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

齒列不整易嘴破 LH不拔牙矯正治本

齒列不整易嘴破 LH不拔牙矯正治本#蛀牙

「糟糕!我又嘴破了」,嘴破雖不是嚴重疾病,但反覆發生實在惱人,特別是美食當前卻無福消受,令人為之氣結。許多人以為嘴破是火氣大導致,因此西瓜霜、黃蓮各種消火氣偏方紛紛出籠,結果非但沒效,同部位還反覆嘴破,真是「火氣越來越大」。對此牙科專科蔡忠翰醫師表示,產生口腔潰瘍的原因很多種,根據臨床門診統計,咬合不正和蛀牙細菌遍佈的口腔狀況,嘴巴破洞發炎的機率的確會比健康口腔狀態的人多6成以上,而長期有嘴破狀態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比例更比一般人高出許多。蔡忠翰醫師強調,臨床上頻繁嘴破的病患約6~7成都有齒列不整的問題,暴牙、戽斗、齒列參差凌亂都容易使牙齒錯咬到嘴唇、舌頭或口腔黏膜的機率大增。另外,齒列不整也使食物殘渣附著在牙齒的機會增加,提高蛀牙的發生率,所以若是發現同部位反覆嘴破或有滿嘴蛀牙的情況,可以自我檢視是否是齒列不整惹的禍。對於齒列不整患者,蔡忠翰醫師表示,最好把握青少年至成年這一段黃金矯正期,趁骨頭塑型度尚高的時候徹底將齒列排正,避免成為嘴破、蛀牙及牙周病的高危險群。此外蔡忠翰醫師也提到,目前市面上的矯正系統以LH矯正及戴蒙矯正最為人所熟知,而LH矯正又因舒適度較高及避免使用骨釘、頭套等特點而受到青睞。LH矯正近期有重大突破,蔡忠翰醫師由多年的臨床經驗中整合出「高階LH不拔牙矯正」技巧,可以破解一般矯正需要拔牙的迷思,不用拔除小臼齒,反之利用臼齒往後推移的高階矯正技巧創造出等同於小臼齒的牙弓空間使牙齒順利位移,而且因為臼齒後移空間可依照個人需求調整,因此矯正後的齒列不會有內傾的困擾。蔡忠翰醫師表示,除30%重度暴牙與嚴重混亂病患可能還是需採用拔除小臼齒的方式來創造空間外,絕大多數矯正病患都可受惠這種新式矯正技巧,進而保留小臼齒。針對口腔潰瘍問題,除了根本排正齒列減少嘴破機率外,蔡忠翰醫師也建議應加強口腔衛生,正確使用牙線,三餐飯後則以貝式刷牙法搭配牙間刷清潔牙齒,平日還可多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等蔬果食物強化口腔黏膜強度與抵抗力。口腔保健維持好,將可以大大降低嘴破病痛以及其他呼吸道感染機會。

