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

經常尿道發炎 可能是”結石”作怪

經常尿道發炎 可能是”結石”作怪#腎臟病

何謂「尿路結石」?簡單的說,就是在尿液流經的通路上,有石頭形成或停留。因此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這些器官的結石就是「尿路結石」。在文明化的社會中,結石大都由腎臟所形成。臺安醫院泌尿科 陳日昇醫師表示,結石形成的原因有諸多理論,但總結來說,體質遺傳是一大主因,不過就結石形成的過程來看,大家都同意充分而稀釋的尿液是預防結石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陳日昇醫師說,石頭在腎臟生成後,因停留時間長短不一,位置不同,而產生各種的症狀,例如:◎ 疼痛:疼痛是病人會立即就醫的主因。疼痛可分為鈍痛或急遽發作的劇痛。一般腎及上輸尿管結石的疼痛部位在腰部,有時會轉移到睪丸。而下段輸尿管及膀胱結石疼痛的位置則大多在下腹部及腹股溝,有時會轉移到陰唇或陰囊,甚至導致小便疼痛。◎ 血尿:血尿是結石病患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有無痛性血尿時必須和腫痛及發炎作鑑別診斷。嚴重的血尿在肉眼觀察下即可發現,輕微血尿則要靠顯微鏡來檢查。◎ 頻尿:常發生於下段輸尿管及膀胱結石。因為膀胱受到刺激,病人一直想小便,卻解不出來。◎ 腸胃反射:胃和腎臟受自律神經系統支配。由於神經反射之故,可能會有噁心、嘔吐,甚至腸胃脹氣的現象。這些症狀有時必須和下列疾病作鑑別診斷,包括急性盲腸炎、腸胃炎、憩室炎、大腸炎、膽囊炎及輸卵管炎等疾病。◎ 尿路感染:結石經常引起發炎,可能導致小便疼痛、腰痛、下腹痛、發高燒,甚至敗血症。因此當病人有持續性的尿路感染,必須懷疑是否合併尿路結石。◎ 尿路阻塞:當結石卡在膀胱出口或尿道時,病人會有解尿困難甚至解不出小便的情形。當結石卡在輸尿管時,會造成腎積水(腎水腫),若不積極治療,常會導致腎功能喪失。◎ 無症狀:結石患者亦有可能毫無症狀,或者僅有輕微不適。這種結石常會使人失去警覺性而延誤治療的時機。例如慢性阻塞造成腎功能喪失,甚至導致洗腎的命運。

喝水過量、鈉太低 當心引發”水中毒”

喝水過量、鈉太低 當心引發”水中毒”#腎臟病

一位有20多年精神分裂症病史的47歲男性患者,不久前才剛從精神病房出院返家。據病患的哥哥表示,患者認為大量喝水可以沖掉人體吃太多藥物的副作用,可以免於洗腎的恐懼,於是從五月底起拼命喝水,一個早上可以喝6至7瓶700c.c.礦泉水,一天下來可以喝下8,000~9,000c.c.的水。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加護病房陳憲青醫師表示,日前哥哥因覺得患者走路不太穩定,全身倦怠,講話變得遲緩,好像大舌頭,於是緊急送該院急診室,急診醫師擔心腦部病灶的問題,於是安排頭部電腦斷層,沒想到竟然在電腦斷層室內痙攣發作且發紺,臉部瞬間變黑,呼吸困難,血壓心跳曾一度量不到,施以緊急心肺復甦術後,送至加護病房照顧。後來經詢問病史、詳細理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證實為喝水喝太多所引起的低血鈉導致痙攣發作合併呼吸衰竭,還好急救得宜,鈉離子已矯正回來,目前已拔管並轉至一般病房照顧。 陳憲青醫師指出,低血鈉的定義為小於135mEq/L,這位病人的低血鈉為119 mEq/L,低於標準甚多,根據教科書記載,神經學症狀嚴重程度與血中鈉離子降低速度有關,也就是短時間喝太多水,引起血中鈉離子降太快,也就俗稱”水中毒”,一般而言,急性低血鈉症(發展二天左右),病人會有噁心、無力感,此時鈉離子度約125 mEq/L,然而隨著鈉離子往下掉,症狀會更嚴重,包括頭痛、疲倦、意識混淆、走路不穩,當鈉離子小於115 mEq/L,會產生痙攣昏迷甚至死亡,所以不可輕忽。 陳憲青醫師表示,精神分裂症者大量飲水行為的成因,至今仍未有定論,早期認為是鉀鹽或抗精神藥物引起口渴之副作用,也有學者指出可能是下視丘或海馬廻的功能障礙所引起,像此病患大量飲水是受到聽幻覺及妄想所影響,在精神症狀改善後,其大量飲水也跟著減少,因此,精神病人按時服藥,有問題至精神醫師詢問及調整是非常重要的。 

