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

注意!微波中藥恐改變藥性

注意!微波中藥恐改變藥性#中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所謂一帖的中藥,就是一天的劑量,有人會分兩次,有人分三次,總之就是要在一天內把上面的藥材服用完畢。首先,在熬中藥湯前,要先注意:1) 如果有石膏、黨蔘等礦石類或是塊根類的藥材,或是像附子要加強熬煮以去毒性的藥材,要先下,也就是一開始就先放下去熬煮。2) 如果該帖藥中有些芳香類藥材的話,像是細辛、辛夷、薄荷等,需要後下,也就是等湯快好的時候再放入,以免揮發性成分逸散殆盡。台灣民間流傳的「三碗水熬煮到兩碗水」,這種方法相當不科學,因為很多揮發性藥材的成分早就跑到空氣裡,浪費掉了。正確的熬煮中藥湯的作法如下:1) 將藥材先用清水沖洗,去除灰塵雜質。清洗後,加水蓋過藥材約一、兩公分後,以大火煮開,藥湯滾了後,再用大火煮個兩、三分鐘(目的在殺菌),接著轉小火熬二十~三十分鐘,取出藥湯倒在碗裡,這是第一批藥湯。2) 再放冷開水入藥材中,火滾後再以小火熬二十分鐘即可,這是第二批藥湯。3) 第一批藥湯裡面花草類的揮發性成分較多,第二批藥湯裡面根莖礦石類的成分較多。將第一批的藥湯加上第二批的藥湯,倒在一起混合後,便是一天內要喝完的湯藥。可以分成兩次或三次服用。沒有服用完的,則先放在冰箱冷藏。要特別提醒讀者,如果中藥湯冷掉了,千萬不可以放到微波爐中加熱,因為微波會改變藥性。如果要加熱,可用玻璃、陶瓷容器重新煮開或是隔水加熱。另外,熬煮藥材的容器不可使用鋁鍋,也盡量避免使用鐵器甚至不鏽鋼,應以陶瓷或玻璃最佳。在熬中藥湯的時候,一定要加蓋,盡量使有效成分保留在湯汁裡,敏感的人,聞到湯汁的香味,過敏症狀就已經開始舒緩了,這就是有效物質逸散到空氣中的緣故。(本文摘自/過敏,原來可以根治/新自然主義發行)

醫訊/中藥用藥安全宣導

醫訊/中藥用藥安全宣導#中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冬日食補,許多人會選擇補氣暖身的薑母鴨、藥燉排骨,依照個人口味不同,調味的香料及藥材也會不同,根據往年經驗,許多人可能在吃太補後流鼻血、甚至出現血壓飆高、血糖飆高的情形。除了西藥的用藥安全外,中藥因為可以當作補品,用藥安全較常被忽略,為了瞭解中藥用藥安全對生活的影響及後遺症,本次講座邀請到藥劑科藥師許溫堯,主講「中藥用藥安全宣導」,此次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中藥用藥安全宣導時間:106年3月4日 星期(六) 上午10:00-11: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洽詢:(02)2791-9696#1008

「藥」有品質 邊境把關更安全

「藥」有品質 邊境把關更安全#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為了抗寒保暖,許多家庭入冬後一定會進補,冬日常喝的人蔘雞、大補湯等都需要用到中藥材益氣補血,但如何分辨中藥材的品質,依據哪些條件選購?衛服部中醫藥司自今年起增設5項中藥材的邊境查驗,為愛吃補的國人把關健康。增驗人參、西洋參、黃連、防風及陳皮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為保障民眾使用中藥材與確保中藥廠原料的安全衛生,阻絕不安全中藥材於境外,自106年起增加人參、西洋參、黃連、防風及陳皮等5項中藥材邊境查驗。為精進中藥品質,提升用藥安全,衛服部更辦理多項教育訓練,包括中藥廠GMP專業知能提升種子師資訓練班、中藥材辨識人才培訓,以及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檢驗初階及進階課程,保障民眾用藥安全。辦理課程培訓辨識人才 加強檢驗能力另外的課程內容,包含查驗登記常見的誤用、混用中藥材與藥材鑑別等,又同時加強中藥廠檢驗能力,舉辦農藥殘留、重金屬、黃麴毒素、HPLC及微生物等5項進階課程,共計34家GMP中藥廠80人次參與,提升中藥廠檢驗能力。課程訓練後也會進行成效追蹤,完成中藥廠的實驗室環境、設備、品管、品保等為重點訪視,協助中藥廠檢視檢驗作業程序,與提出改善檢驗實務問題的建議,瞭解種子師資回饋教學情形及預期效益,適時提供品質管理建議。 

