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客製化健身夯!8成民眾愛找私人教練

客製化健身夯!8成民眾愛找私人教練#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只要有關健身運動話題,就會在搜尋排行榜中搶下席次,從重量訓練到最近超夯的空中瑜珈,都是不少人茶餘飯後的聊天內容;不過,「懶惰」一直是國人弊病,儘管吵著要鍛鍊身體、雕塑體態者滿街跑,但實際做到且達成目標的人仍不多。因此,到底該怎麼動才能達到瘦身、減脂或增加肌肉量的目標,即為多數人心中疑問。對此健身房教練說,最近幾年有不少民眾為確保自己運動方式正確並有良好效果,都會選擇安排一對一個人教練,藉由飲食、熱量控制及鍛鍊,循序漸進達成目標。先衡量身體負荷 鍛鍊效果更好由於教練安排課程中,都會評估民眾身體狀態與健身目標後,採取客製化設計以確保學生在安全、不超過身體負荷狀態下,有效率的進行運動;根據統計,國內將近有8成在健身的人,都會選擇教練課程;不論體態雕塑、肌肉加強、減重瘦身或運動復健等都有不少愛好者。其實,想變成肌肉人、身線美女,除了適當運動及鍛鍊外,自我要求與毅力才是成功關鍵;運動過程中也要評估身體狀況,做好事前暖身、結束拉筋舒緩等。一旦感覺不適、難以負荷就要立即停止,待隔天或休息過後再進行,避免造成脊椎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傷害。

吃蛋白質長肌肉!專家:至少攝取30公克才有效

吃蛋白質長肌肉!專家:至少攝取30公克才有效#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編譯)想要擁有肌肉,可不是光靠大量跑步、重訓就可達成;一般人都知道,想擁有完美體態,不只需要「跟著老師動吃動」,還要加上蛋白質來幫忙;不過美國研究顯示,除了利用蛋白質輔助,也要攝取到真正能增長肌肉的「亮胺酸」,否則恐怕只是「白吃」一頓!攝取亮胺酸 邁向「小鮮肉」雖然瘦子的身材人人稱羨,但近年來追求完美體態的人士越來越多,沒有肌肉彷彿像考了99分一樣飲恨;因此不管男女,都會希望身上有那麼一點線條。不過美國研究指出,想擁有肌肉還必須攝取適當蛋白質中的亮胺酸,才有機會朝「小鮮肉」邁進。蛋白質+重訓 快速合成大肌肉由於在身體消化蛋白質的過程中,會將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而最重要的胺基酸就是「亮胺酸」。研究人員表示,由於消耗25公克的蛋白質,同時能排出3.5克的亮胺酸,若接著進行重量訓練,更能快速消化、和成較大的肌肉蛋白。而這是因為消費大量的亮胺酸,能產生更多的肌肉蛋白質來進行合成、重組及修復,使肌肉增長。此外,為了讓亮胺酸能將蛋白質轉成肌肉,身體必須要達到一定的蛋白質含量;而科學家將這「蛋白質門檻」估計為30公克,才能達到基本效果。 

驚!93歲肌肉型男 重訓當養生之道

驚!93歲肌肉型男 重訓當養生之道#健身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運動也能成為一種流行?除了年輕男女,爺爺奶奶也應該動起來。在台灣,幾年前開始燃燒的不老騎士精神,曾經激勵許多人,近日中國出現了一名滿身肌肉的爺爺,93歲的他從20年前開始接觸健身,每天至少訓練1個小時,以高強度的運動對抗衰老。如今,年過九旬的他做起單雙槓依然不在話下,不過他曾表示健身不是為了競爭,更不求追逐極限,只是希望可以強身健體,運動是他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養生之道。不過,爺爺的事件仍屬特例,運動還是要量力而為。根據南投衛生局衛教文章中表示,老年人因身體機能逐漸退化,運動前應慎選自己身體所能負載的運動類型、運動量並依照個人喜好、環境因素、身體健康狀況等,對於剛開始運動的長者,可採「短暫運動、休息、再運動」的方式,不用太有壓力,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項目持之以恆。運動5大好處 降低負面情緒、提升自信心要活就要動,運動除了民眾所要求的維持身材,到底還能帶來什麼魅力跟附加價值呢?基隆市衛生局曾表示,除可透過運動,養成良好習慣外,也可以為自己尋求一個身心舒適的生活,在此也提出5點運動好處,讓大家可透過運動養成好習慣:1)增進身體肌肉力量/增加耐力,發展體能時,會感覺身心舒適。2)提升個人自我概念/有了自信心,便能抵擋生活的憂慮。3)減低神經緊張/放鬆心情,得到壓力的紓解。4)增進整體協調/引導個人活躍的生活方式。5)開拓人際關係/集體運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社交機會,讓志趣相投的朋友相聚一堂,透過運動班之類的活動,擴大自己的生活圈。

