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健保費計算方式,真的越改越不公嗎?

健保費計算方式,真的越改越不公嗎?#健保

到底二代健保有哪些爭議?這些爭議究竟能否有弭平各界利益衝突的解決方案?二代健保對民眾而言,當真比一代差嗎?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表示,事實上,因為二代健保與稅務資料作勾稽,所謂的「單身」,指的並不是「未婚或離婚」狀態,而是稅籍上的「單人戶」。 因此,就算在單身、年輕的當下,可能承擔較重的保費,只要單身貴族、黃金單身漢有需要奉養父母、照顧子女的一天,或當我們及父母年華老去,突有緊急醫療需求、沉重醫療支出的時候,二代健保的家戶計費機制將讓整個社會分擔我們的負荷。健保是台灣重要的社會資產,透過自助互助的分擔方式,幫助許多遭逢傷病的家庭走過許多困難的關卡。但過去一代健保採取家眷論口計費方式,對於許多只有一人打拼賺錢養多眷口的家庭,往往是沉重的負擔。醫改會說明,二代健保取消論口計費而改以家戶計費,加上費基擴大(薪資以外收入也納入計算),因而可能讓單身戶的負擔比以前增加。但如果因此而反對二代健保,難道是要讓「沒有工作、賺錢能力的老弱婦孺跟年輕人負擔一樣的保費」、「多口之家承擔較重的健保費」等不合理現象繼續存在嗎?醫改會強調,二代健保比一代「更照顧弱勢」、「費基更公平」的事實。 首先,「受刑人納保」、「調降滯納金(15%→5%)」、「對無能力繳健保費者,主動提供協助管道,不得任意鎖卡」,對弱勢而言,都是二代健保不容被一竿子打翻的福音。當媒體報導「海外所得、退職所得、資本利得」等未納入二代健保費基時,其實忽略了二代健保的費基相較一代已多納入了非經常性薪資(0.69兆)、利息、股利、租賃所得、營利所得、執行業務所得、財產交易所得等(1.5兆),試圖解決薪資佔所得百分比逐漸降低、一代健保費基僅有個人經常性薪資所得(3.37兆),破壞量能原則的事實。那麼,想必有人質疑,要求讓所有所得都納入二代健保費基,不是更合理嗎?醫改會最後要提醒民眾,影響你我保費負擔高低,不是只看費基範圍與費率等因素。如何杜絕醫療浪費與違規、強化政府管控與議價能力、合理估算實際醫療需求費用等因素才是關鍵這些都是通過二代健保法才能更有效處理的。希望大家不要模糊焦點在費基範圍、懲罰單身稅戶等議題上,而綁架整部二代健保法。延伸閱讀「二代健保懲罰單身嗎?」:http://www.uho.com.tw/rorw.asp?year=2010&mon=11&id=351

49家醫療院所 共同推廣四癌篩檢便利網

49家醫療院所 共同推廣四癌篩檢便利網#健保

臺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為關心區民健康,並響應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搶救生命大作戰獎勵醫院,擴大辦理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和大腸癌篩檢服務;特結合轄區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財團法人康寧醫院、國泰醫療財團法人內湖國泰診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內湖門診部等5家醫院及44家診所,推動「健康內湖‧防癌社區‧四癌篩檢便利網」,提供忙碌的區民在不同時段均能便利接受免費癌症篩檢服務!韓國強主任表示,推廣民眾接受癌症篩檢,首要作為除了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更要創造支持性環境,故發揮在地健康服務中心資源整合功能,推動「健康內湖 防癌社區 四癌篩檢便利網」活動。首波整合癌症篩檢資源活動感謝內湖區49家醫療院所共襄盛舉,發揮內湖之愛大力量,為搶救區民生命一起大作戰!未來也期擴及更多醫療院所共同參與!「健康內湖‧防癌社區‧四癌篩檢便利網」整合49家醫療院所提供癌症篩檢項目包括子宮頸抹片檢查、乳房X光攝影檢查、口腔黏膜檢查及糞便潛血檢查,呼籲符合對象的民眾可以帶健保卡到醫療院所接受篩檢,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適用對象等資訊,可以洽詢臺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網站http://www.nhhc.taipei.gov.tw或電洽(02)2791-1162簡小姐。延伸閱讀「各項癌症篩檢適用對象」: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047

