好厝邊》指出,通常中秋節後逐漸進入病毒傳染高峰期,孩童感染流感病毒、腸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風險更高。提醒家長帶孩子出入公共場所後務必洗手、刷牙,更重要的是接種流感疫苗,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 臨床診斷上,流感不易與其他急性呼吸道疾病區分,朱世民醫師表示,無論是感冒、腸病毒或流感,孩子都可能會出現發燒症狀。三者主要差異在於,感冒多以流鼻水、咳嗽、發燒、腹瀉為主;流感則大部份會有高燒、明顯疲倦與活力下降、畏寒、肌肉痠痛等;腸病毒則容易會有口腔黏膜潰瘍、吞嚥困難、手足口病、發燒合併皮疹等。 孩子染流感恐呼吸衰竭?家長帶病毒回家恐是元兇? 「大部份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需要靠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對抗病毒,因此,避免感染才是最重要的保護措施!」 朱世民醫師指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分為A、B、C等病毒型,孩子感染流感後通常症狀更嚴重,易有肌肉痠痛、無力等現象,且流感病毒有可能侵入孩子腦部、肺部引發呼吸衰竭,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施打流感疫苗。目前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皆建議6個月以上兒童,都應該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今年10月起已開放公費流感疫苗施打,包括學齡前幼兒以及6個月內的嬰兒之父母也列在第一階段接種範圍。朱世民醫師提醒,家長有可能從工作、社交等場所將病毒帶回家中傳染給孩子,因此全家人都施打疫苗是最好的保護方式。一旦孩子出現持續高燒、虛弱無力且症狀未在數天內緩解,應立即就醫以免演變成重症,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兒童腸病毒不只流行夏季!考量重症風險疫苗不可少 腸病毒雖然多盛行於夏季,但在亞熱帶的台灣,全年都可能有兒童感染個案,尤其9月開學季後常見一波感染高峰,孩子也可能出現反覆感染現象。朱世民醫師解釋,腸病毒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受汙染的水或食物)或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且腸病毒至少有70-80種病毒型,其中尤其以「腸病毒71型」重症風險最高,可能影響孩子的心臟、肺部、腦部,嚴重者可能直接造成孩童重症死亡。 朱世民醫師表示,大部份孩子感染腸病毒後可以順利痊癒,惟考量重症及死亡風險,仍建議家長帶孩子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目前2個月以上幼童經醫師評估後即可施打。由於國內5歲以下幼童多在托兒所、育幼園等公共場域活動,有一定的群體感染機率,如能鼓勵腸病毒疫苗施打提高覆蓋率,有助於進一步降低國內幼兒感染威脅。 朱世民醫師提醒,要預防冬季呼吸道病毒感染,務必讓孩子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及出入公共場所後的清潔消毒。環境中的高風險「熱點」如門把、玩具也建議定期消毒。最重要的是,出現病毒感染症狀或感冒一周仍未痊癒等現象,應盡快帶孩子至大醫院就醫,以免延誤治療增加重症風險及抗生素使用機率。

國光生技送愛心疫苗到臺東 陪伴南迴基金會守護居民健康

國光生技送愛心疫苗到臺東 陪伴南迴基金會守護居民健康#流感疫苗

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113年與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合作,將每年送五百劑流感疫苗到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南迴診所,醫護人員提供社區醫療照護時,亦可攜帶疫苗為民眾施打,守護偏鄉居民健康。自12月5日起啟動計劃,於尚武村社區活動中心舉辦首場,共有24位參與者,由南迴診所院長徐超斌坐鎮,進行接種前健康評估檢查及問診。此捐贈計畫緣起,不僅為陪伴南迴基金會守護居民健康,也始自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與南迴基金會創辦人徐超斌醫師超過二十年的情誼。 超人醫師徐超斌返鄉之路 前奇美醫院詹啟賢院長為重要推手 徐超斌醫師在返鄉行醫前,曾是臺南奇美醫院急診主治醫師,表現優異卻突然辭職,時任奇美醫院院長詹啟賢基於惜才特別約談徐醫師,得知他要返回臺東家鄉服務,當無醫村居民唯一的依靠,也特別勉勵他好好做;數年後,人稱超人醫師的徐超斌因過勞中風,詹前院長更協助將他接回奇美醫院治療及復健。徐醫師在達仁鄉衛生所服務期間,詹前院長也曾前往台東拜訪,以實際行動表達對超人醫師的支持及關心。 昔認購【守護4141個心跳】兩千本 醫學院莘莘學子獲益良多 國光生技詹啟賢董事長在衛生署長任內,曾實地前往司馬庫斯、綠島蘭嶼等地,了解偏鄉醫療的需求,於衛生署成立山地醫療與偏遠地區科專責單位,由原住民醫師擔任科長,讓最了解原鄉的醫師來改善偏鄉醫療。98年徐超斌醫師出版【守護4141個心跳】一書時,詹前署長不僅寫推薦序,更自費購買2000本,送給醫學院應屆畢業生,希望號召更多醫學生到偏鄉服務。他笑稱:「好像效果不太大!」因此,今年10月南迴基金會出版新書:《把光照進看不到的地方:超人醫師徐超斌X南迴基金會以行動醫療點亮偏鄉》時,詹董事長決定改為捐助500劑疫苗,讓徐超斌醫師及其醫護團隊可幫地方民眾施打,並且承諾每年都會捐助流感疫苗。 南迴診所以「定點門診」及「居家醫療」為主 創建全人照護模式 因應南迴地區在地醫療需求,南迴醫療計畫的首部曲,於110年8月成立了「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附設居家護理所」。不僅是徐超斌個人回到家鄉服務,也帶著南迴基金會董事會成員、工作團隊一起回來,在社區落地生根,照顧每個人的健康;而南迴醫療計畫的第二部曲「南迴診所」,112年於台東縣大武鄉設立,以定點門診和居家醫療為兩大服務主軸。創建出適合台灣偏遠地區的全人照護模式,推動在宅醫療、居家照護,把醫療照護帶入社區,克服交通問題,使偏偏鄉居民不再受限於距離,苦苦求醫不可得。 南迴診所國光流感疫苗施打計劃啟動 年年約五百人受惠 南迴診所國光流感疫苗施打計劃於113年12月5日正式啟動,於尚武村社區活動中心舉辦首場,共有24位施打,包含10位長者及20至30歲區間的14位民眾。由南迴診所院長徐超斌醫師主責,進行接種前健康評估檢查及問診。為期三個月的計劃更邀請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林高章顧問醫師、嘉義台大佳醫診所周孟滑醫師支援,總計16場,受惠區域為達仁、大武、太麻里、金峰等南迴四鄉,凡是十八歲以上的居民均可免費施打,初步規劃的報名人數為773人,預計施打人數為476人。 詹啟賢董事長一直默默關心南迴,促成今年南迴基金會與國光流感疫苗公益捐贈計畫,偏鄉居民多半經濟弱勢,上醫院不容易,需要疫苗也無法即時得到,透過南迴完善的在宅醫療及居家照護,送疫苗到原鄉,不僅為支持超人醫師一份醫療的初心,更期待共襄盛舉,陪伴南迴基金會守護南迴居民健康。

