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

男治禿中藥兩小時吃一次 反藥物中毒且更禿!

男治禿中藥兩小時吃一次 反藥物中毒且更禿!#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不管是男性或是女性,只要開始出現掉髮情形,頭皮一天比一天還要明顯且光亮,難免會讓人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禿頭!高雄就有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開始出現中年禿之後,慌張的不得了,卻找上了中醫希望能藉由中藥來改善禿頭狀況,而求禿頭快好心切的他,卻把中藥加倍服用,兩小時就吃一次,竟讓他掉髮更快且出現藥物中毒的的現象。男子亂吃藥 半年已練成他人三年禿頭功這名男子,就醫時出現黑眼圈加重且有腹痛的情況,經醫生一問之下,才知道他為了治禿頭狂吃中藥,不僅禿頭沒好,反而還傷了身體。育髮科醫師張祺璋指出,這名男子就診時因為清潔沒有做好,頭皮出現紅腫發炎的現象,而他的掉髮量,因為大量的服用過量中藥,讓他出現暫時性的大量掉髮,別人要三年才禿,他卻只花了短短幾個月,就已「練成」別人需三年才能達到的禿頭功!掉髮別亂吃藥 應迅速就醫張祺璋也說,其實掉髮的原因很多,除了體內賀爾蒙因素導致的雄性禿外,壓力大或睡眠不足,也都可能導致掉髮。而夏天因為天氣熱,頭皮油脂分泌旺盛,也會導致掉髮,而像這名男性是因本身就有掉髮問題,又加上中藥亂吃,反而造成暫時性的大量掉髮。因此他也建議,最重要的是,發生落髮現象時,千萬不要自己亂吃成藥,以免護髮不成,反而影響健康。

端午喝雄黃酒 恐危害神經細胞?

端午喝雄黃酒 恐危害神經細胞?#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依循中國傳統習俗,通常會在端午節喝雄黃酒以辟邪除蟲,但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表示,根據現代知識,雄黃為含硫和砷的礦石,經加熱後會被氧化為劇毒成分,食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損害,輕者引起上吐下瀉,嚴重可危害神經細胞,並可引起肝、腎、脾及心肌等實質器官的脂肪變性和壞死。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呼籲民眾,應破除「吃中藥,有病可治病,沒病可補身」之錯誤觀念,並宣導中醫正確就醫用藥教育五大核心能力「停、看、聽、選、用」,以維護己身及親友之健康。中醫藥就醫用藥安全五大核心能力:一、(停)停止不當看病、購藥及用藥行為。二、(看)看病請找合格中醫師診治,並應向醫師說清楚。三、(聽)聽專業醫藥師說明。四、(選)選購安全、有效中醫藥品。五、(用)用中藥時應遵醫囑講方法。

政府二十年未發新執照 未來中藥行恐絕跡

政府二十年未發新執照 未來中藥行恐絕跡#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中藥行未來可能都會在市場上消失,民眾想抓藥可能無處可抓?由於衛生署在民國八十二年開始,制定法條規定只有中醫師或修習中藥課程十六學分的藥師、藥劑生才能販售中藥,因此衛生署已經長達二十年的時間沒有發出中藥販賣新執照,允許新一代的中藥商經營中藥販賣,使得中藥行的傳承命脈遭截斷,如政府再不修法,未來中藥行可能在市場上絕跡。對此,中藥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朱溥霖指出,衛生署自八十二年之後,就沒再發出任何一張中藥販賣執照,全國中藥商從原本的一萬五千多人,銳減只剩不到一萬人,老中藥房一旦凋零光,就再也沒人可以傳承。因為根據現行「藥事法」一百零三條規定,以八十二年二月五日為「落日」,國內能領取中藥販售執照對象,只有二類人有資格,一是之前有經營事實的既存業者,其餘則是之後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且修習中藥課程達一百六十二小時者。而此法條等同於把中藥商的傳承路封死,導致全台目前有近兩千位的中藥商新生代,雖有中藥課程修業證書,但卻苦無開業執照,形同斷後。對此,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指出,衛生署也認為現行法令,某種程度上封死中藥商的生路,因此,正全力爭取修法,增訂「中藥材販賣業者」條款,賦予業者可經營中藥材進口、出口及批發、零售權利;同時爭取勞委會開辦「中藥材管理技術士」技能檢定考試解套。但如果衛生署動作緩不濟急,朱溥霖則說會再發動進一步的大規模抗議行動。