福利即時通

福利即時通#健保

案例小民患有精神疾病多年,病情控制穩定並積極參與社區復健,近日透過就輔員轉介獲得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因小民領有精障手冊,健保保費由社會局補助,小民擔心雇主因知道自己是精神障礙者,而產生刻板印象,但又不願放棄享有社會局補助健保保費的福利,如此兩難讓小民苦惱不已。福利即時通:依據「身心障礙者參加社會保險保險費補助辦法」第 5 條 身心障礙者自付部分保險費補助之標準如下:一、極重度及重度身心障礙者全額補助。二、中度身心障礙者補助二分之一。三、輕度身心障礙者補助四分之一。第 9條 身心障礙者得向戶籍所在地之直轄市、縣 (市) 政府以書面聲明放棄保險費之補助,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以刪除媒體資料方式向保險人申報,於下次核計保險費時取消補助。前項放棄補助得申請回復,並於依規定程序核定後補助之。但已取消補助之補助費不予追溯補助。身心障礙者因第七條媒體資料交換對其權益有不利影響時,得申請直轄市、縣 (市) 政府核准後,不列入媒體資料交換,由直轄市、縣 (市) 政府直接補助,不受第六條第一項、第七條及第八條規定之限制。所以小民可以攜帶身心障礙手冊、身分證及印章到戶籍所在地之縣市政府社會局〈處〉先辦理放棄健保保費之補助,小民自行向健保局繳納保費。如此一來小民就喪失享有健保保費補助的福利嗎?不是的!社會局仍提供自行繳納者申請保費補助,故小民可於每年6月及12月憑繳交收據向戶籍所在地之縣市政府社會局〈處〉辦理健保保費補助,如此一來小民不用擔心工作權利被影響,又可持續享有社會局補助健保保費的福利。若想再獲得更多相關資訊請洽高市社會局第四科,高縣社會處身心障礙福利科。

二代健保修法一天沒過 民眾多一天痛苦!

二代健保修法一天沒過 民眾多一天痛苦!#健保

對於日前(8/23)立院朝野協商,捨棄還有一週的臨時會不繼續開會,卻決定將二代健保法延至五都選後的 12 月 3、7 日再二、三讀。醫改會特召開記者會表達遺憾,並發表強烈聲明。醫改會強烈質疑完全執政、卻沒有肩膀的執政黨:為選舉考量「求全」,讓馬總統、國民黨中央多次表示「二代健保臨時會通過」的承諾,變成沒有政治責信的「芭樂票」。醫改會強烈質疑假「周全修法」之名、行「政治算計」之實的反對黨:棄健保永續經營不顧,讓原本民間團體期待「民進黨規劃、國民黨修法,二代健保快通過,藍綠皆立功」的歷史美名,淹沒於政治口水之中。朝野協商結論盡是政治選舉考量:放著還有七天的臨時會不認真協商或審查(加班費照領),竟奢望五都選舉後二天院會,剛忙完選舉的立委與政黨就能更周全的立法?!特別是今日朝野決議 70 多條初審通過條文未來不會更動,那為何這些條文不先在臨時會審查,以加快修法進度或幫助下會期留下更多時間討論爭議條文?難道是兩黨根本不想通過?!今日朝野協商結論,應驗了醫改會長期擔憂選舉、預算審查對健保法的影響。令人質疑延宕健保修法改革的立委,若不是為了擔心二代健保通過後,既得利益大受影響,靠藥價利益賺錢的、A健保不必被公開的不肖醫療經營者;就是根本不了解二代健保的重要性,讓老百姓、正直的醫界繼續忍受一代健保的不公不義。呼籲全民睜大眼睛看:十二月「如期」三讀通過後的結果,跟目前臨時會版本,有多偉大的不同。如果最後還是沒有突破性進展,甚至還是動用表決或犧牲部分改革條文,卻讓二代健保延後實施或修法後行政作業準備不及而倉卒上路,今日要求拖延健保改革的立委與團體,屆時應負起歷史責任。