天轉涼,新冠肺炎併發MIS-C住院個案又增加!醫警告:新冠最新病毒1傳14,家中有小有老一定要打疫苗

天轉涼,新冠肺炎併發MIS-C住院個案又增加!醫警告:新冠最新病毒1傳14,家中有小有老一定要打疫苗#流感疫苗

11月起,針對JN.1變異株的新冠疫苗已擴大接種對象。感染科醫師提醒,Omicron是已經演化出傳播力相當強的病毒株,1個感染者就可以傳播給14個人,不要認為感染只是輕症,現在又開始有 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個案不斷出現,如果是免疫力差或是年長者、幼兒,更要施打疫苗來預防併發症風險。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志榮表示,上個月林口長庚就收治2名兒童感染新冠併發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病例,一名是不到1歲嬰幼兒,一開始出現發燒、發疹等類川崎氏病症狀,心臟也受到影響,但有明顯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不完全符合川崎病,詢問接觸史發現2週前托嬰中心有人確診新冠感染,患兒二週前也有短暫發燒症狀,採檢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最後診斷MIS-C。 MIS-C個案又出現表示兒童新冠感染病例增加 另一名案例是14歲青少女,一來門診表現的是類流感症狀,抱怨劇烈頭痛、咳嗽、發燒、全身痠痛,但給予抗流感藥物沒有改善,且流感病毒檢驗陰性,個案因持續發燒頭痛超過一週,同時身上開始長疹子,近一步檢查證實有腦膜炎,血液檢驗出現血小板減少,顯然有多重系統受到影響,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後病況才改善,同樣也判斷是染新冠後併發 MIS-C的病例。 陳志榮醫師指出,這些都是沒有特殊疾病且原來健康的個案,由於秋冬呼吸道疾病多,新冠在診斷上也多了難度。國內外研究數據都指出,儘管兒童感染新冠症狀較輕微,也比較不會發生肺炎或呼吸衰竭,但仍有不少發燒痙攣、哮吼病例,也可能導致腦炎,併發MIS-C影響心臟,甚至有休克的危險性。他也解釋,打疫苗可有效預防MIS-C,近期有個案開始出現表示兒童新冠病例在急速增加,施打最新JN.1新冠疫苗相當重要。 新冠JN.1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共同施打 陳志榮醫師提到,Omicron已演化出傳播力相當強的病毒株,1個病例就可以傳給14個人1,感染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個人的免疫力與健康情況。對年長者或者是幼兒、免疫差的族群來說,新冠仍不可視為一般感冒,感染後仍有發生重症的危險性。 施打疫苗有些家長對安全性或副作用仍有疑慮,陳志榮醫師解釋,以安全性來說,全球大規模施打後,現在已累積豐富的新冠肺炎施打經驗,其實不需要太過恐懼,像是心肌炎的比例已經相當低,預後也相當良好,至於其他輕微副作用如發燒或者局部腫痛,大概1~2天就會恢復。考量到病毒變異快速以及重症的風險,接種疫苗仍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他也提到新冠肺炎疫苗屬於mRNA疫苗,與其他像是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一起施打是沒有問題的。 面對秋冬來臨,陳志榮醫師強調,接下來很多像RSV、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更會一起流行,且都透過飛沫傳染,傳播力強。因此除要維持日常衛生習慣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醒小朋友回歸正常作息,睡眠要充足並要足夠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除了老人與小孩都應該盡快打最新JN.1新冠疫苗外,家中如果有年長者與幼兒者也一定要施打疫苗,可幫助保護家人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