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

春天有利減肥! 體內循環最佳時機

春天有利減肥! 體內循環最佳時機#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春天到了,對於減重族來說,夏天的輕薄衣衫遮不住肥肉,也因此該在春季加足馬力減重。利用春天身體狀態循環最好的時候,除了做飲食控制,也能藉由針灸改善肥胖者的內分泌功能來抑制食慾、降低亢進消化功能、加速身體脂肪代謝,達到健康瘦身目的。中醫科醫師阮膺旭說,以中醫觀點,肥胖產生為好食膏梁厚味,因而造成脾胃功能失調,身體代謝失常,如脾虛痰濕的患者,常會產生肥胖及容易疲勞症狀,只要健脾利濕後,這些症狀都可獲得緩解。而肥胖又分為二種症型,「虛胖」常見症狀包括腳部水腫、尿量減少、身體覺得重、倦怠,一般為喝水易胖的體質;「實胖」症狀有口乾舌躁、便秘、口臭等。對於虛胖型,建議以健脾補腎藥為主,或多吃一些健脾利水的食物,如薏仁、芡實、綠豆、山藥;針對實胖型,則使用潤腸通下,或消油脂的藥,也可多吃山楂、陳皮、荷葉、洛神花等。此外,具有緩和滋補、補中益氣、安五臟益脾胃的「黃精」,在古書中記載「久服可輕身延年」,但胃腸不好者及虛胖型患者不可服用。(圖片來源:大林慈濟醫院提供)阮膺旭表示,針灸減重是針對個人體質進行調理,針刺效果的發生一般認為由神經系統、血液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內分泌等傳導介質來達成目的,建議BMI大於27,或女性腰圍大於80,男性腰圍大於90等中廣型身材為主要治療對象。藉由針灸除了可調理脾胃、促進經絡循環,局部治療也可達到局部瘦身效果,包括手臂、大腿、腰圍等。目前巿面上琳琅滿目的減肥產品,往往講求療效快速,其中常見多含有番瀉葉的成份,使用後不僅容易造成腹瀉,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嚴重時還會有抽筋現象。建議減重最好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並依醫師診斷後的體質作為治療,才能瘦得健康又自然。

減重不只是宣導 傅崐萁親甩7公斤

減重不只是宣導 傅崐萁親甩7公斤#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花蓮縣肥胖人口比例曾經排行全國前三名,為了甩掉這沉重的健康負擔,花蓮縣衛生局兩年前展開史無前例的全縣集體減重計畫,並連續榮獲全國集體減重最速達標獎、達成率卓越獎、及全國創意獎,並輔導全縣多達三十餘個機關團體與個人囊獲全國性績優大獎。全縣參與減重人數累計接近兩萬人,集體減重公斤數也已超過三萬一千公斤。花蓮縣衛生局為了擴大健康體重控制成效,將健康落實於每位縣民日常生活當中,今年全縣集體減重計畫特別邀請縣內各大職場參與,並獲得熱情迴響,從年初至今已有多達八十三個大型職場積極加入花蓮縣衛生局集體減重計畫。花蓮縣長傅崐萁表示,感謝花蓮縣議會對本縣衛生業務大力支持,尤其許多議員能以身作則,不僅參加衛生局推動的集體減重計畫,而且減重成功。傅縣長更讚揚參與花蓮縣衛生局集體減重計畫的花蓮各職場、民間社團、醫院與學校,大家齊心共同為打造花蓮健康城市付出智慧與力量,並讓花蓮在全國性健康評比中獲得卓越的成績。花蓮縣衛生局徐祥明局長也表示,花蓮縣積極推動社區減重有成,100年有7380人參與減重活動,共減去12470公斤,101年增加至11339人參與,共減重20124公斤,職場投入也由8處增加至111處。連續兩年獲得全國達標最速獎,其餘全國競賽得獎共計20項,豐碩成果也榮獲國民健康局邀請至中央向各縣市分享推動經驗。其中縣市首長承諾減重更是首創,要感謝縣長傅崐萁及議員們對健康政策的全力支持。縣長以身作則減重7公斤,帶頭創立健康示範,並承諾繼續維持體重。(圖:花蓮縣衛生局提供)

