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豪大雨造成災害 就醫權益保障措施

豪大雨造成災害 就醫權益保障措施#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由於豪大雨災情,造成民眾身體或財物損害,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深表關切,並考量此期間可能有民眾需要就醫,而無法取得健保IC卡或IC卡遭毀損,健保局特別呼籲各特約醫療院所對於由上述原因而無法持健保IC卡就醫者,請仍依據健保IC卡例外就醫程序予以受理就醫。民眾如確定因豪大雨致健保IC卡毀損致不堪使用,健保局將免費換發一張新卡。申請換發新卡,僅需填妥「請領健保IC卡申請表」,並註明「豪大雨受災戶」,就近到各地郵局或親自到健保局各分區業務組、聯絡辦公室申請。如有任何疑問,洽詢專線0800-030-598。

健保加碼6.7億 偏鄉醫院設24H醫療服務

健保加碼6.7億 偏鄉醫院設24H醫療服務#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對於台灣山地離島及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相對匱乏,難以提供在地化之醫療服務,進而影響當地民眾健保就醫權益。因此,健保局於101年為強化離島地區、山地鄉及健保醫療資源不足地區之民眾在地醫療,減少就醫奔波之苦,自101年5月28日起辦理「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資源不足地區之醫療服務提升計畫」,並投入6.7億元,鼓勵位處該等地區或鄰近之78家醫院,加強提供24小時急診、內科、外科、婦科、小兒科及社區預防保健等醫療服務,使其具備較佳醫療提供之能力,以增進當地民眾就醫之可近性。當地醫院由於地處較為偏遠,網羅招致醫事人員相對不易且成本較高,如願意承諾且提供24小時急診,每週三次以上之內科、外科、婦產科及小兒科門診及住院醫療服務,並主動將檢驗檢查報告通知民眾,以及深入社區加強預防保健服務,可向健保局各分區業務組提出申請,經審查通過之醫院,將給予每家醫院全年最高1,500萬元之補助,以確保其提供優質之醫療服務。目前符合該計畫之申請醫院達78家,健保局推估其中27家醫院尚未設置24小時急診,未來可透過本計畫,設置24小時急診;另約有50家醫院,尚未設足內、外、婦、兒等四科者,未來亦會加強不足科別設置;至於其餘已符合承諾事項的醫院,亦將加強提升醫療服務(如:加強急診、門診及住診之醫事人力或看診品質、增加門診服務診次等)。健保局期待能夠強化社區醫院醫療服務功能,為急性病人提供及時醫療照護,減輕後線大型醫院急診等醫療負荷,為社區民眾落實執行預防保健服務,保障當地居民生命安全,充實山地離島地區醫療資源增進民眾醫療在地化。

健保助弱勢 達成健康權益人人平等

健保助弱勢 達成健康權益人人平等#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台灣的健保制度受到國際的肯定,照顧弱勢者,是健保最重要的功能與核心價值。老年人、幼兒、身心障礙者、失業等經濟及健康方面的弱勢者,是最需健保守護的對象。健康保險在台灣也擁有超高納保率,接近百分之百,健保局更努力透過各種宣傳管道,讓民眾知道健保人人都可以保。中央健康保險局副總經理陳孝平表示,在健保的保護傘下,每個人都能享有基本的健康權。不僅負擔低收入戶的全額保費,更補助失業勞工、榮民、老年人,讓他們減輕健保負擔,另外,符合經濟弱勢條件的外籍配偶(包括大陸配偶),健保局亦協助申請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針對尚未取得國籍的中低收入外配家庭提供補助,2009年申請1, 800萬元,預估將有6,000個家庭受惠。「愛心專戶是健保局同仁主動發起的,在各分局都有這樣的帳戶,除了接受捐款,同仁也很努力,像是發起跳蚤巿場義賣募款、或是捐出結婚禮金。」陳孝平表示,分局同仁主動了解地方上有哪些家庭需要幫助,這並不是健保局法定的工作,同仁的努力是為了架構更完善的社會安全網,主動解決無力繳交健保費的問題,從超高納保率的結果來看,健保已達成「不放棄任何一個人」的核心價值。而且很多符合輔助條件的對象不是自己來申請,而是健保局主動找出來並協助解決問題,欠費者若資格符合,健保局也會主動運用現有措施協助繳納欠費,這在國外也是絕無僅有的現象即使還來不及透過上述管道解決問題,一旦發生緊急傷病,也可以立即就醫,醫院的社工室會與健保局聯繫,陳孝平強調,絕不會發生因為沒錢而不能看病的情節。接近百分之百的超高納保率不是僥倖,中央健康保險局副總經理陳孝平表示,全民健保是強制保險,但並不表示每一個人都一定會參加,有些人可能沒有能力繳保費,而這些人正是最需要健保照顧的一群。很多國外友人會好奇,我們究竟為什麼能做到99%的納保率,陳孝平強調,這不是制度面就可以解釋,而是全民的努力結果。(資料來源:健康九九網站 健康專欄)