為了健身而跑步 他卻跑出足底筋膜炎

為了健身而跑步 他卻跑出足底筋膜炎#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為了健身開始跑步,卻因足底筋膜反覆受傷及過度拉扯,導致足底筋膜炎上身!日前,一名35歲的上班族,為了想讓身體變得更健康,加入了夜跑行列,孰不知跑了一段時間後,足跟卻開始疼痛,特別是早晨下床第一步更是劇烈疼痛到難以行走,經過就醫確診為足底筋膜炎,但不管是接受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局部類固醇針劑注射、物理治療等,都只能獲得短暫的緩解,結果在醫師的建議下,他使用體外震波治療,經三次療程後症狀明顯改善,也逐漸恢復跑步了。利用高能量聲波 修復受傷組織新竹馬偕醫院復健科陳建鵬醫師表示,體外震波治療是利用高能量的聲波,幫助改善組織的微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促進生長因子,移除代謝廢物和毒素,利於組織修復的環境下修復受傷組織。一般來說,體外震波治療儀器可分為聚焦式或擴散式,聚焦式震波可藉著高能量的聚集,對局部較深層組織、頑固型疼痛或慢性疼痛進行治療;擴散式震波則是透過能量的擴散,對受傷組織與附近產生向外擴散的壓力波。但據臨床經驗卻發現,複合式震波的療效優於單一震波治療,對此,新竹馬偕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江佳慧表示,複合式震波治療儀對於肩關節鈣化或非鈣化性肌腱炎、高爾夫球肘、網球肘、股骨肌腱炎、髕骨肌腱炎、阿基氏腱疼痛、足底筋膜炎等軟組織疾病均有不錯的效果,民眾可依自己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想養六塊肌?研究:情侶一同健身 成功率激增七成

想養六塊肌?研究:情侶一同健身 成功率激增七成#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我要努力運動!」不少人為了能好好養成運動習慣,第一步驟則是搜刮各種運動用品,甚至是購買健身房課程,彷彿信教,期許能向天立下誓言,從今以後要脫胎換骨,養出六塊肌、馬甲線,然而,這一把把烈火,往往過沒多久就被完全撲滅,過去所購花的大把鈔票,也一同付諸流水,但事實上,下定決心之前,不妨可以把自己的另一半找來一起運動,成功率可望加倍!花大錢找健身教練 不如找另一半一起運動一份來自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針對一萬五千餘人,追蹤長達二十年的報告指出,情侶或夫妻之間,只要其中一人能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另一半也會受其「感化」,跟著離開沙發,努力的動起來。研究發現,夫妻之間,只要妻子平日養成運動習慣,先生達到每周建議運動量的機率比常人高出了七成以上。反之,若先生養成運動習慣,妻子達到每周建議運動量的機率,也提升了四成左右。研究人員建議,培養運動習慣,與其找健身教練,不如找另一半來運動,成功率反而較高。