「低磷飲食」延長洗腎病人生命

「低磷飲食」延長洗腎病人生命#腎臟病

依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2007年公佈最新的全球尿毒症排行,台灣洗腎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居全世界之冠。由於國內透析醫療品質極佳,讓洗腎越來越安全,使得患者忽略洗腎引起的併發症,其中以高血磷為最。美國腎臟與透析準則(K/DOKI Guideline 2004)中規定,若血清血磷值高於5.5mg/dL即稱為高血磷症。澄清醫院平等院區洗腎中心 劉秀芬護理長表示,腎臟衰竭的患者高血磷的原因,由於腎功能損傷嚴重,導致其排泄磷的能力大減,因腸道吸收磷的功能並沒有降低調節作用,這樣只進不出的情況下,磷便會累積在病人體內而無法排出,造成血磷增加。而透析病人高血磷的原因,除了上述,另外透析量不足、飲食中磷攝取過多與無規律服用磷結合藥物,及不正確的服用磷結合劑等影響最為重要。劉秀芬護理長指出,預防血磷過高的方法分別有:一、少食含磷高的食物,低磷飲食,每日可允許攝取之總磷量為1000-1200毫克。二、正確使用磷結合劑,磷結合劑如鈣片及鋁片(胃乳片)一定要剝成數小塊磨粉拌於飯中,使用量依醫囑視該餐磷的含量來調整,尤其吃點心時也要服用。三、充足的透析。四、可選用低磷食品如低磷牛奶來代替一般牛奶。五、可將肉製品燙過之後再烹調。六、內臟類及肉類乾製品、含骨頭的魚類(吻仔魚)含磷較高,勿過量食用。劉秀芬強調,透析病人若能好好、持續地控制血磷濃度,養成低磷的飲食習慣及正確地服用磷結合劑,則可避免高血磷引起的組織轉移性鈣化及心臟血管等併發症。讓洗腎病人的生命延長,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這正是澄清腎臟醫療團隊追求的目標。 【含磷量高的食物】◆五穀雜糧類:營養米、燕麥、小麥、糙米、高筋麵粉、全麥麵包  ◆種子及堅果類:瓜子、腰果、花生、花生粉、乾蓮子、芝麻、蠶豆、豆皮、核桃、開心果◆肉類:豬肝、牛肉肝、雞肝、內臟類、香腸、火腿、肉鬆、肉乾、蛋黃  ◆水產類:紫菜乾、吻仔魚、魚漿、魚丸、小管、鯊魚、馬加魚、魚卵、蝦、干貝乾、肉鬆  ◆奶類:養樂多、奶粉、麥片、酵母、健素糖、優酪乳、優格、乳酪、全脂奶粉、脫脂奶粉、巧克力製品、可可粉。飲料類含茶、汽水、咖啡、可樂、沙士 

常憋尿 當心排尿肌肉鬆弛

常憋尿 當心排尿肌肉鬆弛#腎臟病

憋尿是人人都有的經驗,偶爾事情一忙或一時找不到廁所時往往則要訓練自己的忍功,由於短暫的憋尿並不會對身體造成立即性傷害,大家往往不會特別在意,但您可知道,長時間的憋尿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光田醫院泌尿科嚴允和醫師表示,尤其女性最好不要養成憋尿的習慣,由於女性尿道的生理構造較短,如果長期間憋尿容易導致細菌感染,此外,曾有尿路感染病史者,特別是腎臟病、膀胱機能障礙、糖尿病或結石病史的民眾也應避免憋尿以免造成舊疾復發。嚴允和醫師進一步表示,當膀胱內累積到200cc的尿液時,開始會有尿意感,此時若沒有小解,膀胱還是有儲存的空間,但是持續累積到500-600cc時,膀胱就會出現過度的膨脹,並使控制排尿的肌肉因過度膨脹而鬆弛。對於不常憋尿的人來說,這些肌肉會很快恢復彈性,但是若常常強迫性憋尿,這些肌肉會變得鬆弛,日後很容易有頻尿、尿失禁的困擾。當你憋了一段時間的尿之後,除了應儘快將膀胱排空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再補充大量的水份,強迫自己多解幾次尿,嚴允和指出,這對膀胱來說有沖洗的作用,亦可避免膀胱內係菌的增生。但若有解小便困難、頻尿但每次解不多的困擾、同時在解尿過程中會有疼痛與灼熱感等症狀時,就應懷疑是否尿路已經受到感染,此時就應立即就醫避免愈拖愈麻煩。其實只要一遇到任何膀胱或尿道有不適的現象,在就醫前都可以採取多喝水的方法。因為加速尿液排泄,是解決所有泌尿道問題最好的方法,可以有效減緩病情,千萬不要因為怕痛或是怕上廁所而不喝水。此外,維持尿路通暢的不二法門仍是多喝水與勤上廁所,一般而言,每天的建議量約要2000-3000cc才夠。