民眾對健保的五大疑問

民眾對健保的五大疑問#健保

針對日前送進行政院核定的健保保費調漲方案,醫改會董事長張苙雲表示,民眾真正在意的並不是一個便當錢,或是50-70%的影響比例,我們肯定積極面對健保財務的態度,卻心有不甘真正壓垮健保財務的黑洞刻意的被規避不談,醫改會要求馬政府回應民眾對健保管理不彰的質疑,具體列出修正健保陽光4法時間表、承諾有效遏止健保違規情事、在完全公開且充分的資訊下理性重新討論健保總額分配比例。醫改會董事長張苙雲接獲民眾來電抱怨對健保費調漲不甘願的原因及質疑:為什麼生病看醫生,需要自費的錢跟健保開辦前差不多?為什麼治療我及家人病痛的必要手術、藥品,醫師卻告訴我健保不給付?6次藥價調查,調降藥價高達5、600億,為什麼藥費仍年年持續成長?為什麼違規A健保的新聞3天一小爆、5天一大爆?衛生署自家主管的署立醫院、衛生所也榜上有名?為什麼強制民眾繳納的健保費,支出決策卻不能做到透明公開、利益迴避,協商還由醫界強力主導?針對上述民眾心聲,張苙雲呼籲健保永續經營,調漲保費不是萬靈丹,健保不僅需要全民從口袋掏錢守護,更需要政府拿出魄力與決心管理、除弊。張苙雲指出,沒有透明可供監督的資訊,再多健保收入也是投入無底洞,早在95年就提出的二代健保草案,就明文規定可供民眾檢視健保財務、院所品質、決策過程、違規資訊的陽光4法,長期以來不斷被「沒有法源」為由拒絕公開,健保財務岌岌可危的現在,醫改會要求馬政府提出三大共同守護健保承諾:具體列出讓健保長治久安、永續經營的健保陽光4法修法時程表。提出杜絕A健保、不當要求民眾自費的有效管理作為。充分公開相關數據,尋求民眾共識,重新檢討醫院、基層、牙醫、中醫健保總額分配比例。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257文章提供: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器官捐贈可以在健保IC卡登錄!

器官捐贈可以在健保IC卡登錄!#健保

「器官捐贈」是指當人結束生命,選擇延續他人生命的愛心行動,是一生命的禮物。「器官捐贈」多半是意外腦傷的病人,經二位腦死判定醫師判定為『腦死』後,經由檢察官同意後才能進行器官摘取手術,如此便可完成救人的善行。救人是所有醫護人員的責任,他們會盡力來挽救病人的生命,不會因病人器官捐贈的意願而有所疏忽,而且醫師也只有在病人已確定被判定腦死才可以摘取器官。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十二條規定,「提供移植之器官已無償捐贈方式為之」,器官是出於愛心的捐贈,絕不能有任何交易的行為。澄清醫院平等院區保險課 鄭翠婷組長表示,為了配合推動器官捐贈風氣,健保IC卡也於93年11月起加入了器官捐贈的註記,民眾可向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或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填妥相關資料後,交由該協會或登錄中心,再由登錄中心彙集資料,轉送健保局,由健保局將民眾資料載入健保IC卡資料庫,如此,民眾便可在健保IC卡中,看到自己器官捐贈的意願了。鄭翠婷組長指出,過去許多簽署器官捐贈卡者,因為器官捐贈同意卡經常未攜帶在身上,以至於意外發生時,醫療院所無法知道其捐贈器官的意願,但現在民眾可在健保IC卡更新時,寫入同意註記器官捐贈或取消註記,將有利於瞭解其器官捐贈意願,無形中也能提高器官捐贈的風氣。「器官捐贈」讀入健保IC卡,是器官捐贈宣導上的一大突破。特別是在醫療的工作上,更是一大推進器,不僅縮短了醫護人員在關鍵時間裡的掙扎與困難度,也點燃了等待移植者生命的盼望,更重要的是,適時的幫助患者完成遺愛人間最終的心願。因器官捐贈意願登錄於IC卡上,讓這張卡更顯其意義與價值,背負著多重生命的重任。