牙疼不是病 痛起來要人命?淺談牙周病

牙疼不是病 痛起來要人命?淺談牙周病#蛀牙

文/林芳怡醫師牙周病在早期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許多人刷牙有點出血,或吃東西時咬不太動,平時因為工作太忙也沒多注意,更沒想到要到牙科診所檢查,時間一久,就成了牙周病。而近年來醫學報告也不斷指出,牙周病患者發生中風或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高,患有牙周病的孕婦也容易有早產兒或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情形,糖尿病患者若有牙周病,更會影響血糖的控制。所以建議大家,若家中有糖尿病的患者,以及婦女在懷孕前,一定要先把牙齒照顧好,避免牙周病的產生。大紀元新聞網2010 - 03 - 08牙周病拖延治療 小心造成骨髓炎一名65歲的婦人,長期患有牙周病,伴隨牙齦腫、流膿,一直到左臉頰浮腫疼痛、下巴皮膚感覺麻痺,才到醫院治療,醫師診斷婦人已經感染「急性骨髓炎」,在手術拔除患齒並切除部份骨頭後,癥狀才解除。NOWnews今日新聞網2007 - 12 - 18醫定要注意/輕忽牙周病 男子心臟積膿險喪命一名20歲的男子因為牙周病延誤治療,高燒40度還嚴重胸痛,送醫治療才發現,口腔內的細菌竟然一路向下侵襲到心臟,感染了旁邊的肋膜和心包膜,讓心臟嚴重積膿,如果不及早治療,死亡率高達七成,可說非常可怕。大家從小常常聽到「牙疼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並不是誇張的形容。以上摘錄的兩則媒體報導,是發生在台灣的真實案例,提醒大家不要忽視牙周病。【牙周病快問快答】到底什麼是牙周病?牙周病,簡單來說就是牙齒周圍支持組織,如牙齦、齒槽骨、牙周韌帶等,發生細菌感染,而細菌產生毒素,進一步破壞牙周組織,嚴重造成齒槽骨被破壞致使牙齒動搖脫落,就就像樹木原本種在土裡,但因土石流造成土壤流失,導致樹木無法穩固地根植在土裡而倒塌一樣。造成牙周病的危險因子?一些生活習慣或疾病,如抽煙、心理壓力、糖尿病等,都可能加強牙周病的破壞程度,因此,戒除菸癮、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均衡的飲食,及糖尿病病患者血醣的控制,也都是防治牙周病加重的重要課題。牙周病與遺傳有關嗎?牙周病亦可能由遺傳得來,牙周病患的唾液亦可能傳染給家人,所以,為了達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療效,定期每半年的口腔檢查、牙周病患家人的口腔牙周病篩檢,都是防治牙周病的有效措施。牙周病真正的兇手是誰?其實真正造成牙周病兇手就是牙菌斑。牙菌班是一層黏黏的薄膜,沾附於牙齦及牙齒之上,裡面含有上億的細菌聚集。為什麼會有牙菌斑呢?是因為口腔本來不是無菌的空間,而因吃東西有食物殘餘在齒間,加上刷牙方式不正確或口腔衛生習慣不良時,我們無法順利將牙菌斑予以移除,也因此細菌所產生的毒素會進一步的引起體內的破壞反應,破壞牙齦、齒槽骨及牙周組織。因此,預防牙周病很簡單,只要把牙菌斑刷乾淨就好了!牙齒亮晶晶 維持口腔衛生333運動避免牙周病的三寶:牙刷、牙線、牙間刷。每天刷牙3三次,每次刷牙至少3分鐘,飯後3分鐘內刷牙。唯有完美的清潔牙齒,才能避免牙菌斑堆積。而一些清潔牙齒的工具,如「沖牙機」與「漱口水」,要特別提醒大家正確使用的觀念:沖牙機可將口內的食物殘渣去除,但不能沖掉牙菌斑,因此只是補助工具,不能代替牙刷及牙線。而漱口水,需在醫師指示下使用,長期使用會有副作用,若將口腔內固有細菌殺死,反而會導致黴菌等異常微生物滋生。您有牙周病嗎?自我檢測DIY□ 牙齦紅腫。□ 覺得有口臭。□ 牙齦萎縮。□ 牙齒之間容易塞食物殘渣。□ 刷牙時牙刷上有血、漱口有血。□ 牙齒之間的牙齦形狀不是尖尖的三角型。□ 有時覺得牙齒「浮浮」 的。□ 用手指摸,會覺得牙齒搖搖的。□ 牙齦會有膿冒出。若以上您勾選的項目愈多,患牙周病的機率愈高!建議您就近至牙科診所看診,並且每半年要定期做牙齒的健康檢查。