吃完湯圓 撫摩腹部可幫助消化

吃完湯圓 撫摩腹部可幫助消化#腎臟病

春節剛過,熱鬧的氣氛,通常還會一直到元宵節才結束,除了各地有慶祝活動外,吃元宵更是元宵節傳統的習俗之一,起初人們把元宵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徵著家家戶戶都能團圓、美滿。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林東宏醫師表示,湯圓的主要成分是糯米,中醫認為,糯米性甘溫、無毒,其功效為暖脾胃、補中益氣、縮小便,主治脾胃虛寒、小便頻數、脾胃泄瀉、氣虛自汗。市售甜餡湯圓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湯不需要再加糖,以減少熱量攝取;若是無餡小湯圓,湯可以用桂圓紅棗湯或桂圓薑湯取代,有安神祛寒的功效,或放入枸杞、白木耳等,增加營養和美味;無餡料小湯圓還可以用花茶來煮,味道更清鮮;煮鹹湯圓時可多放一些蔬菜,增加纖維素含量。林東宏醫師指出,由於糯米性溫黏滯,難以消化,對於腸胃功能不佳者、老年人、兒童,在食用湯圓的時候就應特別留意,切記要緩慢、小口,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嚥阻礙;湯圓餡種類繁多,其中油脂含量均較高,會影響慢性病患者病情;另外,甜餡常會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花生、芝麻、豆沙餡等會加重腎臟病患者病情,應特別注意;對於體重超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都不宜過量攝取含大量油脂及糖分的湯圓;對於痛風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會影響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風病復發的可能。由於熱量高,食用湯圓後,適當的走動,可消耗一些熱量,也可撫摩腹部,以促進腸胃蠕動。如果有腸胃問題情形而不能緩解,林東宏醫師建議還是求診於醫師,以改善病情。

年節零食熱量大公開 吃多動多才健康

年節零食熱量大公開 吃多動多才健康#腎臟病

農曆新年又將來臨,也是一家人團圓日子,在這歡樂氣氛當中,大吃大喝一定避免不了,對於許多慢性病人,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衰竭…等,常因為過年時,飲食過量而造成身體不適。一些較注意體態朋友,也會在放完年假後發現自己不但年歲增長,連體重也跟著增加。年關將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林詠霈,針對過年期間常見零食、飲料類做整理,提醒大家把握下列幾點原則才可以健康過好年。◎ 開心果、花生、瓜子…等:核果類皆屬於油脂類,例如:開心果30公克,約含2.5茶匙油脂,且市售一些核果類可能含有過多鹽份,進食過多可能造成油脂及鹽分攝取過多,加上核果類含磷離子、蛋白質較多,慢性腎衰竭患者需小心服用。◎ 魷魚絲、牛肉乾、鮪魚糖…等:一些加工肉製品,每一百公克約300大卡左右,且含較多蛋白質、鹽份,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飲食需要限制蛋白質患者需小心食用。◎ 牛軋糖、巧克力、南棗核桃糕…等:糖果類熱量高,且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精緻糖類、脂肪,每一百公克約300-600大卡左右,減重及糖尿病患者需小心食用。◎ 巧克力餅乾、洋芋片…等餅乾類熱量也不低,例如:巧克力餅乾一片約86大卡,相當於1/3碗飯,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精緻糖類、脂肪,減重及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食用過量。◎ 可樂、汽水、沙士…等汽水類每一瓶(350毫升)熱量約147大卡,含精緻糖類,屬於空熱量飲料,且含磷量高,減重患者需小心食用,糖尿病、腎臟病患不建議飲用。林詠霈指出,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患者、除了要留意上述幾點注意事項外,更需按時服藥以利疾病控制。減重患者除飲食控制外,也希望搭配運動,動多少吃多少,吃多少動多少,才不會使減重計畫功虧一簣。另外,在選購年貨方面須注意是否為合格廠商、產品標示清楚完整、食品顏色及風味是否異常等,食品顏色過度鮮豔或白皙不宜購買,因有可能添加著色劑或漂白劑,希望大家掌握以上重點一起健康過好年。

