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遠離肝癌威脅 明起肝癌標靶藥物納入健保

遠離肝癌威脅 明起肝癌標靶藥物納入健保#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肝病一直是影響台灣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而所謂的肝病三部曲,是指罹患肝炎者,因肝臟反覆慢性發炎,繼而導致肝硬化或肝癌,最終造成死亡。因此肝癌標靶藥物sorafenib(商品名為蕾莎瓦)將於101年8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為肝病患者的治療填上一塊重要的拼圖。由於肝病對國人健康的危害甚鉅,我國自73年7月起針對母親B型肝炎表面抗原為陽性者之新生兒,實施B型肝炎疫苗注射計畫,並自75年全面實施B型肝炎疫苗接種。實施後發現,兒童的B型肝炎帶原率已明顯由10.5%下降至0.8%,顯示防治工作已有明顯成效。對於肝病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部分,衛生署也陸續提供多項防治及照護措施,期能扭轉肝病是台灣國病的情況,自92年10月1日起,全民健保實施慢性病毒性B型及C型肝炎治療試辦計畫,給付病患使用慢性肝炎治療藥品,依據衛生署的統計,93年至97年的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生率之五年變化率分析顯示,男性所有癌症合計增加0.4%,其中肝癌則降低為9.5%;而女性所有癌症合計增加1.5%,其中肝癌降低為6.9%。由歷年肝癌死亡率的變化趨勢顯示,肝癌的死亡率已降低,其中,93年之整體標準死亡率為28.1%,至100年已下降為25.3%。99年1月1日起,全民健保再推出「全民健康保險B型肝炎帶原者及C型肝炎感染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讓參與方案之醫事機構對病患提供常規性B、C型肝炎追蹤檢查之完整性照護,除可定期申報管理照護費外,若首次診斷出病患罹患肝癌,並可申報肝癌早期發現費。後國民健康局於100年8月1日實施的「成人預防保健健康加值方案」,即納入B、C型肝炎篩檢的補助。中期、晚期肝癌已無法接受根除性的治療,在標靶藥物尚未上市前,這類病患可用的治療方式極為有限。繼衛生署核准「蕾莎瓦」用於「轉移性或無法手術切除且不適合局部治療或局部治療失敗之晚期肝細胞癌,且須為Child-Pugh A class患者」之後,健保局歷經多次醫、藥專家會議討論後,以治療成本效益的條件,同意自今年(101年)8月1日起給付「蕾莎瓦」治療晚期肝癌的病人,減輕民眾的經濟負擔,讓肝癌病人有另一個選擇機會。

做好防颱準備 健保局免付費電話服務不中斷

做好防颱準備 健保局免付費電話服務不中斷#健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於蘇拉颱風將至,健保局除提醒民眾要做好防颱準備外,如遇颱風豪雨有部分縣市宣布停班時,健保局免付費諮詢服務專線0800-030598均會立即啟動颱風應變措施,將停班地區之來電,轉接至風災值機人員,於颱風來臨時繼續提供電話諮詢,以應緊急事件通報,民眾如有健保相關問題,歡迎利用。健保局的免付費諮詢服務專線:0800-03059(請用市話撥打),在一般日上班時段有專人接聽服務,下班或假日時段提供語音留言服務(請留下電話號碼及查詢事項,健保局於上班時,將有專人回電),如因天然災害,部分縣市宣布停班時,亦會立即啟動轉接機制,不因停班而停話,希望民眾在風雨來臨時,有健保協助諮詢服務,陪您一起平安度過。

如何作個聰明的全民健保被保險人?