香港中成藥微生物超限 台灣未進口

香港中成藥微生物超限 台灣未進口#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香港衛生署日前發布新聞,呼籲民眾不要購買或服用香港中成藥製造商「青松藥圃有限公司」所供應中成藥「救胃」、「黃樹榮」腰痛大補丹、「青松」快靈二合一及「強心脈通」,因其微生物限度超出香港的標準。台灣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接獲相關訊息立即查證,國內並未核准進口該藥品,並通知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藥劑生公會全國聯合會轉知所屬會員,勿販售未經衛生署核准之藥品。衛生署表示,若未經核准進口該藥品,可依藥事法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若明知為偽藥或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呼籲民眾,有病應找合格醫師,服用合法製藥廠所製造之中藥;不購買非醫療場所及來源不明之藥品;海外旅遊亦不購買非當地衛生主管機關核准之藥品;遇有非法來源之藥品,也請收集相關販售來源資料,向地方衛生主管機關檢舉,全民共同打擊非法,維護己身及親友之健康。

樂閱讀/「科學中藥」有副作用嗎?

樂閱讀/「科學中藥」有副作用嗎?#中藥

只要吃的時間對、並依照中醫師的指示下用藥,就不會有副作用。尤其如果是在《神農本草經》裡的上品藥材,原則上是可以當食物吃的,那可說是老祖宗經驗累積後幫我們篩選好的,更是不用擔心副作用的問題。一般來說,中藥即使有副作用,比起西藥而言,也比較輕微。服中藥容易產生副作用的情形大致會是因藥物過敏而引發的副作用、或是配藥的「證型」不對、配的藥方不對、吃的藥量不對。很多人以為中藥完全沒有副作用,那是因為中藥材是取自天然動植物礦石的產物,如果是有毒性的藥材也可以經過長時間的熬煮或中和其他藥物而減低藥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但如果是體質比較敏感的人,就很可能對一般人不會有特殊反應的藥物產生副作用。中醫通常會依患者的實證、熱證、虛證來開處方,配藥的「證型」如果不對,多半是民眾自己在沒有專業中醫師協助下自行搭配、服用的配方,或是聽信如坊間「地下廣播電台」推薦的來源不明中藥成藥,這都可能造成服用後的副作用。至於配藥不對有可能是因為「有毒性的生藥」沒有搭配「能中和毒性的生藥」,或者是混合比例不對而發生副作用;但這樣的情況已比較不容易在科學中藥上出現,因為科學中藥的方劑在混合的過程都已經以一定的比例盡可能消除其毒性。它倒比較容易發生在吃傳統水煎中藥,並且是由民眾自行混合用藥比例而產生的時候。最後,吃中藥的「藥量不對」也是引發副作用的主因,有許多人誤以為中藥吃越多療效越高,這種作法反而揠苗助長,更提高了副作用發生的可能性。中藥的副作用大部分會出現在人體兩大系統:皮膚和胃腸。皮膚的症狀多是紅、腫、癢、濕疹等;胃腸則容易出現便秘、腹瀉、嘔吐、消化不良等。通常只要停止服藥就能減少症狀,甚至不管它也能自然痊癒。但是如果長期服用含毒性的藥物,就可能造成無法挽救的情況(如馬兜鈴酸)。也有少數的中藥副作用會有暈眩和心悸。在中醫裡有所謂的「好轉反應」,又稱為「瞑眩反應」。指的是「疾病將好」的生理反應,那會依每個人的生理情況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反應,常也會被誤以為是副作用。可能的反應有疲憊想睡、發燒、便秘、口乾、頭昏等,通常瞑眩反應發生的速度會比副作用快,也就是說用藥大約一到兩天就會有明顯的感覺;但如果自己無法區別,還是聽醫師的建議比較好。(本文作者/順天本草團隊)(摘自/國民中醫藥保健全書/大寫出版)