醫訊/年節用藥安全須知

醫訊/年節用藥安全須知#中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農曆春節是全家團圓的日子,此時家人萬一吃壞東西或身體不舒服,過年期間跑醫院,真是掃興又費神,課堂中藥師將與您分享年節期間的用藥常識,方便您照護家人,歡喜過年。 此次講座將會由亞東醫院藥師王怡茹,主講「年節用藥安全須知」,將與您分享常見的用藥原則,希望能給予民眾有用的建議,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年節用藥安全須知時間:106年1月18日 星期(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容易喘 亂停藥竟致心臟衰竭

容易喘 亂停藥竟致心臟衰竭#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40餘歲的林姓患者先生無家族病史,因走路會喘而就醫,一開始因延誤就醫,加上未依醫囑服藥,自行停藥轉服中藥,造成末期心臟衰竭,須裝設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救命。下肢水腫、呼吸喘吁 僅能端坐呼吸彰基心臟外科主任醫師陳映澄表示,林先生2015年底開始下肢水腫、呼吸喘吁而且每況愈下,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到最後竟然呼吸困難到僅能端坐呼吸,經急診送至彰化基督教醫院後,緊急送入加護病房插管,當時林先生意識清醒,心臟卻衰竭到收縮壓只剩14%,連帶影響肝、腎功能。 其實林先生在39歲時,診斷出擴張性心肌病變,原本長期於心臟內科就診及靠藥物控制,但2015年1月份起卻改吃中藥而自行停服西藥,病況急轉直下,於短短的10個月內演變成末期心臟衰竭,喘到連刷牙、洗臉這些簡單的日常生活行動都有困難 體積小、重量輕、無噪音陳映澄醫師指出,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是一種機械性心臟輔助裝置,可以取代部分心臟搏動功能,整個系統包含植入人體的幫浦(長7公分、直徑3.5公分、重量約280公克)、小型電腦控制器、可充電電池、充電器及電源供應器,醫院跟病人可以靠系統監視器監測心臟功能。裝設此系統的手術跟開心手術一樣,都有風險跟不舒適感,但優點是有助病人重返家居生活,且機器體積小、重量輕、無噪音,又可以延長等待換心的時間,而根據國外臨床紀錄,如不再進行心臟移植手術,裝設此輔助系統的病人,目前已知有將近11年存活時間。  

飲酒、服中藥 恐致脂肪肝惡化

飲酒、服中藥 恐致脂肪肝惡化#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病人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後被告知有脂肪肝,常會很焦慮地問醫師嚴不嚴重,並且要求醫師要開立肝藥治療,要改善脂肪肝,必須先從脂肪肝的成因去了解,並針對這些問題去處理,大部分的脂肪肝是良性的,只需要定期追蹤即可,少部分的患者可能會有肝炎,並進一步導致肝功能惡化,甚至造成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過量飲酒、體重過重、三高是常見原因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湯昇曄表示,脂肪肝的成因有很多,過量飲酒、體重過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是常見的原因,急性及慢性肝炎也可能會同時合併脂肪肝,大部分的病人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但若是進展到肝硬化,就可能會出現許多併發症,如黃疸、食道及胃靜脈瘤出血、肝昏迷及腹水。避免飲酒、服用中草藥 以免加速惡化湯昇曄醫師表示,要診斷單純脂肪肝,須排除酗酒及其他病毒型肝炎,腹部超音波可以做初步的診斷,而肝穿刺切片檢查可以幫助了解是否有肝硬化及肝炎,湯醫師提醒,脂肪肝的治療,要避免過度飲酒及自行服用中草藥,以免加快肝功能的惡化。少部分脂肪肝患者 恐有肝癌風險想要緩解脂肪肝惡化,應該同時加上飲食控制配合適度運動,大部分脂肪肝的病人可以得到改善,少部分的脂肪肝患者,可能會有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應該要定期接受肝指數檢查及腹部超音波的追蹤,並且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接受肝穿刺切片檢查及進一步的治療。