保持清潔、避免啃咬食物 渡過牙齒矯正尷尬期

保持清潔、避免啃咬食物 渡過牙齒矯正尷尬期#蛀牙

在矯正牙齒過程中,常會聽到矯正患者詢問醫師,「可不可以拆掉矯正器了?我還要戴多久矯正器?」施行LH矯正經驗豐富的牙科專科蔡忠翰醫師指出,戴牙齒矯正器期間,許多生活習慣要隨之調整,這或許增加了一些麻煩與不便,但其實只要在小細節上特別注意,就可以輕鬆渡過矯正尷尬期。蔡忠翰醫師提到,矯正患者進食完畢就要刷牙是矯正期間最大原則,矯正器本身並不會造成蛀牙,但畢竟是外物附加在牙齒上,如果不加倍維持口腔衛生,可能會造成蛀牙及牙周病等問題,所以矯正期間,每次用餐後,都要確實將牙齒刷乾淨。飲食方面,為減低矯正裝置脫落的機會,要避免切咬及撕裂食物,需啃咬之食物,要切成小塊狀後才能進食。他表示,矯正初期或每次調整完畢,牙齒受到外力有時會覺得有點酸軟、不太舒服,這時可以吃些粥、牛奶等軟性或流質的食物,等牙齒慢慢習慣矯正器的力量之後再恢復正常進食。蔡忠翰醫師說,同時一開始也要避免少說話,減少矯正裝置與口腔粘膜摩擦的機會,以免造成口腔刮傷或破皮。如果因為矯正裝置突出摩擦而造成疼痛,則可以塗少量軟蠟,以減少黏膜的摩擦及疼痛。蔡忠翰醫師整合出「高階LH不拔牙矯正」技巧,可利用臼齒往後推移的方式創造牙弓空間,進而免除一般病患需拔除小臼齒以排平齒列的情形。蔡忠翰醫師進一步解釋,不拔牙矯正還比一般矯正節省相當的時間,因為醫師後推臼齒的空間得當,不會有拔除小臼齒創造過多空間、反而需浪費時間將多餘空間關閉的問題,自然療程可以精簡許多,且矯正完成不會有齒列倒凹的困擾。

無糖口香糖防蛀牙? 專家:吃多了反而會蛀牙

無糖口香糖防蛀牙? 專家:吃多了反而會蛀牙#蛀牙

常常會看到口香糖廣告強調,無糖口香糖可以幫助預防蛀牙。但是一個跨國的研究團隊卻發現,常常吃無糖口香糖不但沒有辦法預防蛀牙的發生,還有可能「幫助」牙齒更容易蛀牙。但是知名口香糖公司發言人強力反對這項研究,認為這項研究結果是有爭議的。這項研究是由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南內華達大學牙科學院(University of  Southern Nevada College of Dental Medicine)與赫爾辛基(University of Helsinki)大學等三所大學一起發表的結果,而這項結果也刊登在英國牙科期刊上(British Dental Journal)。研究發現,在口香糖中所使用的糖類代替品的確可以減少蛀牙的風險,但是這些糖類也會產生酸性物質,侵蝕牙齒上的琺瑯質,特別是含有水果香料的口香糖更嚴重。波士頓大學的索克雅(Sok-Ja)博士表示,很多人認為無糖口香糖是安全的,但是卻沒有想到這些都是虛假錯誤的資訊。研究小組同時發現到,如果常常使用這些無糖的產品,包括口香糖、低糖飲料等,並不會讓食物的熱量下降,反而會讓牙齒更容易受到侵蝕,並且造成胃部的干擾與滲透性腹瀉,更可怕的是,因為標榜著無糖產品,會讓民眾誤以為這是完全健康的食物,而大量地吃進肚子裡。因此實驗小組建議要多進行相關的臨床實驗,去證明無糖產品對人體的影響。對此研究,知名口香糖公司的發言人表示,過去有很多科學研究都發現,無糖口香糖可以刺激產生唾液,保護牙齒與口腔的健康,而且根本沒有人會每天大量嚼口香糖,所以這項研究根本是有爭議的。英國牙科協會(British Dental Association’s)的顧問達米安教授(Damien Walmsley)認為,這項研究其實是在提醒民眾,不要單純地認為依靠口香糖就可以減少蛀牙,如果吃下過多的口香糖,對身體也是會有不良的影響,因此達米安教授建議外食的人可以透過飯後嚼一、兩顆口香糖來預防蛀牙,而且不要挑選那些添加水果香料的口香糖。但是預防蛀牙最好的方式,還是飯後刷牙、仔細清潔,定期看牙醫,而不是依靠口香糖。薑黃素治療 對抗肝病新契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82女嬰罹乳糖不耐症 一喝奶就肚脹、解水便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87熟男中年「性福」危機?陰莖增大術重拾信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89

