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停經後貧血 沒想到竟是大腸癌徵兆!

停經後貧血 沒想到竟是大腸癌徵兆!#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5歲的女性因貧血就醫,初步診斷為缺鐵性貧血,在醫師詳細的問診後,發現婦女已經停經,並且有大便習慣改變的狀況,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蕭聖諺表示,一開始以為患者是單純貧血,後經檢查卻發現是因為大腸癌引起的貧血。雖然患者經手術後已經恢復健康,但醫師提醒,若沒有找到源頭只是單純治療貧血,可能會錯失癌症治療的時機。月經週期長、缺乏營養素都可能引起貧血 蕭聖諺醫師表示,貧血是血液腫瘤科醫師門診最常遇到的良性疾病,不同的種族及年紀還是會有些微差距。許多患者多是月經週期長或經血量大導致的缺鐵性貧血,但年紀大的長者貧血較常是因為慢性病或營養素的缺乏所引起。4大族群可以進行免費四癌篩檢另外,年紀大的患者有貧血問題更不可以輕忽,因貧血往往是巨大疾病發病前第一個出現的問題。蕭聖諺醫師提醒,造成貧血的因素很多,在平時我們應該多留意身體上出現的各種徵兆,尤其是腫瘤方面。目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廣四癌篩檢,符合以下資格的民眾如有貧血相關的問題,也可找血液腫瘤科醫師諮詢,及早發現問題的所在:1) 乳房X光攝影檢查/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2) 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年接受1次。3) 糞便潛血檢查/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其中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的患者,都建議須接受大腸鏡的檢查。4) 口腔黏膜檢查/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的原住民,每2年1次。 

預防大腸癌 正確習慣「腸」保健康

預防大腸癌 正確習慣「腸」保健康#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從政商人士、藝文名人到身邊認識的親友,「大腸癌」這三個字越來越常出現在生活中。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董事長劉輝雄醫師表示:「過去國人癌症死亡人數最高的是肝癌,目前大腸癌已經躍升到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名,一年死於大腸癌的人數大約一萬五千人。」現代人工作忙碌,幾乎餐餐外食。劉輝雄醫師要大家回想一下,今天三餐吃了什麼內容,尤其年輕人特別喜歡吃甜食、鹹酥雞、麻辣火鍋,這些太油、太鹹、油炸、又是回鍋的食物,是造成國人大腸癌的主要因素。安心確認 無痛大腸鏡常見的大腸健康檢查,最簡單的就是糞便潛血反應,它是應用在大規模的篩檢,從糞便檢體中檢查裡面有沒有微量出血,因為準確率比較低,如果檢查出來是陽性並不用太擔心,但是一定要再進一步做更精確的全大腸鏡檢查確認。如果糞便潛血檢查出來是陰性,也不一定代表完全沒事,有延誤治療的風險。第二種是做大腸內視鏡檢查,現在醫療院所所推出無痛的大腸內視鏡檢查,是靠麻醉,劉輝雄醫師說:「其實無痛大腸內視鏡檢查的『無痛』主要是來自技術,不是依靠麻醉。」就像是懷孕分娩時,嬰兒的身軀如果可以拉直,生產過程就比較不痛,如果是橫著生產過程就比較疼痛。無痛大腸內視鏡,就是利用抽氣的方式,先把大腸拉直,再將大腸鏡放進去,這就是無痛技術的訣竅,不需要全身麻醉就可以完成檢查。受檢者還是會害怕,所以提供鎮靜針劑,讓受檢者比較放鬆,操作醫師也比較容易進行檢查。劉輝雄醫師也強調,透過無痛技術的操作,可減少需要全身麻醉的風險,如果是被麻醉的狀態,受檢者雖然不會感覺到疼痛,但若是檢查過程有狀況也無法及時反應,甚至穿破腸壁病人也沒有感覺。高危險群 要特別小心劉輝雄醫師建議,檢查前一晚不打擾、不影響受檢者睡眠,請受檢者空腹八點抵院,在專業人員陪同監督下進行清腸準備工作。前後歷時兩個多小時,排出的便水清澈如尿液,達到大腸徹底清潔乾淨的地步。才能開始大腸鏡檢查,如此一來小到2-3毫米(mm)的粘膜病變也無所遁形,可以達到最有效率、正確的診斷。「如果四十歲以上,有大腸瘜肉或大腸癌的家族史的人,就要特別小心。要是有糖尿病、肥胖、容易血便,或是排便習慣突然改變、喜歡肉食、熱愛甜食,常吃油炸食物、菸酒不離身、時常熬夜的人,這些都是高危險群,就要積極安排做大腸鏡的檢查。」劉輝雄醫師提醒。清淡高纖 定期安排檢查劉輝雄醫師推廣大腸保健的目標是:「不使國人死於大腸癌。」大腸癌的預防分為兩階段,初級預防要營造不容易產生大腸癌的體質,包括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吃太油膩、太甜、太鹹等重口味、或是烤焦、發霉的食物,多吃新鮮天然的蔬菜水果,烹調方式盡量水煮川燙或清蒸。每餐多一點纖維素的攝取,例如多吃蘋果、柳丁、綠花椰菜,或是燕麥、糙米、等全穀類食物,纖維素可以促進排便,減少糞便與大腸接觸的時間,就比較不會長出瘜肉而變成大腸癌。次級預防就是利用我們無痛的大腸內視鏡,先將大腸洗乾淨,再用內視鏡檢查,看到有瘜肉或是有癌變的可能性,在第一時間完整切除有異狀的組織。大腸癌初期大多沒有疼痛感,只要透過定期檢查,是可以被早期發現、並且根治的疾病。你是大腸癌高危險群嗎?(超過兩樣打勾,請立刻預約定期篩檢)□ 四十歲以上□ 喜歡肉食□ 熱愛甜食□ 常吃油炸食物□ 菸酒不離身□ 缺少運動□ 常熬夜□ 過胖□ 有便祕問題□ 容易血便□ 有大腸瘜肉或大腸癌家族史(本文摘自/魅麗雜誌第120期/2017.9月號) 