預防婦癌 減肥加上癌篩

預防婦癌 減肥加上癌篩#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預防婦癌不得馬虎!根據衛生署民國98年的統計資料指出,女性乳癌、大腸癌、口腔癌與子宮頸癌等四癌發生人數總共有29,690人,佔了所有婦女癌症34%;台灣肥胖醫學會醫師方銀漢更表示,而肥胖、高油脂飲食以及缺乏運動,則是國人乳癌及大腸癌持續攀升的主要原因。方銀漢指出,依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年所作的調查結果,肥胖會增加子宮頸癌、胃癌、膽囊癌、大腸直腸癌、腎癌及乳癌發生的機會,若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40%,在女性身上會增加高達55%罹癌的機會。又據最近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s for Cancer Research)的全球癌症調查,肥胖和膽曩癌最有關,但體重過重和大腸直腸癌、停經後乳癌及子宮內膜癌,也都有明顯相關性。方銀漢進一步說明,其中,乳癌是女性最常得到的癌症,大腸直腸癌則是第二名,但在死亡率方面大腸直腸癌和乳癌分居三、四名,僅次於肺癌跟肝癌而已,所以好好控制體重,相對地就能減少癌症帶來的危害,根據美國癌症協會針對40到64歲婦女所進行的追蹤研究,控制體重良好,是可以減少5~20%的死亡率!而依據衛生署分析94~98年間國人常見癌症的5年存活率,其中女性乳癌、大腸癌、口腔癌與子宮頸癌等癌症5年存活率分別有87.5%、60.3%、52.4%及75.4%;可知只要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確實是可以幫助控制癌症病情進展、增加治癒的機會。方銀漢提醒,國民健康局已將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與口腔癌等4種癌症篩檢列入了預防保健服務項目,其中關於女性免費癌症篩檢包括乳房攝影檢查,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親曾有乳癌家族史之婦女,每2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婦女,補助每年1次,建議婦女們每3年至少接受1次。呼籲婦女同胞能多加利用,早期發現癌症病變加以治療、獲得健康。                 

38國際婦女節 享「瘦」也要守38

38國際婦女節 享「瘦」也要守38#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民國100年全台灣人口數共有23,224,912人,男性有11,645,674人而女性則有11,579,238人,婦女節可說是全台灣一半人口所擁有的節日。隨著婦女節的到來,台灣肥胖醫學會醫師方銀漢提出38婦女健康守則,希望能藉此提醒婦女朋友的健康觀念,同時也避免不當的體重控制。方銀漢指出,38婦女健康守則的3是指「體脂率不超過30%」,體脂率就是身上的脂肪所佔的比例,女性的正常範圍是25%到30%。根據大規模的台灣營養健康調查指出,台灣成年女性的過重/肥胖盛行率從1993~1996年的33.5%增加到2005~2008年的35.9%,也就是說這十幾年來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女性遇到體重過重和肥胖的困擾。38婦女健康守則的8則是指「腰圍不要超過80公分」。方銀漢表示,腰圍過粗也稱為中央型肥胖,其實就是引起代謝症候群的主要原因,所謂的代謝症候群就是因為肥胖體態所造成的相關新陳代謝異常,特別是糖尿病以及三酸甘油脂偏高。資料顯示,和1993~1996 的調查比較起來,2005~2008女性的平均腰圍增長了四公分,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由前次調查的26.4%增加到了31.5%。方銀漢表示,代謝症候群所引發的像是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新陳代謝問題,都會連帶造成心血管疾患、痛風、脂肪肝,甚至是大腸癌、乳癌等癌症,相當值得注意;跟男性比較起來,女性的高血壓、高血糖還有高血脂的盛行率都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這點在中年到老年族群中特別明顯。 然而在現今纖瘦體型風行的社會氛圍中,肥胖者對於自己體重不滿意、外表沒信心,採取激烈的減肥方法,像是過度節食、嘗試減重秘方或是誇大療效的減肥廣告等等,方銀漢提醒,這很容易造成負面影響,因為錯誤的減肥方法不只會讓體重不動如山,反而危害身體健康、心理方面的挫折也會增加。方銀漢呼籲,把握住38婦女健康守則,再加上定期健康檢查,這樣女性朋友們才能減去身體的負擔。若有減肥方面的需求或疑問,可以到正規的醫院或門診諮詢。