生病該看那科?正確就醫有竅門

生病該看那科?正確就醫有竅門#健保

生病是每個人一輩子幾乎都會發生的事,所以民眾有不少的就醫經驗。如何做個”稱職”的病患,在現今醫病關係緊張的年代,是保障自身權益且得到最大醫療助益的課題。為恭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 湯夢彬醫師指出,看病不僅需要找對醫師,也需要自己預作準備,才能在短短的就診時間內發揮最大功效。以下提供大家一些就醫的事前準備:1.先想好要問醫師什麼問題,包含這次求診的主要困擾,避免在診間猶豫不決,甚至看完診又跑回來再問其他疑惑,會造成兩造雙方的時間拖延。2.準備好健康檢查的資料,如果有長期服藥的病患,提供服藥狀況及藥品名稱,這些資訊可提供醫師在短時間內了解病患的健康狀態。3.不要主動要求開什麼藥、做哪些檢查、打針等處置,一般人都不會喜歡被人命令做事的。病患要與醫師合作來對抗病痛,不要有考倒醫師的心態。4.不要濃妝豔抹、盛裝打扮、配戴首飾等,醫療的處置也許需要穿脫檢查衣,過多的裝扮只會增加困擾,以及影響身體檢查的真實性。5.針對外傷或體表患處,不要過度清洗身體,尤其是要做內診的女性病患,呈現原本疾病的面貌,才能幫助醫師做出正確的決策。6.小孩就診要避免穿厚重或緊身的衣服,以利身體檢查,父母要準備安撫病童情緒的東西,並要提供小孩過往求診病史。當一個聰明的病患,除了做好就醫的事前準備,再來就是找”對”的醫師來幫你解決問題。政府已經推動「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大病到醫院,小病到診所。民眾可在自身的社區找一位值得信賴的家庭醫師,為全家人的身體健康把關。湯夢彬醫師表示,若有特殊狀況,可以轉診到社區醫院或醫學中心做進一步的處置,落實轉診制度,民眾既可節省費用,還得到醫院優先診療的機會,政府的支出也會減少,可說是雙贏的局面。民眾在面對自身的病痛,和琳瑯滿目的專科醫師,如何選對科別和找對醫師是很重要的。湯夢彬醫師說,值得提醒的有: 乳房問題屬於一般外科的專長之一,不是女性常光顧的婦產科範疇;性功能障礙不是傳統的”腎虧”而找腎臟內科醫師,是要到泌尿外科診治;不孕的男性是需要與配偶一同至婦產科尋求精蟲分析;現今常見的失眠問題是屬於精神科的專業領域。【常見症狀的就醫科別】《發燒》建議就診科別1.家庭醫學科2.一般內科3.感染科4.過敏免疫風濕科《暈眩》建議就診科別1.神經內科2.家庭醫學科3.耳鼻喉科《腹瀉、腹痛》建議就診科別1.家庭醫學科2.胃腸科《胸悶、胸痛》建議就診科別1.胸腔科2.心臟科3.家庭醫學科《體重變化》建議就診科別1.新陳代謝科2.家庭醫學科3.精神科《手腳麻痺、感覺異常》建議就診科別1.神經內、外科2.家庭醫學科《肌肉骨骼酸痛》建議就診科別1.骨科2.家庭醫學科3.復健科<資料參考全民健康保險刊物>

《健保新知 》拒絕牙醫惡意拖延療程

《健保新知 》拒絕牙醫惡意拖延療程#健保

看牙時最怕遇到牙醫故意要求把療程拆成很多次,不僅多跑好幾趟,每次的掛號費與部分負擔都讓荷包失血;甚至單純的補牙療程,明明只要短短幾次就能處理好的,一個月內居然被要求就診8-9次才完成。民眾遇到這些不合理的要求,該如何保障權益呢?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 - 呂佳育研究員指出,根據健保局新規定,從98年3月起,如果民眾在同一家牙科診所,被無故要求在一個月內分成多次治療,導致在同一診所就診超過9次以上,健保局將會扣減牙醫師的診察費,以防止牙醫惡意拖延治療時間或增加治療次數,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您可以依這項規定與醫師溝通,或向健保局申訴。這項新規定,只針對一般病患;癌症、先天凝血異常、唇顎裂、身心障礙者,則不受就診次數之限制。一般民眾如有醫療需要每月診療超過9次,牙醫也不能拒絕。呂佳育研究員叮嚀,健保局並沒有規定補牙一次只能補幾個洞或是幾顆牙,民眾應充分和牙醫師溝通,了解目前牙齒的狀況,討論安排最合適的看診次數和時間。如果民眾確有看牙需求,牙醫師卻以「本月份看牙超過9次,健保不給付」的理由拒絕診察,或是要求民眾自費,可向健保分局申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