解便不順 腸道有菜花狀息肉!

解便不順 腸道有菜花狀息肉!#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期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藝人豬哥亮都因罹患大腸癌病而逝。父親節快到了,預防勝治療,別忘提醒父親做大腸癌的篩檢。56歲的李爸爸因解便不順,加上家族史有腸道腫瘤病史,擔心罹癌因此接受大腸癌篩檢。透過影像學檢查發現腸道長了第三期的惡性腫瘤,腸道因為受到擠壓,加上旁邊有菜花狀的贅生物,所以才會造成解便不順現象。有鑑於台灣及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大腸癌均分別是第一名。腫瘤被擠壓像蘋果核、腸道狹窄有贅生物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醫師巫慶仁指出,影像學檢查發現患者腸道已出現局部被壓迫現象,所以影像學檢查發現腫瘤因為被擠壓,看起來像蘋果快被吃光、僅剩下蘋果核的樣子,而大腸鏡檢查中看到局部腸道管腔狹窄,有菜花狀不規則贅生物,建議這位患者必要時及早接受手術治療。5撇步預防大腸癌由於台灣10大癌症中,大腸癌已連續蟬連9年位居第1位,最近的國健署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大腸癌又同時是台灣男性10大癌症的第1名,巫慶仁醫師特別提醒,預防大腸癌的5個撇步,包括:1) 家族史/要注意自己有沒有腸胃道腫瘤的家族史。2) 飲食習慣/少吃煙燻燒烤食物,及醃製品,過多添加物的食品、高油脂、紅肉類及酒精。補充足夠水分及多吃蔬菜纖維。3) 解便習慣/注意自己大便習慣在3-6個月中是否改變,容易便秘或是腹瀉,大便形狀變小條,反覆有血沾在糞便外。4) 其他症狀/雙側鼠蹊部是否有慢性淋巴結腫大不消、體重是否減輕,容易肚子悶脹、吃不下等。5) 運動/可促進代謝、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排便,排除代謝物及治癌物質。大腸癌早期發現存活率可達90%以上巫慶仁醫師表示,國民健康署提供50歲到未滿75歲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做最基本有效的檢查,如果有問題,就會轉診建議做大腸鏡或是下消化道攝影等進一步的檢查。而大腸癌及早發現與治療,分期屬於第一期及第二期,平均5年的存活率可達到80%-90%以上。如果到發現為第三期可能會降到50-60%,如果晚期發現為第四期,5年存活率會降到約10%。