台灣人愛「逛」醫院 健保自由成浪費

台灣人愛「逛」醫院 健保自由成浪費#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台灣的健保制度相當完善,許多國家都相當羨慕台灣就醫的自由,不過現在台灣存在的問題,也正是就醫自由造成的醫藥浪費,有些人會認為「領愈多藥、做愈多檢查」才能確保自己權益、健康無虞。曾任中央健保局總經理、現任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賴美淑表示,自由度高是台灣健保的特色之一,但愈自由,也就愈可能造成浪費。亞洲大學健康暨醫務管理學系榮譽教授吳凱勳指出,外國人羨慕我們可以自由就醫,但其實我們也為此自由付出一定的代價。例如逛醫院、重複就醫或做檢查、病人集中在大型醫院等,依吳凱勳的估計,減少不必要的就醫,至少可精簡1/5的健保醫療費用支出。吳凱勳強調,雖然無法百分之百消除浪費,但已盡量壓縮可能形成浪費的空間。賴美淑表示,有些國家採個人帳戶制,依不同年齡、醫療需求等,設定額度,在額度內可以免除或繳較少的部分負擔,而超過額度上限時提高部分負擔,藉此控制個人的就醫行為。但這種方式也有缺點,「有錢的人不在乎,受到限制的反而是經濟能力不足或更需要醫療服務的人,」賴美淑說,民眾因為擔心超支而不敢看病,小病拖成大病才到醫院,反而更危險。賴美淑表示,以宏觀的角度來看,台灣醫療費用僅占GDP6.2%,和其他實施全民健保的國家相比,這個數字已經偏低,顯示我們的醫療浪費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不過,為維護醫療品質、不製造浪費,讓世世代代都能在健保照護下健康無虞,就從每個人珍惜健保資源做起,若是人人都抱持著「不要限制我的自由」,那任何制度都不會成功。(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衛生週報140期 )

台灣健保制度完善 CNN專題報導

台灣健保制度完善 CNN專題報導#健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題報導我國、英國及瑞士之健保醫療制度,探討如何拯救美國健保制度。該項報導已於今年3月18日於美國地區頻道播出,並於3月24在該電視網之國際頻道上播出,對於我國健保醫療優異經驗之國際傳播與交流有相當正面的助益。該報導內容探討及比較各國健保制度優缺點,以各國相關經驗討論如何拯救美國本身的健保制度。有關台灣的健保制度部分,藉由專訪美國哈佛大學蕭慶倫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鄭宗美教授及拍攝採訪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說明我國在1995年起全力推動全民健保,以全民投保模式,由政府擔任單一保險人,創造了高水準及成本控制很成功的醫療系統。在健保開辦一年後,台灣民眾健保未納保率從41%降到8%,目前並已使用健保IC卡,有效監控每天的健保醫療支出。台灣之健保支出只占國內生產毛額(GPD)的7%,以相當低的醫療費用,讓全民受到完善之醫療照護。節目主持人Fareed Zakaria特別以健保費用支出為比較,報導提及英國係以高稅率來支付龐大的醫療費用,且其醫療排隊等候時間過長;台灣卻是提供如此便宜的醫療服務,並且涵蓋了全民。而在美國,健保支出占其國內生產毛額高達17%,遠高於其他國家,但美國人民的平均壽命、嬰兒死亡率及病患滿意度等卻不如其他國家,他認為若有國家想重整自己的健保醫療系統,台灣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機會。衛生署表示,感謝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此次相當難得的專題報導我國健保醫療制度,讓台灣制度經驗能與各國分享。同時藉此機會,衛生署亦再度表達對於國內所有第一線的醫療服務提供者之感謝,因為他們的辛勞付出,是台灣健保醫療制度成功的重要關鍵。