路跑健身出現腳底疼痛 他足底筋膜炎上身

路跑健身出現腳底疼痛 他足底筋膜炎上身#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馬拉松、登山健行的盛行,有不少眾都會出現「足底筋膜炎」,如果沒有加強訓練,治療後康復後,復發率高!日前,一名37歲小陳(化名),平時喜歡路跑健身,但腳底陸續有疼痛感,原以為是拉傷,直到去年一場馬拉松活動後,隔天起床踏出第一步,便感到嚴重疼痛,發現他的足底中間偏內側會疼痛,後來經拉筋復健及積極治療後明顯好轉。未料小陳卻在今年2月22日,前往東京參加馬拉松活動,跑約30公里時,足底湧上有如撕裂般地疼痛感,小陳忍痛跑完最後12公里,回台後立刻到診間報到。足底筋膜反覆受傷、拉扯 是主要的發病原因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吳家麟醫師指出,足底筋膜炎一般是由於足底筋膜反覆受傷及過度拉扯所致,早期都被認為是一種發炎性疾病,但最新研究發現,它其實是一種退化的過程,當小腿阿基里斯腱或腓腸肌腱過度緊繃,導致踝關節的背屈活動範圍縮小時,也可能會形成足底筋膜炎。早晨起床第一步 最容易感到劇烈疼痛一般足底筋膜炎患者通常會有走路疼痛的症狀,特別是在早晨下床的第一步或長時間休息後的起步,足跟內側會感到有如針刺般的劇烈疼痛,內側足跟骨有明顯壓痛,甚至會擴及整個足底筋膜,尤其將腳趾做背屈動作時會令壓痛更加明顯。拉筋為足底筋膜炎 最好的復健方式吳家麟指出,足底筋膜炎患者透過簡易復健治療,約有9成的比例10個月症狀明顯改善,而「拉筋」是足底筋膜炎最好的復健方式,不過當患者症狀緩解後,如果沒有好好強化腿後肌肉,又投入跑步等運動,容易再復發,最後連坐著,足底都隱隱作痛。因此,北醫物理治療師胡家甄特地設計一套簡單易做的「下肢肌群舒緩操」,建議民眾健走或跑步結束後,進行下肢舒緩,避免足底筋膜炎找上身。1)弓箭步/雙手貼牆,單腳往前跨一大步呈弓箭步,膝蓋微彎,後腳拉直,腳掌貼地,停留15秒,換腳操作。2)股四頭肌伸展運動/單腳往後勾,手拉腳踝往上提後,停留15秒,換腳操作。3)大腿內側伸展運動/右(左)腳朝右(左)側跨步,另一隻腳的膝蓋朝前,身體下蹲,背打直,雙手放置膝蓋上15秒。4)脛前肌伸展運動/腳尖往後點地,腳背下壓約15秒。5)髂脛束伸展運動/單腳往後跨步,往內收至45度角,後腳拉直,身體沿著前腳往下彎(前腳膝蓋微彎)約15秒。

「深蹲下去擦玻璃」鍛鍊腿部肌肉 多消耗350大卡熱量

「深蹲下去擦玻璃」鍛鍊腿部肌肉 多消耗350大卡熱量#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又長期久坐,在不見得有時間運動的情況之下,體重異常超標,就成了普遍上班族的困擾,不過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小巧思,例如,上班時間盡量用走的上班,下班吃飽飯,也可選擇悠哉的時刻,走路到想到達的目的地,除了走路,在做家事之中,如果能配合一些深蹲、彎腰、伸直等動作,事實上也能達到微運動的效果,有助消耗過多的卡路里!掀起為運動風潮 輕輕鬆鬆消耗卡路里陽明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陳俊忠教授表示,現代人生活忙碌,但其實有不需另外花太多時間的辦法增加活動量,例如多從事融入生活型態的體能活動,像是做家事、通勤走路、到垃圾、走樓梯、做園藝、遛狗、散步等,將勞動變運動,便可增加熱量消耗。根據美國科學家實驗結果顯示,每天少坐多動,移動和走路的次數較頻繁者,非運動性熱量消耗會比平常人多,每天可多燃燒 350大卡,這表示日常生活多活多動,並不須大費周章,採買各式運動器具,或是千里迢迢到健身房,才能有運動效果,只要記住生活小巧思,多動多走多爬樓梯,勤做家事勤拖地,除了能夠維持家裡乾淨,也能甩肉兼備:1) 深蹲下去擦玻璃/深蹲擦拭窗戶,活動髖關節,促進血液循環外,還可鍛鍊大腿和臀部肌肉,有效消耗卡路里。2) 微蹲下去拖地板/向下微蹲呈弓箭步,右膝弯曲90°使小腿與地面平行但不碰地,左膝盡量彎曲使大腿與地面平行,有效提升肌耐力。3) 雙手打直洗碗盤/手臂打直與地面呈平行,左右來回擦抹盤子各10下,可活絡肩關節,降低五十肩。4) 阿蜜陀佛看電視/坐在椅子上,雙手合十,雙腳膝蓋彎曲,大腿和背部離開椅子,用腹部力量支撐,停留約20秒,可鍛練腹部肌肉,進行核心訓練。5) 成雙成對爬樓梯/爬樓梯時建議可一次爬兩階梯,有效訓練大腿肌 、消耗熱量。規律的運動好處多,除了能消耗大量能量,降低肥胖,亦可減少內臟脂肪量(使腰圍變小)及血液中胰島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濃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膽固醇)濃度,降低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罹患率,及冠狀心臟疾病死亡率,使代謝症候群的不利影響減至最低。