每天服用600單位維他命D 可降罹癌風險

每天服用600單位維他命D 可降罹癌風險#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大部分的民眾聞癌色變,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於2015年公佈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34年位居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3分12秒就有1人死亡,死亡時鐘比2014年快了一秒,罹患癌症有年輕趨勢。其中罹癌原因可能與基因、環境污染、飲食西化、肥胖有關,日前有研究發現,每天服用600單位以上的維他命D3「可能可以」預防大腸癌、乳癌的罹癌風險。維他命D可以幫助鞏固骨骼和牙齒安南醫院藥劑科主任陳麗芳表示,維他命D可以幫助體內鈣質與磷的利用以鞏固骨骼與牙齒。皮膚曝露在陽光下可以製造維他命D,我們也可以從某些食物中吸收。缺乏維他命D可能導致骨骼變弱,兒童稱為佝僂病,成人則為骨質疏鬆。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梁永昌指出,維他命D2是天然植物製造,D3則是當我們皮膚曝露在紫外線B陽光照射後由身體自然產生。人體需要攝取適量的維他命D,成人及8歲以上的兒童最高安全攝取量為每日100μg (4000單位/天)。專家不建議過度曝曬陽光來增加維他命D的產生,因為會增加皮膚癌風險。曬太陽而曝露在紫外線會導致維他命D產生陳麗芳主任補充,早期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居住在南半球陽光較多的人罹患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低於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專家們認為因曬太陽而曝露在紫外線會導致維他命D產生,因而推測維他命D濃度變化可能與癌症相關,但需要有強力的設計來證明高維他命D濃度與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有關。維他命D可減少人類罹癌的風險?梁永昌主任強調,有多篇流行病學研究分別於2009、2010、2011年發表,認為高劑量補充維他命D可能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陳麗芳主任表示,目前正在進行的二個第一期臨床試驗是探討維他命D可以預防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及肺癌使用的劑量。在我們期待大型臨床試驗結果報告時,最新研究論文顯示,每天服用600單位以上之維他命D3是「可能可以」預防大腸癌、乳癌之罹癌風險。其他癌症之預防則沒有明顯統計學上的相關性。

血便有「痔」難伸!中藥可調理?

血便有「痔」難伸!中藥可調理?#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出現血便肛裂時可別輕忽,有可能已經痔瘡上身!現代人愛吃燒烤,再加上青菜吃得少,以致常會便秘,若長期便秘,排便時如果用力不當,最容易引起的病況就是痔瘡,不但會導致肛裂,還會因此而有血便,也常會讓人擔心是否罹患大腸癌。西醫通常認為痔瘡需要手術才能根治,而傳統中醫則認為只要藥物調理即可,到底中藥是如何能夠達到此目的呢?緊張會使胃腸蠕動不好 並導致便秘和痔瘡上身李深浦中醫師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痔瘡是因為新陳代謝不好、生活緊張致使排便不好造成。所謂新兵三日不大便,因為新兵要聽隊長的支配動作,會有不知如何站好,無法放鬆,必須聽命於他人,就一定會緊張,進而胃腸蠕動就不好,所以就會便秘;還有些人就業不理想,經常換工作,心情七上八下容易緊張,而由於腦與大小腸有關係,也很容易因此而便秘,並進而導致痔瘡上身;其實,熟練職場習慣了才會順,做起事才不會緊張,謹慎換工作。便秘和肛門腫就應治療 才能避免痔瘡所以,腦不緊張,胃腸消化能力才會好,便秘和痔瘡就不易產生。李深浦醫師指出,很多人急性子,會很急的命令身體排便,其實排便不順時要等待,不可太用力,否則肛門血管會增加壓力。一般生活因為緊張,消化不好,又不肯遷就身體,器官也不一定如意,以致於會出現痔瘡,大多是不懂生活節奏。而年輕人總是看到血才會就醫吃藥,其實有便秘和肛門腫時就要吃藥治療,才能避免痔瘡發生。排便困難時太用力 有可能導致腦出血此外,很多人在出現便秘時,往往都是硬擠,也很危險!李深浦醫師進一步指出,排便困難時,太用力不只是肛門出血,也可能腦出血,閉氣內力除了往下擠,也會往腦衝,有高血壓病人很可能因為便秘,大個便就中風了,甚至可能因此而死亡;所以,出現便秘時,千萬不要小看,應該要早點注意及預防。不只清火消炎 更要使下體元氣充足李深浦醫師強調,治療痔瘡是有學問的,使消痔瘡不只是清火消炎,因為肛門和身體生殖器與膀胱都是下元,下體的元氣是一股能量,要排小便與大便,年輕時是享受此能量,可以控制;一旦出現便秘與痔瘡,想要消庤就要使大便成條,並且應該要補氣,要使直腸與肛門有力,肛門血管收縮,直腸會寬鬆,就不只是要使大便通,並要使下體元氣充足,就能使血管收縮,排便順暢,就不必用力,也就不會形成痔瘡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罹患大腸癌勿灰心 標靶藥物助腫瘤縮小