如何作個聰明的全民健保被保險人?#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台灣公共衛生學會委託進行的西醫基層醫療品質與可近性民意調查的資料顯示,保險對象每次門診平均約需支付185元,等候看診時間平均花費23.2分鐘,看診時間平均為10.2分鐘,單程交通時間平均17.3分鐘後(雙程交通時間推估為34.6分鐘),看診1次總需耗費68分鐘,因此一次就醫,除須由保險人支應醫療費用外,保險對象會有就醫的時間與交通成本負擔。健保局呼籲保險對象當有醫療需求時,應作個聰明的就醫者,避免無效率的就醫。另外根據健保局分析全年度門診就醫次數≧100次保險對象且經派員訪視輔導後發現,超過七成的個案是因為身體不適問題無法解決或因多重疾病而就診或稍覺有不適即就診等3項為主要原因,以致於平均3至4天就需要到院所就醫。為協助保險對象就醫更有效率,健保局100年針對高就醫頻率病人介入各種輔導措施,頗具成效。例如A 君因憂鬱症、恐慌症、過敏、婦產科問題及睡眠障礙等心理問題無法解決而導致不斷就醫,全年就醫次數達257次,經由經常就醫院所共同協助輔導、提升家庭支持功能,及持續關心提供就醫問題的輔導等協助,就醫次數已降至全年70次,明顯的節省可觀之醫療費用與就醫成本。健保局自90年起即辦理「全民健康保險門診高利用保險對象輔導專案計畫」迄今,並於99年起將全年就醫超過100次的民眾納入輔導,共有3萬餘人,經過100年整年的輔導後,平均就醫次數下降17%,並較輔導前1年的醫療費用下降約6.2億元,節省民眾就醫時間共計967,368小時(約40,307天)的時間,健康情形亦隨之改善。所以健保局呼籲大家,有疾病時應該立即就醫,但更需要有正確的就醫方式,不但可以確切解決醫療問題且節省您更多的寶貴時間與交通成本。若您或您的家人經常在各醫療院所就醫卻無法找到問題、罹患多重疾病不知該如何就醫,或接到健保局寄送的關懷函後有就醫問題者(可直接撥打關懷函上聯絡電話),健保局各分區業務組將會有專人為您服務。

血管支架年花11億!心臟支架量最多

血管支架年花11億!心臟支架量最多#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衛生署指出,全民健保給付支架的種類,依使用的部位有冠狀動脈血管支架、頸動脈血管支架、胸主動脈瘤支架、腹主動脈瘤支架、腸骨動脈血管支架、淺股動脈血管支架。根據健保局統計,民國100年全年計約有2萬7千人使用,申報費用約11.87億元,其中以冠狀動脈血管支架嘉惠2萬4千餘人最多。動脈是從心臟運送血液到全身的血管,運送的是含氧量高的血液,因此如果動脈因為粥狀硬化斑塊沉積使得血管內膜增厚,進而阻塞血管,動脈管徑就會變「狹窄」,造成血液無法流通。若狹窄處發生在「頸動脈」會造成腦部缺血引起中風;發生在「心臟冠狀動脈」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腎動脈」會導致高血壓及腎衰竭;發生在「周邊動脈」如淺股動脈或腸骨動脈,則會導致下肢出現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狀,產生間歇性跛行、缺血性疼痛甚至壞死,需要截肢。血管支架是一種高科技特殊環狀金屬網,可依需要置放的血管有問題的地方,置放的方式是將一支氣球導管引導至狹窄病灶,利用氣球擴張時撐開狹窄處,再將支架留置固定於該狹窄處,可減少血管壁回縮或血管剝離,維持血管血流暢通。支架一旦置入血管後會被新生的血管內膜永久覆蓋,故不需取出。冠狀動脈血管支架,目前健保全額給付的是「金屬」血管支架,民眾如符合使用「金屬」血管支架之條件,可無須自費;若自願使用較血管支架昂貴之「塗藥血管支架」,經醫師詳細說明並充分瞭解後,可由健保支付「金屬」血管支架的價格每支16293 元,而超過部分由民眾自行負擔。「塗藥」血管支架是在金屬支架的表面塗藥,藥物會緩緩滲入周圍的管壁組織,防止疤痕組織的增生而再度堵塞血管。與傳統金屬支架相比,塗藥血管支架能降低支架內再狹窄的風險。然而,塗藥血管支架也有它的禁忌及副作用,例如可能會產生包括晚期血栓之類的併發症,所以必須由專科醫師詳細評估,以做出最好的治療及處置。此外,較新的「塗層血管支架」是在金屬支架的表面,以雷射切割加塗一層氮氧化鈦製成,能降低支架內再狹窄的風險。自101年7月1日起,健保亦已將塗層血管支架納入由病患自付差額的品項。血管支架的使用提供患者開刀外的另一個選擇,與開刀相比,破壞性與風險都較低,但只是治標的方式,並不是治本之道。它的風險包括一般心導管檢查及治療的風險,例如出血、心律不整、腦中風、心肌梗塞、腎功能惡化、過敏休克、死亡等。因此,治本之道,健保局呼籲,民眾平常飲食要清淡,少喝酒,多喝水,並控制體重,避免動脈粥狀硬化及其併發症 (如心臟病或中風)的產生,維持自身的健康。