皮膚紅腫癢 恐為吃錯中藥

皮膚紅腫癢 恐為吃錯中藥#中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只要吃的時間對、並依照中醫師的指示下用藥,就不會有副作用,尤其如果是在《神農本草經》裡的上品藥材,原則上是可以當食物吃的,那可說是老祖宗經驗累積後幫我們篩選好的,更是不用擔心副作用的問題。服中藥容易產生副作用 是因藥物過敏一般來說,中藥即使有副作用,比起西藥而言,也比較輕微,服中藥容易產生副作用的情形大致會是因藥物過敏而引發的副作用、或是配藥的「證型」不對、配的藥方不對、吃的藥量不對,很多人以為中藥完全沒有副作用,那是因為中藥材是取自天然動植物礦石的產物,如果是有毒性的藥材也可以經過長時間的熬煮或中和其他藥物而減低藥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但如果是體質比較敏感的人,就很可能對一般人不會有特殊反應的藥物產生副作用。中醫通常會依患者的實證、熱證、虛證來開處方,配藥的「證型」如果不對,多半是民眾自己在沒有專業中醫師協助下自行搭配、服用的配方,或是聽信如坊間「地下廣播電台」推薦的來源不明中藥成藥,這都可能造成服用後的副作用。藥量不對也是引發副作用的主因至於配藥不對有可能是因為「有毒性的生藥」沒有搭配「能中和毒性的生藥」,或者是混合比例不對而發生副作用,但這樣的情況已比較不容易在科學中藥上出現,因為科學中藥的方劑在混合的過程都已經以一定的比例盡可能消除其毒性,它倒比較容易發生在吃傳統水煎中藥,並且是由民眾自行混合用藥比例而產生的時候。最後,吃中藥的「藥量不對」也是引發副作用的主因,有許多人誤以為中藥吃越多療效越高,這種作法反而揠苗助長,更提高了副作用發生的可能性,中藥的副作用大部分會出現在人體兩大系統:皮膚和胃腸,皮膚的症狀多是紅、腫、癢、濕疹等,胃腸則容易出現便秘、腹瀉、嘔吐、消化不良等,通常只要停止服藥就能減少症狀,甚至不管它也能自然痊癒,但是如果長期服用含毒性的藥物,就可能造成無法挽救的情況(如馬兜鈴酸)。疲憊想睡、發燒 疾病將好的生理反應也有少數的中藥副作用會有暈眩和心悸,在中醫裡有所謂的「好轉反應」,又稱為「瞑眩反應」,指的是「疾病將好」的生理反應,那會依每個人的生理情況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反應,常也會被誤以為是副作用,可能的反應有疲憊想睡、發燒、便秘、口乾、頭昏等,通常瞑眩反應發生的速度會比副作用快,也就是說用藥大約1到2天就會有明顯的感覺,但如果自己無法區別,還是聽醫師的建議比較好。(本文摘自/國民中醫藥保健全書/大寫出版)

溫經散寒 快吃8種暖心食材

溫經散寒 快吃8種暖心食材#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天冷暖身,你可以吃這些食材!進入秋冬,許多女性最困擾的就是手腳容易冰冷,影響日常與睡眠,透過簡單營養湯品,不僅可以改善症狀,更能溫暖身心輕鬆度過寒冷天氣,吃補氣補血食物,還要搭配運動,才能達到改善手腳冰冷的功效。早晚氣候開始變涼 消除體寒痛經過了中秋之後,已經可以感受到早晚氣候開始變涼的趨勢,天冷就會想吃些熱熱的食物來暖身,尤其很多女性朋友容易有體寒痛經的問題,對於攝取哪些食物能夠緩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陳穎提出以下說明:1)     羊肉 /羊肉為優質蛋白質也富含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營養素,當歸羊肉湯可益氣補虛,搭配薑絲一起食用,不僅暖身更適合氣血循環差且手腳冰冷的女性,不過對於慢性腎臟疾病需限制蛋白質攝取量的患者,需酌量食用。2)     薑 /生薑可溫中止嘔、有溫經散寒的功效,可活絡氣血、溫暖四肢。3)     黑糖 /含有豐富的鈣、鉀、鐵、鎂,可暖肝脾、補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惡露。4)     堅果 /中醫認為堅果性味偏溫熱,有補腎健腦、強心健體、禦寒的作用,以營養而言,堅果油脂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E,磷脂質是有益健康的食物。 5)     桂圓 /含有豐富的鐵、鋅,味甘性溫、滋補氣血、能助火化燥,屬溫熱性食物。6)     紅棗 /具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有滋養調理的作用。7)     枸杞 /一般認為是冬季進補的好選擇,是上乘的滋補藥,《藥性論》也認為,枸杞子能「補益精諸不足」。8)     葛根 /在日本認為葛根粉有去寒、解毒的功能,葛根為豆科草本植物,用葛根精製的澱粉稱為「葛粉」,沖滾開水如同勾芡狀有保溫的效果,葛粉可在烘焙材料店或日系百貨公司的超巿購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