罹患大腸癌勿灰心 標靶藥物助腫瘤縮小#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逢佳節國人都會吃大餐慶祝,就連近期的端午節也不例外。但是高油、高鹽、低纖維的食物,吃太多容易造成腸胃負擔以及肥胖,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義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致一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除了與遺傳、基因有關外,精緻化飲食也是致癌原因之一,建議民眾要均衡飲食,也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遠離大腸直腸癌。以往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年紀平均約為50歲以上,但是近幾年患者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陳致一醫師表示,五月時診間就出現了一位年紀不到四十歲的男性患者,經了解後,發現患者平時飲食不均衡之外,且因為工作的關係,缺少運動、生活作息不正常等因素都有可能年紀輕輕就罹患大腸癌。排便習慣改變、血便、貧血等症狀 恐是大腸直腸癌引起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但仍有相關症狀可察覺。陳致一醫師表示,如果右側大腸罹癌,可能會出現貧血、頭暈、體重減輕等症狀;倘若是左側大腸,初期症狀較多為腹痛、血便,或是排便習慣改變等。上述這些症狀容易被患者忽略以及輕忽,導致確診時常常已有一半的患者已是晚期或轉移的狀況。事實上,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很高的癌症。陳致一醫師指出,第一、第二期的患者,可以透過手術治療,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第三期的患者也有約6成的治癒率。第四期腫瘤轉移的患者,雖然難以治癒,但是患者若積極接受治療,遵循醫囑,大部分病人仍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助腫瘤快速縮小 評估手術切除之可能性拜現今標靶藥物及手術進步,即使是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不管是在存活率還是生活品質上,也有著與三十年前飛躍性的進步。目前已有單株抗體標靶藥物,陸續取得健保給付,對癌細胞具有高度專一性及親和力,能和EGF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結合,阻斷癌細胞生長和分化,顯著降低疾病惡化風險,與化學治療併用,可達到26個月的中位存活期。在治療上,腫瘤反應率可達近6成,且患者的腫瘤有更快速縮小的情形,提供原本無法手術切除的患者新治療選擇,增加手術可能性。陳致一醫師指出,過去曾治療過多位患者,確診時都發現已有多處肝臟轉移,有些甚至合併肺部轉移,但在進行基因檢測確認RAS基因無突變後,投以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治療,不僅治療後腫瘤快速縮小,肝轉移的現象獲得良好的改善,有的患者甚至可以接受進一步手術,讓腫瘤控制更加穩定,生活品質也更好。民眾應主動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陳致一醫師呼籲,民眾除了飲食均衡以及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之外,建議也要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50歲以上民眾應主動進行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除此之外,陳致一醫師也提醒,當民眾出現大便帶血、排便習慣改變、想上廁所卻上不出來時,更應積極求診大腸直腸專科醫師,安排進一步詳細檢查,才能「腸」保安康!