消暑不成反中暑? 可利用食物、水果解熱

消暑不成反中暑? 可利用食物、水果解熱#中藥

(優活健康網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清明掃墓,多數民眾都會全副武裝防蚊蟲叮咬的長袖衣褲,加上頭頂豔陽高照讓人汗水直流。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黃雅慧提醒,天氣熱,人體的自然反應就是出汗散熱,而許多消暑法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有時不但消不了暑,反而會讓人因無法散熱而中暑,建議不妨自己動手動製作中藥茶飲可達到清暑益氣的效果。黃雅慧說,夏天天氣炎熱,容易流汗導致水分散失,使人神疲氣虛、胃口降低,除了要注意水分補充和散熱,生活環境宜清涼,日常穿著則以清爽通風為主。平日飲食以清淡為主,也可利用食物或水果來達到消暑作用,像是蓮子、薏仁、綠豆、西瓜等,皆可以用來清暑益氣。除了食物及茶飲之外,平日也可按壓一些穴位,達到提神醒腦作用。「人中穴」位於唇溝上段約三分之一處,具有醒腦明目、清熱袪風,可治療中暑、神智不清等症狀。位於髮際下緣凹陷處的「風池穴」,具有醒腦通竅、通經活絡,可治頭痛、頭暈、頸項強痛。「曲池穴」,位置為屈肘,取肘窩橫紋尖上,能清熱疏風、調理氣血,可治療咽痛目赤、熱病、頭暈眩等症狀。「勞宮穴」,位置在掌心,以中指、無名指屈拳掌中,二指尖之間之處,能清心開竅、寧心安神,可治療中暑、頭暈脹不清等症狀。上述每個穴位按壓5秒休息,可連續按壓10次。黃雅慧表示,其實夏季消暑養生只要在生活、飲食上掌握清熱利濕、消暑解毒、養氣滋陰的基本調理原則,當季盛產的食物是最適合當季的養生食材,盡量少吃冰冷食物,順應自然,就可以輕鬆簡單達到夏日養生效果。

錯誤用藥觀念 小心造成身體更大傷害

錯誤用藥觀念 小心造成身體更大傷害#中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吃西藥會傷腰子,中藥就沒事」、「食補可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偏方卡有效」、「藥愈貴療效愈大」,都是台灣人常見的用藥文化。許多民眾對醫師處方的合法藥品,遵從性不佳,卻對地下電台裡賣的偏方、草藥深信不疑,愈貴銷路愈好,往往願意花大錢購買,勇敢服用,一買再買,這些錯誤的用藥迷失及觀念,往往延誤就醫及造成身體更大的傷害。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呼籲消費者務必改變不良的用藥習慣,千萬不要存有「迷信誇大不實廣告」、「諱疾忌醫」、「病急亂投醫、胡亂抓藥」、「信鬼神、找密醫、尋偏方」及「把藥品當贈品,自認為有療效的藥物推薦給親朋好友」等錯誤之觀念,以免令不法之徒有機可乘,危害民眾健康,賺足不法的黑心錢。 衛生局再次提醒,生病看醫師,用藥找藥師,不應購買非醫療場所或其他來源不明的藥品。

「停、看、聽、選、用」中醫藥就醫用藥有保障

「停、看、聽、選、用」中醫藥就醫用藥有保障#中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傳統中醫藥為我國具優良文化特色之健康服務模式之一,但民眾普遍存有「吃中藥,有病可治病,沒病可補身」觀念,甚或同時中西藥併服,殊不知藥理的交互作用影響下,隱藏著對健康影響之風險。鑑此,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為提供民眾正確中醫就醫用藥安全資訊,邀集國內中醫藥的專家及學者,針對民眾常見中醫藥問題所需具備的認知與能力,以容易記頌的口語方式,提出中醫正確就醫用藥教育五大核心能力「停、看、聽、選、用」,自101年起優先於中區及南區成立4家中醫藥安全衛生教育資源中心宣導五大核心能力。中醫藥就醫用藥安全五大核心能力為:一、(停)停止不當看病、購藥及用藥行為。二、(看)看病請找合格中醫師診治,並應向醫師說清楚。三、(聽)聽專業醫藥師說明。四、(選)選購安全、有效中醫藥品。五、(用)用中藥時應遵醫囑講方法。因應近來數位學習風潮,中醫藥委員會亦編製「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基礎理論」、「中醫臨床簡介」等中醫藥正確就醫用藥數位學習光碟,供民眾利用,並於全民E學堂成立「中醫藥好好玩」專區,民眾可免費自行上網學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