中度肥胖乳癌婦女 30年後死亡率恐增4成

中度肥胖乳癌婦女 30年後死亡率恐增4成#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乳癌發生率是女性癌症之冠,每十萬婦女就有56人罹患乳癌,且發生率有逐年增加趨勢,然而癌症的前後,體重控制往往是相當關鍵的一環。根據2011年臨床腫瘤期刊指出,中度肥胖乳癌婦女(BMI≧30)於10年後癌細胞遠端轉移機率增加46%,30年後死亡機率增加38%,顯示體重控制確實是乳癌病友重要的預後因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孫雅祺表示,對於體重流失病友,治療期間可提供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少量多餐。而對治療結束後乳癌病友,應該回復健康均衡飲食,留意體重控制,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豆類、白肉取代紅肉,可降低飽和脂肪與膽固醇攝取,增加活動度,達到保健與預防復發的效果。孫雅祺指出,臨床上有七成病友不知是否可吃含植物雌激素食物,當乳癌病友雌激素受體檢測為陽性時,治療時常會搭配荷爾蒙拮抗劑,使病友常把雌激素列入不可食用的黑名單。植物雌激素來自天然植物中,如黃豆、山藥、黑豆、苜蓿芽等,於自然界中分布相當廣泛,因結構與雌激素相似而有此稱號,在功能上,可調節荷爾蒙,減緩雌激素的過度反應。孫雅祺表示,2009年美國醫學會期刊於上海收集5042位乳癌婦女,追蹤平均時間為3.9年,發現適量攝取黃豆可降低乳癌病友死亡風險及復發率,顯示黃豆等天然食物來源的植物雌激素,其成份含量較低,同時還能保有許多天然植物化學成分與優質蛋白質,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適量攝取反而有許多好處。孫雅祺提醒,市面上也常見許多植物雌激素營養補充品,但其劑量成分較高,不建議病友們補充使用。(圖:聯合醫院提供)

醫院開課齊減肥 減5公斤還有獎

醫院開課齊減肥 減5公斤還有獎#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自己一個人減重很孤單?沒伴導致沒毅力、成效不彰嗎?台南市立醫院101年自費減重課程共108人參加,有高達95人減重成功,共成功減重538.1公斤,平均每人減重5.66公斤,其中52人減重5公斤以上,10人減重10公斤以上。台南市立醫院還打算於3月12日開設第三期自費減重班,主要目的是針對有體重過重(BMI≧24)、高血脂、高血糖、代謝症候群(上述其中一項即可)之18歲至60歲民眾。提供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運動策略、健康飲食之認知、導入健康自我管理、健康追蹤管理等活動,並以為期14週的前、後測量腰圍及體重作為評估健康促進活動的效益。專業課程包含個人飲食卡洛里菜單設計、美味低卡料理、食物代換等;運動課程有舒活瑜珈、快樂拳擊手、曲線雕塑、舞動非洲、活力健康操等,指導健康減重法。台南市立醫院表示,目前已有近20名的民眾參加報名,為鼓勵民眾踴躍參與減重,特訂減重獎勵辦法,只要參加學員減重達5公斤予以獎勵。呼籲有減肥理想,卻沒減肥毅力、減肥途徑的民眾,要多加把握。

春夏減肥好時機! 季節交替助活動量增

春夏減肥好時機! 季節交替助活動量增#減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春夏是減肥的好時機?台南醫院營養師蔡佩芬,以諧音「菜配飯」打響減重班名號,率領營養師團隊20年減了2013多公斤。營養師表示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一到,活動量增加,新陳代謝加快,熱量自然消耗較多。根據國民健康局表示,發現有6成3的民眾過年期間不會特別注意自己體重,近4成5的民眾過年期間體重平均約增加1.7公斤,有近七成的國人不知道如何計算判斷肥胖標準的指數,BMI指數愈高,罹患肥胖相關疾病的機率及死亡率也愈高,成人BMI應維持在18.5至24 kg/m2。台南醫院更配合國民健康局健康101躍動躍健康活動,吸引706位民眾響應,在所有參加人員積極參與,配合系列減重課程的努力下,共減掉1803公斤。蔡佩芬呼籲,減重是時時刻刻提醒,更需長長久久維持,專業人員的協助更是不可少。台南醫院於3月開辦春季成人體重控制班,歡迎BMI大於24kg/m2或對減重有興趣的民眾前來報名,名額有限額滿截止。

醫訊/如何DIY健康窈窕瘦身

醫訊/如何DIY健康窈窕瘦身#減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肥胖除穿衣不好看,也會造成生理及心理沉重負擔,更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根源。若僅靠少吃或抄捷徑的減肥方式,也許可讓體重快速下降,但恢復正常飲食,反而導致脂肪快速累積,如此反覆,不只愈減愈肥,還愈來愈「難瘦」,甚至賠上健康!有鑑於此,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特舉辦心靈成長講座,這次主題為「健康窈窕DIY」,將邀請北醫大講座教授及前副校長謝明哲博士演講,謝教授將破解減肥迷思,讓聽眾從「為何會胖」、「如何減肥」到「如何維持」都有正確認知,並教聽眾如何養成正確飲食和運動習慣,達到瘦而健康、瘦而不復胖的雙重效果,一同享「瘦」健康人生。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該單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當日18點發「號碼牌」,18:40憑牌依序進場(逾時無效),18:45開放自由入座,額滿為止(160席次,立位40名),所以請提早報到抽號碼牌。名稱:健康窈窕DIY時間:102年3月8日(五)下午19:00~21:00地點:玄空圖書館(台北敦化北路120巷9號;近捷運南京東路站)4樓禮堂洽詢:02-2713 6165轉342 推廣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