影音/台灣兒童蛀牙嚴重 恐害咀嚼消化及發育

影音/台灣兒童蛀牙嚴重 恐害咀嚼消化及發育#蛀牙

不管熱量有多少,吃東西之後,最好要刷牙漱口,有調查發現,國內的12歲學童、28顆牙齒中,會有2.58顆是蛀牙,這比世界衛生組織,平均的1.63顆還要多,台灣牙齒健康指數,在亞洲國家,排名倒數第二。牙科醫師說,學童蛀牙,不僅是外觀問題,也會影響咀嚼,造成消化不良,發育受到影響,建議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養成飯後刷牙的習慣。糖果、餅乾、零食,向來是小朋友的最愛,但吃完東西後如果沒有刷牙漱口,很容易就蛀牙。小朋友蛀牙到底有多嚴重?根據一項調查發現,台灣12歲學童、大約28顆恆齒當中,就有2.58顆是蛀牙,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平均的1.63顆,學童牙齒的健康指數,在亞洲國家排名倒數第二,只比菲律賓情況好;而且調查還發現,有四分之一的學童,後面的大臼齒幾乎都是蛀掉的。牙科醫師說,小朋友蛀牙不僅是外觀問題,也會影響咀嚼,造成食物不易消化、吸收不良,發育受到影響,因此建議家長,最好讓孩子養成飯後刷牙的習慣,尤其六個月到五歲的幼兒,健保每半年可免費塗氟一次,可以使蛀牙機率下降46%;另外成年人也應該每半年洗牙一次,定期檢查,才能減少蛀牙機會。(本新聞由 公視晚間新聞 提供)大人也瘋「塗氟」防蛀牙 醫生:徹底清潔最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03硬毛牙刷刷太猛 遇冰水牙酸又痛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515抗蛀牙作戰! 塗氟增加牙齒對酸抵抗力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392

大人也瘋「塗氟」防蛀牙 醫生:徹底清潔最重要!

大人也瘋「塗氟」防蛀牙 醫生:徹底清潔最重要!#蛀牙

為了照顧孩童的口腔健康,健保局特別補助未滿五歲的孩童每年可以免費塗氟兩次來減少蛀牙發生的機率,不過近日卻有越來越多的大人也願意自費到診所塗氟,或是購買含氟的牙膏希望能夠免於蛀牙的困擾。對此,署立台東醫院牙科主任莊素惠表示,「塗氟」其實只是一種輔助的功用,想要擁有健康的口腔,還是多費點功夫好好刷牙吧!

抗蛀牙作戰! 塗氟增加牙齒對酸抵抗力

抗蛀牙作戰! 塗氟增加牙齒對酸抵抗力#蛀牙

「張開嘴,只要咬住氟膠牙托約1~2分鐘,半年內蛀牙就不會找上你」,為降低齲齒率及落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共衛生政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牙科醫療部將於暑假期間舉辦學齡兒童免費塗氟活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牙科醫療部主任陳立愷指出,蛀牙是侵害學童最多的口腔疾病,一般小朋友約65%有蛀牙,身心障礙的小朋友,因不懂得刷牙技巧,蛀牙率特高,約95%。尤其是暑假期間,兒童容易攝取過多甜食,此時若疏於口腔照護,更易罹患蛀牙,而蛀牙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牙齒、細菌、食物加上時間等因素形成。塗氟可以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並可抑制細菌生長和新陳代謝,達到預防蛀牙的目的,就像為牙齒穿上防彈衣,可以減少蛀牙的機會。當然正確的刷牙及保持口腔衛生的良好習慣,仍是最重要的。氟化物施用方式繁多,包含有飲水加氟、局部塗氟、含氟漱口水、含氟牙膏使用等。由於飲水加氟影響人口及環保層面較複雜,且濃度不易控制,所以局部塗氟經評估是目前最有效、經濟的預防蛀牙方法。此次引進先進氟膠,只需一分鐘即可完成。為使塗氟達到最好的效果,陳立愷建議,要塗氟的兒童,應在塗氟前請先將牙齒清潔乾淨;若尚未洗淨,則必須在塗氟前再刷一次;若有蛀牙,則應先治療完畢再塗氟,以免效果不佳。本次活動利用暑假7月25日至8月5日(每週一至週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4:30)舉辦5歲至12歲兒童免費口腔篩檢及塗氟,各院區每日限額40名,共計1,200名,額滿為止。囿於人力仁愛院區週一、週三、週五上午9:00~12:00,婦幼院區週一、週三、週四、週五上午9:00~12:00,週二、週五下午1:30~4:30),請事先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牙科報名,電話預約就醫時間(各院區聯絡電話如下方所列),不需掛號費、健保卡,但需帶家長私章、戶口名簿及兒童牙刷。低收入戶、身心障礙等弱勢團體學齡兒童不受名額限制,弱勢團體部份可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許毓庭小姐(1999或2786-1288分機8203),將派專責醫師前往服務。本次活動報名時間為100年7月18日至8月5日,上午9:00~12:00,下午1:30~4:30,額滿為止,歡迎各位家長及早爲家中小朋友報名,以免向隅。

假牙不合別忍耐 恐造成口腔癌!