畢業生注意!待業期間健保可依親一年

畢業生注意!待業期間健保可依親一年#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畢業季節來臨,學生畢業後,進入社會投入職場,其健保投保身分,根據健保法第九條規定,凡是年滿20歲,除了身心障礙或罹患重大傷病不能自謀生活者外,都要獨立以被保險人身分投保。但考量學生畢業後,謀職期間投保身分轉換的問題,在待業期間一年內,仍然可以以眷屬身分依附父母參加健保!健保局指出,根據健保法施行細則第三十二條規定,應屆畢業學生自當學年度終了之日起一年內,得以眷屬身分參加本保險。所以,應屆畢業學生畢業後,如果仍在待業中,可以眷屬身分繼續投保。但是畢業超過一年仍無職業時,則不能再以眷屬身分加保,必須至戶籍所在地之鄉(鎮、市、區)公所,以無職業第6類被保險人身分投保。這個規定讓剛畢業的學生可以專心找工作,不必擔心健保身分中斷。當然,如果已經順利找到工作,就由僱用的單位辦理被保險人身分投保者,而其原來眷屬身分,應辦理轉出,以免重複加保繳費。民眾如對健保的相關規定有不清楚或疑問,可撥打健保局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030-598查詢。

暑假短期打工 健保免轉出

暑假短期打工 健保免轉出#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暑假已經開始,許多學生為增加社會經驗,並賺取零用金或貼補學費,會利用2至3個月的暑假,從事短期工讀工作。健保局表示,依照現行健保法施行第27條規定,保險對象原有之投保資格尚未喪失,其從事短期性工作未逾3個月者,得以原投保資格繼續投保。這個規定是為了方便民眾不必因為短期工作導致身分變動,使得健保跟著要辦理轉入、轉出的複雜手續。舉例來說,某大學生A君以眷屬身分依附父親參加健保,趁著暑假期間到電子公司打工2個月,公司依照規定自受僱之日起為A君辦理第1類被保險人身分投保,為免重複投保繳費,A君尚須請其父親的投保單位向健保局申報眷屬身分退保。等到打工結束後,電子公司自其離職之日辦理退保,A君再請其父親的投保單位申報投保恢復眷屬身分,才不會使健保中斷。本案因為A君不滿3個月的短期工作,依健保法規定,除了上述的選擇外,他也可以選擇維持原來依附父親以眷屬身分繼續參加健保,不必在電子公司辦理以受僱者身分加、退保。以維持投保身分的安定及避免健保在轉換的過程失誤而致投保中斷,影響就醫權益。健保局補充說明,上述規定只適用受僱期間明確且「未逾3個月」,例如寒暑假短期性打工的情形,才可以由受僱員工選擇是否以原有身分繼續投保。如果是ㄧ般受僱者,雇主都應該自開始僱用日起為員工辦理投保手續及繳納健保費。健保局提醒想要在暑假打工未逾3個月的同學,要注意您的健保權益,建議您可以選擇維持原來身分繼續投保,以減少在投保單位間轉入、轉出的繁雜手續,並可避免因為轉換手續未銜接而發生中斷投保影響權益的情形。如果是選擇在僱用單位投保,請注意原投保單位與新投保單位銜接加保,以免影響就醫權益。