腺瘤型瘜肉不管 3年「養」成大腸癌

腺瘤型瘜肉不管 3年「養」成大腸癌#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發現大腸瘜肉有可能演變成大腸癌,絕對不能忽視!一名47歲男子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在直腸位置的腺瘤型瘜肉長成2公分,卻因工作耽擱沒有進一步切除,最近再做一次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位置的瘜肉已長成2公分,化驗後為大腸癌一期。瘜肉越長越大會增加出血風險澄清醫院柏忕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羅鴻源醫師表示,大腸癌連9年為國人癌症人數發生率之冠,羅鴻源醫師表示,從病理學的觀點,常見的大腸瘜肉有「增生型瘜肉」和「腺瘤型瘜肉」2種,切除瘜肉可以降低大腸癌發生率。不管哪一種瘜肉,當病灶越長越大,會需要更多血管供應,切除時都會增加出血風險。臨床上,增生型瘜肉成因不明,與個人體質較相關,一旦生成大多不會消失,大小通常不超過0.6公分,但常常數目很多,多生長於直腸及乙狀結腸,但這類瘜肉不一定要切除,一般認為增生型瘜肉不會變成大腸癌。檢查出瘜肉快切除避免癌變後患羅鴻源醫師強調,腺瘤型瘜肉除了個人體質之外,與後天飲食習慣最有關係,這種瘜肉的表面在窄頻內視鏡下,有時看起來像許多小蟲子盤旋一起,這位患者的瘜肉就是腺瘤型,3年前若能趁小割除不至於癌化。人體的腸子若橫剖開來可分為四層,最內層是黏膜層,再來往外依序為黏膜下層、肌肉層與漿膜層,一般大腸癌都是從黏膜層分別往腸腔內及往外的黏膜下層生長,如果往下侵入黏膜下層,就會有淋巴轉移的可能;侵入越深,往各器官轉移機率越高。羅鴻源醫師呼籲,大腸鏡檢查是發現大腸癌的利器,如果檢查出有不正常的瘜肉,最好一併切除,以免「養」成大腸癌後患的風險。

33分鐘1人得這癌!體重減輕要當心

33分鐘1人得這癌!體重減輕要當心#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0歲的王奶奶,4年前因血便及腹痛就醫,確診為大腸癌第3期。手術切除腫瘤後不到1年復發,且已轉移至肺臟及肝臟。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台灣大腸直腸醫學會理事長梁金銅醫師表示,此患者癌細胞轉移至肝臟及肺臟,進行針劑標靶及化療治療肺腫瘤,仍無法遏止癌細胞的擴散,評估後建議患者服用口服標靶藥物,服用藥物至今已24個月,遠超於臨床試驗中患者平均存活期的6.4個月。大腸癌仍9度蟬聯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台灣罹癌人數創新高,大腸癌仍9度蟬聯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103年共有15,764人確診,為所有發生癌症人數的15%。報告同時也說明,大腸癌透過篩檢可找出「癌前病變」,並能經由簡單治療防止其轉變成癌,呼籲民眾務必要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與觀念,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時期。癌細胞侵犯不同部位產生症狀不同梁金銅醫師進一步說明,第一期通常不會有症狀;第二期指癌細胞已侵犯至腸壁,但尚無淋巴腺擴散;第三期為癌細胞已經由淋巴腺擴散;第四期則是癌細胞已遠處轉移,較常見為肺臟、肝臟、骨骼等。大腸癌的症狀,則與癌細胞發生位置有關,若位於右側大腸,例如升結腸等,容易會有慢性貧血、體力變差、體重減輕等症狀;若癌細胞侵犯至左邊大腸,例如乙狀結腸、直腸等,則會有腹痛、血便、大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口服標靶」能選擇性消滅癌細胞患者在長期治療後,對針劑標靶合併化療藥物可能逐漸產生抗藥性,治療成效打折扣。因此,口服標靶藥物的接軌治療,對晚期針劑標靶治療無效的患者,多了一個治療上的選擇,標靶治療能夠選擇性的消滅癌細胞,並阻止其生長失控,對於正常細胞的受損較小,為腸癌晚期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梁金銅醫師最後強調,大腸癌蟬聯發生率首位的原因,與人口老化、篩檢普及生活習慣西化有關。民眾平時應少吃紅肉、過度烹調的食物,多運動,平時也應養成觀察糞便的習慣,最重要的是中老年人族群務必要定期篩檢,已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的。 

Menu