健保改善方案 糖尿病患享就醫自主權

健保改善方案 糖尿病患享就醫自主權#健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臺北市醫療院所今年糖尿病就醫者有15萬4,635人,其中只有3萬675人(占19.83%)參加「全民健保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另還有8成糖尿病患尚未加入健保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糖尿病人「掌握就醫自主權」,為獲得更好的糖尿病照護品質,就診時可選擇已加入全民健保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之129家醫療院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鄭筆聳醫師表示,糖尿病人加入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除一般健保醫療外,更可擁有健康自主管理衛教服務,包括行為改變的介入、營養需求評估、運用相關檢驗數據來改善急性合併症之預防、依自我管理目標進行評價等,可增加糖尿病防治知能,以持續控制病情,改善生活品質。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於90年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針對糖尿病人設計一個「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型照護模式,以使糖尿病人獲得更好的健康照護。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2年臺灣醫療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之監控及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加入健保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試辦計畫之糖尿病個案生理指標,血糖、血壓、血脂,皆較加入時有顯著改善,接受1年照護後的糖尿病個案之糖化血色素約可降低0.3%。依國外研究報告結果顯示,醫療院所加入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可使糖尿病方案門診利用增加,住院利用率下降,每百人可減少2.7次。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統計數據資料顯示:臺北市99年已加入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之醫療院所的個案照護率為23.3%;臺北市醫療院所就醫糖尿病人尿液微量白蛋白檢查率為27.44%;臺北市醫療院所就醫糖尿病人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檢查率為26.34%。糖尿病人可至已加入健保改善方案醫療院所就醫,以改善血糖、血壓、血脂等生理數值,及更能受到較連續性、完整性的照護。

政府負擔仍赤字 費率降至4.91%恐跳票

政府負擔仍赤字 費率降至4.91%恐跳票#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二代健保規劃於今年七月一日上路,但原訂保險費率很可能降至4.91%,可能調改成5%,才能平衡健保財務。 二代健保實施後,可望保險費率會下降,一般保費費率從現行5.17%降至4.91%,基本上讓所有民眾的保費都能減少,而在補充保險費的部分,依據初步估計,僅有17%的民眾須繳交補充保險費,也就是說有83%的民眾僅需繳交一般保險費,多數民眾之健保費負擔會減少。但這次二代健保修法,明確規定每年政府負擔的經費不得低於全部保險經費的36%,較目前政府所負擔的比率提高了約2%。依據初步推估,每年又會增加百億元以上的經費挹注,以後還必須隨著保險醫療支出的成長每年增加。另外,對於過去累計的健保財務短絀(98年底約580億元),也特別規定將由政府分年編列預算,逐步逐年填補。所以如降至4.91%,恐將導致財務短絀情況更嚴重!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表示,對於有經濟困難的民眾,特別規定健保局要能夠主動協助尋求社會資源;並且,只有對於有經濟能力但拒不繳費的欠費民眾,才可以採取暫行停止給付(控卡)的手段,對於遭受家庭暴力受保護者或有經濟困難的民眾,都不可以予以控卡,要讓全民獲得醫療保障,不再因為繳不起保費而影響就醫。 過去,常常有民眾認為,長期移居海外的國人,有就醫需求時,隨時返國加保,就可以得到全民健保的給付,並不公平;也擔心會有其他國家的人民為了享有全民健保的醫療服務而來台,造成全民健保資源的侵蝕。這次二代健保修法,已經從嚴限制久居海外或新住民參加全民健保的條件,除非「二年內」曾有加保紀錄的設籍國人或受雇者,否則,都必須要在設籍或取得居留證件滿6個月,才有參加健保的資格。

自動通關要蓋章 就醫申請健保才方便

自動通關要蓋章 就醫申請健保才方便#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台北報導)移民署自去年八月試辦自動查驗通關系統,讓民眾通關時的便利性大為增加,不過卻發生有民眾使用這套系統,出國就醫返台時因護照未蓋戳章而無法順利申請健保給付的情形。對此,健保局建議使用自動查驗通關系統的民眾於當日至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查驗公務櫃台」,請求人工補蓋當次入出國查驗章戳,以避免事後補正花錢又費時。健保局表示,民眾在境外發生不可預期的傷病或緊急分娩,應自急診、門診治療當日或出院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自墊醫療費用核退申請,並檢附醫療費用核退申請書、醫療費用收據正本及費用明細、診斷書或證明文件及當次出入境證明文件影本或服務機關出具證明。不過開始有民眾使用自動查驗通關系統後,護照上並不會有出入境的戳章,造成返國後要申請健保核退,必須再跑一趟相關單位補開證明,花錢又費時。因此,健保局建議,使用自動查驗通關系統的民眾,可於通關查驗當日於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查驗公務櫃台」請求人工補蓋當次入出國查驗章戳,作為當次出入境證明,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