健保深耕烏坵離島 醫療照護不打烊

健保深耕烏坵離島 醫療照護不打烊#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烏坵,這個名詞對大多數人而言,是既陌生又遙遠;然而烏坵卻是捍衛我國家領土、保障我國民安全的代表之一,烏坵島位於金門、馬祖之間,與金、馬成犄角之勢,具屏衛台澎前哨之戰略重要地位,島上以軍人為主,另長住居民近50人,自90年2月1日健保法修正軍人納保以來,當地軍民均為健保之保險對象。烏坵二島現由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官兵負責戍守,島上官兵以操課、防務為重心,生活所需完全依賴台灣本島每月以船運補供應,生活極為辛苦,島上醫療資源一直由國軍松山醫院全力提供,由烏坵醫務所醫官負責居民及官兵的醫療健康照護,由於當地交通極為不便,居民及官兵若有緊急傷病,易因交通受阻,致病情延誤,就醫選擇極為不便。因此,健保局針對烏坵島實施「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以促進當地醫療的方便性、可近性、完整性及預防性健康照顧。「全民健康保險烏坵島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自92年5月1日起由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委託國軍松山醫院承作第一期計畫,為當地健保醫療建置良好的基礎,第二期及第三期計畫則加入彰化基督教醫院團隊,提供更多元的服務,目前已進入第四期計畫,服務內容包括急性醫療照護,24小時的主治醫師駐島服務,又為照護島上軍人及居民健康挹注預防醫學,藉由公共衛生導入推展當地居民的全人照護,進行疾病篩檢以達延緩慢性病發作及減少緊急醫療案件的發生,且針對島上所需軟、硬體設備、藥品及衛材部份,國軍松山總醫院應允全力支援。

腦中風治療及照護問題 健保局澄清:有給付及獎勵措施

腦中風治療及照護問題 健保局澄清:有給付及獎勵措施#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針對有關日前媒體報導台灣腦中風學會指稱,注射腦中風藥物r-TPA不是手術,健保無給付,健保局也澄清此為錯誤訊息。缺血性腦中風是目前台灣地區最常見的腦中風型態,健保局自93年1月1日起即給付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發病三小時內使用合成的血栓溶解藥(r-TPA,如Actilyse®),增加中風病人康復的機會或降低殘障等級。經查,98年至100年診斷為腦中風的病人中,醫療院所申報使用r-TPA藥品的人數,由724人增加至1,263人,有逐年升高之趨勢。對於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若能儘早診斷、儘速使用r-TPA於發病3個小時內,是得到好的治療結果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各級醫院的急診品質是對於這類病患照顧的重要策略。健保局於99年1月1日起即調增檢傷分類的急診診察費支付標準,並將夜間急診診察費用加成率由2成提高為5成。並於101年5月1日公告實施的「全民健康保險急診品質提升方案」中,納入急性腦中風的急診病人,在符合健保用藥規定3個小時內診斷及完成r-TPA注射之個案給予獎勵,每個個案可以申報2,000點的獎勵,以確保病患在用藥安全的前提下,得到適當、有效的醫療照護及品質。對於腦中風病人或其他病疾病患住院治療時,按病床類別(加護病房或一般病房),每天支付住院診察費由712點至257點不等,如需要會診其他專科醫師,則支付住院會診費,而且腦中風病患住院治療期間接受本保險給付範圍內的病床費、檢驗、處置、手術或藥物治療,健保均有給付,並無文內提及「治療中風沒有健保給付,頂多會診費及中風給付與治療粉刺給付費用相同」的情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