假牙不合別忍耐 恐造成口腔癌!#蛀牙

嘉義市一名75歲的羅姓老翁,沒抽菸吃檳榔喝酒習慣,生活作息正常,最近佩戴假牙時總感不舒服,嘴巴常破皮,家人發現後不斷勸說,羅姓老翁到醫院接受檢查,赫然發現口腔潰爛,轉介至口腔顎面外科後,上顎前庭竟有兩塊2~3㎝的片狀不規則白斑,切片檢查結果為惡性鱗狀上皮細胞癌,幸好及早發現,尚未變為口腔癌,經手術切除後,目前患者恢復狀況良好。 不合或已晃動的「古董」假牙千萬別忍耐,可能是口腔癌的肇因!假牙補綴科醫師周菀吟提醒,很多長輩口中有超過20年的古董假牙,即使不合或假牙晃動了也強忍耐。活動假牙的正常壽命為10年,且患者應該每半年到一年就要回診一次,千萬不要等到假牙鬆動或口腔潰瘍時才求診,以免造成難以收拾的憾事。 嘉基醫院假牙補綴科周菀吟醫師表示,患者因多年忽略假牙定期回診,上顎只剩三顆搖晃嚴重的牙齒在支撐上排活動假牙,上顎的牙脊因長年拔牙後已經有萎縮的現象,上顎的活動假牙也會左右晃動,甚至壓迫到嘴唇內側,在假牙邊緣的牙齦還有約二到 三公分 寬的片狀不規則白斑,觸摸時呈現粗糙、纖維化的觸感。 在經過初步調整後,便將患者轉介至口腔外科門診做進一步切片檢查。切片檢查結果為惡性鱗狀上皮細胞癌,因此口腔外科醫師立即為病人安排腫瘤切除手術並執行大腿植皮手術。經過數個月的傷口癒合後,再為患者重新製作上顎新的活動假牙,並定期追蹤。 嘉義基督教醫院口腔額面外科 董俊良 醫師表示,患者口腔內的上顎前庭分別有兩塊1㎝*3㎝及3㎝*2㎝的不規則鱗狀細胞癌組織,主要是因為不合或晃動的假牙在與牙齦及口腔長時間摩擦及不當壓迫下,口腔黏膜容易發生潰瘍的現象。 若口腔黏膜反覆潰瘍,此時,具侵略性的癌細胞就會容易出現。臨床上也發生過類似的案例,但好發的部位通常在舌頭,羅姓老翁的鱗狀細胞癌,出現在牙齦上較為少見。 羅姓老翁說,活動式假牙是20幾年前配的,一開始很配合醫師調整假牙,後來調整完畢後,因為忙家裡的生意就忘了回診追蹤,就算假牙已經鬆動了也因為不想造成家人的麻煩,就一直忍著。是孫女看到他口腔內多處潰瘍,才到醫院看診的。 嘉基醫院假牙補綴科醫師周菀吟解釋,造成活動式假牙鬆動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拔牙後,人體的牙脊(齒槽骨)會被吸收掉,尤其是拔牙後的前2~6個月吸收最快,此時,假牙與牙齦間會開始出現縫隙,造成活動式假牙鬆動、不穩固。通常處理的方式,是會置入一種類似樹脂的襯底來填補假牙與牙齦間的縫隙,藉以穩固活動式假牙。 早期民眾定期回診檢查假牙的觀念並不普遍,十個配戴活動式假牙的病患,有九個以上都會忘記要定期回診,等到假牙晃動了也大多會繼續忍耐,假牙補綴科周菀吟醫師提醒民眾,若病人未持續定期回診追蹤,假牙會因為牙脊吸收而開始晃動,因而壓迫到假牙底下牙齦或黏膜組織。輕者通常黏膜會自行癒合,但若長期置之不理,牙齦會長出瘜肉,甚至是口腔癌的癌前白斑病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