調味料「鈉」離子高 易對腎臟負荷過重

調味料「鈉」離子高 易對腎臟負荷過重#腎臟病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7年9月及10月份分別至轄內各大超商、各大賣場、學校鄰近雜貨店進行市售包裝「休閒食品」及「調味料」營養成分及含量的稽查,分別檢查「休閒食品」食品共計457種品項。共查獲「調味料」食品有2項產品(純白胡椒粉、胡椒鹽粉)未標示「營養標示」,與食品衛生管理法之規定不符,已依行政程序調查中,而「休閒食品」標示查核均符合規定。市面上銷售的「休閒食品」琳瑯滿目,酥脆口感的點心、人造奶油的麵包或使用氫化植物油炸過的鹹酥雞雖然好吃,這些產品的「反式脂肪」含量高,反式脂肪在人體體內不易分解,容易堆積在血管壁,增加罹患心臟病的機會,所以應盡量減少食用,尤其是高血脂者、心臟病患、心血管疾病病患、糖尿病患、新陳代謝症候群者、肥胖者、幼童、孕婦、哺乳產婦,盡量限制攝取反式脂肪食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天反式脂肪的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百分之一,所以成人每天反式脂肪攝取量應不超出2.2公克。「調味料」,也稱佐料,是被用來少量加入食物中用來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所添加的味道可分為酸、甜、苦、辣、鹹、鮮及添加香氣等以提升食物的美味與香味,常見的調味料有食鹽、白糖、味精、白醋、番茄醬、蠔油、XO醬、沙茶醬、芝麻醬、料酒、酒釀、紅麴、味醂、釀造醋…等,是家庭主婦的好幫手。但這些調味料皆含有鈉,每日成人攝取量(包括食鹽、醬油、味精等調味品、醃漬物及加工食品中的含鈉量),以不超過2400毫克為原則。罹有高血壓、腎臟病民眾除避免食用醃漬食品外,調味料如:沙茶醬、豆瓣醬、辣椒醬等,鈉離子含量較高,應小心食用。如何吃得均衡、營養又方便,衛生局建議除了認清標示外,大家一起來認識「營養標示」,標示項目包括有熱量、蛋白質、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及碳水化合物、鈉、其他出現於營養宣稱中的營養素含量(例如:宣稱「高鈣」即需標示鈣質含量)及廠商自願標示之其他營養素含量,只要在選購包裝食品時多花點時間,認清「營養標示」,瞭解食品中含有的營養成分,作為選購的參考,以減少營養素不均衡及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1999熱線,以撥打市話費率計算,外縣市民眾撥打02-2720-8889)轉7110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民眾亦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

治療”頑固型高血壓” 完整治療保健康

治療”頑固型高血壓” 完整治療保健康#腎臟病

臨床上會碰到一些很難控制良好的高血壓病人,無論如何用藥衛教,都很難使血壓達到正常。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心臟內科鄭鴻璋醫師表示,頑固型高血壓的定義為:血壓一直超過140/90mmHg以上,或有糖尿病或腎臟病的病人,血壓一直超過130/80mmHg以上,即使固定用了至少3種以上的降壓藥(其中一種是利尿劑)一年以上,血壓仍無法下降者。這類病人約佔10-15﹪。造成頑固型高血壓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八種:1. 無法遵循及嚴守持續性高血壓藥物的治療,或病人對治療的順服性不佳。如病人自動調藥、減藥或是沒有症狀,就自動停藥。2. 藥的劑量不夠或組合不對。3. 血壓藥物用於不方便或易混淆。4. 藥物的副作用,讓病人心生恐懼而停藥。5. 花費太高,省著吃。6. 醫囑不了解或醫囑不方便以致無法實行。7. 病人對衛教內容不了解,或產生誤解。8. 本身有老人失智症或記憶力衰退的病人。另外有些病人服用其他藥物,而影響血壓,包括非固醇類抗發炎藥,擬交感神精興奮劑(如鼻噴劑、食慾抑制劑、咖啡因)口服避孕藥、類固醇、抗排斥藥、紅血球生成素、抗憂鬱藥等,都會造成血壓升高,不易控制。還有一些相關的因素要去除,如抽煙、肥胖、喝酒、胰島素阻抗性、及氣喘、睡眠呼吸終止症候群、慢性疼痛、食物太鹹、水份攝取過量…等等。鄭鴻璋醫師指出,頑固型高血壓的治療方針有以下幾點:1. 服用4至5種降壓藥,其中一種是利尿劑。2. 降壓藥的劑量要足夠。3. 要用長效型降壓藥。4. 一天吃二次(早上及下午)。5. 可考慮同類型不同作用的降壓藥合併使用。6. 轉診心臟科專科醫師診治。7. 住院評估次發性高血壓的可能。鄭醫師提醒,高血壓與糖尿病一樣都屬於慢性疾病,早期均無明顯症狀。但長期控制不良,就會造成全身各器官的病變。必須擬定好完整的策略,除去影響治療成效的因素,才能使我們的身體常保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