婆婆媽媽卯起來!做家事也能「微運動」

婆婆媽媽卯起來!做家事也能「微運動」#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運動可增加免疫力、促進身體健康,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對於忙於家庭的主婦們而言,恐怕就沒有多餘的時間,可到外頭動動身體活絡筋骨,而日前在英國,有專家建議就算沒有時間運動,只要每周坐至少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家事(如拖地),也算是運動量充足,可避免肥胖、心臟病等疾病找上門,可真是一舉兩得!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李朝智表示,比起久坐不動,做家事的確能達到有限的運動功效,如少許心肺訓練、熱量消耗,但是比起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效果較差,所以,建議民眾可將運動與家事做搭配,忙的時候就利用家事來進行微運動,而空閒時則可進行一些有氧運動。調整姿勢掌握原則 就算做家事也能微運動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主婦在做家事時,主要耗費的是勞力,但若是透過修正姿勢,就算是家庭主婦,也能透過各部位,如手、腳、肚子來進行微訓練,比起久坐不動,帶給身體的許多負面影響還好。舉例而言,在進行勞動方面的工作時(如提水、搬東西),只要將手拉長,調整伸展姿勢,並將每個動作做到位,也能達到運動效果,或是在清潔流理台時,將雙腳改成蹲馬步的姿勢,穩定下半身,也能訓練肌力。家事空檔不浪費 簡單3招助訓練運動教練蔡育辰表示,民眾在做家事前,可先實施動態伸展,有助於應付身體延展性較高或搬運重物的家事,增加身體活動度及降低造成肌肉不適。他說,家事不能算是真正的運動,主要是因為運動強度、持續時間不足,無法對心肺適能及肌肉適能造成完整刺激,因此,建議可在家事完後的空閒時間10~20分鐘進行簡單的徒手肌力訓練,或者利用快走、慢跑、單車的方式進行家庭採購,另外,教練也提供3項動作,幫助民眾進行運動訓練:1)Push up伏力挺身/女性對於此運動較為吃力,因此,可利用牆面或較高的桌面及平台降低動作難易度,有助於訓練上肢、核心穩定。2)Squat深蹲/首先保持縮腹挺胸,雙腳與肩同寬,雙手置於前方幫助平衡,接著臀部慢慢往後坐,如同坐椅子般,軀幹略為前傾,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即可,臀部使力回復站立姿,然而,一開始可背靠牆面來降低難度,也可在後方放一張椅子來練習動作正確性,該注意的是膝蓋不能超過腳尖,且需與腳尖同一方向,有助於訓練下肢、核心穩定。3)Crunch腹捲/屈膝平躺,膝蓋不併攏腳掌平貼於地面,手指放在頭部兩側,從核心開始捲屈將肩至上背肩頰骨抬離地面,再用核心慢慢控制回復平躺,有助於訓練核心。強度不同的運動 對身體影響不一最後,提醒民眾,雖然在忙碌時,可透過微運動的方式來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但仍然不能來取代真正的運動,如路跑、打球等,因為訓練部位不同、強度不同,對身體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建議民眾有空時,也要放下手邊工作,到戶外去進行運動,促進身體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